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亩梭梭林当绿色卫士!艾比湖生态持续改善

3月29日,

新疆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鸟岛区内,

管护员牙尔凡·阿布里孜背着装满草籽的编织袋,

将草籽撒在保护区的空地上。

不远处,他们去年播撒下去的芦苇正迎风飘摇。

千亩梭梭林当绿色卫士!艾比湖生态持续改善


牙尔凡做植被恢复工作。


“捞卤虫的、搞养殖的都被清出去了,我们在原先有人活动的地方进行了植被恢复。刚刚过去的冬天,好多年不见的鹅喉羚群又回来了。”牙尔凡说。

千亩梭梭林当绿色卫士!艾比湖生态持续改善


鹅喉羚奔跑在艾比湖湿地内。杨良其 摄

一年多来,在艾比湖科克巴斯陶片区内,工作人员已累计完成梭梭林种植60余亩。这个区域是整个艾比湖保护区内水草最丰美的地方,有肉苁蓉等多种野生植物。

“经过一年的治理,人类活动痕迹从这里退出,胡杨树一年多就长出了一大截,大自然本身的恢复能力也是很强大的。”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办公室副主任杨长乐说。

千亩梭梭林当绿色卫士!艾比湖生态持续改善

艾比湖周边,正在恢复的植被。杨良其 摄

春季即将到来,为了防止不法分子进入保护区内采挖野生植物,保护区早早就在周边张贴了公告,告知禁止采挖的相关事宜。

“去年4月,我们禁止采挖肉苁蓉,到了6月份,白的、粉的肉苁蓉花,在梭梭地里开放,很多年没有见到这样的景象了。”杨长乐说。


千亩梭梭林当绿色卫士!艾比湖生态持续改善


肉苁蓉开花。


在艾比湖南岸,车辆行驶在312国道上,可以看到近年来新种植的千余亩梭梭林已经成活。

“这一片梭梭林是为了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种植的,以前艾比湖的黄色已经被绿色所取代。”杨长乐说。

千亩梭梭林当绿色卫士!艾比湖生态持续改善

工作人员在保护区内种植梭梭,进行恢复植被。

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正在逐渐恢复到原始自然的状态,这得益于最严格的保护制度。近年来,管理局先后投入湿地保护项目建设资金2000余万元,用于组织实施湿地恢复工程及巡护道路修建等,还建立了1座国家野生动物救助中心、16座管护站,配备了58名管护员,月巡护天数不少于25天。

千亩梭梭林当绿色卫士!艾比湖生态持续改善


管护员在艾比湖保护区内巡护。

决不让任何人伤害任何野生动物、毁一棵树、动一棵草。”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姚书印说。

艾比湖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总面积2670.85平方公里,是集生物多样性、保护规模、区域代表为一体的湿地。因为湖底平坦,对入湖水量反应和气候变化十分敏感,生态系统非常脆弱。保护区内有各种野生植物共计66科281属579种,各种脊椎动物327种(含鸟类),其中有大量物种都是国家级保护动植物种类。


千亩梭梭林当绿色卫士!艾比湖生态持续改善

艾比湖碧波荡漾。雷世秀 摄

来源 / 天山网

文 / 记者 王晶晶

图 / 艾比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博尔塔拉报图库



博州零距离

主办/博州党委宣传部 承办/博尔塔拉报社

监审/董淑健 编审/符艳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