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二

林暗草驚風,

將軍夜引弓。

平明尋白羽,

沒在石稜中。

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二


這首詩的原題是《和張僕射塞下曲》,一組詩共有六首,六首詩通過寫將軍發令出征、夜巡射虎、雪夜懾敵、慶功宴舞、狩獵、品評德行等角度入手,表現了邊塞真實生動的軍旅生活與將士們英勇無畏的品格,把邊關將士英勇善戰、豪情滿懷的磅礴氣勢描繪得躍然紙上。這組詩每一首又都可獨立成章,每一首讀來都內容豐滿,寓意雋永,氣勢雄闊。這是第二首,這一首選入早期《語文》課本時作了簡省,其餘五首也極精彩,有時間可找來一讀。這首詩的內容講的就是《史記》中李廣射虎中石的故事,只是詩比歷史更形象,更精彩,也更讓人記憶深刻。

這首詩的作者是盧綸(739-799),字允言,今保定涿州市盧家場村人,大曆十才子之一。他比杜甫小27歲,顯然,當盧綸要參與科考時,當朝的宰相也是李林甫,李林甫把持朝政時,曾經讓一科來自民間的舉子在考試時沒有一人及第,揭曉後,李林甫上表祝賀稱民間已經沒有剩餘的賢士。當然盧綸跟杜甫一樣也沒能中舉,不過,他的運氣比杜甫要好得多,大曆六年,他經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宰相王縉(就是王維的弟弟)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出為陝州戶曹、河南密縣令。之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險入牢獄。唐德宗朝,復為昭應縣令,出任河中元帥渾瑊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不久去世。《塞下曲》是盧綸的代表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