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芯片有多少技术来自美国高通?

听有雨滴落下


欢迎在点击右上角关注:「太平洋电脑网」,不定时放送福利哦!

其实,麒麟芯片是基于ARM架构做的,ARM是英国的公司。麒麟芯片部分的技术专利来自高通,其中最重要最多的部分是基带。

基带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基带其实是一个芯片,原理相对复杂一点,简单点说就是上网和打电话都用到它,是手机通讯系统中不可缺少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没有基带,我们的手机基本上是无法进行移动上网和打电话的。

高通是通讯领域的大佬,尤其是在3G时代,高通持有CDMA的专利,整个3G生态都是基于CDMA进行建设的,所以3G时代没有任何一项通讯技术能够绕过高通。

虽然我们在4G时代和5G时代都很努力啊,但是人家积累实在太多了。即使到了5G时代,在标准制定的时候高通还是占据了大头。高通的芯片也是被戏称“买基带送芯片”。

你使用了别人的技术就需要给钱,我们目前的手机都是支持3G和4G,其中就很多使用了高通的技术,所以高通需要对手机进行收费。

同时,华为的基带也是支持这些通讯技术的,所以就需要向高通缴费。高通甚至还规定了5G时代的收费标准是:单模5G手机为2.275%;多模5G手机(3G/4G/5G)为3.25%。高通移动网络标准核心专利+非核心专利的5G手机:单模5G手机为4%;多模5G手机(3G/4G/5G)为5%。

前段时间,华为跟高通关于专利费用的问题达成协议:每个季度向高通缴纳1.5亿美元的专利费,一共持续三个季度。以后再协商。

说实话,知识真的是力量,真的是财富啊。我们在通讯领域的话语权进一步扩大,我们也慢慢享受专利积累的好处了。


太平洋电脑网


前面的回答关键内容没有讲清楚,我来补充一发吧。麒麟芯片集成的主要部件有CPU、GPU和基带,和高通有关系的是基带部分,CPU、GPU是华为向ARM公司购买的授权,这部分费用包括指令集、CPU内核和GPU内核授权。

华为没有透露这方面的具体费用,不过可以从其它公司估算。法国芯片创业公司Greenwave 使用ARM架构缴纳的授权费是1500万美元。有人会说,才1500万美元,真的不多啊。但是你要知道,1500万美元只是原始IP许可费,通俗地说,就是花1500万美元买一张ARM某架构的门票,进到门内,设计好芯片并生产出来后,ARM再按每颗芯片的价格收取一定比例的版税(不理解的可以想想高通按手机售价收取一定比例的专利费模式)。

华为虽然获得了ARMv8的永久授权,只是省下授权到期后再次谈判的时间而已,没什么好骄傲的(网上有人为此嗨开了),原始IP许可费和芯片生产后的版税一样都不会少。按麒麟芯片的出货量,这两样费用怎么也得1亿+美元吧。

麒麟980研发费用3亿美元,其中超过30%的钱都付给ARM,你说这个成本大不大?

说完ARM,再来说说浓眉大眼的高通。

麒麟芯片上,高通能和华为发生交集的就是基带了。麒麟的基带是全网通,兼容2G、3G、4G网络,未来会兼容5G。高通的CDMA通信技术是3G标准,在4G标准上占有优势,5G标准是占主导地位。这就意味着,麒麟基带上的通信技术专利,大部分是高通的,华为在4G、5G上有一部分,精确的比例有多大,只有华为才知道。

我们还可以从高通的吃相印证这一猜测:华为和高通刚谈判成,高通每年向华为收6亿美元“高通税”。

ARM收的那点钱,和高通税比起来,简直就是小意思。所以,华为同学还要再努力啊。


魔铁的世界


华为的海思麒麟芯片,同样每年都要给高通付专利费,并且没办法回避,这也是拥有核心技术储备的好处。

只要麒麟生产芯片,就要给高通交钱

不要忘了,3G/4G通信几乎所有专利,5G通信的核心专利,都被高通把持着。

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也不因我们的意志为转移,除非有一天3G/4G技术彻底被淘汰,或者说有一天通信行业的技术体系技术彻底推倒重建。

也就是说不管哪家企业生产芯片都要给高通交费,只要生产处理器,不管是苹果、三星、联发科、海思麒麟等企业,都需要给高通专利费。

不过华为跟苹果一样,拒绝了高通的无理高额专利收费请求。

高通自己也生产芯片,业界一直都调侃高通骁龙CPU是“买基带送芯片”,主要就是高通最赚钱的核心技术本质上还是通信领域。

高通当年借着美国发展通信的优势,做了几十年了,能够在3G/4G占据统治地位,基带技术领域具有先发优势,不单单是时间、或者单纯的技术积累就能解决的。

华为还需要给ARM交专利费

英国的ARM自己虽然不生产芯片,ARM主要是出芯片架构方案,目前所有的芯片厂商都或多或少的需要ARM公司的技术。

之前苹果公司还是ARM的大股东,苹果公司也一直想要收购这家企业,不过最终软银天价收购了ARM公司,可见这间公司的强大之处,这个时代真正做事情的企业不值钱,真正赚钱的还是那些做方案的企业。

谁做方案谁才是最牛的!

最具代表的就是苹果、ARM、高通等企业,这些企业没有自己的工厂,但是靠着研究技术专利最终成为行业巨头。

在移动处理器厂商里面,分为两个等级。一个是拥有自主架构能力的,说白了就是三巨头,苹果、高通、三星,这三家企业实力比较强;一个是需要极大限度地依赖ARM公司公版架构的厂商,一个是联发科、一个就是华为海思麒麟。因此只要华为每生产一个处理器,都需要向ARM公司付费。

总体来说华为已经很强了,在5G短码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优势,这也是中国的企业第一次真正的参与到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发展当中。5G、移动处理器、运营商业务,这都是未来华为的基石业务。

因此即使我们现在依然只是配角(不管大家的民族情怀承认与否,5G我们依然是陪跑者,高通依然是绝对领先者),但至少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台词”,相信未来华为会发展得更好,中国的通信技术也会越来越强。


EmacserVimer


我想很多人都看到过这样的消息:

1月31日,华为与高通达成和解,每个季度给高通缴纳1.5亿美元的专利费。

这个事情是真的,于是有些华为黑就拿着这个消息到处传播,说华为根本就没有自己的通讯技术,必须要仰仗高通的技术才能够活。在有些人的想法里,缴纳专利费就等于自己没有技术——事实上,这是完全错误的想法。

首先来说,什么叫专利?简单来说专利就是用来表示一种技术最先是由谁发明出来的,最先发明出来的那个人就可以有权力决定谁可以用这个技术,谁不可以用。所以如果有人想要用这个技术,就要求那个最早的发明者,一般的办法就是用钱买,买到了手就是所谓的“专利授权”,然后才可以使用这个技术。

比如说,未来但凡是使用了高通的5G技术,那么每生产一台5G手机就需要向高通缴纳手机费用的2.275%-5%的手机。手机厂商不愿意给钱也行,那高通就不允许你的手机上使用他的技术。

但是我们也看到了,决定了专利属于谁的最关键因素不是技术先进与否,也不是所作工作的多少,而是时间的先后顺序。

所以说,有些时候没申请专利不是某个厂商技术不行,而是时间上跟不上。比如说,在通信领域,基本上每个厂商都会主力研究某一种“标准”,然后赶紧申请相关的专利,最后在通讯厂商聚在一起讨论标准的时候,这些厂商就会要求使用自己的这套标准——那么自然用谁的标准,谁手上的专利就更多,自然也就更有话语权了。

就好比之前搞得沸沸扬扬的5G标准事件,华为的Polar方案和高通的LDPC方案打得火热,背后实际上就是专利之争。但是说白了,华为的Polar方案和高通的LDPC方案都能用——技术上优劣程度并没有到那种以架秒杀另一家的地步,但是因为大家的标准要统一,所以自然只能够用投票方式,谁声音大谁是老大。

看明白了吗,给你交专利费不一定是技术不行,只是刚起来没多久,还没站稳脚跟。

而华为交给高通专利费这就更加正常了,高通在3G和4G时代都是主导者,这些标准若干年前刚刚制定的时候华为还没有崛起,虽然现在这些技术华为完全不在话下,但是毕竟高通是先搞出来的,你绕不开来,只能给钱了。

但是,还有一种东西叫专利交叉授权许可,意思就是说,两家厂商都有相关的专利,那么我把我的专利免费给你,你把你的专利免费给我,多退少补,省的还买来买去。比如说华为到了5G时代就可以跟高通之间有很多的专利交叉授权许可,到时候会少交不少钱。

总的来说一句话:华为的麒麟芯片里面肯定有高通的技术,因为里面有全网通的基带,肯定会涉及高通的专利。但是,这不是因为技术不如你,而是因为我刚牛逼没多久,5G先跟你来个分庭抗礼,下面的日子咱们走着瞧!

不光是华为,苹果、三星这些公司都恨高通恨得牙痒痒,所以才有苹果改用Intel的基带。所以说,大家就拭目以待,看看高通这种一招鲜、吃遍天的专利流氓还有几天蹦跶日子。


SilentTurbine


麒麟芯片有多少技术来自美国高通?华为麒麟芯片在国内可是收获了一大把国人的骄傲,有了它咱终于可以扬眉吐气昂首挺胸了。然而有人可偏要较真,麒麟芯片里面真的是全由华为自主研发的吗?现实就是:不是!来自美日的技术还不少!甚至还不得不向高通购买专利!从华为和高通和解后每季度向高通交纳1.5亿美元专利费用来看,华为没少使用高通专利。

曾经俞敏洪的一句话:华为的麒麟芯片专利中有一半来自美国!结果把国内很多人给戳怒了。而另一位亚洲通讯社徐静波一句话更是把华为引以为傲的粉丝戳得一愣一愣的:华为的手机时日本研发制造的!呀呀,你徐静波是代表日本,当然看不得华为手机大受欢迎了。但人家说得也并非全是错的。

麒麟芯片的架构来自于ARM,不说了,ARM现在是人家日本软银的了,华为还得缴费呢。而麒麟芯片是否就全摆脱了高通呢?扎心了,没有!一块芯片是很复杂的,现在基本上没有手机芯片设计上完全从头到尾全部自己设计,这样能不能成功不但是未知数,即使搞出来后也已经没有了你的市场。


麒麟SoC芯片,有众多的模块。CPU、GPU是来自于ARM公司授权架构,而另外的基带模块、DSP、RAM、ROM、WIFI等,有自己开发的,有购买自外来的,其中最重要的基带就是来自于高通的专利。

高通凭借在3G、4G时代的主导地位,积累了相当多的标准专利,如果没有高通基带方面的专利授权,连通话都实现不了。华为也不例外,需要向高通交纳专利费。当然华为并没有透露麒麟芯片里到底有多少专利或技术是来自于高通,外界也无法得知。但从华为与高通和解后每一季度向高通交纳1.5亿美元来看,华为使用了不少高通的专利。


更多分享请关注【东方高扬】。


东风高扬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麒麟芯片本身来自于高通的技术,主要集中于基带部分,而且主要是一些标准必要专利。

高通也是移动通信领域的巨头,拥有大量的2/3/4/5G专利,其中标准必要专利主要集中于3/5G。

高通崛起于2G时代后期,2G时代高通集齐了CDMA的专利,在CDMA上形成了垄断,不过由于2G时代GSM网络已经基本上覆盖了绝大部分的国家的运营商,所以还没有对通信业的格局形成太大的影响,2G还是GSM的时代。

3G时代则可以被称为高通的时代,因为3G的三大国际标准完成是以CDMA为核心的,从他们的名字就可以看到。

3G时代高通的核心专利主要是CDMA、软切换、功率控制、雷克接收机等专利,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专利,都属于标准必要专利。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3G的标准专利主要集中于2000年左右,也就是按照通行的20年专利保护期,3G的全部专利都已经过期或者是即将过期。

4G时代高通没有任何4G的核心专利,标准必要专利也少的可怜,就是因为4G时代本身就是"去高通化"的4G。

也正是因为3G时代的高通税让全通信业行业都无法忍受,所以才让3GPP早早的启动了LTE的演进,而这种核心思想就是去高通化。而且高通自己的UMB夭折后转投LTE阵营,更让他失去了先进。所以,虽然高通在4G时代收购了一些小的公司,也积累了一些LTE的专利,但是数量不代表质量,在整个4G时代,高通完成是被边缘化的。

高通持续的投入资金研发,在5G时代的5GNR专利之中,高通也占据了部分标准必要专利,但是数量也完全不能和3G时代相比了。

从3G到5G,高通的影响力是在不断降低了,不过,华为依然无法摆脱高通。

高通的衰落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通信业对于高通垄断的警惕,本身在高通的专利被写入标准,没有以前那么容易了,现在3GPP中,还是对于高通当年的垄断心存芥蒂。

另外一方面就是中国通信业的崛起,在5G时代,已经在标准之中形成了中国、欧洲、美国三足鼎立的态势。

高通毕竟是一家公司,他也无法独自的和全世界的通信业竞赛,毕竟CDMA他是占了当年整个通信业都不看好的CDMA,才让他钻了一个空子,而这种情况已经不再有可以复制的的可能性了。(p.s.当年通信业完全不看好CDMA,才让高通通过各种手段集齐了CDMA的专利,里边有大量的收购、专利无效官司等,高通一直被称为律师远远比工程师还多的公司)

不过,由于高通独特的公司经营理念,只收取专利费,提供芯片和技术支持,不生产硬件设备,也让他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和其他公司的交叉专利授权,也因此而无法被其他公司完全绕开,也无法摆脱,这点还是必须承认的。

总而言之,华为目前的麒麟芯片还是必须使用高通的基带方面的标准必要专利和少量的非标准必要专利,不过由于高通的部分专利开始过期,使用涉及到的高通的技术越来越少了。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喜欢的可以关注我,谢谢!

认同我的看法的请点个赞再走,再次感谢!


通信一小兵


这点上我要说个大实话,海思麒麟确实是中外合资的芯片,但是这个外,真不是高通,竞争对手凭什么给你技术专利授权啊,对于海思的几个重点的技术主要有这个:

英国的ARM架构

准确的又可以说是日本的架构,因为这个公司在2016年被日本软银收购,但是这个到不重要,因为和我们的主人公高通没有任何的关系,总体来说,只是我们对于架构这个的搭建需要太多的时间研究,当然,华为现在也在研发,所以只是购买了一个



基带是我们自己的!

让苹果最最最最羡慕的一个专利,那就是基带,我们华为是自己研发的,这时候一些人又开始说我们爱国华为了,我想说,我就是很自豪,基带这个我们不需要靠任何人,因为我们自己就足够强大,玩通信我们很厉害好吗?5G我们都是先锋军。

为什么不给其他厂商

主要还是在于兼容,因为对于一个芯片,不是直接一直到其他的手机里面就可以,那样的话,直接给苹果按个麒麟980了,正因为每个芯片的诞生周围都围绕着它而进行的布线,布局,这点上如果不兼容,再厉害的芯片,也有可能会烧毁等风险。


ICE机智


非专业认识回答此问题,大家批评指导。苹果、高通、华为等芯片厂商,都是使用的英国ARM公司的芯片架构,这就好比芯片用于了一个效率高、功耗少的框架,之后芯片商场再次架构下,再结合自己的技术实力,把架构之下的各模块搭建好,其中一项非常核心的技术就是基带芯片,关系到手机的通信能力。

那么从这个逻辑上来讲,在架构的选择上华为也是使用的应高ARM架构,当然也需要向ARM公司缴纳专利费用,但跟高通并没有太大关系,接下来就是在各模块的搭建和基带芯片方面,会有一部分技术是购买的高通的专利,毕竟高通在3/4G网络时代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因此其在通信技术专利储备方面是非常丰富的,也正因为此不但是华为,包括苹果在内,在芯片的研发方面都不可避免的会向高通购买相关核心专利,不过至于高通的专利技术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我想应该不会太高,毕竟手机芯片的性能是有多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而且苹果、华为的芯片之所以成为自己拿得出手的芯片,那就是因为自己在核心技术方面实现了属于自己的突破。

再有一点,目前华为在基带芯片、NPU、Gpu turbo等技术方面实现都实现了比较多的突破,这说明高通在华为麒麟芯片当中的自主知识产权越来越高,这在即将迎来的5G网络时代将会更加的明显,不过要说整个基带产业链都拿到自己手上那也不显示,各个科技企业之间大多也都是采用专利交叉授权的方式,来获得更好的技术解决方案,这在华为与高通、华为与苹果直接都有这样的情况,因此不必谋求把所有的技术都拿到自己手上,能够拿出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竞争优势也是很重要的。


木石心志


感谢您的阅读!

两句话。

第一句话:承认落后,才能进步。

有些人会将华为的麒麟芯片夸大,认为华为芯片是最强的存在,甚至有些人会认为华为麒麟芯片的所有技术,都是自主研发。实际上,我们其实更应该承认落后,才能进步。

  • 华为的麒麟处理器还是有遗憾。我们就拿目前华为最强的麒麟980处理器来说,这款处理器的GPU性能和骁龙855处理器,还是有差异,我们可以通过安兔兔的跑分看到,麒麟980的GPU跑分只有11万分,而骁龙855的跑分为15万分,这就是差异,这就必须承认。

  • 麒麟技术的一部分来自国外的技术授权。从ARM的架构,到绕不开的高通专利3G/4G专利,这些都是来自外国的技术,这是不能否认的。所以,说麒麟处理器完全是国内的自主研发,是不恰当。

只有自己承认落后,我们才能技术开发,才能憋着一鼓劲,超过国外技术。

第二句话:不可妄自菲薄,过度悲观

确实麒麟处理器还存在一些遗憾,可我们并不能悲观。比如俞敏洪说:华为的技术大部分来自美国,没有美国技术,华为处理器都制造不来。这句话引起大家不舒服的地方是,没有看到华为麒麟处理器肯定的地方。

我们就拿华为的基带来说,从最早开始研究巴龙基带,到如今推出了巴龙5000这款5G基带,它的成绩就令人着实惊艳。巴龙5000下载速率可达4.6Gbps,mmWave(毫米波)频段峰值下载速率达6.5Gbps,支持SA和NSA,兼容2G-5G网络,可以说比高通的X50更突出。

任正非说:5G和微波,华为是最强的。这句话正式对很多妄自菲薄的言论,最好的抨击。

总结:我们不能过分夸大,也不能妄自菲薄,注重自己的优点,也看到自己的缺点,这样才能进步。


LeoGo科技


麒麟芯片多少专利来自美国?



首先看看网络制式标准

在1G和2G时代,诺基亚占据网络核心专利。在3G时代高通占据网络核心专利。在4G网络时代,高通占据大多数网络核心专利。那么在5G时代呢?

在5G网络标准上,华为占据三分之一的网络标准制定。高通占据三分之二。本来华为可以占据三分之二,但被联想带着子公司摩托罗拉投票高通,以一票之差惜败美国高通。在5G核心专利上,华为,中兴,三星,诺基亚,高通,爱立,信思科这几家公司共同贡献了核心专利,其中华为贡献核心专利最多。



再来看看麒麟芯片

麒麟芯片的CPU部分来自ARM架构,ARM是欧洲一家专门给芯片设计公司出售架构的公司。并不属于美国。需要之处的是,华为,高通,三星,联发科都是使用ARM公版架构。高通对公版架构进行微改,取一个名字“Kyro”架构。三星对公版架构进行魔改,取名“猎户座”。苹果使用ARM指令集。本质上,这几家公司都绕不开ARM架构。





那么为什么要用ARM呢?

原因有二

其一,自己设计价格成本非常高,不划算。其二,现在手机软件源代码都是基于ARM架构进行开发。就像因特尔和AMD都必须使用X86架构一样,美国使用中国特高压输电标准一样。如果完全绕开ARM将会没有软件支持。

麒麟芯片本事并没有给美国专利费,而是手机入网的网络标准协议,需要给高通网络标准费用。华为占据5G网络的三分之一网络标准(联想造成),美国手机也需要给华为专利费。应该说二者是相互交叉给费用。高通本身不生产手机,所以高通不给华为专利费,但如果高通生产了,也需要给华为,华为同样给高通二者是交叉授权。

综上所述,是对麒麟芯片论述。麒麟芯片本事不需要给美国专利费,ARM不是美国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