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广东地区到底出了多少个状元?

古人云:人生四大喜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中国封建社会里,状元是士人学子们孜孜以求的最终理想。

广东地区有没有出现过状元呢?其实是有的!但是数量并不是很多。

主要是广东的开发时间相对较晚,以前都是蛮夷之地,在文化活动上属于边缘地带。

所以文状元数量不多,一共有九位。

第一位、唐朝大中五年辛未科状元

在古代,广东地区到底出了多少个状元?

莫宣卿

莫宣卿 字仲节,号片玉。谥孝肃。唐朝文宗大和8年(公元834年)农历八月十七日出生在封川县(今广东封开县河儿口镇西村)。两广的第一个状元,也是中国科举制度时代最年轻的状元,高中时只有17岁。莫宣卿荣归故里,奉母携眷赴台州上任。不幸病逝于途中。

第二位、南汉乾享二年戊寅科状元

在古代,广东地区到底出了多少个状元?

简文会

简文会(约900~958) 南海(今广东南海)人。五代十国南汉乾亨四年(920)状元。简文会幼年聪慧出众,秉性耿直。南汉刘龑帝戊寅进士科点简文会为状元。登第后以才学见用。累官至尚书右丞。乾和年间,南汉刘晟帝暴戾而残酷。简文会疏谏,触怒中宗,被贬谪为祯州刺史。任上尽心尽职,颇有政声,为民所道。 以清廉务实著称。终死于祯州任上。

第三位、宋朝咸淳七年辛未科状元

在古代,广东地区到底出了多少个状元?

张镇孙

张镇孙 (1235~1278)生于端平二年(公元1235年),自幼苦心读书,文辞畅达,知识渊博。在其政论文《廷对策》中提出了“国家以民为命脉”的著名论点。公元1275年,元兵南下,广州城最终陷落,张镇孙不幸被俘,他誓死不降,最终为国捐躯,终年44岁。门人亲友收骨梅岭,葬于广州北郊永泰里,此墓在清兵围攻广州时被毁。

第四位、明朝弘冶十二年巳未科状元

在古代,广东地区到底出了多少个状元?

伦文叙

伦文叙(1467年-1513年) 字伯畴,号迂冈。明朝南海县黎涌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化三年(1467年,另有说1466年生),卒于明武宗正德八年。弘治二年(1489年)23岁时以儒士身份到省城就试,中高等肄业入太学,弘治十二年(1499年)33岁时在京考试,列第一(会元),跟着参加殿试,又名列第一(状元)。

第五位、明朝嘉靖十一年壬辰科状元

在古代,广东地区到底出了多少个状元?

林大钦

林大钦 字敬夫,号东莆。潮州潮安县金石镇人。幼家贫失怙,聪颖嗜学。嘉靖壬辰(1532)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值得一说的是,林大钦是潮汕本土培养出来的唯一一位科举文状元,其学术思想主要是当时盛行的王阳明学说。后人集其生前作品结集《东莆先生文集》,潮学学者黄挺补充整理为《林大钦集》。

第六位、明朝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状元

在古代,广东地区到底出了多少个状元?

黄士俊状元祠

黄士俊 (1575-1661年) 字亮恒,广东顺德甘竹右滩人,福建莆田黄氏始祖唐桂州刺史开国公谥忠义黄岸三十世孙。27岁时(1596年)黄士俊夺广东乡试第一,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被神宗擢为第一甲第一名,殿试第一、状元及第,任修撰。

第七位、清朝乾隆四年巳未科状元

在古代,广东地区到底出了多少个状元?

庄有恭画像

庄有恭 (1713~1767),字容可,号滋圃,出生于今广州黄埔文冲村。史载有恭“生而颖异,十三通五经,旋补诸生以选贡考,授宗人府教习”。乾隆四年(1739)庄有恭被钦点为状元,开始其近30年的政治生涯。

第八位、清朝道光三年癸未科状元

在古代,广东地区到底出了多少个状元?

林召棠

林召棠(1786~1872年) 字爱封,号芾南,谥文恭,道光三年(1823年)癸未科状元及第。皇帝阅其卷未批:“今科得一佳元,一字笔误偏旁,非关学问。”授职翰林院修撰。

第九位、清朝同治十年辛未科状元

耀枢(1832-1888)是广东历史上的三大状元之一,字冠祺,号斗南,顺德杏坛光华村人,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状元,授翰林编修。官至侍读学士、参事府詹事

另外除了以上九位文状元之外,还出了两位武状元,

林德镛 生于揭阳县榕城(今榕城区) 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中武举人第2名。六十年(1721年)中武状元

李威光(1735-1793年) 广东长乐县(今五华县)华城镇黄埔村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赴京参加恩科会试 ,钦点为武科状元,并授予御前侍卫

以上是广东地区历史以来出的状元。

在千辛万苦的年代,前辈先贤孜孜不倦的求学依然激励着我们不断向前 前进、值得我们去缅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