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圖文@新疆小玉石

“哈爾帕克”是柯爾克孜語,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白氈帽。生活在新疆的柯爾克孜族的男人,一年四季都離不開白氈帽。柯爾克孜族的白氈帽,是用白羊毛細氈做成,帽體的白色,代表著他們最喜愛的羊群;帽簷翻卷,露出黑邊,表示茂密的草原;從帽頂到帽簷的卷邊處,嵌出四道黑線,象徵著賴以生存的河流。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在新疆南部地區的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的烏恰縣,有一處高原草甸,這裡水草豐盛,牛羊成群。每年的七到九月,是柯爾克孜族牧民放牧的天堂。從六月份開始,他們就做著準備,將上山放牧所需的生活用品買好,等到草原冰雪融化後,滋養的嫩草發芽,他們就可以舉家遷移到牧區,這個牧區,就是玉石上篇博文裡說道的玉其塔什大草原。八月的牧場,牛羊成群,天藍草綠的季節,是牧羊人最開心的時刻,路途中,遇到柯爾克孜族放馬的青年小夥,在漫無邊際的草原上悠閒自得,純淨的空氣,綠綠的草原,藍藍的天空,此情此景,讓人生出無限的渴望,渴望這樣恬靜的生活,羨慕這種悠閒的日子。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玉其塔什是新疆柯爾克孜族的語言,“玉其”是數字三的意思,“塔什”是石頭的意思,翻譯過來就是“三塊石頭”,但,無論是外來人,還是新疆本地的其他民族,都沒有叫“三塊石頭”的,依然會有中文標識玉其塔什。如果你直接用普通話說,當地人都知道你說的玉其塔什是什麼意思。當你走進這片草原,你會驚喜的發現,這裡並非傳說中描述的那般庸俗,三塊石頭,只是譯文,而這裡所有的內涵,都無法用語言和文字來表達的。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如果你想體驗新疆柯爾克孜族的人文和民俗,就請你走進草原,走進氈房,走進“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這樣你才能真正的理解這個民族的文化和生活習性。一般來說,生活在玉其塔什大草原上的柯爾克孜族人,他們的牧羊期只有短暫的三個多月時間,因為玉其塔什屬於高原牧場,春季來的晚,夏季非常短,秋季就變天,九月之後,氣溫會比平原地區底十幾度,草場的草被牛羊吃完,也不會很快的長出來,所以,牧民們必須在十月前將牛羊趕回烏恰縣。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玉石造訪這片淨土,其實很偶然,之前聽地區攝協的朋友介紹過這裡,但一直沒有時間去,八月剛好孩子放暑假,藉著給孩子檢查眼睛的機會,抽出三天的時間,自駕去了烏恰縣。由於我第一次去,不知道路線,又遇到道路修護,200多公里的路程,我們開車走了六個小時,下午6點,趕到目的地,剛好趕上柯爾克孜族老人阿帕別克在剪羊毛。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老人家一個人抓羊還是很困難的,於是,他喊來自家的女婿過來幫忙。阿帕別克的女婿是這裡的護邊員,他家的氈房與岳父的氈房不遠,休息的時候,他就會給自家放牧,幫著親戚幹些雜活。閒聊時他告訴我,他在玉其塔什做護邊員,每個月有三四千塊錢的工資,家裡養了五六十隻羊,還有五頭牛,一年下來,也有小十萬的進賬。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阿帕別克是個熟練的剪毛工,他說,從十幾歲開始,他的父親就教他怎麼抓羊,怎麼套馬,怎麼擠牛奶,如今,已經七十多歲的他,除了抓羊不麻利之外,剪羊毛的手藝那是愈加熟稔。一把大剪刀,在他的手裡,咔咔咔,一刀接著一刀,飛快的貼著羊皮,把厚厚的羊毛剪了下來,一點也不會傷著綿羊,看的我是提心吊膽。十幾分鐘的時間,一隻羊就齊活了。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羊毛剪下來之後,阿帕別克把它裝進事先準備好的蛇皮袋子裡,繫上口,掛在氈房的龍骨上,他把剛買的紅油漆,藍油漆,用木棍在羊身上打好記號,一道紅一道藍,這樣有利於區分辨別自家的羊和別人家的羊,因為在大草原上,每家都有幾十上百隻羊,有的羊長得一模一樣,為了快速區分羊群,聰明的牧羊人就用最原始的方法來鑑別。收工之後,老人家告訴我,昨天剛殺了羊,今晚就在他家吃羊肉,他指著氈房前,木棍搭起的架子上那張羊皮,用柯語說,真正的羊娃子,好吃的很。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在老人家的盛情邀請下,玉石決定今晚就露宿在他家的氈房裡。但必須付錢,老人答應三個人一天連吃帶住只要200元,我感覺實在太少,但沒有當面說什麼。臨走的時候,我把給女兒買的全部零食都送給了她的孫子。這就是我們晚上睡覺的氈房,阿帕別克和妻子帶著小孫子在地毯上耍跟頭,女兒閒來無事,給阿帕別克的外甥女紮起辮子來。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第二天一早,阿帕別克告訴我,他的親戚今天結婚,他兒子和他妻子要趕回老烏恰縣參加婚禮,為了我們一家三口,他決定他和兒媳婦吾如孜古麗留下來,他負責家裡的牛羊和馬匹,兒媳婦負責為我們做飯,聽完之後我很感動。如果不是時間不巧,我很想和他一起去參加柯爾克孜族的婚禮。和阿帕別克一起在草原放牧的親戚一早來到他家,帶著準備好的禮物,開著皮卡車,有電器,有糧油,有羊和編織品等。他們喝完奶茶,吃完薩爾闊勒之後,他們就要參加婚宴去了。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新疆烏恰:“哈爾帕克”的遊牧生活


柯爾克孜族牧民阿帕別克家的氈房很寬大,直徑足足有五六米,鮮紅的地毯柔軟舒適,光著腳走在上面有一種癢癢觸感。鋪蓋也很有特色,除了具有柯爾克孜族的色彩和圖案外,做工也很精細,特別的厚,特別的暖和,因為高原草場的夜晚,氣溫很低,雖然是夏季,但晚上氈房裡還是給我們生起了爐火,蓋著厚厚被褥,還有爐火的溫度,讓我感受到柯族待人的熱情,更讓我體會到了遊牧民族的淳樸和真摯,有生之年,我希望再次與草原有個約會,與柯爾克孜族的朋友再次相聚,喝著馬奶酒,吃著奶疙瘩,不醉不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