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服務熱情不輸給年齡 海寧有支潮銀服務隊

2019-04-01 15:13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凌姝燕

在很多人印象中,退休就意味著放下工作、放下忙碌,就應該好好享受晚年生活,可是在海寧,卻有這麼一群老年人,他們始終“閒不住”。文明勸導、以老助老……他們雖頭髮泛白,做起志願服務來卻個個精神矍鑠,他們就是海寧“銀立方”老年大學潮銀服務隊。

潮銀服務隊成立於2015年,四年來,風裡來雨裡去,走街串巷,真誠熱情,從維護秩序到政策宣傳,哪裡需要他們哪裡就有他們的身影。“這是一支不退休的志願隊伍。”許多人這樣評價他們。

潮銀服務隊給公交站點做清潔維護。

志愿服务热情不输给年龄 海宁有支潮银服务队
志愿服务热情不输给年龄 海宁有支潮银服务队

志願服務熱情不輸給年齡

人生的意義何時終止?海寧老年大學的老年人們給出了答案——只要想發光發熱,時時刻刻都可以,實現人生價值沒有邊界,不受年齡桎梏。

海寧老年大學潮銀服務隊成立於2015年4月,目前設書畫、舞蹈、健身操、器樂、歌詠、越劇、拳劍、綜合等8個分隊,共有老年志願者320人。成立以來,潮銀服務隊圍繞“夕陽常紅•潮銀在行動”開展各類主題實踐活動,組織志願服務活動340多次,參與人數達到2800多人次,服務總時長近4000個小時。

“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伴著黃梅戲《女駙馬》的唱段,馬橋老年活動中心響起陣陣掌聲。舞臺上,幾位身著戲服的老演員正在表演,臺下,幾十位老人津津有味地看戲。

“現在,很多老人的兒女長期在外地工作。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質上的東西,而是精神上的陪伴。作為老年志願者,有時間就陪老人聊聊天,幫他們做點兒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老年志願服務團隊的力量能夠讓老人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作為同齡人,潮銀服務隊的志願者們更能理解老年群體的需求。

潮銀服務隊志願者舉著引導牌勸導市民走人行橫道。

志愿服务热情不输给年龄 海宁有支潮银服务队

四年裡,潮銀服務隊本著“以老助老”的理念,到各鎮(街道)養老服務中心、老年公寓為老人演節目、送溫暖,贈送自己編織的圍巾、帽子、襪子共計3400件。結對馬橋老年活動中心,教老人們唱歌,上心理保健課,一起分享快樂時光。

值得一提的是,潮銀服務隊在關注老年群體的同時,積極藉助社會資源,主動延伸社會服務範圍。在春節期間下基層送“年貨”,四年裡送春聯3856幅,“福”字5450個;進行斑馬線文明勸導、學校秩序維護、公交候車亭日常清潔維護;到勤民村、光明村教村民做手工,用珠子串玫瑰花,串小金魚;加入海寧愛心聯盟,多次參加“彎腰一秒,清潔一片”等活動……

“他們真的是無所欲無所求,全身心投入到志願服務中來。”海寧老年大學相關負責人談起潮銀服務隊,不時發出感嘆,“我時常被他們感動到。”提起潮銀服務隊組建的初衷,該負責人表示,老年人有著豐富的人生經歷和工作經驗,希望能將這些資源和財富挖掘出來,打造一個老年志願服務平臺,讓老年人得以繼續發揮長處,在社會上起到長者垂範的作用,讓這些擁有相同意願的老人集結在一起匯聚愛的海洋。

潮銀服務隊以老助老,為老人送去戲劇表演。

志愿服务热情不输给年龄 海宁有支潮银服务队

銀髮“紅馬甲”志願服務有一套

“奶奶,你明天還來不來啊,來不來嘛?”一個約10歲的小男孩抱著潮銀服務隊志願者徐貞,眼裡滿是不捨。

去年暑假,由海寧愛心聯盟主辦、面向新居民子女的“愛心教室”在硤石街道西山社區如期開班。潮銀服務隊的104名志願者主動加入老師隊伍,分批為新居民子女講故事、做遊戲、教識字、送學習用品及糕點水果。提起這群“爺爺老師”“奶奶老師”,西山社區的工作人員們不由得豎起大拇指。

小余是個非常頑皮的男孩子,單親家庭環境下長大的他比其他小朋友多了些敏感。“愛心教室”的年輕老師們十分頭疼:“這個'調皮鬼',天天都挨批評,可他就是改不了。”直到有一天,輪到徐貞等人來“愛心教室”值班。

“那天他又調皮了,一個人站在牆角‘面壁思過’呢。”潮銀服務隊的幾位志願者至今還記得第一次見到小余的情景。“這方法不行。”徐貞瞭解了小余的情況後,把他抱了個滿懷……

“調皮兒童的逆反心理特別強,當他做錯事時,如果老師只是一味地訓斥和責罵,效果只能是適得其反。”潮銀服務隊隊長徐水寶說,本來孩子要是做錯了事,便知道會被老師責罵,這個時候,如果和他的"預期"結果相反,老師並沒有責罵他,孩子的心理反而會緊張起來,自己會把犯錯的地方重新再思考一遍,這樣,也許就能坦然接受老師的意見了。而徐貞,在給小余思考空間的同時,也給他帶來了家人般的溫暖。

潮銀服務隊在宣傳政策。

志愿服务热情不输给年龄 海宁有支潮银服务队

“他們的教學方式是潤物細無聲的,也許有些人覺得有點落伍,但卻是他們積累了一輩子的經驗,效果往往出人意料。”義務加入“愛心教室”的一名大學生志願者說道。

據瞭解,潮銀服務隊把關愛下一代當成自己的使命,他們注重多維結合,關愛“孫輩”。到友誼學校、永寧學校送圖書和體育用品,義務為同學理髮、表演節目;到培智學校,和那裡的孩子一起裹粽子、包水餃;到海寧一中新疆部,教新疆班的同學練書法、下象棋、打太極拳。

此外,潮銀服務隊還利用空餘時間進入村(社區)開展文藝演出,與居民群眾們聊家常。“這群志願者和其他志願者不一樣,他們給人的感覺就像家裡的長輩,我們也樂意和他們講講心裡話。”市民李樂玉說,“我78歲的老母親還和他們成了‘老友記’。”

潮銀服務隊在義務演出。

志愿服务热情不输给年龄 海宁有支潮银服务队

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快樂自己

“叮咚”,每天上午8點多,潮銀服務隊的微信群裡,總會傳來幾張照片,群裡的成員看到了則紛紛點贊。“圖片裡是我們的志願者在老年大學公交站點和斑馬線旁進行文明勸導。”徐水寶說,通過微信每天“打卡”和點讚的形式,老年志願者們興致高漲,做起志願服務來更有勁道。

今年初,海寧愛心聯盟發起捐款捐物活動,助力黑水縣學生學習圓夢。當活動消息被轉到潮銀服務隊微信群的時候,在短短3個小時內,50多位志願者的一萬多元愛心捐款就已到位。“我們群裡現有140多位志願者,由於年紀大了,不太會使用智能手機,其實有很多人不常在線,也有很多人沒辦法入群。”徐水寶說,所以在這麼短時間內收到這麼多捐款,她感到十分震撼。

對於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潮銀服務隊的志願者們從不推脫,甚至還主動“攬責”。

潮銀服務隊組織活動需要資金,有時候也會遇到資金緊張的問題,阻礙志願服務活動正常開展。這時候,有幾個人分別悄悄地找上了徐水寶。“夏海燕、褚劍莉……很多人了,他們悄悄找上我,要給我們的服務隊捐款,卻都不讓我張揚,甘願做個‘無名英雄’。”徐水寶感慨。

書畫班的呂張松和鄔潤江,都是近80歲的年紀,每次去村(社區)寫春聯卻比誰都積極性高。有人看他們年紀大了,勸他們歇歇,他們總是擺擺手說,趁還走得動,多跑些地方,為這個社會多做些貢獻。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徐水寶說:“潮銀服務隊有這麼多熱心於志願服務工作的同志,做出許許多多的好人好事,我能加入這個隊伍,學習、鍛練自己,真是莫大的幸福。”她希望,以後還能繼續發揮自己的價值,因為“志願服務不僅幫助了別人,於自己而言也是心靈的享受。”

最美不過夕陽紅,潮銀服務隊是海寧“銀立方”老幹部志願服務的一面靚麗旗幟,他們在幫助別人的同時快樂自己,已成為學校乃至全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銀色先鋒”。

(海寧老年大學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