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第6集團軍剛剛被包圍時,作為集團軍司令的保盧斯採取了哪些措施?

川軍團機槍手迷龍


在蘇軍還未徹底封閉對德軍第6集團軍的包圍圈前,針對蘇軍已經對德軍斯大林格勒兩翼的防線達成縱深突破的嚴峻態勢,保盧斯根據集團軍群的命令,對作戰部署做出了重大調整。首先便是停止針對斯大林格勒的所有進攻行動,全線轉入防禦,同時抽調三個裝甲師所有可能調動的單位組成戰鬥群,派往頓河,抵禦蘇軍從西北方向而來的進攻,防止集團軍的後路被切斷。



隨後保盧斯以及他的集團軍司令部也通過空運進入了包圍圈,在古姆拉克設立了新的司令部,以便加強對集團軍的作戰指揮,瞭解包圍圈裡的真實狀況。作為部隊的最高指揮官,在最艱難的情況下,保盧斯能夠選擇和他的部隊待在一起,體現了其軍人高尚的品德。當然,希特勒也下達了相應的命令。


就在保盧斯進入包圍圈的第二天,蘇軍佔領了卡拉奇,封閉了對第6集團軍的合圍圈。保盧斯和他的集團軍司令部對局勢有著清晰的認識,集團軍的彈藥和糧食儲存不足以維持長期的據守,依靠空運只能保證暫時補給,當務之急就是儘快打通西面和西南面同德軍主防線的聯繫,使集團軍重新獲得地面補給。為了集結其足夠的進攻兵力則不可避免的要撤出斯大林格勒和北部防線的部隊,縮短防線,集團軍逐步向西南方向突圍。在蘇軍的重壓下進行突圍,必然會損失大量的武器裝備,但是大批寶貴的作戰人員和一部分裝備能得以挽救。


保盧斯請求突圍的電報在合圍圈被封閉後的當晚便發往了陸軍總司令部,但是第二天上午希特勒給予了回覆,命令第6集團軍禁止放棄斯大林格勒和北部防線,建立起包圍圈防線,補給將由空運提供。命令明確了拒絕了保盧斯的突圍請求,儘管保盧斯和他的軍長們都希望可以立即突圍,但還是不得不下達了實施防禦的命令。

第6集團軍能否守住這個包圍圈取決於能否得到充足的補給,畢竟通過空運為一個完整的集團軍提供補給是從沒有發生過的。保盧斯提出維持集團軍的生存和戰鬥力至少需要每天500噸的補給,陸軍總司令部答應了這個數字,保盧斯還有什麼理由總司令部的堅守命令呢?保盧斯在他的職權允許範圍內已經盡到了最大的努力。


戰略論


準確的說1941年11月23日黃昏蘇西南方面軍第4坦克軍與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第4機械化軍在卡拉奇附近的蘇維埃村會師,德第6集團軍才算被包圍。此時第6集團軍司令部在古姆拉克,保盧斯也在其中。



聞知卡拉奇失守後,保盧斯招集手下軍長開會,23日23時45分,保盧斯向希特勒發出一封電報:“彈藥燃料即將用盡……集團軍面臨即將覆滅的危險,除非集中所有可用兵力,果斷擊敗從南面和西面而來的敵軍。這就要求立即從斯大林格勒撤出所有師,以及北部防線上的兵力。然後一個不可避免的結果是向西南方突圍。……對這一影響深遠的態勢評估,我將承擔全部責任,儘管我希望記錄下馮·賽德利茨、施特雷克爾、胡貝、耶內克將軍對這一態勢判斷的贊同。鑑於目前形勢,我再次要求自由行動權。”



24日上午8時38分,希特勒發來級別最高的元首命令:“建立包圍圈防線,集團軍在頓河西岸的部隊立即撤過頓河進入包圍圈……補給將由空運提供。”也就說希特勒要求堅守,拒絕保盧斯的自由行動權請求。

第51軍軍長馮·賽德利茨擅自從斯大林格勒北部撤退,遭受較大損失,第94步兵師後撤15公里,被蘇軍攆著損失1000-3000人。希特勒以為是保盧斯下令,25日6時來電嚴厲斥責保盧斯,並把斯大林格勒北部地區德軍的指揮權交予賽德利茨,直接聽命於陸軍總司令部。同日保盧斯向頓河西岸的第14裝甲軍發佈東撤命令,26日晚第16裝甲師和第44步兵師通過頓河大橋撤至頓河東岸,德軍環形防線建立。



因第6集團軍最後的覆滅,扶手椅將軍們指責保盧斯應抗命當即實施撤退,卻忘了保盧斯在電報中明確提出的條件,先集中兵力擊敗從西、南面而來的蘇軍才能撤退,第6集團軍有此能力嗎?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拋到了九霄雲外,更不會考慮整個集團軍慌忙撤退組織、實施的困難。參考下1941年12月刻赤半島德第46步兵師違令的撤退,包括曼甩鍋在內還不是責備師長施彭內克?誰又能否定希特勒不會集中兵力打開救援通道?或者再參考1944年8月雅西—基什尼奧夫戰役,第六集團軍第二次覆滅突圍時的表現。


歷史扒糞機


被包圍後,保將軍首先發布了三條命令,第一條是立即停止在斯大林格勒城區的攻勢;第二條是第六集團軍立即組成“環”形防禦,防止被分割;第三條是立即從尚餘戰鬥力的裝甲師和摩步師抽調以營級單位為主的混合戰鬥群,並趕赴西北和、西南和西方向,以阻止蘇軍從那些方向對第六集團軍包圍圈的壓縮,這些方向是對日後解圍攻勢來說至關重要。與此同時,保將軍命令,核實被圍部隊的各項具體情況數據。他飛進包圍圈後立即召開了軍事會議,聽取部下的意見,準備突圍。可惜,此時收到希特勒的命令,第六集團軍脫離B集團軍群指揮,改由陸軍總司令直接指揮。


探測衛星A


被包圍的時間 保盧斯實際不在合圍圈之內 他在距離斯大林格勒一百公里以外的指揮部 但是蘇軍在卡拉奇會師以後 他飛入了包圍圈 下了飛機 先換了衣服 在喝了紅酒 以上都是歷史資料真實記載

至於行動方案 當保盧斯召集手下軍長開會告訴他們被包圍了 多有人都大吃一驚 隨後所有人幾乎都一直認為 馬上突圍 不用等總參命令 現在就走 而保盧斯這個人 參謀出身 拿不定主意 他在第六集團軍有個口頭禪 任何事都問 施密特你怎麼看 施密特是第六集團軍參謀長 施密特不同意突圍 理由 很多東西帶不走 汽油不夠 最後幾十公里兩側還是高山 下面平原 靠著兩條腿 跑不出去 下面軍長群情激奮 越說越激動 強烈要求 不行也要試試 大炮帶不走 讓人抗 裝甲部隊為前鋒 騎兵師斷後 趁著蘇聯人包圍圈沒完善 快溜 甚至在場人發牢騷 如果賴歇瑙元帥在 一定不會留我們在這裡等死 保盧斯火冒三丈 他最恨的就是別人用他跟賴歇瑙比 顯得他不如人 會議不歡而散 整個斯大林格勒戰役 都很精彩 喜歡的朋友可以多找相關書籍看看


機智的七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