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电视剧场景中,房间里挂了好多半截的帘子,感觉走路都碍事,这是为什么?

蒲公英1001


《知否》中的室内戏,大量的出现了垂挂的帘子,剧组在道具和布景方面真是用心。这些帘子可不是用来挡人走路的,它们的存在,非常符合那个时期的室内装饰风格。帘子的运用不管在民间富贵之家还是宫廷都是非常普遍的,挂的位置和高度不一样,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

先看皇帝在上朝的时候,他的面前跟群臣分割的位置有一排帘子,这是典型的区域分割。帘子一侧是尊贵的皇帝,另一侧就是地位稍低的群臣了。宋代的宫殿以木质结构为主,群臣上朝的大殿占地面积比较大,又不方便用太多柱子支撑。用墙壁支撑的话,还会影响大家上朝的视线,也是无法保证上朝的效果。所以就用帘子把群臣和皇帝在上部空间进行一个心理上的分割,这样既保证大家的视线,又营造出了等级感,还能让大殿看上去宽敞不压抑。

同样用帘子分割空间的方法,民间用的也不少,我们看明兰在顾府教孩子看账本这一段,一间屋子里有好几道帘子,其实也是起到区域划分的作用。有的区域用来休息,有的区域用来喝茶,还有的区域用来藏书,这样盖一间大屋,里面的空间就可以随着主人的心意灵活调整,不需要砌墙。每一排的帘子不适合放下太短,那样起不到分割空间的作用,来回行走的时候也有下人帮忙卷帘子,空间看起来大气又含蓄。

除了分割空间,帘子也有调节光线的作用。宋代人通过调整挂在窗上帘子垂下的高度,来调节房间的进光量,让自己住起来更加舒适。这个作用有点类似现在的纱帘和百叶窗,既能保护隐私,又能防止阳光暴晒。

还有很多帘子是挂在室内外交接的位置,比如门帘。不仅有遮光的功能,还能避嫌。我们经常看到古装片中,外面下着大雪,屋里的人却点着火盆,一面说冷一面房门大开,其实他们也知道关门暖和。但青天白日、朗朗乾坤,你一个大家闺秀没事儿关着门,很容易让人想入非非,联系到一些不好的事情上。古人为证清白,干脆除了睡觉的时候都大开房门,这样总是挑不出毛病,保住名声了。可是夏日里的蚊子无孔不入,你再开着门基本就只有当人肉大餐的命了。关门也不是,挨咬又不甘心,古人就弄出了门帘这个发明,这种半透明的帘子,既保证了房间的可视性和通透感,又挡住了外来的蚊虫,冬日还能挡挡风雪,调节室内温度,小物件真有大智慧。

室内的帘子作用不少,室外的帘子也作用很大。比如在长廊朝外的一侧,基本都会挂上帘子,天热的时候用来遮阳,天冷的时候可以挡风,遇到个阴雨天气,照样能在长廊里溜溜弯,不需要再拿伞穿戴斗笠蓑衣之类的东西。借助长廊端个饭菜,也不至于在途中落灰招虫。

亭子上也挂了很多帘子,跟长廊上的半帘作用差不多。这些帘子不用的时候,直接卷起来就好了,《知否》片尾曲中唱到的卷帘人工作量还是挺大的吧?

除了剧中我们常见的芦苇帘子,其实宋代还有很多漂亮的帘子,比如布帘,水晶帘,珠帘等等。宋代的经济繁荣,卖炊饼为生的武大郎尚且能买起沿街的二层别墅,更别说那些富得流油的官宦人家了。用帘子装饰屋子,时尚简单还出效果,各种居住问题还能一扫光,自然要挂的到处都是了。平民人家一般还是用门帘的多,这么多帘子也是不小的开支。

看来一帘幽梦这件事,宋朝人早就玩出了花样,我们只是在高度模仿罢了。


萌萌小笑笑


这是北宋时期的装饰风格,宋代豪门大户的家居特点,这帘子应该与现在我们的百叶窗帘类似,白天可以收纳起来,晚上放下,即能保持室内通光通风,又能防蚊虫。剧组大量采用这种设计,而且给那么多镜头,应该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衬托李清照的《如梦令》,也是这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如梦令(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瓜瓜电影院


的确在明兰和二叔的新居澄园内,看到很多这样的竹帘,每次看见明兰夫妇二人,边走边撩,看着特别的不方便。心急的观众都想上去随手把他扯下来,哈哈!

这种竹帘,俗话叫竹🚪帘子,记得小时候家里也经常挂,既能防虫蚊,还透气,着阳光。似乎在宋代来说,俨然成了一种装潢风格吧,无论皇宫大殿,还是小门小户,以至于国舅府,齐府的大门上都能看到这种卷起来的竹帘。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靠窗的竹帘通常都是拉下来的,很明显就是为了遮挡阳光,风之类。

除此之外,宋朝的实内,比较通畅,墙面比较少,就用竹帘和布帘子,还能简单把会客厅和旁边的客厅,书房等分割开来。其到很好的一定保护,分割作用。 毕竟相比绸缎,布匹来说,竹子的造价比较低,而且很容易替换。

记得有一场戏,顾家几个孩子被齐衡抓了,二叔向皇上求情,唯独四叔的儿子被流放。因此四叔四婶,领着小秦氏兴师问罪,明兰在一旁附和着,解释着。

二叔则一直未露面,客厅旁边的书房类整理着书籍,静观其变。隔着帘子,小秦氏等人只听其省,未见其人,也猜不出其态度。所以就无所顾忌,越来越放肆,如果二叔,坐在他们面前。他们还会有所顾忌,因为他们懂得察言观色。二叔是在是懒得理他们。

看他们扎牙舞爪的样子,实在忍不住了,就直接撩开帘子,把一个茶杯狠狠的扔在了地上,小秦氏立马哭丧着脸,悻悻而去!在这场戏中,这个帘子有点“垂帘听政”的感觉!坐观其变!伺机而动,打蛇打七寸!一招致命,秒,妙不可言!

老太后垂帘听政的时候,也坐在这竹帘后面,只不过一个竹帘却把她和新帝的关系也因此隔开了。这种竹帘不要也罢!

看习惯了,还觉的宋人的这种风格还挺美的,有种回归田园的感觉!不禁和李清照的那首《如梦令》遥相呼应: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看完这些,有没有想着给自己的家里也挂上这些一些竹帘子呢?


禾苗苗苗


试问卷帘人!


笑弥勒184843661


嗯,走路还得低一下头,不知刮风了会怎样,


qzuser


这可能是宋朝当时的室内装修风格,流行审美。但是,这让我深深体会到李清照的原句“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的意境。未看本剧以前,我脑海中想象的是卷帘人卷的珠帘,现在想来,俗气了好多呢。


大脸妹丫


防火卷帘的雏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