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五字真言教你八面玲瓏,方圓處世!

鬼谷子,戰國時期人,兵家和縱橫家的鼻祖。他門下弟子無數,其中以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為翹楚,都是戰國時期傲視群雄的人物。

看看我們的謀聖是如何交際的。

鬼谷子:五字真言教你八面玲瓏,方圓處世!

佞言者,訁舀而幹忠;諛言者,博而幹智;平言者,決而幹勇;戚言者,權而幹信;靜言者,反而幹勝。先意承欲者,訁舀也;繁稱文辭者,博也;縱舍不疑者,決也;策選進謀者,權也;先分不足以窒非者,反也。

佞言,就是為了諂媚討好別人而說出的言不由衷的言辭,以標榜自己的忠誠;諛言,就是用阿諛奉承的言辭,炫耀自己的才華,以標榜自己的智慧;平言,就是用平實的言辭果斷直言以彰顯自己的勇敢;戚言,就是做出憂戚的模樣,而贏得對方的同情;靜言,故意迴避自己的短處,反而批評對方的不足,以此贏得勝利。預先揣測對方的意圖,再順著對方的慾望去說,就是訁舀;大量引經據典去說,稱為博;拋開疑慮,果斷地去說,稱為決;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策略來說,稱為權;迴避自己的短處反而指責對方的不足,稱為反。

佞言、諛言、平言、戚言、靜言是鬼谷子對遊說言辭的分類,鬼谷子認為在言談過程中,要巧妙變換語言的類型,並根據具體情況決定自己該迎合、虛與委蛇還是直截了當、反駁。鬼谷子的總結很有概括性,即使在現代,我們也必須留意日常生活中聽到的言辭,以及這些言辭下包含的目的,並在瞭解的基礎上想到應對的方法。

鬼谷子:五字真言教你八面玲瓏,方圓處世!

對待說佞言的人,我們不能簡單地駁斥,也不宜立刻疏遠。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說佞言的人,不管他們的目的是什麼,但他們說的是讚美你的言辭,直接反駁不但掃了他們的面子,還讓旁觀的人覺得你過於嚴肅,難於接近。對待佞言的最好方法就是“姑且聽之”,但一定在內心裡對這些言語提高警惕,不要被人吹捧過頭。頭腦清醒的人不會過於接近說佞言的人,因為他們往往只是說得好聽,還給別人留下一個你喜歡被奉承的印象。

對待說諛言的人,他們旁徵博引,言辭華麗,聽他們說話無疑是一種享受,而且還能增長見識。如果自己本身也是一個淵博的人,不妨跟他們就某些問題深入探討,但記得探討即可,不要升級為爭吵;如果自己本身並沒有這樣的口才,安靜地傾聽,偶爾發問,才是與他們相處的最恰當辦法。

鬼谷子:五字真言教你八面玲瓏,方圓處世!

對待說平言的人,一定不要太過拐彎抹角。說直言的人或出於對於你的信任,或出於他們直白爽快的個性,如果你回答得模稜兩可,對方就會覺得你不實在,降低對你的好感。所以,你可以保留一些情況,但一定要快速地回答對方,顯示出你的誠意。對這樣的人也不宜試探過多,與其試探,不如直截了當地發問,才更合他們的胃口,更能引出他們的表達欲。

對待說戚言的人,一定要注意語言的柔和。說戚言的人有些是遭遇了不幸,有些是故意說自己的不幸以博取他人的同情,不論哪一種情況,都不應該冷硬地交談,這會顯得不近人情,但也要明白他們的目的,不能因為一時哀憫就答應他們的請求。對待戚言要以安慰為主,表達出自己感同身受的悲傷,但不要輕易許諾提供幫助。

對待說靜言的人,則要點到而止,既要表達自己的立場,又不能讓對方惱羞成怒。說靜言的人自知理虧,卻指責他人,這是一種心虛的表現。如果雙方正在辯論,那麼應該直接指出對方在偷換概念,不能被對方轉移話題;如果只是普通的談話,那麼不妨大方一點,不要理會對方的指責,這也能讓對方平靜下來,並因為你的大度,對你多一些好感。

我們要學會說各種類型的語言,因為每一種說辭都有它的好處和用處,更要在學習的同時想到應對它們的方法,這樣才不會被別人的言辭所控制。學習是多方面的,要隨時引用逆向思維,才能讓我們學到更多東西。言辭如此,一切學問也是如此。

鬼谷子:五字真言教你八面玲瓏,方圓處世!

喜歡的朋友點個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