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葬、樹葬、晶石葬……生態安葬還需邁過幾道關?

目前,全國24個省份出臺了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具體實施意見,我國將實現到2020年節地生態葬的比例達50%的目標,民政部要求著力提高節地生態安葬服務水平,節地生態葬已得到各地越來越多的認可。

海葬、樹葬、晶石葬……生態安葬還需邁過幾道關?

海葬 資料圖,閻彤 攝

伴隨著汽笛聲,搭載著京津冀三地逝者骨灰和家屬的郵輪緩緩駛離港口,駛向渤海灣,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親屬們領取了鮮花、白色手套和裝有骨灰的包裹。天津市民孫正說,祖母一輩子生活在海河邊,魂歸大海是老人最後的心願。我奶奶去年104歲去世的,人從自然來,迴歸自然去。

這次是京津冀三地首次聯合骨灰海葬。三地骨灰撒海活動已持續20多年,先後共放撒骨灰5萬份,參與家屬超過12萬人。近年來,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南、廣東、廣西等地節地生態安葬率提升較快。北京市2017年包括骨灰立體安葬、自然葬等在內的綠色生態節地安葬方式已佔所有安葬方式的44%。

北京八寶山禮儀公司副總經理王德東表示:北京海撒這幾年的增長比例大概在20%,在標準化的服務上我們再進一步完善,滿足不同的需求。

2018年,上海在匯龍園公墓推出了免費安放晶石的藏晶苑,藏晶苑佔地60平方米,可安放近8000位先人的晶石,每具晶石佔地僅為0.0075平方米。晶石葬是這兩年才興起的生態安葬方式。通過科技手段,骨灰可以製作成生命晶石,體積只有骨灰的20%。

據瞭解,我國現有的城鎮公益性公墓都積極推行節地生態安葬方式,部分經營性公墓建有節地生態安葬墓區。北京對選擇骨灰海葬和自然葬的居民免費提供安葬服務,並將免費項目延伸到遺體接運等殯儀服務。浙江省所有縣都出臺了節地生態安葬獎補政策,省級部署樹葬試點。

中國殯葬協會副會長王宏階說:客觀地說,這種葬式相當時間內還不能成為主流葬式,但是我們堅持不懈努力,這種節地生態安葬比例會逐步提高。

觀察:生態安葬還需邁過幾道關?

將骨灰葬入花壇,化作春泥更護花;將骨灰撒入大海,與大自然融為一體;將骨灰做成生命晶石,永久保存慰藉思念……近年來,花壇葬、樹葬、海葬、晶石葬等生態安葬方式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記者調查發現,受“入土為安”傳統觀念、生態安葬供給不足等因素影響,目前生態安葬方式佔比依然偏低,需進一步移風易俗改變傳統殯葬觀念,增加優質生態安葬服務有效供給,對殯葬行業中存在的部分商家不當引導亟待加強監管,加大獎補力度,倡導民眾選擇生態安葬。

來源:北京日報 綜合央視新聞、央廣新聞

監製:陳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