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當天痛失愛女,馬鞍山這位75歲老父親這樣做

4月5日是2019年清明節,

當天14時50分,75歲的朱永昌

永遠地失去了自己39歲的女兒。

2個小時後,他作為執行人,

忍痛為女兒辦理了遺體捐獻手續。

清明節當天痛失愛女,馬鞍山這位75歲老父親這樣做

長長的走廊上,他親手將女兒抬上

將被運往醫學院的木板床,

並目送女兒離開。

沒有人知道這位年過古稀的老父親

當時的心情。

4年前,

在他填寫的《遺體捐獻志願書》上,

執行人一欄是女兒朱震環的親筆簽名。

清明節當天痛失愛女,馬鞍山這位75歲老父親這樣做

與死神賽跑的156天

馬鞍山市人民醫院ICU內,每天都在上演生命與死神博弈的瞬間。對於出生於1980年的朱震環來說,年輕並沒能為她帶來勝算,反面成為體內癌細胞快速擴散的一個原因。

從2018年11月1日確診胃癌晚期到離開,只有短短156天。期間,她歷經了化療、手術、術後恢復、術後復發、癌細胞擴散等飽含痛苦的求診歷程。

清明節當天痛失愛女,馬鞍山這位75歲老父親這樣做

網絡圖片

確診初期,朱震環在市人民醫院接受了4個療程的化療,效果明顯。在相關指標達到手術條件後,她於3月5日在南京腫瘤醫院進行了手術,將胃切除了三分之二,手術較為成功。出院後,朱震環的飲食情況一直不理想,但精神狀態很好。就在3月23日,朱永昌看外面風和日麗,還和老伴帶著她去市政公園看了櫻花,一家人很開心。

清明節當天痛失愛女,馬鞍山這位75歲老父親這樣做

△朱震環生前照片。

病情變化起於3月24日下午,朱震環突然開始發燒,住院後檢測發現,她的癌細胞相關指標,又恢復到了化療前的數字。之後就是一直燒燒停停、停停燒燒。到了4月3日,朱震環的手部出現紫癜,當晚,醫院組織會診,討論的結果是“不可逆,最多隻有兩三天時間了。”最終,朱震環於4月5日14時50分走完了自己短暫的一生。

清明節當天痛失愛女,馬鞍山這位75歲老父親這樣做

清明節當天痛失愛女,馬鞍山這位75歲老父親這樣做

“第二次填寫遺體捐獻志願書”

朱震環去世後的1個半小時,朱永昌就在ICU的會議室裡,為女兒填寫了志願登記書,將女兒的遺體和角膜捐獻給醫學事業。

就著ICU各種儀器設備緊密運行的緊張氣氛,朱永昌一筆一劃地填完了所有的資料。這些資料他一點也不陌生,因為早在2015年,他曾為自己辦理過這一手續。“當時我登記的時候,執行人是我女兒,讓她簽字時,她哭了不肯,我說你要是孝順我,就尊重我的意願,最後哭了幾天才籤的字。”朱永昌回憶。

清明節當天痛失愛女,馬鞍山這位75歲老父親這樣做

當時的朱永昌沒有想到,有生之年,自己竟然還要成為女兒捐獻遺體的執行人並且執行了捐獻過程。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這其中夾雜著多少悲痛和不捨,需要多少決心和勇敢作支撐。

朱永昌說。有一次,父女倆在散步時,朱震環突然問父親,“爸,你說我以後如果人走了,器官可還有用啊?”朱永昌回答,“如果沒用的話,不行你就學老爸唄,整個捐了不就行了。”

“這一百多天,我一直和女兒相互鼓勵,我鼓勵她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她鼓勵我也要保重好身體。我是她的父親,我要給她力量,如果我自己身體不好,我還怎麼給她力量?如今她走了,我也不能倒下,我要把承諾她的事辦好。”

清明節當天痛失愛女,馬鞍山這位75歲老父親這樣做

清明節當天痛失愛女,馬鞍山這位75歲老父親這樣做

“生不跟旁人爭名奪利,

死不跟後代爭一寸土地”

生於1945年的朱永昌退休前就職於萬馬機床。早在2001年,他就在媒體上看到一篇有關南京市一例遺體捐獻志願者的報道,當時便在心裡種下了這個意願。2015年,他決定實踐這個意願,正式登記成為一名遺體捐獻志願者。

“雖然老伴和女兒一開始都不同意,但我很堅持。因為我的父親母親的思想很超前,在1976年的時候,就正式宣佈堅持火化,絕不土葬,他們沒有多少文化,在那樣的年代就能有這樣的意識,我也要向他們學習。”朱永昌說。在他的家裡,還有一封未發出的《致兄弟姐妹侄男侄女的公開信》,信中寫道,“如今國家土地資源緊張,我生不跟旁人爭名奪利,死不跟後代爭一寸土地。”“不如捐了給醫學事業做一點點貢獻。”說到此處,朱老梗咽……

清明節當天痛失愛女,馬鞍山這位75歲老父親這樣做

據瞭解,朱震環是馬鞍山市今年第四例遺體角膜捐獻者。截至目前,我市共有256位志願者成功登記為遺體捐獻志願者,43人次成功捐獻遺體器官角膜。

生命因短暫而珍貴,

生命因奉獻而美麗。

對社會來說,遺體捐獻

對社會醫療衛生事業有極大的貢獻。

讓我們向這位老父親致敬

向馬鞍山這數百名志願者

致敬!

馬鞍山日報社融媒體記者:王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