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噸的瀘定橋,十三條鐵鏈連接12164個鐵環,古代是如何架起來的?

黃堇年


瀘定橋廣為大家所知還是得益於毛主席的一首詩,那就是《長征》中“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當時是1935年,蔣介石打算讓毛主席成為石達開第二,在大渡河徹底消滅紅軍。所以能否控制瀘定橋直接關係到紅軍的生死存亡。22個英勇頑強的紅軍戰士戰勝了層層困難,飛奪瀘定橋,使得紅軍主力能夠迅速的度過大渡河,成功的化險為夷。

這座改變紅軍命運的瀘定橋是位於四川境內的鐵索橋,是大渡河上最早又最長的橋樑。它修建於康熙四十四年,整個大橋跨度為100米,寬度為3米,有13根鐵鏈組成,每根鐵鏈有862到977個鐵環,總共12164個鐵環,總重量為21噸。至於說如何建造瀘定橋,《御製瀘定橋碑記》上寫得是非常清楚的,下面就簡要的介紹一下建造的具體過程。

首先是為什麼需要修瀘定橋。這主要是因為平西爐之戰。明朝末年的時候,四川非常的動亂,四川西部的一些地方就被人佔據了。清朝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康熙三十九年的時候,唐希順開始征討。這便是平西爐之戰。這場戰爭規模比較小,最後清軍取得了勝利。

清朝勝利以後,還在那裡留有駐軍,以鞏固自己的統治。可是由於當地只能產青稞、豆之類的糧食,交通不便利,突然增加了這麼多的部隊,這使得當地糧食價格非常的高。解決駐軍的糧食,便成了當時的主要問題之一。


四川巡撫能泰決定修建鐵索橋。為什麼要修建鐵索橋呢?因為那個地方地勢險要,水流湍急,不好建造普通的橋樑。即使如此,修建鐵索橋還是需要了很多問題。根據《小方壺齋與地叢抄》記載,剛開始的時候是現在東岸繫住鐵索,然後用小船載著鐵鏈到對岸去。不過每次小船都翻掉了,花了很長時間都沒有成功。

後來有個和尚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先找一根很粗的繩子,系在兩岸。然後,這根繩子上穿十幾個短竹筒。同時,把這些鐵鏈放到竹筒中,再纏上繩子。對岸的人拉繩子,拉竹筒,便能夠把鐵索也拉到對岸去了。這樣做其實有兩個好處,第一個便是竹筒有浮力,能夠減輕鐵索在水面的重量;第二個便是竹筒便於牽引,有點類似於溜索渡人。

瀘定橋之所以能夠保存這麼久,主要原因還是在於不斷的維修。根據記載,瀘定橋是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每次維修的完成以後,鐵匠必須在自己打的鐵環上打上印章,以便於後續檢查。所以歷史上瀘定橋雖然遭到了無數次的劫難,但是都很快被修復。


歷史是什麼


瀘定橋橫亙在四川瀘定大渡河的兩端,在那漫長的歲月中,它一直默默地為兩岸的人們提供著來往的便利、為人們的生活增添了異樣的光彩。

每次提到四川瀘定橋,有兩件事情是人們不得不提的,其中一件是太平天國時期石達開強渡大渡河失敗的歷史事件,一件我軍飛奪瀘定橋最終渡河成功的歷史事件。

這兩件歷史事件大家或許都聽說過,但是如果不瞭解歷史細節的話,可能大家就會對這兩段歷史產生一些細節上的誤解,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些誤解。

石達開渡的是大渡河,不是瀘定橋

首先在清朝的時候,石達開根本就沒有接觸過瀘定橋。

在當時,石達開選擇渡過河的位置並不是瀘定橋,而是距離瀘定橋還有一段距離的一個渡口,我們也可以將其稱之為碼頭,石達開就是在那個地方選擇坐船渡河的。

石達開選擇在那個渡口坐船過河,其實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從這裡過河他只需要考慮造出船隻渡過河對面就行了。



因為當時他來的緊急,大渡河對岸的清朝軍隊還沒來得及趕到河對岸設下防守,因此從這個地方過河,才是對他來說最好的選擇。

而如果他選擇從瀘定橋過河的話,那其中就會生出許多的波折。

在當時,石達開和瀘定橋之間其實還阻隔著一條很寬闊的河流。

這條河流阻隔了石達開前往瀘定橋的道路,如果石達開選擇通過瀘定橋過河的話,那他就得先製造出船隻渡過這條寬闊的河流,這樣才能去到跟他們同在一個方向的瀘定橋口。

而在渡過這條河流後,可能當地的清軍隊已經趕到了瀘定橋的對岸,早早拆掉了瀘定橋上的木板,或者嚴兵守在了瀘定橋對岸的出口。

這種風險對石達開來說是不必要的,因此,他就選擇了直接坐船渡過到對岸。

那時候渡口中沒有足夠的船隻供應石達開把軍隊移往對岸,所以他就下令就地製造出了一些木船,準備乘坐這些自己製造的船隻過河,不過在他們幾次打算過河的時候,大自然的變幻莫測卻摧毀掉了他的最後希望。

接下來大渡河水訊猛然暴漲了起來,水位開始極度上升,河水的流速開始變得極度的湍急,正是在這突然變得湍急的河水阻撓下,石達開的部隊最終在南岸被清朝軍隊給葬滅了。

從這件事情的詳細經過,我們可以看出石達開真的和瀘定橋沒有什麼關聯。

瀘定橋是我軍渡河的其中之一個選擇

接下來我們再講一下近代史中與瀘定橋有關的歷史事件。

當年我軍在渡過大渡河時,並不是所有軍隊都是選擇從瀘定橋奔赴到大渡河對岸的。

在當時,其實有一部分部隊選擇了和當年石達開一樣的渡河方案,那就是選擇在瀘定橋附近的渡口乘坐船隻抵達對岸。

因為船隻實在不夠的原因,所以當時就下令讓剩餘的軍隊前往瀘定橋位置,讓他們通過瀘定橋過河。

這時候與石達開時期又有所不同,此時他們和瀘定橋之間再無河流阻隔,在當年的河水早已枯竭之後,他們很輕易地就來到了瀘定橋的橋口。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我們都很清楚,在經歷了一番戰鬥後,勇士們拿下了瀘定橋,在這些勇士的掩護下,我軍成功通過了瀘定橋。


在這個歷史事件中,人們經常誤以為我軍是全部通過瀘定橋抵達對岸的,但實際上並不是,當時我軍只有一部分選擇了通過瀘定橋過河。

建造瀘定橋的原因

在說完這種種跟瀘定橋有關的誤解之後,我們接下來了解一下瀘定橋的建造時期以及建造的細節。

關於瀘定橋的歷史,我們可以追溯到清朝的康熙年間,瀘定橋正是在康熙年間被修建出來的。

在瀘定橋的南岸,是富庶的四川盆地,而在瀘定橋的北岸,則是已經進入青藏高原範圍的康巴藏區。

在瀘定橋沒有修建之前,這兩岸的相隔就猶如相隔了一道天塹。

平常時候或許可以坐船來往於兩岸之間,但如果在河水的汛期,面對著突然暴漲的河水,很少是有人敢來往於河水兩岸的,因為沒人敢拿自己的生命去開玩笑。

為了解決掉這個問題,當地就開始著手修建起了鐵索橋。

修建瀘定橋的監管嚴格

瀘定橋一共由12164個鐵環組成,這鐵環的製作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簡單。

為了防止有人在製造這些鐵環的時候偷工減料,當時官方就制定下了一個嚴格的規定,要求每一個經手這些鐵環鑄造的鐵匠都必須要在這些鐵環上留下自己的名字標誌,好留待這些鐵環出現問題找他們追責。

在這個規定下,那些鐵匠們就必須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敢絲毫偷工減料,生怕到時候出了問題,自己就會腦袋掉地。

這種種嚴謹的要求,無疑為瀘定橋後來數百年不曾出現問題打下了良好根基。


一直到至今,瀘定橋都未曾生過鏽。

至於為何如此,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工匠們當年鑄造的嚴謹。

第二個原因就是最為至關重要的維護,當地人每隔三個月就會對這些鐵索進行一定的維護,防止鐵索生鏽。

第三個原因就是當地特殊的天氣,不僅僅是鐵索橋上的鐵索,當地居民們家中的各種鐵器,也是很少會生鏽的。

瀘定橋鐵鏈的過河方法

這1萬多鐵環在打造出來後,人們一共把它們組合成了13根粗長的鐵鏈。

如果要說到古人是如何把這13根鐵鏈銜接在大渡河河流兩岸的,我們就得說到古人的智慧了。

首先以這些鐵鏈的沉重重量,當時甩是根本不可能把這些鐵鏈甩到河流對岸的,如果用船拖著這些鐵鏈的話,它們沉重的重量也會造成巨大的問題。


為了解決這個艱難的問題,當時人們就想出了一個方法,那就是首先用普通的繩索連接兩方,在船隻的帶動下,這些重量很輕的繩索可以輕易被帶到對岸。

接下來人們會在這些繩索中套上一些竹筒,使這些繩索不會太過於柔軟,讓繩索擁有一些筆直度。

然後鑄造鐵鏈那邊的人們需要把鐵鏈纏上這些套上了竹筒的繩索上,一切準備好之後,對岸的人就可以通過轉盤轉動早已經連接在對岸的繩索,把這些鐵鏈給緩緩地拉到對岸去了。

正是通過這種複雜而又省力的方法,古人才能在那種條件艱難的情況下,建造好了至今仍舊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瀘定橋。

所以說這就是古人架設瀘定橋的方法,人的智慧一直是無窮的,古代科技雖然不如現在,但並不意味著他們的智慧不及現代,通過金字塔以及各種古代的案例,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出這裡面的事實。


孤客生


瀘定橋,又名鐵鎖橋,現位於四川省瀘定縣的大渡河上面。它於清康熙四十六年(1706年)建成,全長有103米,寬有3米,13根鐵鏈固定,共12164個鐵環,重有40餘噸。它是古代橋樑建築傑出的作品,也是我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渡河河水湍急,四周也比較陡峭,對於這樣的形式,古代的人們是怎樣把瀘定橋架上去的呢?

關於怎麼建這座橋的時候也遇到了很多困難,如怎麼把鐵鏈牽引到江的對面。當時,為了解決這一件事,好多能工巧匠聚集到一起,商量討論著怎麼把這個問題克服過去。商量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們最終決定採用索渡的方法把鐵鏈穿到江的對面,也就是把粗的竹索繫到對岸,然後在每個竹索上又穿上短的竹筒,這樣一步步把鐵鏈穿到江的對面。短短一年時間。瀘定橋便完工了,可見其速度之快,並且古人能夠在如此湍急的大渡河上建好一座橋,可見其古人的智慧之大。



萌妹子軟軟


提到瀘定橋,我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到發生於1935年5月29日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中的“飛奪瀘定橋”戰役,或許有人會有疑問,當年敵人要是炸掉瀘定橋,紅軍是不是就過不了大渡河了?

其實,瀘定橋共有十三根鐵索,九根鋪著木板作為橋底,兩邊各有兩根是護欄,當時敵人為了阻止紅軍從橋上過河,確實拆除了橋板,但是根據守橋的川軍是所謂的“兩槍兵”,也就是一隻步槍,一隻大煙槍,身體素質、軍事素質已經很差,拆橋板的速度也很慢。

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紅軍的行軍速度非常快,從28日早上接到強奪瀘定橋的任務,到29日早晨打響瀘定橋戰役,中間雖然只有短暫的24小時,但紅軍卻在這短短的時間內,晝夜急行軍240華里,搶在敵人前頭,是紅軍戰勝敵人的關鍵所在。

想一想,這是多麼可怕的行軍速度,即便放在如今裝備齊全、衣食無憂的特種兵面前,晝夜急行軍120公里,也是很難完成的艱鉅任務,況且還是在山路崎嶇的地帶,當時的困難,可行而知。

正如那首人們耳熟能詳的《七律長征》描述的那樣:“……五嶺逶迤騰細浪……大渡橋橫鐵索寒……”,場面氣勢壯觀,又突現出紅軍長征的艱苦與頑強的鬥志。

瀘定橋的歷史淵源與修建方法

在藏族中一直流傳著一種說法,他們口口相傳的是,修建瀘定橋的時候,13根鐵鏈無法連接到對岸,怎麼辦呢?

工匠們嘗試了很多方法搜失敗了,但是突然之間,出現一個藏族大力士,他自稱自己力大無窮,可以用力氣讓鐵鏈過案,於是他就在兩個腋窩之間各夾一根鐵鏈,乘船渡過西岸安裝,當運完所有的13根鐵鏈之後,因為勞累過度而不幸去世。

當然了,這樣的故事肯定是民間傳說,目的就是為本就神秘的瀘定橋更添神秘。

查閱資料可知,瀘定橋由十三根鐵鏈組成,總重達到40多噸,這樣的重量,肯定不是一個人牽著一頭就能完成安裝的。

實際上,飛奪瀘定橋雖然發生在近代,但瀘定橋的修建卻是始於清朝。據資料記載,在清康熙年間,藏族與漢族的互相貿易往來基本上全靠大渡河上的船隻或者溜索轉渡,費時費力,而且極易因為貨物不能及時過河,最終導致新鮮食品腐爛變質,讓人惋惜。

但康熙意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於是下令修建瀘定橋。但是修建瀘定橋定然不易,畢竟古代沒有直升機可以直接拉著一頭過河。

當時,為了修建瀘定橋,康熙下令全國的能工巧匠聚集在瀘定橋,目的就是集思廣益,讓大家拿出一個最完美的修建方案。

最後,建造瀘定橋採用了索渡的原理,也就是把粗竹索繫於兩岸,然後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個短竹筒,再把鐵鏈系在竹筒上,然後從對岸拉動原已經拴好在竹筒上的繩索,最終,就以這種方式把竹筒與鐵鏈拉到對岸,修建好了撤除竹筒。

我們不得不說,古代能工巧匠的智慧確實令人驚歎。


小小嬴政


150多年前,太平天國將領石達開在這裡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畫面,石達開帶領3萬將士在這裡浴血奮戰,苦苦支撐了一月有餘卻始終沒能渡河,最後遭遇清軍的殘殺,全軍覆沒。1935年,紅軍抵達大渡河,前有天塹,後有追兵,此時能否渡過大渡河也成了問題,紅軍和石達開部隊一樣,都是遇到5月的汛期,洪水衝擊,他們唯有強佔大渡河上的瀘定橋才能順利通過。

原來大渡河上只有一座鐵索橋,也就是瀘定橋,瀘定橋是連接康巴藏區與四川盆地最重要的咽喉要道,紅軍抵達瀘定橋時,橋上的木板已經全部被拆卸,他們只能自己帶著木板一邊戰鬥一邊過橋,他們經過幾個小時的廝殺,最終成功通過瀘定橋,“飛奪瀘定橋”也被載入史冊,更重要的是瀘定橋也因此聲名大噪,如今很多人也慕名前來。

那麼這座瀘定橋究竟是如何建成的呢?

瀘定橋全長一百米左右,寬度是三米,整座橋是由13根碗口粗的鐵鏈組成,在橋的兩邊各有兩根鐵鏈作為扶手,橋面的底部是由9根鐵鎖鏈作為主體,支撐人們的行走。

《瀘定縣誌》中記載,瀘定橋於公元1700年修建,當時的四川提督在巡視大渡河時發現,這一帶水患頻發,商旅行人往來不便,偶一失足便形影俱無,需要造橋樑,以此通過山川,惠民生、定邊陲。因此他上表朝廷,在此修建橋樑溝通東西兩邊。

康熙聽聞後,派人親自前去修建橋樑,耗時一年多才修建完成,為了慶祝這座鐵索橋修建成功,瀘水平定,康熙御賜橋名為“瀘定橋”,後來這裡也改成了瀘定縣(並非是因為有瀘定縣才叫瀘定橋)。

瀘定橋的選址也體現了古人的智慧,據專家表示,大渡河有兩處地方適合建橋,但是古人並未放在這兩處,一是因為兩邊都是花崗石基岩,雖說有花崗石基岩更好,但是下面沒有寬闊的建橋基地,水流洶湧澎湃;二是兩邊地勢陡峭,沒有適合居住的地方,不容易疏散兩邊的百姓,人們過了橋,沒有快速疏散的道路,更沒有適合馬車通行的地方。

最後才選在瞭如今這個地方,橋的另一面是花崗石基岩,非常適合建築橋樑,另一面則是稀疏的泥沙,只有一面符合打樁,那麼古人又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古人在有花崗石基岩的一邊打了兩個長達八九米的鐵柱,鐵柱頭戴鐵帽,威武的龍仗中鐵索纏繞,他們將這兩根鐵柱成為“將軍柱”,也是瀘定橋的“定橋神針”。

將軍柱上的兩條鐵鏈分別扎入地下的地龍樁,也就是說橋上的重量幾乎全靠這兩個將軍柱支撐,這樣也就解決了另外一邊地基鬆動的問題,這種原理也簡單,因為所有的受理點都在將軍柱上,所以非常穩定。

另外這幾根鐵鏈扎入地龍樁之後,上面鋪上花崗岩條石,防止鬆動,這樣橋的兩端算是完成了,另外一面也類似。

但是瀘定橋為何要用鐵鏈建造,而不是建造木橋或者石拱橋?

顯然石拱橋和木橋都不行,因為這裡地質的問題,石拱橋一旦發生地震,很有可能就斷裂,而木橋更本就受不了大渡河水的常年衝擊,最終才選擇了鐵索建橋。

據《瀘定縣誌》聚在,因為瀘定縣地區沒有鐵礦資源,需要從數百里之外運到瀘定縣,鐵匠門夜以繼日的打造鐵環鐵柱,歷時一年才完成了生鐵的鑄造,13根長達百米的鐵索全部由12164個鐵環環環相扣所組成,重達40多噸,那麼這些又重又粗的鐵鏈又是怎麼架起來的呢?

一開始是打算利用船隻引渡,不過船隻在水流急端的水面上根本停不穩,這種方法也行不通,後來古人們先將大竹索固定在兩邊,然後在竹索上安裝小竹筒,引鐵索到筒內,最後拉動竹筒將鐵鏈給運到對岸,這才將鐵鏈架在大渡河的兩邊。

那麼瀘定橋上的鐵索為何又不會生鏽?

這主要是因為瀘定縣的特殊氣候形成的,瀘定縣裡的百姓,家中的鐵鏟鐮刀都是隨處放置,從未生鏽,百姓說瀘定縣地區屬於乾熱河谷,這裡日照強烈,風力強勁,空氣溼度低,而這種乾熱的局部小氣候讓瀘定橋上的鐵索歷經300多年依舊光亮如新。

而瀘定橋上的鐵索鐵環也都是採用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每個鑄造工都必須在自己的鐵環打上印章,無一疏落,這才保證了瀘定橋的穩固。


羽評郡主


金沙水拍雲崖暖, 大渡橋橫鐵索寒。——毛主席!

毛主席的一首《七律·長征》。寫出了紅軍跨越25000裡的漫漫長征路,歷經千辛萬苦、飽受極寒酷暑,卻能夠樂在其中。體現了無產階級天下為公的大無畏精神。

而長征路上最為驚險的一幕便發生在大渡河上。這便是著名的飛奪瀘定橋戰役。勇敢的紅軍突擊隊,迎著敵人的炮火和軍事封鎖,冒著生命的危險一邊攀巖著鐵鎖一邊還擊著對岸的敵軍炮火,愣是跨越了崇山峻嶺間的大渡河,徹底的打破了敵人的圍追堵截。因此瀘定橋也隨著這一事件成為了全國人民家喻戶曉的一座橋樑。但實際上瀘定橋的傳奇遠非如此簡單。


大渡河上的這座鐵索瀘定橋修建於康熙晚年。距今已有300餘年。全部採用鐵鏈加鐵鎖環環相扣而成。在當時便是中國最大的鐵索橋。因此瀘定橋修成之日。康熙皇帝曾親筆題寫瀘定橋三個字,可見瀘定橋在當時的地位和影響。

曾幾何時,太平軍的領袖之一翼王石達開因天京事變之後,因受到天王洪秀全的排擠因此憤而從天京出走之後率領十餘萬太平軍,一路向西跨越十餘省,最終兵敗大渡河。被俘後表現出了英勇的英雄氣概最終遭遇了慘無人道的凌遲之刑而亡。


瀘定橋的修建,在當時可以說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一項工程。全部採用鐵鎖的結構橫跨兩岸的崇山峻嶺。在古代沒有現代化的工業機械設備,建成這一切全部依靠的是人的智慧和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勇敢。瀘定橋採用了13根鐵索連接而成。全部共用了12164塊鐵環。加上兩岸的橋墩和橋引共計41噸之中。

當時為了修建這座橫跨大渡河的鐵索橋。可謂是煞費苦心,當地請了許多能工巧匠,集思廣益商量對策。最終決定先用繩索連接兩岸。然後在繩索上套入一個個竹筒。然後將準備好的鐵環,一點一點的續到竹筒之中。然後對面的人拉動繩索將鐵鏈一點點遷移到對岸。


但是重量極大的鐵鏈。即使被拉到了對岸也依然在兩岸之間形成了一個很大的弧度。這樣的弧度根本沒發繼續修建橋樑,更無法滿足人們的通行要求。因此便在對岸修建一座大的轉盤。將鐵鏈的一端固定在轉盤上,然後用十幾個大漢推動轉盤轉動。每轉動一扣便將鐵鏈拉近一環。直至最後鐵鏈的弧度滿足橋樑通行的要求。才會將鐵鏈釘死在對岸的橋臺上。

就這樣13根鐵鏈才一一固定在了險峻的大渡河兩岸。然後便是在鐵鏈之間鋪設橫鏈。因此這才構成了一座鐵索橋。當時鐵索橋用了巨大的財力和物力才修建而成,為了保證鐵索橋的質量,當時的官員要求每一個工匠將自己的名字刻在每一個鐵環之上。這便促使每一個工匠在製作和安裝鐵環是不敢有絲毫的差錯。否則等待他的便是性命之憂和牢獄之災。



當時在大渡河上修建成功鐵索橋的消息,通過當地官員上報到了朝廷。年過半百的康熙皇帝在聽到這樣的消息之後十分的欣喜。感慨艱難的山區丘陵之地。從此也可以實現天塹變通途的願望,溝通兩岸的經貿往來。於是御筆題寫了“瀘定橋”三個字。

正是由於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和工匠們將自己的名字打在鐵環之上。才有了瀘定橋300年仍然可以正常使用的奇蹟。依然為兩岸人民的往來和當地的經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是古人的智慧,更是古人做事情的態度。



由此可見,無論是瀘定橋的修建還是明朝南京城牆的修建。當一個工匠內心堅守做事的原則和底線時,畏懼嚴刑酷法時,便能夠誕生一個個工程上的奇蹟。


珞珈山的貓


瀘定橋是中國獨一無二的傳統木構古建築之一。修建於康熙44年至康熙45年。工期一年的時間建造了這一世界奇妙建築。並由康熙大帝御筆題書“瀘定橋”。那麼這座橋有何獨特之處呢?獨特的地方在於瀘定橋的歷史意義和它極簡風格的造型。歷史意義在於瀘定橋見證了長征的壯舉,使得冰冷的瀘定橋立馬變得鮮活起來,賦予了文化的韻味。我們重要說說它的風格造型。

說起瀘定橋繞不過去的就是那幾個關鍵數字。全長103米,3米寬,13根鐵鏈,12134個鐵環,鐵鏈重40噸。這樣的工程量放在現代也不是很容易,更何況是兩百多年前的清朝,那麼瀘定橋是如何建成的呢?

修建瀘定橋的初衷是因為當時的大渡河水患嚴重,來往的行人和商賈極不方便,以往只能靠渡船過河,危險性極高且很耗費時間,所以這一帶經常發生事故。更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康熙年間主張對外擴張,西藏此時也已是清朝的疆域,當時的內地與藏區有很頻繁的貨物往來,而且有頻繁的軍隊調動。苦於大渡河上沒有一個成型的橋,所以只能靠渡河解決這些運輸問題。當時的四川提督就提議康熙修建大橋,於是大渡河應運而生。

但是修建瀘定橋並非易事。當時主要面對的技術難關有三個,一是12134根碗口般粗壯的鐵鏈是如何做成且完美鏈接起來的?其二是長103米的13根鐵鏈是如何拉到河對面?其三便是,承受如此大牽引力的橋臺如何打造??要知道那可是40噸的鐵鏈。首先看第一個,其實鐵鏈並不難鏈接,難得是數量如此龐雜,沒有一定的經濟能力是做不出來,索性康熙朝不差錢,每一個鐵環都有專門負責打造的工匠,並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印章,類似以前的城牆青磚,這就保證了鐵鏈的質量問題。

如何連接?首先在兩岸架起繩索,再在繩索上套上竹筒以保證繩索筆直,接下來再就著繩索將之前的鐵環,一個一個套起來,當然這過程中鐵鏈肯定會因為重量掉落水中,等到把鐵環全部連接起來,實際上已經全部掉入河裡了,但是此時鐵鏈已經被拉到河對面了,接下來再用事先準備好的大轉盤,將已經落入水中的鐵鏈拉直,這樣鐵鏈就固定好了。至於橋臺更是使用中國獨有的榫卯結構的木構橋臺,穩定性能極佳。這樣一座完美的橋就架起來了。


木劍溫不勝


“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一千古名句,讓位於川西腹地的瀘定橋蜚聲海內外。而一部《飛奪瀘定橋》的電影,更讓瀘定橋聞名遐邇,成為了弘揚愛國主義,緬懷革命先烈的紅色旅遊勝地。

(飛奪瀘定橋)

現今的瀘定橋已是遊人如織,一派繁華。

它位於四川瀘定縣境內,橫跨在波濤洶湧的大渡河上,連接著康巴藏區和四川盆地,自古以來就是進藏的咽喉要道和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歷史上上演了無數次經典傳奇。

100多年前,太平軍將領石達開在“天京事變”後,率部抵達這裡,遭遇清兵的圍追堵截。面對著巨浪翻滾、一瀉千里的大渡河,石達開只得仰天長嘆一聲,終究還是葬身河畔,全軍覆沒。

而在1935年5月,我英勇的工農紅軍冒著國民黨反動派的槍林彈雨,以一往無前的勇氣和慷慨赴死的決心,飛奪瀘定橋,粉碎了敵人的圍剿,書寫了萬里長征路上的偉大傳奇。

瀘定橋修建於清康熙年間。當年,四川提督來到大渡河邊,發現每到汛期時,大渡河就水患頻發,兩岸百姓往來極為不便,只能依靠簡易的木船強行渡河,經常發生船覆人亡的事故。

於是,他上奏康熙帝,希望在大渡河上修建橋樑,方便百姓出行,促進兩地貿易。

康熙隨即敕令工部大臣趕赴當地,耗時近兩年,終於建成了這座鐵索橋。康熙聞聽後龍顏大悅,御筆親書“瀘定橋”三字,當地也隨之更名為瀘定縣。

(康熙畫像)

建成後的瀘定橋全長103米,寬約3米,橋身由13根粗大厚重的鐵鏈支撐,由12164個鐵環緊緊相扣而成。算上橋兩頭固定所用的地龍樁和臥龍樁,整座鐵橋重約40噸。

那麼,在300多年前的康熙年間,沒有現代化的起重吊裝設備,古人是如何建造這樣重達40噸的大橋的呢?

關於如何將沉重的鐵鏈拉到西岸河邊,在當地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據說在修橋的時候,人們最初的想法是將鐵鏈放在木船上,讓兩位水性出色、孔武有力的艄公撐過去,但由於鐵鏈太重,加上水流湍急,木船根本到不了對面河岸,為此還淹死了不少艄公。

正當大家絞盡腦汁仍然束手無策之時,一位名叫噶達的大力士突然來訪,他願意幫助大家將鐵鏈運過去。只見他將兩根鐵鏈分別負在雙肩上,乘船過了河。就這樣,這位大力士連續往返了數次,終於將13根鐵鏈全部運完。但他也最終力竭身亡,累死在了河邊。因此,人們在瀘定橋的橋頭修建噶達廟,永世紀念這位英雄。

不過,這終歸只是個傳說。

當時的清廷為了修建瀘定橋,彙集了周邊漢源、天全、滎經、西昌等數個縣的能工巧匠,甚至包括陝西漢中的匠人。大家聚集在一起,商討建橋方案。

首先要確定是修建木橋、石拱橋、還是鐵索橋。

(紅色景區——瀘定橋)

木橋的方案被一致否決了,因為雖然木橋的材料取材方便,建造過程簡單,但大渡河水流湍急,特別是在汛期時水患頻發,木質橋樑很容易被損壞。

關於石拱橋,工匠們發現,需要在兩岸修建承載全部石拱橋重量的巨大基石,但大渡河兩岸地質疏鬆,其下方全是鬆軟的砂礫層,即使基石能承受住橋身重量,下方的砂礫層也很容易塌陷,造成石拱橋的倒塌。

所以,工匠們最後決定修建鐵索橋。

現在需要解決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將沉重的鐵鏈運到河對岸去。

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從山區百姓利用溜索過河的方法中得到啟示,最終用索渡的方案解決了這個問題。

首先將粗大的竹索繫於大渡河的東西兩岸,將帶有長繩的10多個短竹筒套在竹索上,把鐵環固定在竹筒內,安排幾個身強力壯的大漢在對面拉動長繩,鐵環便隨著竹筒緩緩地滑到了對岸。

鐵索拉緊後,再把它固定在地龍樁上,最後在地龍樁上面壓上足夠的重量,一條鐵鏈就此完成。

300多年過去了,歷經風雨的瀘定橋仍然屹立不倒,繼續發揮著溝通藏漢,造福百姓的作用。


張生全精彩歷史


瀘定橋又因由鐵鏈構成又稱鐵索橋,位於四川省瀘定縣,毛主席有詩云“金沙水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鄧小平同志在飛奪瀘定橋過去幾十年後回憶起長征征程,仍決得最險要的是瀘定橋。幾百年來,瀘定橋橫在大渡河上,見證了一個又一個的歷史。

瀘定橋建於康熙四十四年,歷時整整一年,召集各地能工巧匠,打鐵鑄鏈,修牆鑄亭,竣工後,康熙親自為其題名“瀘定橋”。

關於瀘定橋的故事,不僅僅紅軍長征時的艱險,在此之前,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曾敗走此地,在湘軍的窮追猛打之下,石達開走上了此“絕境”最終石達開死於此地,去年年後,同樣的情景出現,國民黨反動派蔣介石揚言讓毛成為第二個石達開,然而在紅軍的策略下,國民黨空歡喜一場。

大渡河的險峻自然無話可說,瀘定橋的鐵鏈有13根,兩邊各兩根作為護欄,底下9根為橋身,

每根鐵鏈重千斤至幾千斤,共達40噸。那麼,聰明的古人是如何把這麼重的鐵鏈橫架在兇險的大渡河的呢?廣益商量對策。最終決定先用繩索連接兩岸。然後在繩索上套入一個個竹筒。然後將準備好的鐵環,一點一點的續到竹筒之中。然後對面的人拉動繩索將鐵鏈一點點遷移到對岸。然後,聰明的古人把拉過來的鐵鏈固定在一個轉盤,集眾人之力,轉動轉盤,讓鐵鏈橫架在大渡河之間,經過長期努力,人們中午將13根鐵鏈固定好,但是,這些光鮮的成績下,代價卻是許許多多勞工的生命,很多人因為一失足就掉下大渡河,消失在湍急的河水中。




學於古今


1935年5月29日,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經這裡,在毛主席的親自指揮下,22位勇士開路,一舉消滅橋頭守衛,打開紅軍北上抗日的通道。抒寫了中國革命和戰爭史上的奇蹟。

相對而言,太平天國的石達開部,經過這裡時,好長時間無法突破,石達開無奈投降,遭到凌遲處死,石達開所部太平軍也悉數被坑殺。瀘定橋天險讓人膽寒,在英勇無敵的紅軍面前,也不過就是墊腳石。

飛奪瀘定橋一戰,因為入選了小學課本而為多數人所得知,卻很少人能說出22為勇士的名字。其實這個22人組成的突擊隊,全部來自於紅軍第四團的第二連,連長廖大珠親自擔任突擊隊隊長,一舉通過瀘定橋,紅四團迅速通過佔領瀘定城,紅1師和幹部團加以策應,保障了中央紅軍大部隊的安全。

瀘定橋22勇士中,只有3人在這次戰鬥中犧牲,大部分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只有廖大珠、王海雲、李友林、劉金山、劉梓華、趙長髮、楊田銘、雲貴川等9人讓人記住了。瀘定橋中的英雄部隊紅四團,隸屬於紅一方面軍一軍團第二師,在長征路上始終擔任紅軍的前衛團,作戰勇敢、戰功赫赫。紅四團團長耿飈,政委楊成武、參謀長李英華等建國後擔任解放軍重要領導其中楊成武授勳上將,耿飈卻成了唯一沒有軍銜的國防部長,在改革開放後開啟我軍的精兵路線改革。

說完紅軍,給你說說瀘定橋。瀘定橋長103米,寬3米,13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橋臺落井裡,9根作底鏈,4根分兩側作扶手,共有12164個鐵環相扣,全橋鐵件重40餘噸。這座橋建設於1705年,就是清朝的康熙44年,為了溝通四川盆地和川康藏區而建設。

這座橋是這麼建起來的呢?有這樣一個傳說,藏族勇士噶達,是有名的大力士,兩腋下夾著兩條鐵鏈,坐船渡河,搭建完13根鐵鏈,力竭而死。當地人修建了廟宇,紀念這位英雄。這個故事中,體現出藏民對英雄的崇拜精神。

真實的歷史中,瀘定橋的建設有很強的官方意志,屬於當地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大橋建成後,康熙皇帝親自為這座橋命名為“瀘定橋”,並且御筆親書“瀘定橋”掛在瀘定橋橋頭。在瀘定橋邊,形成了一個瀘定縣。

康熙年間的技術條件,修建這座橋,可以說是集眾人智慧的結晶。榮經、漢源、天全等縣的數千名能工巧匠雲集於此,終於制定了最好的建築方案。工匠們先在大渡河兩岸豎起重量18000斤的鐵柱,叫做地龍柱,相當於孫悟空的定海神針。地龍柱豎起來後,就開始鋪設鐵鏈,每條鐵鏈都用1.6噸的熟鐵打造而成,造完後運到大渡河河東。用一根大繩子掛著竹筒,把鐵鏈一點一點拉到對岸去,到了對岸,還要用轆轤等機械,把鐵鏈拉的緊緊的,最後在鐵鏈上鋪好木板,這座鐵索橋就建好了。

瀘定橋修建工程,耗時長、造價貴,為了保障工程質量,一萬多個鐵環,都有專人負責並且打上工匠記號,一旦質量不合格,輕則打板子,重則砍頭。在這樣嚴格的監督下,這座鐵橋實用了200年依舊嶄新如初。

目前,瀘定橋是當地的4a級景區,包含瀘定橋和紅軍飛奪瀘定橋紀念館兩部分。感興趣的老鐵,一定要去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