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的路上,如何减少“反弹力”对我们自身的伤害?

万物有因果,种因必有果,轮回之天道,试问苍天饶过谁?

“去杠杆”的路上,如何减少“反弹力”对我们自身的伤害?

杠杆

如今我们听得最多的就是“去杠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但是加杠杆容易去杠杆不容易。

什么是“去杠杆”呢?那就是还债嘛,我们个人要还债,地方政府要还债,上层也要还债,哪天把这些债务都还清了,““去杠杆””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哪来的杠杆?

次贷危机爆发后,很多专家及大部分人认为这次危机对我们的伤害不大,我们已经成功的化解了危机对我们的反弹伤害,可实际上呢有种看法的人思想太过极限没有长远的眼光,事实证明的是伤害并没有减轻,而是一直都存在,且越伤越深。2009年灾后的拯救,为了刺激经济,用超发货币和超低利率两套中华组合拳出击,爆发力很强,房地产被激活,还有以此相关的产业链也被注入了兴奋剂,市场一时间看起来繁忙了,但无形之中居民杠杆也增加了。

“去杠杆”的路上,如何减少“反弹力”对我们自身的伤害?

杠杆加上去很容易而且还会上瘾,因为把未来的财富提前拿出来,有穿越未来的爽快感,但是快感归快感,刺激了房地产,其它产业特别是制造业随之被冷落,将会出现经济倒退,毕竟印出来的钞票没有与生产力挂钩,还不是真正的财富。

再加杠杆

在欲望面前收不住,2012年再次推动政府非标融资,这一次不但没有解决产能过剩的遗留问题,反而让基建投资暴增,政府杠杆高企。不过在这期间融资让部分人赢得了政绩,甜意满满。

加,再加

第三次加杠杆,大家都亲身体会到了,就是你发现身边的人突然之间有车有房了,房价骤然间暴涨,几年间出现的许多富翁。这就是推动全民举债结果,表面上富裕起来了,本质上是杠杆加重了,富人之所以富是巧妙转移了杠杆让更多穷人为他承担。这轮加杠杆让房地产投资增速由负转正,同时却让制造业投资增速屡创新低。房价暴涨,居民背债,泡沫膨胀,贷款占GDP的总值增大,超发货币量超过GDP总量的两倍,这么大的杠杠几乎到了极限,故而去杠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成了监管首要的工作。

“去杠杆”的路上,如何减少“反弹力”对我们自身的伤害?

“去杠杆”不容易

人有天性,贪心使然,人性只会看到利益,而不会考虑后果,“去杠杆”不容易,去了张三的杠杆李四又会多了新的债务,比如张三欠债2000元,却生生把800元的债务转给李四,张三的债务减轻了,可是又多出了800元加杠杆空间,加杠杆如人性的贪婪,只要有空隙它就会钻,结果呢张三债务不但没有减小,反而又滋生出李四新的债务。所以在去杠杆的路上,不免会出现把富人的杠杆转嫁给穷人,结果导致整体杠杆越来越大。

另类“去杠杆”

为了去杠杆,很多经济家学者也是伤坏了脑筋,不免会选择一些粗暴的方法,那就是让还不起债务的破产违约,这样一来,债务要么转成其他形式的资产,要么直接被消灭。这种乾坤大挪移的转债方法源于2008年次贷危机的美国,他们的就是让该倒闭的倒闭,让债务来一次洗牌,让债务随着洗牌消失。然而相对于我们,摊子太大,倒闭清债显然是行不通的。然后又出现了“紧缩去杠杆”,也就是提高利率,加大举债成本,想把加杠杆的空间遏制住,但是举债成本加高,会大机率导致违约潮。想来想去,通胀去杠杆要靠谱些,就是把通胀走高让货币贬值,原来有100元钱的现在只能当80元使用,蒸发的20元被稀释了,但是这一来上层的杠杆好像去了,居民财富不但贬值,长期下来债务也会如期而来。不管哪一种方法,都不是治本的办法。

“去杠杆”的路上,如何减少“反弹力”对我们自身的伤害?

唯有生产力上去,才是“去杠杆”的良药

我们知道杠杆就是债务,现在是把未来的财富提前拿来当成债务消费了,现在的人一个月有赚2万块钱的能力,这些年当成一个人一年有赚200万块钱的能力,这180万的举债要求这个人一年甚至半年内还清是不可能的。除非这个人的赚钱能力上升了100倍,这不是科幻小说,在理论上是完全不成立的,全社会的杠杆也是如此,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去掉的,种什么因必得什么果,任何投机取巧也是枉然。要寻找汽缸的量约为一大力,提高科技和生产力方才是缓和之道,但操之过急也必有很大的反弹力。

防范被弹伤

“去杠杆”的路上,如何减少“反弹力”对我们自身的伤害?

我们已经走上了去杠杠的大道,一路荆刺满地,如何防止被伤害到呢?请不要轻易的举债消费和举债投资,现在什么信用卡什么贷款满天飞,那都是让你中套的陷井,只要你的资金链随便一个断裂,就会真正成为气杠杠的陪葬品;有想法的人会把现有的财富与保值的东西挂勾,但这也不是绝对安全的,世界风云变幻,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

万物有因果,种因必有果,轮回之天道,试问苍天饶过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