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出過哪些將軍?

老虎大王1


山東省自古以來就是名人輩出之地,戰國時期孫子兵法的作者孫武,以及孫臏,田單,田忌等人都是山東的著名將軍。

今天我們說一下中國近現代史上的開國將軍們,他們為新中國的成立,以及保家衛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山東籍的將軍總共181人,其中上將19人,中將78人,少將84人。我們選其中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將軍,重點講解一下。

劉振華、李耀文、遲浩田、王海、張萬年、張連忠、徐惠滋、李景、王瑞林、李文卿、李來柱、張太恆、宋清渭、邢世忠、王茂潤......。

劉振華(1921年-2018年)上將軍銜

劉鎮華山東泰安人,優秀的中國共產黨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1964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88你那被授予上將軍銜。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獨立功勳榮譽章。

李耀文(1918年-2018年)上將軍銜

李耀文山東省榮成人,1937年開始加入中國共產黨,那時候正好是中國抗日戰爭爆發之時,李耀文開始在容城縣組織抗敵後援會。並且參加了膠東五個月反投降戰役及多次反“掃蕩”戰鬥。

解放戰爭時候,參加瞭解放萊蕪,孟良崮,沙土集,淮海,渡江戰等戰役,為中國的解放戰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遲浩田1929年生人,上將軍銜。

遲浩田山東招遠人,1944年開始參加工作,1946年開始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第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之職。

王海(1925年-)上將軍銜

王海山東威海人,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曾率領年輕的我空軍激戰80餘次,擊落、擊傷美機29架,榮立集體一等功。

本人曾擊落敵機四架、擊傷五架、先後榮立二等功,一等功和特等功,被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

張萬年(1928年-2015年)上將軍銜

張萬年山東黃縣(今龍口市)人,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入伍,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基本系畢業。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93年晉升為上將軍銜。

張連忠(1931年-)上將軍銜

張連忠山東省膠州市人,1947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膠東保衛戰,濟南、淮海、渡江、上海等著名戰役。

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曾授予海軍中將軍銜,1995年晉升為海軍上將軍銜。


史學達人


山東省出的將軍太多了,上將19人,中將78人,少將84人。下面主要介紹一下上將和開國將軍。

上將19人:

李耀文 海軍上將,開國少將(1918.5.1-2018年4月10日)山東榮成成山區一村人,原名張錫紳)1988.09.01被授予海軍上將軍銜。“七七事變”後,李耀文在膠東、魯中、魯南參與多場戰鬥。1938年1月後,參加了膠東5個月反投降戰役及多次反“掃蕩”戰鬥。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山東軍區組織野戰兵團。李耀文擔任警備第四旅政委,參加了山東軍民大反攻。12月,任魯中軍區第九師政委。後來,他相繼參加了萊蕪、孟良崮戰役。1948年5月,他任第八縱隊政治部主任。11月,八縱參加淮海戰役。隨後八縱改為26軍,參加完渡江戰役後,李耀文升任26軍政委。1950年10月中旬,正在負責上海守備任務的26軍奉軍委命令,參加抗美援朝,經常半夜起來放哨,與戰士同吃一鍋飯。訓練場上,他身背衝鋒槍,腰挎手榴彈,不怕風吹日曬,摸、爬、滾、打。當兵一個月,4次衝鋒槍實彈射擊,彈無虛發。1970年4月,周恩來總理批示,調李耀文到外交部任軍代表、副部長。後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


劉振華 上將,開國少將( 1921.7.1-,山東泰安大吳村人,原名劉培一),1988.09.01被授予上將軍銜。他是開國少將。1940年8月,劉振華任山東省縱隊4支隊2營分支書記,在攻打萊蕪寨裡戰鬥中,劉振華率領“鋼八連”突擊隊,與兄弟部隊一起消滅了100多名鬼子和全部偽軍。因多次指揮出色被稱為“能打仗的政工幹部”解放戰爭時期,劉振華先後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遼瀋戰役中,劉振華所在的三縱隊參加了奪取錦州的戰鬥,七師擔負突擊任務。他和參謀長苟在松率領十九團突擊隊,僅用15分鐘就在城北撕開了突破口登城成功。經過31個小時的激戰,我軍勝利解放錦州,帶兵強行登陸解放海南島。



王海 (1925.12.21-,山東煙臺人,原名王永昌),1988.09.01被授予空軍上將軍銜。他是爆脾氣將軍,曾經連扇上級兩耳光,毛主席連升其三級當司令。



張萬年(1928年8月1日-2015年1月14日)山東黃縣(今龍口市)人,1945年0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08月入伍,解放軍南京軍事學院基本系畢業,大專文化,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93年5月晉升為上將軍銜。

宋清渭 (1929.3-)山東陵縣鄭家寨鄉大吳村人,原名宋清湖),1994.05晉升為上將軍銜。先後參加了德州、商河、晏城、津南、昌濰、濟南、淮海、渡江、上海、福州等戰役戰鬥。1947年榮立一等功,並先後六次榮立三等功。


遲浩田,男,1929年7月生在山東招遠,1946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4年6月參加工作,1945年7月入伍,解放軍軍事學院合成系畢業,大專文化,上將軍銜。原第十五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原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王瑞林 (1930.01-)山東招遠人,1994.05晉升為上將軍銜。擔任鄧小平秘書45年。

李景 (1930.03-)山東滕縣(今滕州)紅緒村人,1994.05晉升為海軍上將軍銜。參加過:孟良崮戰役、魯西南戰役、兗州戰役和許多次大小的戰鬥。熱愛飛行事業、熱愛飛行部隊,對飛行有特別的愛好。先後共駕駛過12種各類型的飛機,被評為特級飛行員。


李文卿 (1930-)山東牟平人,原名李雲岫,1994.05晉升為上將軍銜。長期擔任許世友秘書的經歷,著有《近看許世友》一書。




張太恆 (1931.03.05-)山東廣饒大王鎮人,1994.05晉升為上將軍銜。解放戰爭時期,張太恆先後參加了汶上、王浩屯、魚臺、馬留營、確山、睢杞、破襲隴海路、上蔡阻擊戰、東渡黃河等戰役、戰鬥。隨後又參加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淞滬戰役。1949年7月起,參加了進軍東南沿海解放福州、平潭島、大嶝島、小嶝島及漳(州)廈(門)等戰役。愛兵如子,嚴於律己的將軍。

張連忠 (1931.6.23-)山東膠州第八區小高村人,1993.05晉升為海軍上將軍銜。參加了膠東保衛戰和濟南、淮海、渡江、上海、漳廈等戰役。


李來柱 (1932.10-)山東範縣人,筆名蘭竹,1994.05晉升為上將軍銜。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西南征糧剿匪建政,參加了聊博、平漢、鄭州、淮海、渡江、進軍大西南、成都等戰役戰鬥200餘次,六次負重傷,榮立大功3次、中小功績10多餘次。

徐惠滋 (1932.12.9-)山東蓬萊北溝鄉孫徐村人,1994.05晉升為上將軍銜。1948年10月在遼瀋戰役中被解放軍俘虜,此後加入解放軍。1948年10月參軍,任第4野戰軍戰士、連文書,營中心文化教員。解放戰爭中參加了平津、衡寶、廣西等戰役戰鬥,榮立大功、小功各一次;參加了抗美援朝第一至第五次戰役、1951年夏至1952年的多次陣地防禦作戰 。



王茂潤 (1936.05.06-)山東榮成大莊村人,1994.05晉升為上將軍銜。1951年,王茂潤在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偉大號召下離家從軍。入伍時,一心想到朝鮮參加抗擊美帝國主義的正義戰爭,但因年齡小,留在國內邊防公安部隊,並準備送山東省公安幹校學習。後因野戰軍赴朝作戰,山東沿海防務亟需加強,他被補充到山東省公安廳邊防保衛局石島分局鏌鋣島派出所當戰士。


李新良 (1936.11-)山東萊陽人,1998.03.04晉升為上將軍銜。1979年3月,李新良率部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戰爭中,李新良沉著冷靜,分析估計敵情準確,指揮得當,取得了出色的戰績,得到了軍方高層的賞識。

邢世忠 (1938.09.30-2019年3月11日)山東濟南相公莊人,1994.05晉升為上將軍銜。歷任工兵營教導排排長,師司令部工兵科、作戰訓練科參謀,軍直屬工兵營營長、團長、軍司令部作戰訓練處處長、團長、師參謀長。1979年任師長,軍長。82歲逝世。



楊懷慶 (1939.02.22-)山東壽光郭李央村人,2000.06.21晉升為海軍上將軍銜。歷任海軍艦隊訓練團學員,海軍護衛艦支隊政治部組織科幹事,海軍艦隊政治部部幹事、副科長、科長、副部長、部長,海軍基地政治部主任。


劉順堯 (1939年12月-2002年12月30日)山東招遠人,2000.06.21晉升為空軍上將軍。劉順堯,空軍原司令員,上將軍銜,歷任飛行員、中隊長、大隊長、團長、師長、空軍指揮所司令員、空軍副司令員、對臺軍事指揮部領導成員、空軍司令員,中共十五屆中央委員。


李繼耐 (1942.07.01-)山東滕州望冢鄉李村人,2000.06.21晉升為上將軍銜。擔任第十四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


開國中將

孔慶德孔慶德,山東省曲阜市保寧村人,孔子73代後裔;1911年2月14日出生,1927年參加國民革命軍,1930年12月入紅軍並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長征,抗日戰爭時歷任營長、團長、冀南軍區第三軍分區副司令員等職,參加了陽明堡、百團大戰等戰役戰鬥;解放戰爭時歷任旅長、縱隊副司令員、軍長等職,參加了上黨、邯鄲、鄧縣、襄陽和進軍大別山等戰役戰鬥;新中國成立後,歷任河南省軍區副司令員,中南軍區炮兵代理司令員,武漢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83年10月離休;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10年9月29日在武漢逝世,享年100歲。



開國中將劉興元:

劉興元,原名劉維芳,1908年10月出生於山東莒南。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轉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1930年參加紅軍,1931年7、8月間,他隨部隊參加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作戰,在做好文字工作之外,還積極救助傷員,深得領導好評。參加了第四、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後來劉興元升任總衛生部總務處處長他渴望到前方戰鬥部隊工作。組織上批准了他的要求,並於1938年4月分配他到第115師工作,歷任工兵營政治委員、師教導大隊政治委員、師政治部民運部副部長。1945年8月任山東軍區野戰兵團二師政委,率部攻克臨沂城,10月奉命進軍東北。1946年4月參加四平保衛戰。10月進軍東北,1946年4月參加四平保衛戰。1948年3月,調任東北野戰軍第五縱隊政委。1949年至1977年先後任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二軍政委。



孫繼先開國中將

孫繼先(1911—1990),山東省曹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共產主義戰士、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軍事指揮員,參加過反圍剿鬥爭、長征、抗日戰爭...


開國少將孫幹卿

孫幹卿(1919年1月--2019年1月5日),原名孫純臣,山東省臨淄縣(今淄博市)人,曾任第四野戰軍師參謀長、海南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參謀長等職,少將軍銜,參加了四平保衛戰和臨江、遼瀋、平津、海南島等戰役。1961年晉升為少將。曾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


開國將軍劉中華

劉中華(1917.1——2018.1),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出生于山東省文登區文登營鎮西字城村,曾任海軍高級專科學校校長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東海艦隊第六艦隊司令員。1946年,劉中華由北海軍分區政委,調任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第27師(後改第三野戰軍第27軍第81師)政治委員,歷經新(泰)萊(蕪)、孟良崮、濰縣和濟南等諸多重大戰役。1949年2月,淮海戰役後劉中華調任第三野戰軍第30軍政治部主任,部隊在蕪湖地區集訓後參加了渡江戰役和解放上海戰役。


你們有彪炳千秋的歷史功績,矢志不渝的革命信念,無私奉獻的高尚品質,中國人民永遠把你們記在心中。山東自古出好漢,齊魯遍地是英豪,其他的將軍請大家在評論區列舉,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


小姐姐講史


山東,自古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齊魯大地,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在這片神奇富饒的土地上,幾十萬年前即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泰山)

距離現在幾千年之前,山東亦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勤勞勇敢的齊魯兒女在這片鍾靈毓秀的土地上曾創造了無數令後世為之驚歎的燦爛文明。

誕生在山東這片土地上的先賢能吏更是數不勝數,山東不僅出現了以孔子為代表眾多文人,更是誕生了許多能征善戰的武將。遠的不說,光是近現代,山東就出現了多位重量級的將軍。如以下幾位:

(張萬年將軍)

張萬年(1928年~2015年)

張萬年,山東黃縣(今龍口市)人。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等職。

1928年,張萬年出生于山東黃縣一貧苦之家,少時靠討飯、學木匠為生,飽受了舊社會的苦難。

1944年,時年僅16歲的張萬年參加八路軍,成為膠東北海獨立三營一戰士,自此開始踏上軍旅生涯,次年即加入中國共產黨。

解放戰爭開始後,張萬年逐步從一名普通戰士成長為班長、排長、連副指導員等職。

新中國成立後,曾在陸軍第四十一軍、廣州軍區、武漢軍區、濟南軍區等處任職。

19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93年升任上將軍銜。

抗日、解放戰爭期間,張萬年身先士卒,作戰勇敢,奮勇殺敵。解放戰爭時期,身為警衛員的張萬年曾兩次從槍林彈雨中把負傷首長背出火線,這一事蹟曾被廣為傳頌。

張萬年一生躬身實踐“上不愧黨、下不愧兵,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生準則。他作風嚴於律己,清正廉潔,生活簡樸。

張萬年把畢生的精力獻給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軍隊現代化建設事業。他為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所建立的豐功偉績將永載史冊。

(孫繼先將軍)

孫繼先(1911年~1990年)

孫繼先,山東曹縣人。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軍事指揮員,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孫繼先將軍一生曾先後親歷參與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為打破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我國進行的核訛詐,國家決定研製自己的導彈等核武器,並在西北籌建我國首個導彈試驗基地。此時正在朝鮮戰場上的孫繼先被緊急調回國內,並出任基地首任司令員。

1955年,孫繼先被授予中將軍銜。

(孔慶德將軍)

孔慶德(1911年~2010年)

孔慶德,山東曲阜人,孔子後人。中國人民解放軍優秀高級軍事指揮員,開國中將。

孔慶德早年參加國民革命軍,後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參加過工農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並親歷參與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

孔慶德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把畢生精力獻給了國防和軍隊建設事業。

(劉興元將軍)

劉興元(1908年~1990年)

劉興元,原名劉維芳,山東莒南人。

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抗日戰爭期間曾率部參與了臨沂等戰役,解放戰爭期間,又率部參加了遼瀋、平津、安新等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四川省委第一書記、成都軍區司令員、解放軍軍事學院黨委副書記等職。

(遲浩田將軍)

遲浩田

遲浩田將軍,山東招遠人。

194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將軍銜。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除了以上列舉的幾位,在近現代乃至之前的幾千年時間內,誕生於山東的將軍還有許許多多,他們如星辰般閃耀在齊魯大地,閃耀在華夏神州。


小司馬說


文史頻道第50期之山東名將




山東出過很多的將軍,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位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的英雄,他就是張萬年將軍。

張萬年出生在1928年8月1日,正好是建軍節那天,可能註定他的一生離不開軍隊。

張萬年1944年參加革命,從一名普通的戰士做起。

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時,他已經是一位師長了。

他率領127師進入戰場,展開對越南的作戰任務。

在進攻諒山和塔山時,張萬年率領的127師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為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許世友上將對張萬年敢打敢拼的作戰風格非常欣賞,經常在作戰會議上誇讚張萬年和127師。

後來張萬年做了軍委副主席,成為了軍隊的高級將領,他以身作則,嚴於律己,讓很多同事佩服。



退休後的張萬年,喜歡在家裡練習書法,他經常寫的幾個字就是“塔山精神”。

2015年張萬年將軍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張萬年將軍的一生都獻給了革命事業,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尊重。

—End—



文史頻道


山東省走出的將軍最有名的應該是王耀武和張自忠還有吳佩孚吧!

1,王耀武。

王耀武出生于山東泰安的一個農民家庭,年輕時做過小商人,1924年王耀武成為黃埔三期學員,走上從軍道路。抗日戰爭期間,王耀武多次於日軍發生惡戰,先後擔任了51師師長,74軍軍長,第二十集團軍司令,第四方面軍總司令。好不過分的說,王耀武是抗日戰爭期間與日軍作戰最多,殺敵最多的將領。

王耀武這個最大的特點是,善於打仗更善於做官。打仗方面,王耀武素有“寧碰閻王,莫碰老王”的稱謂。十分了得。王耀武很有經商的才能,在國民黨政府權錢交易流行的官場上如魚得水遊刃有餘,很多同期畢業的黃埔生,都成了他的下屬。

王耀武人生最高成就是雪峰山會戰。王耀武率領9個軍26個市,打敗了來犯的5個師團日軍,殺敵2.7萬自損2.66萬,戰績十分輝煌。王耀武也因此獲得了青天白日勳章。

2,張自忠。


張自忠是山東臨沂人。出自西北軍的抗日名將,七七事變後北平淪陷,留守的張自忠有了漢奸之名。後來張自忠重新帶兵在臺兒莊戰役一雪前恥,成了抗日名將。棗宜會戰中,張自忠作為集團軍司令帶頭衝鋒,戰死沙場,他是抗戰中犧牲的最高將領。

3,吳佩孚。

吳佩孚是山東蓬萊人,當天還是一個師長時,就引起了安福系首領段祺瑞重視。吳佩孚最輝煌的時刻是直皖戰爭勝利後,官至直魯豫兩湖巡閱使、十四省討賊聯軍總司令。

吳佩孚是後期直係軍閥的頂樑柱,是首位登上《時代》雜誌的中國人,1924年吳佩孚被當成“中國最強者”,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統一中國的人。

你還知道那些山東歷史名人?快來說說吧!


歷史知事


齊魯大地,人傑地靈。文聖孔子,亞聖孟子;兵聖孫子、亞聖吳起。而在現代史中,齊魯將軍更是數不勝數。據統計山東籍將軍共計781位,其中上將29位,中將119位,少將633位。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開國將軍,在175位開國中將中,山東籍的開國中將有三位。福垊的夫人就是山東人,今天福垊特地講述講述山東籍的三位開國中將,排名分先後。

兵聖之後孫繼先(位列開國中將第76位)

孫繼先(1911年2月~1990年4月13日)清山東布政司曹州府曹縣人,今天的菏澤市曹縣梁堤頭鄉嘴尖劉莊。福垊認為他是福將、俠將、勇將、“大將”。

【福將】他身經百戰,無往不勝,卻能做到毫髮無傷,真是一個奇蹟。

【俠將】說起紅軍裡的武林高手,我們總能想到曾經的少林高手許世友將軍、賀龍將軍等人。孫繼先雖然名氣、功勞比前兩位將軍遜色一些,但資料顯示他九歲練武,身強體壯,還有將軍裡功夫狀元的說法。福垊特別指出的是,楊式太極第四代傳人孫繼先與孫繼先將軍不是一個人,只是同名而已。

【勇將】將軍作戰,每每身先士卒,豪氣干雲,在戰場上拼殺。當年血戰湘江時,他曾任營長,威猛異常,把刀都給砍捲了。

【“大將”】天平天國翼王石達開折戟大渡河,而他隨軍長征。1935年5月24日上午9時,強渡大渡河。當時營長的他,身先士卒,曾兩次運送勇士渡河,成為了強渡大渡河的18名勇士。1936年紀念他們時,因為回憶有出入《西行漫記》不慎將將級別最高的他給漏掉了。後來有人為此憤憤不平,將軍聽聞,說道:“紅軍戰士人人都是英雄,個個都是勇士!”福垊之所以給“大將”加個引號,那是因為解放後有大將軍銜,恐怕誤會,但將軍的大將風範實在令人欽佩。

他還是我軍第一個導彈試驗基地的司令員,人稱導彈司令。因為在試驗場地比較辛苦,工資、補貼比毛澤東的還高。他拒絕了過高的補貼,並且規定後世子孫不能到日企上班。

一個懷有“會計師”夢的將軍劉興元(位列開國中將第143位)

劉興元(1908年10月10日~1990年8月14日)原名維芳,清山東布政司沂州府莒州人,今臨沂市莒南縣朱蘆鄉劉家東山村人。他排行老四,長兄早亡,次兄劉維任(最早用名劉維印),三兄劉維苓。

他小學畢業不久,就青島打工,他聰明勤奮,在打工賺了一筆錢。準備好好會計知識,做個大商鋪裡的賬房先生。正當他鼓足幹勁,大幹一場時,軍閥張宗昌來了。他的夢想就這樣斷了,因為張宗昌搶劫了店鋪。他只好求學從戎,在泰安考上了馮玉祥的學兵團,不久成為了馮玉祥的士兵。1931年加入紅軍,後來成了羅榮桓將軍的下屬。他的夫人徐傑就是羅榮桓夫婦介紹的,後來與黃永勝結為兒女親家。關於劉將軍的軍旅事蹟大家談的比較多,福垊就談兩件事兒。

【大義懲親】1934年劉興元任家鄉”父母官“——濱海軍區代政委,政治部主任時,嚴令聚賭。其家鄉的一些賭徒們,為了過賭癮,想了一個鬼點子——給他這個父母官出難題。他們慫恿劉維苓賭博,企圖讓禁賭命令成為一紙空文。劉興元將軍立即將自己的哥哥拘留,進行了嚴厲的批評教育。那些被拘留的賭徒們,一看他六親不認,都非常佩服,表示堅決改正。而他的三哥在多年以後,還為這事向弟弟道歉呢。

【低調將軍】解放後,將軍身居要職,他不僅沒有為親友謀利,甚至連衣錦還鄉都沒有。他的親友根本不知道他在哪裡?他在幹什麼?只到有一天,他們看到了《人民日報》有將軍和他夫人出席接見外賓活動的報道。他們才反覆分析出,報紙上的劉興元將軍夫婦,就是他們自己的親人。他們就試著寫了一封信,沒想到真的是他。後來,他們也書信聯繫。而且他幾乎不回家鄉,就怕驚擾大家。

文聖之後孔慶德(位列開國中將第152位)

孔慶德(1911年2月14日~2010年9月29日1時29分)清山東布政使兗州府曲阜縣人,今濟寧市曲阜市(縣級)姚村鎮保寧村人。他為孔子第73世孫,福垊先說的是孔繁森也是孔子的後人(74世孫),孔令輝也是孔子的後人(76世孫)。孔慶德將軍是山東籍開國中將中壽命最長的將軍。開國中將去世最晚的將軍為張震將軍,於2015年9月3日3日17時去世。

孔慶德將軍的年齡之謎。網上記錄的將軍的是出生年月為1911年2月14日,但根據將軍的回憶,他在投軍時報的生日是民國元年正月十六日,摺合成公曆就是1912年3月4日。

孔大炮的名號。我們都知道孫大炮,卻不知道周恩來給孔將軍起了綽號叫孔大炮。這是說啊,將軍講話直來直去,而且鋒芒畢露,盡顯將軍霸氣風範。福垊認為將軍樂觀開朗,有一說一的性格也是他長壽的重要因素之一吧。

將軍關心災區。512地震也牽動者將軍的心,將軍耄耋之年時刻看電視來關注災民生活。為了儘快讓災民脫離困難,他一方面囑託救援將士加油,另一方面親自為災民捐款。


福垊


在山東的眾多將軍中,為避免重複,主要介紹7位開國將軍。

孔慶德:開國中將

孔慶德(1911——2010),山東省曲阜市人,孔子73代後裔; 1927年參加國民革命軍,1930年12月入紅軍,參加長征,抗戰時期曾任團長、冀南軍區第三軍分區副司令員等職,參加過百團大戰等戰役戰鬥;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旅長、縱隊副司令員、軍長等職,參加了上黨、邯鄲、襄陽和進軍大別山等戰役戰鬥;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河南省軍區副司令員,中南軍區炮兵代理司令員,武漢軍區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1988年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劉興元:開國中將

劉興元(1908——1990),山東莒南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參加過第三、第四、第五次反“圍剿”作戰和長征。抗戰時期,曾任第115師工兵營政治委員、師教導大隊政治委員、山東軍區第2師政治委員等職,參與指揮贛榆城戰鬥和強攻臨沂戰役。解放戰爭時期,曾任東北人民自治軍第2師政治委員、東北野戰軍第5縱隊政治委員、第42軍政治委員等職,參加過遼瀋、平津、安新等戰役。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廣州軍區副政治委員、第二政治委員等職。1955年授予中將軍銜,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孫繼先:開國中將

孫繼先(1911——1990),山東省曹縣人。土地革命時期,曾任紅三十一軍九十三師參謀長等職,參加過長征,參加了四渡赤水、突破烏江、巧渡金沙江等戰鬥,親自挑選並帶領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抗戰時期,曾任一二九師挺進隊隊長、魯中軍區三分區司令員等職,參加過常生口、黃底崖、葛莊等戰鬥。解放戰爭時期,曾任山東省野戰軍(山東軍區)第四師師長、第三野戰軍22軍軍長等職,參加過萊蕪戰役、濟南戰役、渡江戰役。新中國成立後,曾任七兵團兼浙江軍區參謀長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孫幹卿:開國少將

孫幹卿(1919——2019)山東省淄博市人,1938年初參加八路軍,曾任第四野戰軍師參謀長、海南軍區司令員、廣州軍區參謀長、昆明軍區參謀長等職,參加過四平保衛戰和臨江、遼瀋、平津、海南島等戰役。1961年晉升為少將。1984年,指揮老山自衛反擊戰,擬定老山戰役和者陰山戰役的作戰方案,為自衛反擊戰做出了貢獻。

李耀文(1918——2018),山東榮成市人, 1938年參加山東省人民抗日救國軍,曾任沂山地委副書記、代理書記,魯中軍區第九師政委等職;解放戰爭時期,任華東野戰軍第八縱隊二十三師政委、26軍政治部主任等職,參加過萊蕪、孟良崮戰役、淮海戰役、渡江戰役。新中國成立後,曾任山東軍區政治部主任、濟南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等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劉中華:開國將軍

劉中華(1917——2018),山東文登人, 1934年入伍,參加過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1949年擔任第30軍政治部主任,參加了渡江戰役。新中國成立後,曾任海軍高級專科學校校長兼政治委員、東海艦隊第六艦隊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

劉振華:開國少將

劉振華(1921——2018),山東泰安人, 1938年參加八路軍,歷經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成立後,曾任瀋陽軍區副政委兼旅大警備區第一政委、瀋陽軍區政委,北京軍區政委等職。 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讓我們記住這些國家的功臣!


趣話歷史那些事


山東這個地方雖然歷史上出的帝王級人物不多,但將軍還是不少的。這裡我們就著重講一下山東籍國民黨黃埔系的幾位高級將領,並且他們大多都與粟裕大將有過戰場上的直接照面,都以失敗收場,其中包括赫赫大名的“三李一王”。

先說黃埔一期的幾位山東籍將領與粟裕的淵源,也是“三李一王”,李延年、李仙洲、李玉堂和王敬久。

先後出第九綏靖區、第六兵團司令的李延年在淮海戰役中接連失利了多次,在碾莊、雙堆集要不是跑路的快退到蚌埠,恐怕也要步黃百韜、黃維後塵。隨後李延年率殘部退守淮河、長江,最後跑到了臺灣。


李延年

第二綏靖區副司令李仙洲是王耀武的副手,在萊蕪戰役中鑽進了陳粟預設的口袋陣裡。此戰李仙洲部六萬餘人被殲,李仙洲本人也被俘虜。

李仙洲

出任第十綏靖區司令的李玉堂駐紮在兗州。從1947年7月1日開始打響的兗州戰役,歷經十三天,李玉堂率一部分部隊試圖向徐州突圍時被俘,隨後乘機逃脫到了徐州。

李玉堂

第二兵團司令王敬久部也是活躍在山東,他要對陣的主要是劉鄧大軍。王敬久部先後在泰安、六營集、羊山集損失三個整編師。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後,王敬久因指揮作戰不力被撤職。

王敬久

畢業於黃埔四期的王耀武,可能是國民黨山東籍高級將領中名氣最大的一位。他在“打進濟南府,活捉王耀武”的口號中,真的被捉了

李仙洲部的全軍覆沒,對第二綏靖區司令王耀武可謂重大打擊,但是他還是決定固守城堅兵多的濟南,他認為至少守一個月沒有問題。

可是在粟裕出任戰役總指揮、許世友出任攻城總指揮的華野攻擊下,王耀武的濟南只守了一個星期就被攻破,王本人也在壽光被活捉,一代名將的軍事生涯就此宣告結束。

國民黨幾位山東籍高級將領的經歷說明,即使你再也才幹,再有軍事能力,一旦戰略眼光差了,與人民為敵,都逃不過失敗的命運。什麼三李不如一王,哪怕三李再加上二王,都是如此。



歡迎交流探討,請關注@司馬砸光


司馬砸光


在中國歷史上山東是一個從來沒有出過皇帝的省份,雖然沒有出過皇帝,但是山東在歷史上的名人卻非常多。前面的幾位老師,已經回答得很豐富。筆者在這裡為大家做一簡要歸納。

孔子和孟子都是山東人,儒家文化裡面的幾個早期代表人物也無一例外都是山東人。山東不僅在文化方面歷史悠久,在古代歷史上山東出的武將也非常多。在歷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兩個兵家人物孫臏和孫武都是出自於山東,唐朝大將秦瓊也是山東人,秦瓊出生在齊州歷城,也就是現在的濟南。

孫武在軍事史上地位是非常高的,他的《孫子兵法》一直到現代還有很大的借鑑意義。他的後人孫臏也是中國歷史上優秀的軍事統帥。除了孫武和孫臏,齊國的司馬穰苴也是山東人,司馬穰苴是歷史上的武廟十哲之一,他的治軍之法一直被古代的軍事家所推崇。司馬穰苴在軍事史上的地位也非常高,幾乎可以和孫武平起平坐。

在三國時期,山東出身的大將非常多,而且非常的活躍。其中諸葛亮就是山東人,出生在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諸葛亮也是武廟十哲之一,雖然不是一個真正的大將,卻是一個優秀的軍事家。

曹魏方面的李典和于禁都是山東人,李典在合肥之戰時幫助張遼一起防守合肥擊敗了孫權的部隊,是曹軍裡僅次於五子良將的大將。于禁則是曹操早期最得力的大將,在早期的時候,于禁無論是官職還是地位都要高於五子良將中其他的四個人,不過在水淹七軍時于禁繳械投降,最終導致晚節不保。如果不是因為被關羽擊敗,于禁是當之無愧的五子良將之首。

東吳的太史慈也是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東黃城集)人,太史慈年輕的時候獨自一個人殺出重圍去請劉備解救孔融,在被孫策收降後作為東吳的大將跟隨孫策和孫權兄弟東征西討。

秦瓊的故事大家都比較熟悉,秦瓊在唐朝一統天下的過程中立下過汗馬功勞,在後來更是被畫入了凌煙閣。除了秦瓊之外,凌煙閣裡面還有一個大將也是山東人,這個大將就是李勣,在小說中他的名字叫徐茂公。李勣在唐朝統一的過程中立下的功勞比秦瓊還要多,在後來更是帶領大軍攻破了突厥,捍衛了唐朝的領土完整。

在明朝的時候著名的抗倭英雄戚繼光也是山東人,戚繼光出生在山東蓬萊(一說祖籍安徽定遠,生於山東濟寧微山縣魯橋鎮)。戚繼光在明朝遭遇倭寇侵擾時創立了戚家軍,發明了鴛鴦陣,在抵抗倭寇的時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在後來戚繼光被派到北方防範蒙古,到了北方的戚繼光同樣表現出色,發明了戰車陣,用戰車打的蒙古騎兵潰不成軍。

在近代的時候山東地區出的大將也比較多,在我國的開國將軍裡面有一大批山東籍的將軍。我國建國後的將軍裡面也有很多人都是出自山東。我國的原國防部長、軍委副主席遲浩田將軍和原國防部長張萬年將軍都是山東人。

綜上所訴,從古到今山東雖然沒有出過皇帝,但是一直都是將相之鄉,出的名人並不在少數。


鄧海春


山東省在近現代有幾位比較著名的將軍,大多在歷史上赫赫有名,在軍事上也頗有建樹,而且都是權柄極高的實權人物。今天就舉三位為例。

北洋時期的吳佩孚。

吳佩孚是山東蓬萊人,是北洋時期最為知名的將領之一。一級上將,當過14省討賊聯軍總司令。最為關鍵的是大家可能都認為北洋軍閥多是大老粗出身,其實他們很多人都是儒將,比如吳佩孚就是秀才出身,後來才投效的北洋。

後人對吳佩孚的評價很高,對他用兵方面頗為肯定。有常勝將軍之稱,在20世紀20年代是舉足輕重的戰場人物,人稱秀才用兵,頗用心計。以顯赫的武功曾被認為,是中國最有可能完成統一的人。

而此人最重要的是,他的氣節非常值得肯定。作為秀才出身的吳佩孚,晚節令人敬仰。抗戰爆發之後,吳佩孚得知南京大屠殺,為表抗議,絕食一天,終被日本牙醫在北京所殺害。

抗戰中的張自忠

張自忠,為山東臨清人。抗戰時曾任五戰區第33集團軍的總司令,被追為陸軍二級上將。建國後,被追認為革命烈士。此外,他還被評為了100位 為了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張將軍出生於地主官宦家庭,父親曾經當過知縣,對民族大義自小耳濡目染,長大之後成為了一個進步愛國青年,加入了同盟會,從事民主革命運動。來成為馮玉祥西北軍的骨幹成員,在蔣馮閻年三人中原大戰時候,任第6師師長。後來被改編為第東北邊防軍第三軍38師師長。

抗日戰爭時期表現出了超高的愛國精神,戰必身先士卒。1933年承德失陷,被奉命於喜峰口阻敵,作為主力部隊的38師與日軍酣戰7日,首次交手,與日軍打了個不分勝負。

後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在七七盧溝橋事變之際,張子宗曾出面與日本斡旋,試圖以和平方式解決這一爭端,然而被世人誤認為是漢奸行徑,後來人們才知道,大大冤枉了這一愛國英雄。

為了洗刷自己身上的冤屈,他在1940年的棗宜會戰中,證明了自己的一腔熱血,在率軍北京的途中,與日軍發生遭遇戰,1500餘人的戰力,對峙日軍6000名精銳士兵,被日軍包圍,激戰一天,最終寡不敵眾,全軍覆沒,以身殉國,所部沒有一個人投降,張自忠將軍,渾身上下有八處傷口,炮彈傷兩處,刀傷一處,槍傷五處,張將軍奮勇戰鬥至最後一刻,沒有辱沒山東。

戰死之後,受到日軍極大尊重,在敢死隊搶奪張將軍遺體時,日軍下令停止轟炸,以表敬意。靈柩回家之時,舉國哀慟,蔣介石親自扶靈,牌位入忠烈祠。

周總理稱之為:其忠義之志,壯烈之氣,直可以為中國抗戰軍人之魂。

上將張萬年

張萬年,山東黃縣人。88年被授予中將軍銜,93年升任上將軍銜。曾任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張將軍是一名具有豐富戰鬥經驗的老英雄,老革命家。1944年年僅16歲的他,便已經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的一員戰士。他出身貧苦,以討飯為生,飽嘗社會艱難。他閱歷豐富,從基層做起,當過士兵,然後一步步憑藉戰功升任班長,排長。

是在抗日戰爭中,還是在解放戰爭中,他始終躬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人生準則,具有崇高的風範和優秀的品質。戰鬥中,他從來都是奮勇作戰,捨命殺敵,戰功赫赫,還曾多次在危難之中保護上級,十分難得。

張將軍於2015年,因病去世,受到了組織高度評價:

張萬年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光輝的一生,是為黨和人民的事業殫精竭慮,無私奉獻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