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点半放学,然后老师干嘛去了?

司马青衫琵琶行


我女儿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就是三点半放学,中高年级就没那么早了。我的女儿放学要在学校乒乓球训练,我去接孩子的时候已经是六点了。那个时候常常看到学校的老师才下班出校门。

不要以为学生放学了老师也可以跟着下班,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为我也是老师,所以我知道老师尤其是班主任在那个时间段要干什么。

1、学校规定班主任必须巡视自己班级,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动向。有些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你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安全情况,如果追逐打闹弄伤了责任事故很大。

2、班主任巡视班级的卫生情况,没做好的还要督促学生做好。

3、学校通常会在学生放学后开各种教研会议。一个会议通常一个多小时。

4、班主任自己的教学任务也要完成,毕竟老师不是只上课,还要批改作业、写教案、做课件......

每一行都不容易,老师也是一样,尤其老师面对的是一群不懂事的未成年人,那工作量很大,承受的各方压力也很大,因此需要家长和社会的理解和体谅。


荒野龙骨


我是小学一线教师。首先我们下午放学不是三点半而是四点二十,放学后学生并不离校,课间活动20分钟后继续托管(免费)到5:10,5:30清校。然后教师继续判作业、备课、业务学习、理论学习、各种笔记、健身活动等等安排到6:00下班。然而以上所说只是常规安排,事实是我们周一下午有党员学习,周二下午各种培训,周三下午教研活动,周四下午全校大会,结束都在6点以后了,能在6:30分离校就不错了。所以大部分老师包括我自己的工作常态是每天早上7点离家、晚上7点回家。


梨花雨凉凉


我想说:小学三点半放学,老师们都下班儿回家、逛街购物去了,你信吗?



校内托管前,我们都干嘛了?

忙碌的一天,从每天早上7:40雷打不动的打卡开始。一天两、三节课,连着一个半小时全都站着,着实让人不轻松。如果你是班主任,每天在办公室呆的时间就少的可怜。每天固定的大课间和学校安排的各种集会活动你都必须参加,要是班上有几个熊孩子,那你就更得劳心费神了。每天有处理解决不完的小纠纷,改不完的作业。两周一次改一篇作文,那就更费神了。每周一次的什么教研活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以及其他的活动让人应接不暇。如果一学期再遇上几次评比检查、等级创建一系列活动,加班就成了常事儿了。



实施校内托管服务后,家长满意了,老师累坏了!

为了解决家长,三点半难题,我们学校也和全国绝大多数小学一样开展了课内校内托管服务。这项措施的出台,总是伴随着几家欢喜几家愁。对于课后托管服务,家长是拍手叫好。一方面不用担心这个空当孩子何去何从的问题;另一方面,学校老师比爷爷、奶奶看管更专业。作为这一项政策的执行者老师却是有苦说不出,无疑增大了我们的工作量。而且只要孩子在学校,安全是丝毫不能放松。

我们学校课后托管服务,全员参与,每个星期排两次左右。开展这项服务,意味着老师的工作时间被延长,你从早一直要盯到下午最后一个学生离开,有的可能有点儿吃不消。有老师报怨:照顾了别人的孩子,而荒了自己的孩子。一些老师离家比较远,五点半托管结束以后,正是下班高峰期,交通不好解决,只能自己承担。回到家里,开始为自家的柴、米、油、盐、忙活了。



如果我还说:老师们三点半以后,都去逛街购物了,你还信吗?

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汇智坊


补课呗。去年儿子学校三点过放学,老师弄了个什么作业班,1500一学期,每天从放学到五点半。这学期教育局规定在学校统一延迟放学,老师就把补课打到周六周末。没有强制要求一定要去,但是班上一大半孩子都去了,而且是心里不平衡的情况下去的,至于为什么,大家也应该心知肚明。校长明令禁止过老师在校外私设作业班补习班什么的,还是很多老师继续补课。我知道老师很辛苦,而且工资很低,但是我也不希望牺牲孩子的休息时间,他周末本来就还有一些兴趣班什么的,如果再去老师那里,周末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而且还是低年级,可是不去,如果孩子成绩不好,老师又会揪着不放。非常的为难,既不想孩子辛苦又体谅老师的难处。


陌小熙12138


小学不是3.30放学。是4.50放学。有托管班的。呵呵!我是孩子家长,比较了解小学放学机制。有好处也有不好处。好处就是孩子不会放羊了,在学校里能写写老师留下来的作业。不好处就是老师不会认真看管孩子了。上一天班该下班了回家了,谁还想跟孩子们在一起啊!但是强制性的。我严重怀疑这只是给老师一个加班费的借口。因为有一年我家家长在学校吐了我打算领回家结果老师不乐意了,在微信里说以后都不要参加补课了!也是最了!


那叶茄萝


为了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部门作出规定,小学生每天在校的学习时间不能超过六小时。这个规定可以解释为什么小学生会在三点半或四点放学。

可是,三点半还很早,孩子放学了一没人接,二没人管,大家不禁要问,老师呢?这么早放学了,老师干嘛去了?有人甚至要说,老师好轻松啊!三点半就放学,加上寒暑假,这么多空闲时间,酸爽死了!

其实,真实情况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其他学校我不清楚,说说我校吧!

1.三点半放学的是学生,老师是不可以下班离校的。老师早晚上下班都要考勤打卡。三点半后如果有事要出去,必须向学校教导处请假,填写考勤台账记录。

2.星期一下午三点半后,是我们学校每周固定的业务学习时间,一般都要开会,各级领导都要讲话,各部门也总有布置不完的任务。如果领导们都出去了,没人通知开会,那便是老师们最开心的事。

3.周二、周三、周四、周五下午三点半后,分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综合科组教研活动时间。各科组都要利用这个时间集体备课,评课,培训,基本功训练……如果有年轻老师要参加教学竞赛,还要集中研磨,训练,总之一两个小时总是要的。

4.老师们除了在学校固定的时间,表演着规定动作,剩下的时间,就要表演自选动作了。备课,改作业,写教后反思……这些是常态。班主任也可以利用这个时间做好家校联系工作,如有必要,还可以利用这个时间约见家长。还常常要处理一些诸如流感季节给教室消毒,布置教室,出黑板报等等。

5.教师的工作繁杂琐碎,除了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很多非教学任务要完成。当然,辛苦了一天,学生也放学了。大家都回到了办公室,如果不用集中开会学习,便可以利用空闲时间,一起聊聊天,家长里短,海阔天空。男老师上上网,看看球,女老师淘淘宝,剁剁手还是有的。

6.三点半后,虽然学生放学了,但总有一些家长没能及时把孩子接走,他们逗留在学校里面,以前没有课后延时托管服务,老师们还是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安全。

不过,现在我们学校开始了晚托服务,这样一来,老师们的时间被挤占了,他们只好把作业批改和备课的工作带回家里去做了!


师云风马牛


学生三点半放学,但老师是闲不着的,看看字生扫除情况,班级孩子有没有留在教室写作业的锁没锁教室门等…。后到办公窒批改作业,背课准备明天的教学内容,有时和个别学生谈心等…每天有干不完的工作,你们己为老师闲着呢?老师每天都想五六十个孩子的表现,分析班级出现的问题明天怎么面对五六+人,如何处理课内外发生的事,工作有的是,教师工作的确太累了,你们只看见表面,太辛苦了。希望全社会理解!


智慧老人57


现在的小学基本都是坐班制,每天八小时工作时间。还有部分行政教师下班更晚,都六点以后了。

如题所述,三点半孩子们放学了。我们老师都在干什么呢?

班主任老师工作就比较具体了,放学后,和值日生一起打扫卫生,收拾教室。这些得半个小时。

然后是具体的教师工作。比如,备明天的课,手写教案、书上批注、查找相关资料等等,这些基本就得个把小时时间。

后面就是反思今天的工作时间,回顾上课效果,改变教学方法等,都是为了孩子的一切再在不停的思索。

诚然,教师工作是劳心费神的,为了每一个孩子都在呕心沥血的工作着。祝福!


权向阳1


全国各个地方根本不一样,我们这边是下午5:00放学,我们的市里的学校是下午3:30左右,也就是和你这个时间差不多。

并且规定3:30放学根本就不是学校的规定,而是市政府根据各个学校的交通压力所作出的一种决定性的选择,当然是政府要根据一些情况安排了孩子在校进行作业辅导的一些课程。

不过很多情况下的确有你所反映的这种焦虑状态,也就是指老师放学就走了,根本就不在学校里面或者不承担任何工作,那么孩子就必须上辅导班或者,求其他的一些解决方式,因为家长有工作没有时间,在3:30左右就下班。

这个问题看起来很复杂,不过我可以说一下,在我们学校2012年刚成立的时候,所有的老师都喜欢在学校里面加班,通常一直加到8:30,虽然说小学是5:00左右就放学,之后的老师攻击的积极性非常的高,到了现在我没看到,一放学一个老师都不剩都跑光了。

你说能提出问题的背后,不仅仅应当怀疑老师的工作积极性,还应当怀疑一下我们现在整个社会怎么了。

总之我们非常理解,特别没有时间接送孩子的家长,不过社会现状就是这样,理解又能怎么样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我们整个社会通过一种制度化的方式来形成一种良好的,家校合作体系。


宜城老师


到底是哪里的小学是三点半放学啊???我们这里早上七点二十自习,教师最迟七点到校,上午十一点半放学。下午两点开始上课,到四点半三节课完,还有节自习课到五点半放学!!!自习课教师必到,讲课或者辅导作业。每天放学还要集中进行安全教育,等学生全部离开后老师才离开学校,离校时接近六点!总有那么一些人自认为很了解学校很了解老师的日常工作,但实际上都是道听途说以讹传讹,人云亦云!!!总有那么一些人喜欢以偏概全一竿子打死所有人,只看见别人获得的却看不见别人付出的!!总有那么一些人用自己老师教给自己认识的字去恶意攻击老师这一职业,巴不得把所有老师都给他挫骨扬灰!!!可叹!可悲!尽管如此,我依然热爱我的职业,热爱我的学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问心无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