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如律令”到底是什麼意思?

“急急如律令”到底是什麼意思?

影視劇中的道士

在影視劇中,道士在施法之時,唸咒語,焚化符紙,桃木劍向天一指,最後來上一句“急急如律令!疾!疾!疾!”那麼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它又從何而來?

“急急如律令”到底是什麼意思?

道教宗師張道陵

“如律令”一語,最初出現在漢代公文之中。在當時的公文結束之時,大都加上一句“如律令”,於是按通常的解釋,“如律令”“急急如律令”意思就是“象執行法律命令一樣去迅速執行”。後來,東漢道教宗師張道陵創立了正一派,他原來當過巴郡江州一帶的行政長官,所以在他所撰寫的經文、咒語末尾,也效仿公文加入了“如律令”“急如律令”“急急如律令”等句子,意在驅使鬼神迅速執行命令。所以後世的道教咒語也上行下效,“急急如律令”就成為了標配。

“急急如律令”到底是什麼意思?

不世奇書《山海經》

那麼,急急如律令,真的就是“象執行法律命令一樣去迅速執行”這個意思嗎?筆者經過仔細推敲,並查閱相關資料,認為這個解釋是不正確的,或者說,這樣解讀不太合理。第一, 如律令一語最早出現在漢代公文之中,公文本身就是官方頒佈的法律命令文件,再強調象執行法律命令一樣執行,就有些自相矛盾了。難道說這些法律命令是假的或有問題不成,得當成真的去迅速執行?第二,道教的咒語絕大多數是驅使鬼神辦事或驅使妖魔鬼怪離開,讓他們象執行法律命令一樣去執行咒語內容,感覺這樣說不太妥帖。如道教咒語中的呼名法術,專為驅使鬼怪迅速離開,比如“今已知汝名,汝急速去--急急如律令”以及“吾知汝名,急去千里--急急如律令”等。中國古代有一部著名的奇書《山海經》,裡面就記載了大量的妖魔鬼怪形狀及名字,所以東晉道教大師葛洪就強調驅魔人要熟知天下鬼怪名字,當這些妖魔鬼怪出現時,只要能喊破它們的名字,那些鬼怪就會退卻。

在《幼學瓊林》中有這樣一句話“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原來律令是一個人的名字,是周穆王時代的人,傳說此人行走如飛,死後成為雷部的小鬼。這樣一來,“如律令”“急急如律令”就能解釋的通了。用於公文末尾,意思就是“用象律令一樣的速度去迅速執行這個法律或文件”;用於咒語,意思就是“(鬼神)用象律令一樣的速度去執行命令”或“(妖魔鬼怪)用律令一樣的速度馬上離開”。

“急急如律令”到底是什麼意思?

影視劇中的太上老君

綜上所述,所以筆者個人認為,這種解釋是完全正確而合理的。不知道讀者朋友怎麼認為?

本人原創。敬請各位朋友關注“山楓說文化與歷史”,投桃報李,本人也肯定會與各位互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