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征文—尹香芳:田间地头的歌舞人生

保山征文—尹香芳:田间地头的歌舞人生

见到尹香芳的时候,她正从大坡上的包谷地里劳作归来,背着竹篮,一身的汗水和灰尘,与村里的其她妇女并没什么区别。可当她洗去灰尘与疲倦,换上德昂族服装跳起水鼓舞、唱起水鼓调的时候,她整个人都鲜活起来。优雅的舞姿和清丽的歌声,使人不得不感叹,来自民间的艺术为什么这么独具魅力,就因为它活在劳动中,活在山水田地的灵性之中。这也正是省级音乐传承人尹香芳从十几岁唱到四十多岁仍然艺术长青的原因。

尹香芳出生于隆阳区潞江坝芒颜村德昂寨,从小生活在乡亲们的歌舞中,耳濡目染,也对歌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2岁时,开始跟着姨妈学习歌舞。虽然从来没有学习过简谱,但由于爱好和天赋,她先后学会了德昂族的六类民歌,分别是男女表达爱意对唱时的情歌(分为两个调子),在田间劳作放松心情的山歌,结婚时用于庆祝的酒歌(也称水鼓调),父母过世后表达哀思的哭丧调和哄娃娃睡觉时唱的哄娃娃调,也叫摇篮曲。

保山征文—尹香芳:田间地头的歌舞人生

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尹香芳学歌时全靠在心里记调子,唱歌时总是随即填词,歌曲听起来自然亲切,富有生活情趣。有首情歌是这样唱的:

女:美丽的姑娘像朵花,没有真心你摘不到这支花。

男: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一定要采着你……

我们随口请尹香芳唱一段哄娃娃调,“睡吧,我的小宝贝,妈妈出去干活给宝宝买衣穿,长大后做个有用的人”,词一般,可曲调优美婉转,别说婴儿,就是大人也喜欢听。

保山征文—尹香芳:田间地头的歌舞人生

在山上干活,尹香芳也随时自娱自乐,唱支山歌给自己听,听得丈夫老董也忘记了疲劳。农家的欢乐,除了动听的歌曲,也少不了人见人爱的舞蹈。小时候,尹香芳就与姨妈学习了采茶舞和八步舞,自学了象脚鼓舞和拜佛舞,以后在劳动中还自创了背水舞和搓麻舞。在潞江坝,她可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二十多年来,各种荣誉的花环伴随着她,可她从未炫耀过什么,依然每天下地干活,在家喂猪做饭,以一名农村妇女的勤劳打理着一家六口的生活。2001年1月10日,在保山地区首届“永昌民族民间歌会”演赛中,尹香芳获优秀民族民间歌手称号。2002年5月,因在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方面有贡献,她被省文化厅、省民委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艺人。2005年至2007年,她一直是优秀文化体育工作者,并获得了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2006年首届云南酒歌大赛,她以一曲德昂族敬酒歌获得了大赛铜奖。

保山征文—尹香芳:田间地头的歌舞人生

高黎贡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潞江镇共有德昂族950人,把这个特少民族的艺术文化传承给更多的年轻人一直是尹香芳的心愿。多年来经她言传身教的民间艺人已有几百人。2011年,潞江镇成立演艺协会,46岁的尹香芳出任副会长,目前协会已有固定德昂族演员20多人。每到民间节日和全镇的重要活动,演出队的身影就活跃在潞江坝婆娑的凤尾竹下,因为他们优美的歌声,客人永远记住了德昂族敬酒歌:

远方的客人来到德昂家,

请喝上我们敬上的一杯酒,

山水隔不断情和谊,

酒香永远留在你的心中

……

刁丽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