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項目,如何選擇?(轉載)

近些年,越來越多人認識到健康體檢的重要性,但是面臨琳琅滿目的體檢項目及體檢套餐,應該如何選擇呢?

  1. 常規體檢項目。主要包括三大部分:

一是一般體格檢查,包括內科、外科、婦科、五官科的專科檢查。這些項目體檢機構都有規定動作,照做就OK。

二是功能檢查,包括心電圖、胸部X光、B超(包括肝、膽、脾、腎前列腺膀胱泌尿系、甲狀腺)等。  

三是化驗檢查,包括①三大常規(血、尿、便);②血生化(檢查血糖、血脂、尿酸、肝腎甲狀腺功能、心功酶學、乙肝兩對半);③腫瘤標誌物(甲胎蛋白、EB病毒、癌胚抗原、CA125、Ca199)等。

這些項目人人都該做。少一項,就不夠全面。

體檢項目,如何選擇?(轉載)

2.加做項目:

① 常規項目加做:

久坐的同志,40歲以上,一定要查頸椎和腰椎X片。

慢性病者:平時專科醫生要求查的,最好就一起做了。如:糖尿病:糖化血紅蛋白,餐後2小時血糖等。必要時下肢血管彩超。慢性乙肝史:乙肝病毒DNA。

②特殊項目加做:

聽力檢查:國內體檢項目一般都沒有,建議到耳鼻喉專科加做。45歲以上,需要儘早警惕,防治耳聾。

肺功能:45歲以上,有抽菸習慣者,建議呼吸專科加做。肺功能異於正常,警惕肺氣腫,肺心病等。

消化系統:45歲以上,開始檢查胃鏡、腸鏡、幽門螺旋桿菌、大便潛血試驗等檢查,排查胃炎,胃腫瘤。假如你有家族性的息肉、結腸癌、潰瘍性結腸炎史,你檢查次數應更多。

骨密度:老年人容易患骨質疏鬆,是老年人必做項目。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和45歲以上的女性開始進行骨密度檢測。

體檢項目,如何選擇?(轉載)

圖片源自網絡

3、男性體檢時必查項目

假如不能做有針對性的體檢,最少要做以下這些男性最一般的身體檢查。

1)、雙眼檢查

如果你佩帶矯正視力眼鏡,年紀又超越50歲,你有必要每2年左右查看一次雙眼。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家族有眼疾史的男性,有必要最少每年查看一次雙眼。醫師會查看青光眼(眼壓增加致使視力降低)、視網膜疾病以及白內障(晶狀體渾濁)。

2)、牙齒查看

最少每年一次,牙醫應檢查牙齦、舌頭、嘴的健康,以及是不是有口腔癌。吸菸者及嚼菸草男性的檢查次數應更多。

3)、膽固醇檢查

血液查看能夠查看膽固醇水平,包含LDL(“壞”的膽固醇)和HDL(“好”的膽固醇),這能夠協助你評估患冠心病的機率。

4)、前列腺檢查

一般用彩色B超檢查前列腺異常或腫瘤。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可以測量一系列隱藏在血液中的蛋白質。假如結果比正常水平高的話,也許表明體內有癌症存在。建議從40歲開始每年檢查。

5)、睪丸檢查

醫師有時不會主動進行這項查看,你應當自行提出檢查要求。睪丸癌越早期確診,治癒率越高。

體檢項目,如何選擇?(轉載)

圖片源自網絡

4、女性的必查體檢項目

女性的一生要經歷從青春少女到年老體衰的整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女性都有患不同病症的可能性存在。因此,每個階段女性都要定期做不同項目的體檢,以免有些隱形婦科疾病不易被發現,潛伏體內,最終危害女性健康。

臨床上,未婚的的女性還好,但在已婚女性中,每年查出各種婦科疾患的比例超過70%。不少疾病在早期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發現時可能已經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因此,不同時期的女性都應每年例行做不同類型的檢查,以便及早發現疾病,及早治療。那麼,不同時期的女性都需要做哪些檢查呢?

20-30歲:

這個時期,女性疾病發生的原因是由於遺傳、環境及生活習慣等因素而漸進發生,與年齡不存在因果關係,年齡只是能夠造成人體器官機能的逐漸衰退而已。而隨著環境、疾病等因素的侵襲,忙碌的工作所造成不規律的生活習慣,正在讓健康漸行漸遠,年輕人及時定期進行健康體檢也顯得尤為重要。

巴氏塗片和TCT檢查:巴氏塗片和TCT檢查都可以發現宮頸早期病變,是早發現早治療宮頸癌的主要方法,兩者的區別在於,TCT比巴氏塗片更準確,異常細胞檢出率更高。

皮膚病變檢查:黑素瘤是25-29歲女性的頭號癌症死亡原因,有黑素瘤家族病史的人群更應該重視。

30-40歲:

女性30歲之後免疫力開始下降,更容易感染HPV(人體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會增加子宮頸癌危險。在這個階段,女人為了兼顧好事業與家庭,常常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而長期的勞累積累下來,疾病也就開始找上門了。

HPV檢查:子宮頸癌是30-40歲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30歲以後應該至少每2年做一次檢查,最好每年查一次。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檢測子宮頸癌的“金標準”是把巴氏塗片和HPV檢查相結合,這樣能發現絕大多數的病毒感染。

血糖檢查:30歲以上的女性中,18%有Ⅱ型糖尿病。如果總是口渴疲憊,出現體重減輕等狀況,尤其要檢查血糖。糖尿病危險會隨著年齡增大而增大,30歲後最好每2年查一次血糖。

甲狀腺疾病檢查:如今,甲狀腺疾病成為女性新敵,女性在25歲以後甲狀腺體檢異常率快速上升,尤其在40歲左右的女性為高發群體,甲狀腺癌已成為增長最快的女性惡性腫瘤。

40-50歲:

這個階段的女性生活壓力大,工作緊張,體能下降,有時候還會過早出現更年期症狀,在青壯年時期出現的一些健康問題,如果沒能糾正,埋下了隱患,還可能在這一時期放大。

血脂檢查:40歲以後,每年都應查血脂,尤其吸菸、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家族史的人,目的是檢查是否患有高血脂症。

乳房檢查:乳腺癌是40-50歲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發病率隨年紀增大而上升,40歲以上的女性至少每2年要做一次乳房X光或彩超、紅外透視檢查。

50-60歲:

50歲以後的女性,骨骼、肌肉等組織是最易退行性變化的部位,經常會抱怨關節痛、腰痠背痛、駝背傾向等情況,務必要做好各項檢查,骨質疏鬆、關節炎、椎間盤突出、腰肌勞損等是很常見的疾病。

骨密度檢測:骨質疏鬆是中年女性的高發疾病之一,50歲以後,骨骼越發脆弱,骨密度檢查有助於瞭解自身骨質狀況,預防骨質疏鬆。

腸鏡檢查:腸癌在50歲以上人群中發病率最高,從50歲開始,每5年篩查一次就能很好的檢查出腸部病變。

60歲以上:

老年人各臟器機能開始衰減,在衰減過程中,如果五臟六腑衰減的幅度是不平衡的,很多疾病就會乘虛而入,腫瘤的檢查是這個年紀十分應當關注的一部分,其次還有心血管疾病。

腫瘤篩查:人的年齡越大,接觸致癌物的幾率越多,60歲以上的女性應重點關注腫瘤篩查,如宮頸癌、乳腺癌等,也包括食道、胃腸、肝、肺等器官的癌症。

心腦血管疾病檢查:每年一次,心血管可做心臟超聲、心電圖,化驗肝、腎功能,並要對血脂、血壓、血糖進行檢測,還有各器官超聲,胸部拍片或CT等。

總的來說,婦科體檢項目主要包括:

1.乳腺彩超或紅外透視,主要用於檢查乳腺疾病。

2.病理,即宮頸塗片的病理檢查,也是宮頸癌早期篩查推行最廣也最有成效的方法。

3.婦科彩超主要針對宮頸、子宮以及附件,相對於常規婦科檢查來說是更進一步的檢查,也是常規婦科檢查的一個必選內容。

4.婦科常規,即婦科專科體檢。內容包括:外陰部檢查及陰道鏡檢查(陰道、宮頸、子宮及附件)。對於各個年齡段的女性朋友,這個項目應該是每年常規檢查的必選項目。

體檢結果報告返回本人後,務必認真對待總檢醫師的建議,如目前健康狀況良好,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果出現亞健康情況,根據醫生建議,改善生活、飲食習慣;如果出現疾病徵兆,及時進行進一步深度複查,或進一步系統檢查、診治。

體檢項目,如何選擇?(轉載)

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