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考研:還在糾結目標院校的看過來!

已經三月底了,目標院校確定了嗎?報考專業確定了嗎?開始複習專業課了嗎?“感人”三連問考研er們能回答上來嗎。如果你已經確定好了目標院校,那這篇文章可以幫你檢查你的目標是否合理;如果你還沒確定好,那就利用這篇文章裡的方法抓緊時間行動起來吧!

只要你知道去哪兒,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目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目標有問題,再努力也無濟於事,這就是笨鳥先飛不一定先到的原因。

2020考研:還在糾結目標院校的看過來!

►儘快確定四所你要考的院校

第一所:學科排名全國前十的院校,即總冠軍院校;

第二所:高於你當前學校一個級別的院校,例如你是二本,選一本;你是一本,選211,你是211,選985,你是985,選C9或專業排名高於你目前學校3-10名的院校。即分區決賽院校;

第三所:你的本科院校,或者和你本科院校同級別的院校,即季後賽院校;

第四所:你的底線學校,就是比你目前院校級別低,但你也能接受的院校,即常規賽院校。

►4月30日在考研調劑系統關閉之前,根據學校官網的2019年考研信息,評估學校報考難度,並進行資料收集,原則如下:

第一,自我評估:本科成績、獎學金獲得情況、個人學習習慣情況。

第二,學校評估:本科院校級別,該學科在國內的影響力。

第三,歷史評估:以前的學長學姐是否有上過該所院校,通過率如何。

第四,時間評估:有效複習時間有多少,本科學校在接下來的時間忙閒程度如何。

第五,資料評估:是否可以收集到考研院校專業課歷年真題、期末試題等。

►如果以上原則,五個都是積極的答案,那麼你可以衝擊總冠軍院校;

如果以上原則,三個及三個以上是積極的答案,那麼你可以衝擊分區決賽院校;

如果以上原則,兩個及兩個以下是積極的的答案,那麼推薦選擇季後賽院校。

以上原則符合95%以上案例,不排除偶然案例,僅供參考。

2020考研:還在糾結目標院校的看過來!

►關於院校的區域選擇,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最重要:個人意願。如果你是想在大城市拼,那就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城市,最好考取該城市的院校,因為就業和實習這兩方面會有很大的便利性;如果想在家鄉發展,或者離家不是太遠的地方,就選擇你家鄉或是你青睞地方的院校,很現實的例子是,本科大家都往遠走,其實研究生階段都更多的去往離家鄉比較近的城市。

第二,次重要:學科水平。簡單說來就是該院校你報考的學科對應當地的企業,有沒有特別強的產業鏈關係,例如吉林大學的車輛工程很厲害,恰好吉林長春就有一汽這樣的大企業。考慮這一點的原因在於,目標直指未來工作,以及該院校該學科是否有足夠強的企業認可度。這在之後的實習和工作中將發揮重大作用。

第三,其他:經濟水平。就是說你所在區域經濟水平怎麼樣,其實經濟水平低代表的是生活幸福感高,經濟水平高代表的是就業選擇好,其實哈工大就是屬於第一種,哈爾濱經濟水平一般,但是生活幸福感還是很高的,但面臨畢業之後出走他方的問題,所以你要慎重抉擇,是享受三年的風土人情,還是直接進入快節奏的生活。

2020考研:還在糾結目標院校的看過來!

►關於自我能力評估:人的認知是隨著時間變化的,在開始階段,有著充裕的時間,可能感覺季後賽院校甚至是總冠軍院校都不在話下,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進入中期階段,時間稍顯緊張,就迅速變為季後賽院校。針對這一問題,不是你一拍腦門就能確定的。你需要一套科學的方法:

第一,變道準則:我們開車時候知道,在進行變道的時候,一次只能變道一次,那麼針對考研就是你一次只能跨越一個臺階,那麼你可能會說,有很多雙非直接跨考985,這又如何解釋呢,其實是這樣的,你會發現這樣的人在本科階段並非等閒之輩,他們通過三年的學習,在基礎上,彌補了一定的gap,也就是說從之前的雙非變到了211水平,接著再通過不到一年的考研拼搏實現最後一個gap的突破,並且除此之外,這中間有一個最重要的能力,就是信息收集能力,足夠的信息量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你的gap,舉個簡單例子,就是985有些院校是性價比超高的,但是可能大家不知道,就比如吉林大學通信工程學院,關於這個問題可以這篇文章。所以在這裡想說的就是,儘量符合變道原則,非特殊情況,大多數人都是在這個原則和概率之內的,所以科學的評估要遠勝於一時的衝動。

第二,巔峰原則:你在某一領域達到的最高水平,能夠證明你在該領域能夠再次達到或者超越這個水平。舉個例子,如果你是高考失利,到了一所不是那麼理想的大學,那麼在大學期間,你也很可能會找到當初的巔峰感,重新在現在的環境走上巔峰。以前身邊就有一個例子,高考失利來到了吉大,原本水平是可以去到上交的,大學四年過去,人家通過保研去到了上交。迴歸到本次自我評估就是,如果你本科成績沒有達到頂峰,或者以往,和你同級別成績的人,去過最好的學校,很可能就是你目前的天花板,所以你要基於這個進行自我評估,切記憑感覺,數據不會騙人,概率論很大程度就是科學的顯現。

第三,反饋原則:堅持一天兩天的高強度學習可以,如果堅持半年以上呢?一般人,反饋週期不會超過一週,也就是說,如果你能保持一週的高強度學習,那麼證明你有衝擊總冠軍院校和分區決賽院校的基礎,如果不能,就暫時不要把目標訂的太高,通過一個月的鍛鍊培養,考察自己有沒有發展成長期堅持的趨勢,如果沒有,就以季後賽院校為主要目標吧。

2020考研:還在糾結目標院校的看過來!

►關於信息蒐集:在完成以上自我評估之後,你要儘快確定你最終要考的院校,這是最晚的期限,再晚就是給自己挖坑了。所以在這之前,你要進行以下信息的收集:

第一,每年的分數線,每年招生人數,考研和保研分配比例,以及考研報錄比;

第二,專業課歷年試題,對應專業課的本科期末試題,以及學習筆記;

第三,是否有學長學姐在該院校就讀。

►一錘定音:在院校選擇上不要糾結,就像糾結是去清華好還是去北大好這樣做夢的情景。考研要比想象的艱難,他考驗的是你短時間的學習能力和長時間的堅持能力。身邊很多人出現的問題就是選擇學校太樂觀,結果越複習越沒底兒,最後考前放棄,所以為了避免此類事件出現,依據上述原則進行敲定,記住一錘定音,不要高估,切記不要高估,沒有絕對的實力和超人的決心,總冠軍院校真的不是那麼容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