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请支招预习笔记该怎样做?需要注意什么?评价预习成果的标准是什么?

班主任点滴


【戏墨说“教”】

“预习笔记”杂说

收到提问者的问题很是感谢,由于近期小忙,没能及时答复请见谅!这是一道相关学生学习方法的问题,很有思考的价值,很值得我们去探讨,以便孩子尽快掌握预习的方法,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下面就随便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供大家参考。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同样如此,所以说“预习”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预习效果对于学习效果的影响,可以用“事半功倍”来概括。学习过程中需要预习的内容很多,预习的形式和方法也很多,其中记录“预习笔记”是很好的形式之一。所谓“预习笔记”说得直接一点,就是把自己预习过程中的自己觉得相对重要的相关环节和内容记录下来,为自己后期学习提供必要的帮助。

预习笔记的书写首先讲究的是要“便利”,其次是要“有效”,再者就是要“习惯”。

“便利”是指我们在预习过程中做“笔记”时要以方便快捷为前提,我们不是为了做笔记而笔记。做任何事情都是讲究时间效益的,如果我们本末倒置,把时间花在做笔记上,而不是花在预习的内容上,那一定是得不偿失的。预习笔记可以是一个符号,可以是一个记号,也可以是一个批注等等,但必须是自己已经熟悉的,自己一看就明白的。之前所说的这些更多的是使用在书本之上,一般是“边读边记”的一种形式,方便而及时!

“有效”是指我们所做笔记要始终为预习服务,预习始终为学习服务。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因此,我们预习该做什么内容的笔记,一切得看我们所预习的内容,得看所做笔记是不是能帮助自己理解掌握所预习的内容,也就是预习笔记的有效性,这既是衡量预习笔记好坏的重要依据,更是评价预习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预习笔记除了上面所说的在教材或文本上做记号,勾画,做批注等形式外,有必要备一本预习笔记本,这个预习本是记载自己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自己无法自我理解的问题,是需要向老师或同学请教的问题。这类问题一般是涉及知识点、重点、难点一类的,记下来有助于自己在学习时有的放矢,有助于自己及时反馈,及时消化,及时巩固。

“习惯”是指不同的人有不同预习习惯,所谓“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自己习惯的预习方式才是最好的。也就是说预习笔记没有统一的,固定的模式,它是因人而异的,自己运用习惯就好,有助于自己预习就好。这就好比吃饭拿筷子一样,自己习惯了怎么拿就怎么拿,关键是能方便自己能夹到菜,吃到饭。

以上仅仅是是个人之见,不一定正确,希望能给大家有所启发。





戏墨33


预习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甚至很多人认为可有可无。

其实预习也像复习一样,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在对当天所学内容充分消化吸收并完成作业练习后,就可以着手预习了。预习不一定要花太多时间,对下一次新内容大体有个了解就行,但最关键的是这个“大体了解”的过程,目的是发现问题点,问题一定是有的,因为还没上。

预习笔记也不用太复杂,把通读过程中有疑虑的问题列出来就可以,这是下一次上课时听课的重点,带着这些问题听课,跟着老师讲课的思路逐一把问题一个个疏通解决,把知识点前后打通连贯起来,这就是最有效最成功的一堂课了。

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确保上一节课和下一届课之间的连贯,对刚刚结束的课要进行巩固,预习新课才能准确发现新问题,也才能和新课相互衔接起来。

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路不同,预习时对新内容的理解肯定也不会一致,所以对预习效果的衡量重要的是适合自己。对自己的学习有没有帮助,在坚持养成预习习惯一段时间后就能判断出来,再结合实际自己做一些调整。

预习得法,学习起来事半功倍,切记不要放弃。

祝顺利~


童心朵之云


做课前预习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好课前预习,对你提升学习效率和听课效率,就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做好课前预习呢?

第一把将要上的内容,其中重要的支顶记在笔记本上。

第二,把课文内容熟读一遍。带着问题去听课。

第三,对新内容进行认真思考。

上完课之后还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

第一,上完课以后对当天的内容进行复习。

第二,做好中复习。一周结束时候对这一周的内容进行复习,像过电影一样把知识点过一遍。

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希望能够养成一种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让你在学习过程中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