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纸理论上是不是可以折叠无数次?

与人为善1995


理论也是分很多种的。就像树上五只鸟,开枪打死一只。数学理论剩四只,猎人理论剩一只,生物理论一只不剩。



纸的折叠,数学理论是无数次,任正数除以2都是正数。物理理论可以做到几十次,纸是由分子组成的。力学理论最多十几次,最多就要把纸撕裂了。实践起来超过八次折叠就很难了,不过实践不算理论。


那么问题来了,提问者问的是哪种理论?


飞鱼科普


你这里的折叠应该指的是“对折”的意思,随便一张A4纸理论上可以对折的次数不超过8次,通过以下简单计算即可证明,如果一张纸对折51次能从地球爬到太阳去,是真的吗?

对折的意思

对折即相对折叠起来的意思,一张纸对折后表面积将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厚度将变为原来的两倍。以纸张的韧性,当把一张A4纸对折到近似正方体时,变不可以继续对折,继续用力对折A4纸张必然发生断裂。

不可对折的奥秘——指数的威力

A4纸(210mm×297mm)的规则有很多,如每平方米60g、70g、75g、80g、85g、90g、100g等,以80g的A4纸张为例,500张厚度约厚52mm,即每张的厚度约是0.104mm

对折一次厚度变为原来的2倍,对折两次厚度将变为原来的2^2倍,即4倍。。。对折八次纸张厚度将变为原来的2^8倍,即256倍。

对折8次后的A4纸张是什么样的?

256×0.104=26.624,这时厚度达到了26.624mm。

纸张面积剩下210mm×297mm÷256=

243.63mm²。√243.63=15.61mm,即变成一个边长大约是15.61mm,厚度为26.624mm的近似小方块,这时已经无法继续对折。

故一张纸最多可以对折不超过8次,这还是在理想的情况下,实际上纸张的质量不同,折叠的次数可能达不到8次。

经过计算,一张纸对折42次,厚度就达到了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对折51次,就达到了1天文单位,即日地距离,所以这一切都是源于指数的威力。

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了,更多科普欢迎关注本号!


核先生科普


这就是物理学和数学的差别,在物理学上我们很难把一张纸对折七次,但是在数学上我们却可以把一张纸对折五十次,使它的厚度可以达到地日的距离。我们也可以把它对折一百次,使它的厚度基本上达到我们可见宇宙的边缘。


天泽方圆之杨春顺


这里将折叠理解为对折,将理论理解为数学。

回答:即便是在理论上,也不能将纸张折叠无数次(除非纸张厚度为0)。

因为纸张有厚的,所以折叠处的弯曲部分要消耗纸面面积,这个侧面高度最少为当前折叠厚度。给定任何非零厚度任何大小的纸,在折叠过程中,纸面不断减小,纸厚不断增加,总会有 纸面长宽均小于纸厚的情况,这时将无法折叠了。

当然,如果允许每次折叠沿着折痕裁开,那么理论上可以折叠无数次。


思考思考的动物


折纸等于弯曲物体,当物质体尺寸降小到原子电子级别时,有谁能将电子折叠弯曲。但是人类中的数学逻辑大师就是比自然界演化逻辑要能干很多,人类数学可以无限分,一直可分到折纸的人或数学计算的人四脚朝天那一刻,所以有时候人类用人类数学推导去对待自然规律现象,只能将数学推向弦学或神学,对人类认知自然造成智慧资源伤害。


宇宙谱


其实问题中的“纸”的厚度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量,重要的量是2的幂。 折叠的结果就是:地球直径是2^11(折叠11次),1光年是2^19(折叠19次),可观测宇宙大小是2^30(折叠30次)。。。


手机用户3503570243


是的,理论上能说的过去。

可,人生呢,不管经历过什么,都不能再走回头路了。

乐也好,悲也好,走下去,我不会只是缅念过去,更期待未来!


乐活派77


可以折手机都有折叠了对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