噹噹網進入“俞渝時代” 前路將何去何從?

噹噹網進入“俞渝時代” 前路將何去何從?

這兩天,噹噹網創始人李國慶,因為對劉強東的聲援火了。

噹噹網官博親自手撕創始人,聲稱李國慶已離開噹噹管理層,要求其立刻馬上刪除噹噹logo,處理個人微博號。

據悉,讓李國慶離開管理層的正是李國慶的老婆俞渝。她是噹噹網的聯合創始人,也是噹噹如今的實際掌門人,佔據噹噹64.2%的股份。而李國慶只有27.51%的股份。

在外界眼中,李國慶一直是噹噹的大股東和最高決策人,但實際上他在噹噹的位置一路下降,從今年年初調離噹噹最重要的部門,到公司持股比例低於俞渝,一系列的跡象顯示李國慶正在讓位,噹噹已經進入“俞渝時代”。

作為國內電商領域的昔日龍頭,噹噹曾是行業裡的佼佼者。1999年,李國慶、俞渝創立當當網。自營模式+中國市場,噹噹被視作是“中國亞馬遜”,也因此在2004年獲得亞馬遜的青睞,後者希望以1.5億美元的高價收購噹噹70%到90%的股份。但在意公司控制權的李國慶和俞渝並不同意,後來噹噹在2013年錯過了百度的入股,2014年又再錯過騰訊的注資,繼而失去了追趕阿里和京東的時機。

2015年7月,噹噹提出私有化計劃,並於次年9月以35億元估值從納斯達克退市。噹噹從美國退市後也曾想回歸A股,但無奈A股的上市門檻相對較高。

今年4月,海航科技發佈公告稱,初步作價75億元收購噹噹股權。但在經過前者多次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進行延期回覆之後,今年9月海航科技在公告中稱,繼續推進航海科技重組噹噹案面臨較大不確定因素,遂終止收購。

對於收購終止的原因,海航科技和噹噹各執一詞。今年9月,噹噹在官方微博中發聲稱,噹噹網與海航科技的併購協議進入中止談判階段,海航是令人尊重的集團,但發展過程中目前存在流動性困擾。但海航科技在9月份舉辦的網上投資者說明會中表示,當前資本市場等外部環境較預案披露時已發生較大變化,且公司未就合同的履行情況等事項與交易對方達成一致意見,繼續推進本次重組面臨較大的不確定因素。綜上,經公司董事會審慎考慮,認為現階段繼續推進本次重組的相關條件不夠成熟,為切實保護上市公司和中小股東的利益,公司決定終止本次重組事項。

國王金融分析師表示,在李國慶的點評風波背後,人們關注的不只是此次話題帶來的對於企業家社會風氣、社會共識的探討,同時也關注噹噹的前路究竟將何去何從。

在電商行業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噹噹未能抓住行業發展的趨勢,錯失了幾波轉型機會。首先是品類選擇方面,噹噹多年來一直堅守圖書市場,雖然曾試圖增加品類和向第三方商家開放,但噹噹的圖書收入一直穩定在60%以上。然而圖書市場的規模有限,而且線上化率已超過60%,很難再有上升空間。其次是在倉儲物流上,不願燒錢的當當未能建立足夠優勢抵擋京東、蘇寧的進攻,配送速度和效率上低於競爭對手,從而造成用戶流失。

不論如何,噹噹仍然需要繼續經營下去。目前公司業績尚可。根據海航科技收購噹噹時披露的財務情況顯示,2017年噹噹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103.42億元和3.62億元,較2016年分別增長14.27%、200%。

國王金融分析師表示,現在俞渝掌握著噹噹發展的話語權,很可能還是會尋求併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