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新华社点赞上杭一好做法,这在过去可是个大难题!

聚焦丨新华社点赞上杭一好做法,这在过去可是个大难题!

闽西山区殡葬新风:“生命陵园”取代满山建坟

新华社客户端福州4月4日电(记者陈弘毅)清明节前夕,福建省上杭县茶地镇千龙村村民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是本村新落成的“龙栋陵园”:“这新建的骨灰堂怎么看都不像传统的大墓,好像一个公园。”

“龙栋陵园”占地600多平方米,位于陵园核心位置的安息堂是一栋小楼,可以安放上千例骨灰。陵园周围苍松翠柏挺立,绿草如茵,鲜花绽放,门前一汪碧水,与四周的青山绿水十分协调。

“许多村民看后说,这里一点都没有传统墓地阴森的感觉,更像是一个小公园,清明踏青祭扫时,可以在这附近休憩散步,追念先人,感悟人生。”千龙村党支部书记温敏祥说,陵园落成后,村民们开始选择将先人的骨灰安放于此。

就在2年前,茶地镇的干部还在为漫山遍野新增的坟墓甚至“活人墓”而头疼。“前些年虽然推广了火葬,但由于农村传统的‘入土为安’观念根深蒂固,不少村民依然想方设法地在山上圈地兴建大墓,举办‘二次葬礼’入土埋葬。这样一来,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还破坏生态环境。在一些山头望去,原本郁郁葱葱的山林变成了‘癞头’,密密麻麻的坟墓宛如一块块伤疤。”上杭县民政局局长傅绍武说。

建设集中安葬的公墓和骨灰堂,已是迫在眉睫。然而,当县里去年初开始筹划殡葬改革时,不少村民听到了风声,议论纷纷:“这能办成吗?”村民的担心不是没有缘由。十几年来,上杭县一直想解决乱建坟墓的问题,但光靠干部上门劝说、甚至政府部门发令禁止的效果事与愿违,群众不理解政府“为何要干涉我们安葬先人的自由”。

千龙村的群众这次没等到往常的建坟禁令,却等来了一场村民大会。“大家也看到了,过去漫山遍野的墓确实很不环保。村里打算选择一块好地方,建集中安置的陵园,也方便以后祭扫,请大家一起来商量下怎么把这个事情做好。”村干部话音一落,不少村民建言献策。

“大家说,骨灰堂一旦建好,就要使用至少一百年时间,马虎不得。村里也充分尊重村民的选择,在选址上反复比选,直到绝大多数村民同意;还派人外出考察了周边县市多个公墓,给村民们提供了十几种设计方案。经过讨论,大家认为把公墓和生态公园结合在一起的方案最符合实际。”温敏祥说。

“‘龙栋陵园’的工程量看似不大,但每一个细节都是大家反复推敲的,”茶地镇民政办主任余永荣说,南方农村宗族势力影响大,千龙村又有温、黄、梁三大姓,为了照顾不同姓氏村民的感受,陵园门口的对联还专门请人撰写,“陵伴苍松灵骨眠吉地;园铺芳草忠魂庇后人”,凸显出对先人的追思,获得村民们的好评。

茶地镇党委书记黄通明告诉记者:“殡葬改革是民生大事,要‘疏’‘堵’结合,引导群众逐步转变思想观念,接受更加生态、环保的安葬方式。”

2018年以来,上杭县开始全力推进殡葬改革。仅去年一年,全县共规划建设乡镇公益性公墓11座,农村公益性骨灰堂219座。截至目前,有91座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和1座乡镇公益性公墓已竣工并投入使用。

编辑:钟毅康 编审:杨其先 监制:张锋育

聚焦丨新华社点赞上杭一好做法,这在过去可是个大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