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術還是功夫邊,劍法出在形意尖

拳術還是功夫邊,劍法出在形意尖
拳術還是功夫邊,劍法出在形意尖

形意拳不單是槍法,劍法尤為精妙,現在練武人可能不知道了。補充一點,劍法是指實際運用中的,持劍搏殺,不要理解成視頻中的表演劍操。在《逝去的武林》中有一段文字描寫形意劍的練法:

六部劍(形意劍法叫六部劍)如老道作法,將劍探到空中,上下左右前後地慢慢滑動。那個泥巴小人,此時要黏在劍尖上,要想著,它比你敏感十倍,探測著周圍。如此這般地劃圈,泥巴小人不知道怎麼回事,變成了塊翡翠,晶瑩透亮。再繼續劃,在劍尖上的翡翠小人,轉瞬間變成了一星劍光,劍光鮮亮潤澤,隨著劍的划動,在劍脊上來回滑動。......有三個小玩意,可以融在上面一套中練,也可以專門單練。一、泥巴小人在劍尖上......二、翡翠小人在劍尖上......三、劍掛在牆上,自然地傾斜,猶如北斗七星斜掛在天上。......

這段關於劍法的描述稱得上罕見了,有興趣的可以查閱《逝去的武林—長劍掛空壁》,或者看本人的精讀評論系列,每一篇都有原文,下面是評論。如果是金庸或古龍這樣的武俠小說作家寫的,到不顯得很神奇,偏偏是李仲軒口述的,也不是徐皓峰自己編的,他的水平是編不出來的。只能說明劍法是諸兵器中難練的一個,所以也有劍為百兵之君一說,要做一國君王有多難?要做一個正人君子也不簡單。

拳術還是功夫邊,劍法出在形意尖

古代中華所說的事物的標準是非常高的,武術並不是天生身大力大能比擬的,只能說如果天生身體素質強的人,練出來的效果會更好。比如最簡單的吃飯,中華人很早就使用筷子,至少也有3000多年曆史,筷子是有很深文化內涵的形式,是中華民族獨創,並且相比世界各個民族飲食文化中都是很難學會、使用的餐具。

中華民族發明並使用筷子並不是沒有其他材質代替,即使在3000年前,商周時期,就已經誕生了先進於世界其他民族的冶金技術,最後祖先把筷子的材質定為竹子或木材,主要原因是我國竹子生長得天獨厚,得來甚易,就地取材也很方便,用現在話說就是環保,不會破壞環境。

再說筷子這種形制,充滿了祖先的智慧,兩根筷子,一根動一根不動,所以不動的寓意陰,動的寓意陽,最後夾起來的食物寓意陰陽結合的作用,使人在吃飯時都有機會去思考陰陽的哲學道理,中華文化其實就是道。人有可能不務農、不砍柴、不讀書、不練武、不學一技之長,但是隻要還在吃飯,就能發現這個道理,就能從道理中體悟生命,重新認識人生。

拳術還是功夫邊,劍法出在形意尖

武林中有拳成兵器就的說法,這不是一句空話,如果拳鬥打的可以了,兵器鬥還不行,說明拳練的還沒到大成,而不能說“拳成兵器就”這話不對。唯一需要解釋的,是拳成之後,兵器的用法、打法細節必須訓練,這個訓練過程不長,但是一定要有,因為兵器是手臂的延長,持兵器加長了行拳長度、勁力長度等等,這些都需要適應。

另外,古代傳形意功夫,拳功的練法、打法都給了,那就是教上了很靠譜、心愛的弟子,沒理由不傳兵器,行走江湖或投身行伍都要有擅長的兵器才行。所以拳成兵器就還有個意思,就是教成了拳就肯定會教兵器。

拳術還是功夫邊,劍法出在形意尖

形意門中李存義、尚雲祥師徒倆,可以說是武林中的民族英雄,還有八卦掌代高手程廷華,都是在抵抗八國聯軍入侵期間以己之力奮勇殺敵的人物,而且他們是義舉,什麼是義舉?民間個人自發的,出於大義的舉動。清軍抗擊外敵那是應盡的義務,民間幾個練武人敢私自做,便是豪氣和俠義。

《逝去的武林》:李存義和尚雲祥殺洋人,是殺一場就躲幾天,所幸沒有發生意外。拿日本使館的人開了殺戒,後來是白種人也殺。李存義的刀法用刀尖,也等於是劍法。

李仲軒應該也不會劍法,很少練劍,徐皓峰記述李仲軒的拳理思想,總帶有意境化描寫,總想從意的層面去啟發人、感染人,好像這樣就能使人明白,有時候適得其反,會使人進入誤區。當然,我不否定徐皓峰及李仲軒的貢獻,也的確給很多人帶來了誤導。

形意拳意的層面必不可少,但是要知道意是從哪來的,並不是聽了一句話,看了幾句文就產生了意,沒有形哪有意,形練對了就是意。而《逝去的武林》一書專講形意拳,恰恰很少講形上的練法,更注重意的法,而沒有形,意的法就是個虛的概念,沒用。可能唯一的用處是文學性,應該是了。

拳術還是功夫邊,劍法出在形意尖

關於五行拳對應五臟的說法,並沒有依據,五行拳也不能並重,不都是練法。但是這個“泥巴小人”卻的確是個練法,是意的法,在形對了的基礎上加的,更具體的至於什麼對什麼不對,便無從知曉了。

這個劍法是意的法,至於形,要麼李老不願意說,要麼他也不太確定,但是這個意,從他的行文意思上看應該不是忽悠人的,應該存在這麼一種練法,那麼這個就是拳成兵器就的拳成和兵器就之間的階段。

現在很多日本劍道和兵擊運動,如果賦予一個概念,就可以叫外家功夫,其實劍道兵擊只有打法沒有練法,他們平時練的東西本質上是打法,也就是練打法。出手都是打法,能搏殺,沒功夫,而形意功夫裡的劍法或其他兵器,和形意拳一樣,是一個有練法和打法的整套內家體系。同樣的,拳功越高劍法才能越高,是同步的。只是不好練,也輕易不能見到,會的人也不宣傳,好東西就這樣隱沒了,當然,從古至今歷來也不多見。

拳術還是功夫邊,劍法出在形意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