對自然和生活的體驗、感知和思考,是進行攝影創作的出發點

藝術觀察,從心理角度看,既受客觀現實實體的制約,又受主體反射的影響。所以對同一審美對象,藝術家本人從自己獨特的角度、獨具的感知中,獲得自己獨一無二的發現。正是這種發現的獨特性,顯示了不同藝術家、藝術作品的個性待徵。

同是一個月亮,在不同攝影家的眼內,不僅僅是個月亮,似乎在月亮以外,還有一種別的東西。正是由於觀察者向對象投射了自己以往審美經驗的想象和情感,那高懸在清碧夜空中的新月,已“化”為各自心中的明月。那明月以不同的視覺、特有的藝術氛圍凝注著攝影家微妙的感情寄託。

對自然和生活的體驗、感知和思考,是進行攝影創作的出發點

美國攝影巨星安塞爾·亞當斯,由於有著極高的藝術修養,熔鑄了他特殊的藝術敏感,善於透過事物的表面,洞察大自然深層隱秘的特異美點,創造出一幅幅令人傾倒的藝術精品。他於1941年10月31日在新墨西哥州赫南達提拍攝的《月升》(圖3-1),令人一望就激起難禁的心靈顫抖,不由得要為它頂禮膜拜。

這是一顆巨大的藝術心靈與客觀對象的無間融合,以它渾厚深沉的底蘊喚起人們的哲理思考,從這裡聆聽到藝術家獨有的心靈音響。

對自然和生活的體驗、感知和思考,是進行攝影創作的出發點

圖3-1 月升 安塞爾·亞當斯 攝

不同攝影家的不同攝影作品,有著不同層次的真實程度和風格特色,這種差異取決於創作主客體統一中的諸多因素。在所有這些因素當中,對被攝對象的藝術感知起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能否在藝術觀察中開放自己的感官,用全身心去感受感知對象,是作品能否具有鮮明個性特徵的先決條件。有些攝影作品缺少獨創性造成公式化、圖解化的重要原因,常常是由於某些攝影家缺乏對拍攝對象的深切體驗和審美感知,不能從中獲取獨特的發現所致。

對自然和生活的體驗、感知和思考,是進行攝影創作的出發點

對自然和生活的體驗、感知和思考,是進行攝影創作的出發點。法國的偉大作家雨果指出,藝術家具有兩隻眼睛,“他的前一隻眼睛叫做觀察,後一隻眼睛稱為想象”。觀察與想象這種不可分割的血肉關係,我們只有在理論的意義上進一步地理解它,才可能在攝影創作實踐中有效地把握它,使我們的藝術創作獲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