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重大戰爭與國家滅亡:邊境外患的加重--明金戰爭(一)

一、 薩爾滸之戰概述

明萬曆四十四年(公元 1616 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稱汗,建立後金政權,年號天命。萬曆四十六年(公元 1618 年),努爾哈赤乘明王朝內憂外患之際,以“七大恨”為由,誓師起兵反明,決定對明王朝用兵。撫順、清河等遼東重鎮在後金的猛烈攻勢下接連失守,使明廷大震,明神宗萬曆帝命兵部左侍郎楊鎬為遼東經略,派兵增援,剿滅遼東女真叛亂。

明末重大戰爭與國家滅亡:邊境外患的加重--明金戰爭(一)

明廷傾全國之力,加派二百萬兩餉銀,從內地各省份抽調兵力,組建大軍進軍遼東。同時,女真葉赫部、朝鮮等地也相繼派出大軍增援。萬曆四十七年(公元 1619 年),明朝軍隊與各路援軍相繼抵達遼東,會師遼陽,明軍大致有八萬八千人,女真葉赫部、朝鮮援軍有接近一萬五千人左右,共十萬人左右,號稱二十萬。各路軍隊會師抵達之後,明軍組建了以遼東經略楊鎬為首,輔以總督汪可受、巡撫陳王庭、周永春為首的“禦敵前指揮部”。經商議決定,明軍決定四路出擊,直搗後金總部--赫圖阿拉,“四十七年春二月乙丑,經略楊鎬誓師於遼陽,總兵官李如柏、杜松、劉綎、馬林分道出塞。”結果,努爾哈赤集齊六萬主力,採取集中兵力,各個擊破的方針,首先擊潰明軍主力杜松的西路軍,而後逐步擊潰各路,南路軍倉皇撤退,“三月甲早,杜松遇大清兵于吉林崖,戰死。乙酉,馬林兵敗於飛芬山,兵備僉事潘宗顏戰死。”薩爾滸之戰是明王朝在東北地區與後金女真勢力的戰略決戰,最終以明朝的失敗和後金的勝利告終。蕭一山先生曾在其《清代通史》中對次戰役有過精彩評價:“

是役也,明傾天下之力,盡徵宿將猛士,及朝鮮葉赫精銳,分道深入,使之不能兼顧。而努爾哈赤以八旗六萬之眾,先破其一路,五日之間,全軍皆敗。金士卒僅傷數百人,而所獲則以鉅萬計。明清之興亡,此亦最大關鍵也。”可見,這場戰爭意義非凡,奠定了明亡清興的基調。

二、 薩爾滸之戰對明王朝滅亡的影響

首先,後金殲滅了明朝大量的有生力量,使明朝損失慘重,喪失了大規模進攻遼東的能力。薩爾滸一役,不僅使明朝喪失了大量軍隊,而且使明朝傑出骨幹將領損失慘重。在萬曆三大徵中立下赫赫戰功的將領在此戰役中大都命喪遼東,比如杜松、劉鋌、王宣、趙夢麟等和大批基層骨幹軍官,軍官總陣亡數達到三百人以上。薩爾滸之戰中,明軍直接戰死約四萬五千八百餘名,丟失馬、騾、駝二萬八千餘匹,損失火器大小槍炮二萬餘件。從此,使明朝軍隊從戰略上由攻轉守,幾乎靠退守有限據點,來維持其在東北的軍事存在;而後金自此再無後顧之憂,接連攻取遼陽、瀋陽等重鎮,征服朝鮮,在東北逐步站穩腳跟,勢力越擴越大,清乾隆帝曾對此評價:“一戰而明之國勢益削,我之武烈益揚,遂乃克遼東,取遼陽,王基開,帝業定

。”

明末重大戰爭與國家滅亡:邊境外患的加重--明金戰爭(一)

其次,打破了東北亞政治格局的平衡,明朝喪失了蒙古與朝鮮的宗主國地位。薩爾滸戰役以前,東北地區由奴兒干都司統轄,為明朝正式管轄地區,其兩側蒙古(韃靼)與朝鮮皆為明朝宗藩,視明朝為宗主國。但至薩爾滸大戰之後,明朝勢力逐步退出東北,失去了對其周邊地區的掌控力和影響力。蒙古與朝鮮和明朝之間的關係也逐步發生了變化。之前遇戰事朝鮮王朝從側翼出軍,協助明廷剿滅東北叛亂,到薩爾滸之戰以後,朝鮮不斷面臨著來自東北後金政權的威脅,逐漸倒向後金,直至皇太極出兵征服朝鮮,朝鮮徹底淪為清朝的藩屬國。同樣,蒙古勢力也在後金的蠶食下逐步丟失,使得明政府在長城以北再無緩衝支點,只能退守關內。

最後,激化了明朝內部矛盾,客觀上支援了明朝內地農民起義。薩爾滸一役,使明廷大震,不得不重新啟用老將熊廷弼經略遼東。此戰不僅激化了朝廷內部軍隊與文官不同派系之間的鬥爭,龐大的軍費,也激化了社會矛盾。在此之後,萬曆皇帝不得不加派三餉進行助剿,沉重的軍費負擔使老百姓怨聲載道,民變四起。再者,為了平叛遼東戰事,明廷幾乎調集各省精銳入遼作戰,使內地軍事防備十分空虛。而最後戰爭失敗,也消耗了明朝大量的有生力量,使之在後金與農民軍的雙層打擊下走向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