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过最狂妄的一首古诗是什么?

yufengguanyun



这里的“狂妄”我觉得是一种调侃,因为真正的"狂妄"不会是一首好诗,更不会流传至今。乍一看这个题目,我的脑海里不光涌现出古诗,更是活生生地蹦出个人来!


谁呀?咋的啦?且听我往下说———


关于这个人,已故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就是那老少皆耳熟能详的《乡愁》的作者)曾经这样说过:“旅行,我不想跟李白,因为他不负责任,没有现实感;我也不想跟杜甫,因为他太苦哈哈,恐怕太严肃;而苏东坡就很好,他很有趣,我们可以做很好的朋友。”


<strong>

<strong>

无独有偶,另一位现代作家林语堂先生对苏东坡也是情有独钟。他在《苏东坡传》中这样写道:“一提到苏东坡,中国人总是亲切而温暖地会心一笑”。这大概就是对苏东坡一生最好的诠释。那么苏东坡和最狂妄的古诗有啥联系呢,先别急,且看下他的简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于宋仁宗景祐(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 父亲是大名鼎鼎的苏洵,就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轼二十岁(按照现在标准应为周岁)中进士,可谓少年得志,但是不久母亲病逝而返乡,守孝期满于1061年应中制科考试, 四年后还朝判登闻鼓院。


治平二年苏洵病逝,苏轼还乡守孝三年之后再次还朝。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弊病,宰相王安石很愤怒,苏轼于是被迫请求出京任职。元丰二年(1079年),四十三岁的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引发了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且受当地官员监视。苏轼因此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


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奉诏离开黄州赴汝州就任途中幼儿不幸夭折,暂住常州。1085年,苏轼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因向皇帝提出谏议遭陷害再度自求外调。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元祐六年(1091年)被召回朝,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被先后调往颍州、扬州、定州任知州。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


绍圣四年(1097年),已经62岁的年迈老人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我们现在坐飞机,千里之遥,个把小时就到,但对古人而言,百里之外的地方就形同异域,需要长途跋涉。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


看完他的简历,大家是不是觉得要是普通人早就崩溃啦,然而就是这跌宕起伏,四海飘零的一生,却被苏轼过得有模有样,有滋有味,一路遭贬,一路游历,一路诗文,给我们留下了多少伟大的作品。其中不乏“狂妄”之作,请看——



年少时的“狂妄”:“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


苏轼从小聪明过人,年少成名,很受大家喜爱。有一天,他洋洋得意地写了个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大家看看,这口气是不是很狂妄呀!而且颇为自负地贴在自己房前。


哪成想几天以后,一个老者持一深奥古书专程来向苏轼“求教”,他接过一看傻眼了,书上的字他一个也不认识。


苏轼羞愧难当,立马跑到门前将对联改作了“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打那以后呀,他就发奋努力,不断超越自我,终成一代大家,这个故事从此传为佳谈。  



生死面前的“狂妄”:“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


苏轼受迫害入狱后,皇帝特派一个小太监装成犯人,和苏轼关在一个房间里,试探他有没有仇恨天子之意。白天这个小太监尽量用言语挑逗刺激他,苏轼毫不在乎地说:“任凭天公雷闪,我心岿然不动!”牢饭吃得津津有味。


夜里倒头呼呼大睡。小太监说:“苏学士睡这等床,岂不可叹?”苏轼根本不予理睬,用鼾声回答。终于小太监忍不住了,第二天一大早便推醒他说:“恭喜大人,你被赦免了。”要知道那一夜可是危险至极啊,只要苏轼有一点牢骚和怨言,性命可就不保啦,怎么样,生死面前坦然自若,是不是和“狂妄”?



落魄时的“狂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提到苏东坡,不得不提道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该词作于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醉归野外遇雨抒怀之作。全词言简意赅,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奇景,语意双关,不乏“狂妄”之语,接着往下看——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阳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穿林打叶”:说明雨骤风狂。但作者却“莫听”“穿林打叶声”,表明心不为外物所役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吟啸且徐行“:风雨虽然很大但照常缓步慢行。“何妨”表现了作者的淡定,透出一点不在乎。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竹杖芒鞋”:我有竹杖和草鞋,而且胜过骑马,还有什么可怕的? 透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之思,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笑傲人生的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通过这次醉归野外遇雨的小事升华到人生的信念。表达了对人生的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料峭”正是乍暖还寒之时,“微冷”弥漫着一种萧索意味,似乎也暗示了作者的落寞心境。但作者并未黯然神伤,而是从容面对,因为“春风吹酒醒”。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既然大自然中的风雨如此寻常,那么人生中的风雨又何足挂齿呢?


全词诠释了苏轼的人生信念,“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恬淡妙境,也可以说是苏轼人生的真实写照。正如林清玄说的,在烟中腾云过了,在雨中行走过了,生命的事情一经过了,却是枉然。


然而苏轼的一生并不“枉然”,面对人生的挫折他坦然处之,不管是阳光灿烂还是山雨欲来,得也萧然,失也萧然,任其自然。


一个人有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有了舍弃名利的觉悟,此生无论遇到是怎样的境遇都不重要了。无论是回首往事还是展望未来都是“也无风雨也无晴”。怎么样?是不是很“狂妄”?


风雨也好,晴朗也好,与我而言,有何分别?他悠然自得地在风雨中前行,心中没有风雨,也没有晴天,他超脱在了风雨阴晴之上,表达出来的旷达,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生大智慧。


云中绿荷


必须张宗昌啊!诗仙有诗仙的狂,诗圣有诗圣的狂,但是这老兄却是诗中的流氓,你说他怎么能不狂?


他不但狂,而且狂的可爱,狂的有趣。


话说这厮是个浑人,没读过书,也不识字,但却喜欢整天舞文弄墨,那么他是如何写诗的呢?


由于他不识字,于是便让先生念诗给他听,终日感受诗词熏陶,年深月久,于是就沾染了一身“诗词细菌”。


于是他便开始作诗了,且看他的诗作。


大炮开兮轰他娘,

威加海内兮回家乡。

数英雄兮张宗昌,

安得巨鲸兮吞扶桑!


狂不狂?声威震天,名震天下后要衣锦还乡!论今朝英雄,当推我张宗昌!怎样才能得到吞天巨鲸啊,一口吞了扶桑(指日本国)啊!


一首不尽兴?自然还有!他还出了一本诗集,叫着《效坤诗抄》。看到的人无不瞠目结舌,险些笑岔气。


求雨

玉皇爷爷也姓张,

为啥为难俺张宗昌?

三天之内不下雨,

先扒龙皇庙,

再用大炮轰他娘。


此外,他还是个三不知将军。什么三不知呢?

就是,一,不知道自己有多少钱。二,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兵,三,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女人。


有诗为证,诗曰


要问女人有几何,

俺也不知多少个。

昨天一孩喊俺爹,

不知他娘是哪个?


作为诗中流氓,他的狂诗自然不少,一日,他去游览蓬莱阁写道。


游蓬莱阁

好个蓬莱阁,

他妈真不错。

神仙能到的,

俺也坐一坐。


当时他的上级张作霖看到他的诗集后,也是不禁笑骂。


子与书屋


这么多说李白的,这不合适。题主问的是最狂,我大诗仙没有最狂,只有更狂。

见到朝廷大员,一首《上李邕》,把人怼得哑口无言: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这不就是古诗版: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么!

李邕大人怎么办?只能在心里骂一句沃草。


被皇帝召见,觉得马上要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想想都有点小激动,挥毫泼墨,马上来一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闯荡江湖的时候也不是一般人: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了事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每一个中二少年都有一个侠客梦,你我如是,李白亦如是。



李白这种狂出境界的诗太多了,如果只举他自己的诗,有点自吹自擂的赶脚,还得看看别人的评价。

李白头号小迷弟,杜甫先生怎么说?

《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喝酒能喝出诗百篇,能把长安酒家喝关门,能把天子都不放在眼里,因为老子是仙。

《赠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杜甫:白哥,悠着点…


说完李白,再来一首耳熟能详的反诗:

菊花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见过斩蛇造返、钓鱼造返、搞个教会造返的,没见过写首诗造返的,这说明什么?就怕流氓有文化啊!




最后,说到狂,自然不能少了我东坡。前有诗仙,后有坡仙。

很多答主说了“老夫聊发少年狂”、“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当然是东坡狂的代表作。

我说一首含蓄的狂:

洗儿戏作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那时候的苏东坡,因言获罪,从朝廷要员,被贬一次又一次,落魄得饭都快吃不起了,要不然天生豁达,恐怕已经死了几百次了,但是呢,这个狂生,偏偏还要作这么一首诗来嘲讽“肉食者”。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孩子啊,你笨一点吧,像你爹这么聪明,最后落得这个下场有什么好呢?你看看朝廷里那些人,不是蠢就是笨,但人官运亨通啊!

我说坡仙,你能不能别惹事,好好活着不好吗!


也可自话




黄巢的这首诗,狂妄自大,直抒胸臆,暗藏杀机,一种直接造反的意境,按当时的环境,有人要搞他,他肯定的蹲大狱,后来果然就造反了,造成了死亡800万人的战争,也是够了。正因为造反,后人记住了他,历史记住了他,这首诗也流传后世。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后又有一首诗:写出了祈愿与感恩。狂野与自恋并存。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水浒传》中人物宋江的诗。狂的可以,敢耻笑黄巢不是大丈夫,仇恨表达的也行。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张献忠的七步诗读起来也是让人顿生怒气,他算老几,有什么资格仇恨天下人,天下人都该死?还有没有人权,怜悯之心,仇恨思想太重,真是一极端仇视社会,天下人的大喷子。



天生万物以养人,世人犹怨天不仁。不知蝗蠹遍天下,苦尽苍生尽王臣。人之生矣有贵贱,贵人长为天恩眷。人生富贵总由天,草民之穷由天谴。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飘摇荧惑高。翻天覆地从今始,杀人何须惜手劳。不忠之人曰可杀!不孝之人曰可杀!不仁之人曰可杀!不义之人曰可杀!不礼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杀杀杀!我生不为逐鹿来,都门懒筑黄金台,状元百官都如狗,总是刀下觳觫材。传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须封刀匕。山头代天树此碑,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善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



还有宋朝宋仁宗时期四川成都一秀才不畏时局,写下下面这一首诗,胆大妄为,他是知道宋仁宗仁义吗?不会治他的罪吗?发牢骚起来也是胆大,不要命的主,若是清朝就完蛋了!

把断剑阁烧桡道,成都别是一番乾坤。


三国水浒历史狂


必须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1936年,中央红军准备向东渡过黄河袭击日本军。红军从延安子长县出发,一路进军到榆林东南部与延安交界处清涧县高杰村的袁家沟一带,部队在这里休整了16天。2月5日至20日,大雪纷飞,长城内外白雪皑皑,冰雪覆盖了整个高原。毛主席见此情景,颇有感触,填写了这首词。《沁园春·雪》最早发表于1945年11月14日重庆《新民报晚刊》,后正式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该首词上阙虽是写景,但开阔但意境,宏大但景象扑面而来,尤其是“千里”“万里”交叉使用,体现出作词人登高望远,一览众山小的非凡气魄。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

山如银蛇般盘旋于大地,丘陵像披着蜡的大象一样在天地间驰骋,是谁想和苍天一比高低,没有绝大的胸襟,怎能写出如此磅礴的诗句?

下阙遍论历史英雄人物,更是抒发主席伟大的抱负及胸怀。

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却焚书坑儒,奴役万名为其修建陵墓,汉武帝开疆扩土,驱除匈奴,却迷信长生不老,穷兵黩武,好大喜功,那是因为他们不及我的文治武功。唐太宗,文治武功,从谏如流,奠定唐朝三百多年基业,是唐朝特色的开放政治文化的肇始者。但是玄武门兵变一事,历来受到道德主义者的谴责。唐朝的衰落和灭亡,也恰恰是因为对外族给予了过多的信任。评价应该是稍微正面的。宋太祖,天下得来全不费工夫,但是如何安定天下却颇费苦思。宋朝文治之繁荣得益于太祖,两宋武功之颓废亦源于太祖。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纵观五千年历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何为“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还是“今朝”的风流人物,这个风流人物是谁?答案呼之欲出,可以说这是古往今来最狂的一句了吧。但这个狂,狂的让人叹服,狂的郭沫若赞曰“经纶外,诗词有余,泰山北斗”;新民报吴光祖叹曰:“睥睨六合,七雄万古”,狂的蒋介石看到后震怒,全城征文,重金请人写《沁园春》回击毛泽东,却无可奈何。

近代诗人柳亚子《沁园春·雪》跋:毛润之沁园春一阕,余推为千古绝唱,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可谓一语中的!


老孟的茶余饭后


我读过最狂妄的诗,来自于宋朝女词人李清照——

自是花中第一流

且接着细看,为何这样说。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孤雁儿》李清照

看完这句话,我当时就给李清照跪了,妈妈问我为什么跪着在读一首词。

全词如下——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这首词确实不错,属于中规中矩的易安词的水平。然而,这个序,确实是我读到过最狂的序之一了。

大家都知道李清照是婉约词宗,很多人都以为李清照就像活在她的词里的那个终日寻寻觅觅的深闺妇人,每次做她的诗词赏析,老师都给我们总结好了一串分析的词——国破家亡、凄凉寂寞、孤苦飘零、感时伤怀……

然而,从她传世不多的诗文作品中,我们知道,她是有着士人胸襟、时而又狂放潇洒的人。在文学修养上,尤其是词上面,她是极为自负的。自负到狂妄。她的《词论》,我当年也是跪着读完的:

“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虽甚奇,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逮至本朝,礼乐文武大备。又涵养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变旧声作新声,出《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又有张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绛、晁次膺辈继出,虽时时有妙语,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献、欧阳永叔、苏子瞻,学际天人,作为小歌词,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何耶?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五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且如近世所谓《声声慢》、《雨中花》、《喜迁莺》,既押平声韵,又押入声韵;《玉楼春》本押平声韵,有押去声,又押入声。本押仄声韵,如押上声则协;如押入声,则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汉,若作一小歌词,则人必绝倒,不可读也。乃知词别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无铺叙。贺苦少典重。秦即专主情致,而少故实。譬如贫家美女,虽极妍丽丰逸,而终乏富贵态。黄即尚故实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价自减半矣。”

从李煜父子、柳永、晏殊、欧阳修、苏轼,到晏几道、王安石、曾巩、黄庭坚、秦观,一个一个揪出来说缺点,而且一针见血,批评得不留余地。柳永你太俗;苏轼你不懂音律;秦观你太小家子气;王安石你就省省吧,写首词还不够人笑话;至于张先、宋祁,哥儿几个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你们也敢叫名家啊!

李清照一个人炮轰了几乎整个北宋词坛,潜台词已经非常明显了——都给我闪一边去,我来让你们看看什么叫做真正的半壁江山。不仅是我们,古人也看不下去了。

易安历评诸公歌词,皆摘其短,无一免者。此论未公,事不凭也。其意盖自谓能擅其长,以乐府名家者。——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词论》一书多有妄评诸公。——赵彦卫《云麓漫钞》

评骘诸家,持论甚高……此非好为 大言,以自矜重,盖易安孤秀奇芬,卓有见地,故掎摭利病,不假稍借,虽生诸人之后,不肯模拟任何一家。——缪钺《论李易安词》

今文学批评家李长之《李清照论》认为,李清照在《词论》中对五代以来重要词人创作一概予以否定,表现出其个性的“狭小与尖刻”,“不能容纳别人,不能欣赏别人,不能同情别人”。“恰足以反映自己的空虚”。

很多人都对李清照的狂妄进行批评,我却是因为这篇短文成为了彻底的李清照粉。李清照批判他们,至少人家写得词不输他们啊。我就是喜欢看着你们不爽我却拿我无可奈何的样子。她年轻气盛的诗里面,更是句句透着讽刺和狂傲。评判起历史人物来,也是毫不留情毫不客气。她的《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二首》,把唐玄宗那摊子人办的那摊烂事儿一件一件拎出来批判讽刺,也是让人秒跪的节奏。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

五坊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

胡兵忽自天上来,逆胡亦是奸雄才。

勤政楼前走胡马,珠翠踏尽香尘埃。

何为出战辄披靡,传置荔枝多马死。

尧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区区纪文字。

著碑铭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

子仪光弼不自猜,天心悔稿人心开。

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君不见当时张说最多机,虽生已被姚崇卖。

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

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

谁令妃子天上来,虢秦韩国皆天才。

花桑羯鼓玉方响,春风不敢生尘埃。

姓名谁复知安史,健儿猛将安眠死。

去天尺五抱瓮峰,峰头凿出开元字。

时移势去真可哀,奸人心丑深如崖。

西蜀万里尚能反,南内一闭何时开。

可怜孝德如天大,反使将军称好在。

呜呼,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专,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原来李清照也有年少轻狂的时候。等年纪大了,她也不再那么尖锐讽刺,但诗文中仍隐藏不住那种英气和狂傲。

愿奉天地灵,愿奉宗庙威。

径持紫泥诏,直入黄龙城。

嫠家父祖生齐鲁,位下名高人比数。

当时稷下纵谈时,犹记人挥汗成雨。

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

欲将血汗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

——《上枢密韩肖胄诗二首》

佛狸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徙,满眼骅骝杂騄駬,时危安得真致此?

木兰横戈好女子,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

——《打马赋》

如何形容我心目中的李清照?

——用她自己的一句诗词:

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这便是我读过的最猖狂的诗。


夜饮东坡醉复醒


既然说到狂妄,那么李白自然是跑不了的,毕竟是敢让杨国忠和高力士伺候的男人。作为诗仙,酒仙,李白的诗自然飘逸灵动,大气狂妄。这里我推两首巅峰之作。


《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首诗里画龙点睛,最为气势磅礴的无疑是最后一句。“我辈岂是蓬蒿人”道尽了李白心中的得意和抱负。尽管读上去狂了还狂,但是出自李白的笔下确是显得相当自然,这或许就是李白这个天才诗人的天才之狂。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千古名篇《将进酒》也是十分洒脱狂妄的。我尤喜欢其中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一种自信,一种人生态度,就算是千两黄金,也不过是过眼云烟。虽然李白后来失意,但是在长安的李白却一直处于巅峰,狂妄是符合李白特质的。



第三首诗,这里推荐一位爱国人士,谭嗣同。

《狱中题壁》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对于谭嗣同来说,他的死是有价值的,他要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中国的变法、革命。如果要说起对后世的影响,可能并不会多深远,最多多感染一些革命者。《狱中题壁》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实话来说还是很有气势的。



诗狂人不狂,强大的自信和信念孕育了这些诗句,给我们后人拜读赞叹。

(喜欢的朋友点一下关注,也欢迎大家留言点赞)


蜉蝣在尘埃


1、举头天外望,无我这般人。—— 陆九渊

2、我本无心求富贵,奈何富贵逼人来。——杨广

3、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宋江(施耐庵)

4、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

5、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屈原

最猖狂的,在我看来那必定是李白的《侠客行》。

剑拔弩张,快意恩仇,铁血江湖都是玩命的勾当,不信且看其诗。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看见了吗这豪气,这架势,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真的是血溅三尺,天下镐素的feel,如何叫我们觉得不猖狂,但这猖狂有底气,用余光中的话来总结的话,就是:------------------------------------------------------------------------------------


梦天涯醉海角


我国是一个盛产诗人的国家,有点文化的人都能写上几首,作为诗仙的唐代诗人李白,更是诗人中的诗人。

不过,题干要求并非诗作水平,而且内容的狂妄。悦史君认为,狂妄的诗作不一定是上佳水平,但可以举几首来让大家看看。

第一,李白《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

李白的作品以非常夸张的想象力著称,给人创造出一个非常浪漫的境界,但他也有不少写实的诗作,悦史君认为,这首赞颂侠客的古诗,是李白作品中最狂妄的一首,尤其是“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简直就把一个江湖高手描绘地淋漓尽致。这里面其实也有李白自己的身影,因为他就是一个仗剑走天涯的牛人。

而这首诗还被武侠大师金庸作为一部武林秘籍,放进了武侠作品中,成为天下英雄都想得到的东西,更增加了它的独特魅力。

第二,朱元璋《咏菊》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明太祖朱元璋是历史上著名的草根皇帝,从小就没接受过什么正儿八经的教育,虽然后期他慢慢也学习了不少,但他的诗作自然谈不上太高的水平,但悦史君认为,朱元璋诗里的狂妄却在字里行间,把他的野心和霸气展露无遗。

第三,洪秀全《定乾坤》

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

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

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搅动了晚清大半个江山,也是一时俊杰,但他一生没有中举,对诗词方面自然半懂不懂,水平高低也谈不上,但对自身的定位和发展,还是有非常大的想法和野心在里面,也印证在了以后的行动中。

这首诗悦史君很早就听说过,虽然直白无疑,但气象宏大,当然也是非常狂妄了。

……

当然,我国历史上的诗作数以百万计,肯定还有不少狂妄的诗作,悦史君没有列举出来,有兴趣的悦友,可以多多讨论。


作者:悦史君(资深媒体人,文史专家,作家,多平台签约作者,观止读书会发起人,书评人,文学专栏主编 公众号:历史这样说)

写有趣的历史,讲真实的传奇……

我是悦史君,2018我们一起努力!


历史这样说


辛弃疾的“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别人都是自狂,或与今人争狂,辛弃疾却与古人争狂。

这句诗出自辛弃疾的《贺新郎》,全词如下:

贺新郎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词的上片说,我已经很老了,平生所交的朋友,都零落四方,现在已经不剩几个了。功名未就,报国无门,只有三千白发空垂,人世间的事,也只能一笑置之。现在,还有什么能令我心喜呢?我看那青山,很妩媚多姿,想来青山见我,也觉得我妩媚多姿,我们的情怀外貌,都差不多。


词的下片说,把酒一樽,窗前吟诗,当年所陶渊明写的《停云》时,应该也是这种潇洒的感觉吧?江南那些追名逐利之徒,怎么会明白酒中的真趣呢?回首长啸,云飞风起,我才不遗憾看不到古人的狂傲,我遗憾的是古人看不到我这样狂傲的样子。这世上能理解我的人,也不过那二三个真心的朋友。

辛弃疾的写首词,写出了昂扬激越的狂放情怀。词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两句,是千古流传的佳句。

据南宋岳珂《桯史·卷三》中记载:辛弃疾每逢宴客 ,“必命侍姬歌其所作。特好歌《贺新郎》一词,自诵其警句曰:‘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又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 。’每至此,辄拊髀自笑,顾问坐客何如 ”。

不但诗中狂,还特意让歌妓唱,并自己拍着大腿笑,还问坐客觉得如何,可谓狂之极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