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人類進化已達極限,直至最終滅亡,再無突破空間?

科學的眼光觀世界 富有的思維察明理

人體的極限究竟有多深?這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探究話題。不過,一項發表在《生理學前沿》期刊上的最新研究表明:現代智人已經進化到了極限水平,“人”這個物種此後將再無突破空間,逐漸開始走下坡路,直至滅亡。

科學家:人類進化已達極限,直至最終滅亡,再無突破空間?


由巴黎笛卡爾大學的科學家Jean-FrançoisToussaint領導的一支多學科小組對超過160項研究進行了回顧。迄今為止這項研究已經延續了120年,對人類壽命、身體機能等特徵隨時間推移的變化趨勢進行了深入探討。結果表明,整個20世紀人類壽命、體能和身高等特徵持續增高。但到了80年代,這些指標都趨於穩定,極少有增長空間。

科學家:人類進化已達極限,直至最終滅亡,再無突破空間?


Jean-FrançoisToussaint教授稱,儘管如今人的營養獲取更加容易,醫學和科學大幅進步,但以上的人體特徵卻並不會進一步增加,這表明在現代社會中我們這一物種已經進化到了極限。

這種觀點的提出並非妄言。可靠的醫療和體能記錄,以及各種準確衡量人體表現的指標只能觀察短期的人體特徵,但時間跨度達到一個世紀的記錄卻可以大體反映總趨勢。這一影響令更多的人達到了體能極限、 更少的人可以達到壽命紀錄或打破體育記錄。

科學家:人類進化已達極限,直至最終滅亡,再無突破空間?


這些影響在慢慢顯現出來。1997年去世的Jeanne Calment的壽命達到了122歲164天,卻至今無人突破。2008年,由博爾特(Usain Bolt)創造的100m、200m短跑紀錄也孤獨求敗。

科學家:人類進化已達極限,直至最終滅亡,再無突破空間?

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類自己的錯。雖然目前仍然可以看到人類健康和身高的平均統計數據在上升,但在非洲的一些地方,平均身高已經開始下降,表明營養供應嚴重不足。此外,環境汙染與出生體重低、健康狀況差、預期壽命低以及瘧疾等疾病的蔓延有關。這些因素都會對“智人”進一步突破極限、進化產生負面影響。

科學家:人類進化已達極限,直至最終滅亡,再無突破空間?


聽起來似乎有些危言聳聽,如果這項研究是正確的,那麼人在身體結構、健康等生物學方面已經達到了侷限性的閾值,這意味著“人類”這一物種再不會有更多的進化能力。

科學家:人類進化已達極限,直至最終滅亡,再無突破空間?


不過,我們也不必對這一趨勢太過悲觀,畢竟這一分析對人類極限的突破有了新的思考,世界各國還可以努力為人們獲得儘可能高的價值。隨著環境約束與氣候變暖的不斷升級,要想維持“智人”的血脈可能會花費越來越多的精力和投資,以平衡不斷增強的生態系統的壓力。如果成功,我們應該觀察到全球人類身高、壽命和大多數人類生物標誌物的平均統計值的遞增。

延伸與昇華

更多精彩,盡在:《新未來簡史: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陷阱與數字化生活》。該書以30多門前沿科技、學科展開深度推演,與《今日簡史》《未來簡史》《人類簡史》至少分別有80項、100項與50項對立觀點。其中,該書用了8萬多字從50多個角度深刻分析人工智能AI,幾乎摧毀了神話大數據、AI、算法等數十個觀點。如圖:

科學家:人類進化已達極限,直至最終滅亡,再無突破空間?

特別推薦:

《區塊鏈實用解碼730問》(上下合集):32大專題、260多項細分主題、47萬字、730問,實用、全面、系統,囊括區塊鏈基礎理論、運行機制、核心算法,以及從1.0到3.0等幾乎所有、全鏈條式的知識操作、實踐應用的圖書

人類的終極理想與終極社會,就是區塊鏈的社會,所以人人都應瞭解區塊鏈。如圖:

科學家:人類進化已達極限,直至最終滅亡,再無突破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