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農村做篾匠的人多嗎?

農友君


農村做篾匠的情況根據地域不同,數量也不盡相同,但總體來說,農村做篾匠的人比過去少了,還好我們這裡還有人在從事竹編。


花腰妹所在的小縣城屬於一個經濟生態縣,森林覆蓋率為60%以上,其中竹子面積有20多萬畝,竹子品種以龍竹、慈竹、楠竹和金竹為主。

好多村寨不少農戶竹材及竹編銷售年收入達2--3萬元,竹產業已成為當地重要的經濟來源,也是山區林農致富奔小康的希望所在。


所以,在我們當地,竹編工藝師和傳統篾匠還是大有人在,就拿我們這裡的兩個村寨來說吧,由於竹器編織加工的硬件設施要求不高,從事竹器編織加工人員的年齡、性別沒有限制,而且多數竹編產品編織簡易,沒有太多複雜工序,因此大量的農村剩餘勞動力(婦女、老人、兒童)都能參與其中。


我們這裡的竹編髮展初期主要依靠祖輩傳統的竹編技藝進行簡單的加工,逐步發展為“來樣加工”——依靠買家設計的樣板進行加工。到了現在,村寨裡也有部分具有一定竹編工藝設計能力的本地化技術人才,能夠創作出一些精美的實用型商品款式,並根據該款式設計出農戶加工的基本模板。

目前,除了日常生產用具外,還有花式翻新的竹盤、吊藍、花果籃等日常器皿類用品20多個品種。


為讓實用竹編和觀賞型、藝術型、原創型竹編和諧共存, 在我們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協調下,村寨裡先後多次舉辦了竹編工藝培訓,以此提升轄區竹工藝品的質量和品位。如今,我們這裡的年輕人也加入了竹編的行業,並且有少部分年輕人還獲得了縣級、市級竹編工藝師的稱號。


老人們說,以前他們把會編織竹製品的人叫“篾匠”,現在叫“竹編工藝師”,雖然叫法不同,但是都是一樣的是從事竹編的民間工匠,我很贊成這種說法,也為我們當地傳統的竹編工藝有後人而感到自豪,真心地希望我們地方具有民族特色的竹編產品能真正帶動和提升當地農民走上致富之路。


花腰妹


實話實說,現在農村做篾匠的人很少了,這比例可能百分之一都佔不到了。

不是我危言聳聽,再過一二十年,隨著以前那些篾匠的老去,蔑匠這個行業在許多地方就會消失了。

記得在我小的時候,那時候篾匠可是很吃香的手藝。

因為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民的生活可以說與篾編息息相關。

割草打柴需要揹簍,曬糧食需要篾編的曬席,就連夏天扇風用的扇子,大多都是用篾條編的。所以,那時候請個篾匠來家裡做篾活,還得早早的給篾匠師傅預約才行。

可是現如今,好多的農民都選擇外出打工,在家務農的人很少,再加上,現在塑料製品的普及,人們已經很少使用篾編制品了。

當然,用篾編制品的人少了,那麼從事這個行業的篾匠也就相應的減少了。

我是李茗說鄉鄉村,歡迎大家閱讀並點評,謝謝!





李茗說鄉村


農村的發展變化,從以前的靠土地,養點牲畜為生。到目前外出打工,或者在自己的家鄉打工轉變,其間的經歷可謂是有很大的變化。有朋友問“現在農村做篾匠的人多嗎?”

就依我們這來看,現在農村的篾匠是很少了,從兩方面可以窺見一斑。

以前我們村附近有一個竹器廠,就是從外地一大車一大車的拉回來新鮮的竹子,有粗的也有細的,足夠滿足不同的篾匠需求。二十年前的時候,每天大車排隊不停的送貨,到今天一週甚至半月才能見到來送貨的一輛大車,可以看到他們生意的凋零。

爺爺以前都是去那裡乾點活,手巧的就當個篾匠,笨拙點的人就負責把竹子用火烤,然後把竹子順成合格能用的原材料。一群人有說有笑,忙的不亦樂乎。現在每當路過那裡,我都會伸頭往裡看幾眼,就再也沒有發現過裡面繁華過了。只是零零散散的人還在偶爾的忙乎,不過他們的工作現在變化也是挺大的,他們把一些比較粗壯的竹子做成了建築工具。就是建築工地上大家都熟悉的竹架板。從我們這的一個小工廠,可以看出來篾匠這個行業的衰落。

還有一個現象可以參考,就是90年代時期,很多農村人用玉米棒子的外皮,用硫磺燻蒸法把玉米棒子的外皮漂白,然後手巧的就做成凳子上面的坐墊子,還做成盛米盛粗糧的簍子,還有做成小動物等工藝品,極其盛行。

現在回到農村,幾乎也看不到這樣的坐墊子和簍子了。從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現在農村做篾匠的人是越來越少了,甚至有絕跡的現象。

出現這樣情況的原因,主要是篾匠的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經濟價值不高。還有就是塑料製品更便於攜帶,人們也不用頻繁攜帶大宗的商品了,所以用竹子做成的工具慢慢的就失去了利用價值。

隨著人們對生活態度的轉變,篾制工藝品慢慢的開始有了新的出路,出現了很多蔑制工藝品,讓那些能工巧匠們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我相信,篾匠還會有春天的,您說呢?


最三農


不能說很多,但也不少。年輕人不願意學,老年人會篾活兒的靠編點戳箕,鳶兜,繅箕,籮兜,刷把,爬爬兒,背兜,魚簍,提籃,炭篩,米篩,簸箕,蠶簸簸兒等篾器來補貼家用,但因為純手工編制,耗時費力,若把編的時間換算成錢,說實話賣的錢不夠成本。

我是四川劉正文,目前在四川老家做小生意帶孩子,歡迎關注,點贊。也期待在評論區見到你所認識的篾器。


四川劉正文


老家的農村蔑匠曾經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興盛了好大一陣子,農村隨著糧食每年的大豐收,農民家庭需要大量地增加竹製農具:揹簍、簸箕、匾子、簟席等等。那時農民糧食收穫後大多用簟席曬糧食,沒有混凝土澆築的曬場,曬後用簸箕堆集,最後完全曬乾後,經過篩選揚塵後裝在木製的木櫃裡。

我家每年到農閒時都要請一批蔑匠做幾天篾活,有一年居然發現兩個蔑匠是中學時的同學,可見當時蔑匠行業真的非常興盛。我家竹子基本不夠用,要到別家去借用,父親就自己在房後栽了幾籠竹,幾年後幾籠竹子長勢茂盛,房後一年四季都青蔥無比,不但解決了自家用竹問題,還有剩餘,經常誰家不夠用了,還送給需要的人。九十年代老家政府大力推廣蠶桑,養蠶用匾子,一張一張的,四四方方,用蔑條編制,這都是細緻的蔑匠活,很費功夫,也具有藝術性,蔑匠非常辛苦。

那時候主人家要管飯,每天給蔑匠一包煙,還時不時給蔑匠散煙抽。每天給的工錢也不錯,只是主人家一般沒現錢,等到有錢了再給匠人。

2000年以後,農村的大量勞動力都外出了,因為在家全靠種土地也沒什麼收入,各種種完土地農閒時幫人做活掙錢的手藝人也開始紛紛丟下手藝走出去,他們到外面務工掙的錢比在老家掙那點錢多太多了。這裡面就包括蔑匠。

鄰居有幾個過去做蔑匠,後來都出門務工,近些年有回家種土地的,但他們都不做蔑匠活了,一是太辛苦,二是也不掙錢。

不過在集鎮,或者在城市都會發現還有一些老手藝人一直在堅持做蔑匠活,只是過去他們是幫人做蔑匠活,現在他們是自己幹,拿到集鎮或城市去出賣換錢。集鎮賣的大多是農民需用的竹製農具,而城市出賣的大多是竹製廚具(筲箕、小菜框等)或小的竹製手工藝品。他們靠出賣這些竹製農具的錢來養家,來保存這份幾近失傳的手藝活。


閬人侃農事


在生活中,我們已經很難見到一些竹編用品了,而在過去,它們卻無處不在,甚至是不可或缺的,曾經有很多手藝人靠篾匠這門手藝人養活了一家人!

而現在,隨著機械化生產的運用,塑料製品的增多,很多老手藝有已經沒有了用武之地了,曾經的手藝人,正在被淘汰。

比如說篾匠編織一個篩子大概要一天的時間,而賣只能賣三十塊錢,又如果買一個塑料製品的篩子,還只要十塊錢,而且更輕巧,更耐用。一定要選擇的話,我想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塑料製品,這也是這門手藝淘汰的原因之一。

其二,隨著打工潮的湧動,農村中成年男子幾乎傾巢出動,留守在家的都是一些婦女、兒童、老人,導致篾匠這手藝沒了接班人。

此回答希望能幫助到你,歡迎關注加評論


農民小尹


記憶中四川宜賓南溪區裴石鎮健旺村(原新莊村)五社(隊)無論男女老少個個都會編籮篼,我也拉過mityao,現在沒幾個人幹了。


老九也知足


已經很少見了,以前農村大多在家務農有的農具必須是竹製品,現在農村青年大多在外打工,農田其本外包給了承包大戶,再一個這個行業說真的掙不到錢,時代在變,有些新的事物會出現,一些老的事物也會消失。


亮仔巴叔


沒人做了,會的都改行不做了,還有箍桶匠,修草房的草匠,打石磨的打磨匠,彈棉的,還有農村傳統木匠都沒有人做了,傳統枝藝都在遺失。國家應該出來保護繼承下去。因為這也是一種文化。


上一當芝麻油


不多了,農村就是老年人做做,現在年輕的不想學,還過十年二十年就會失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