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法马尾海战中,福建水师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密探零零发


无论从战略,战术还是装备,清政府和福建水师都落后于对方,失败是必然的。

首先,1884年中法战争爆发后,清政府派遣张佩纶会办福建海疆事宜,张佩纶是清流健将,却对近代海军和国际政治知之甚少,可谓“书生将兵”。另外,清政府对于中法越南冲突在处置方案上一直举棋未决,甚至当法国军舰开进闽江,同中国军舰交错停泊的时候,依旧和战不定。张佩纶虽是书生,也懂得先发制人的道理,可是军机处愣不同意,却又训令他“法人如有蠢动,即行攻击”,不可放法舰出闽江。这就注定了最后的悲惨结局。中法军舰在双方的火力圈中对峙了一个多月,达摩克利斯之剑时时悬在头顶,我想,无论谁都会绝望。依张佩纶之绝顶聪明,他自然预感到了。在给侄子张人俊的信中他说:南援不来,法船日至。闽已苦守四十余日,止能牵制。而忽令阻其勿出,以至法不肯退;忽令如蠢动即行攻击,以至闽仍不敢先发(此时先发亦败)……澶渊之德不成,街亭之败难振,命也!

8月22日,下午五时,法国舰队司令孤拔收到了法国政府的训令,他召集所有舰长开会,下达了次日发动作战的命令。

此时,停泊在闽江上的法国军舰共九艘,包括排水量1300吨二等木壳巡洋舰窝尔达号,炮舰益士弼号,蝮蛇号,排水量471吨,野猫号排水量515吨。二等铁骨木壳巡洋舰杜居士路因号,3189吨,二等木壳巡洋舰费乐思号,2268吨,德思丹号2268吨,总吨位10387吨,拥有火炮72门。

福建水师方面,有军舰11艘,与窝尔达号等六法舰对峙的是福星,扬武,福胜等8舰,单横队一字排开。另外飞云,振威,济安三船在闽江南岸,监视德思丹等三法舰,中国军舰总排水量9900吨,火炮50门,但军舰代际明显落后于法国舰队,均为木质无装甲防护,旧式前膛炮,直线型锅炉,机器位于水线之上

法国舰队的战略是,下午两点左右,趁退潮起锚,首先以2艘鱼雷艇突击,然后全线开火,益士弼,蝮蛇,野猫三炮艇攻击马尾船政局附近中国军舰,费乐思等三艘巡洋舰以左舷火力攻击对面中国军舰,右侧炮火攻击对面的旧式武装师船。这个计划的特点,是利用中国军舰船头系锚,退潮时船尾对着法舰,不能发挥前主炮优势,必须完成180度回转才能使主炮对准法舰的不利局面,率先动手。

随后,孤拔召集法国驻福州副领事白藻泰,商定次日上午8时,将开战消息告知各国领事,10点把战书递交给闽浙总督何璟

由于翻译的延误和波折,何璟到了下午一点才拿到中译本,慌忙向船政局和附近各炮台通传,慌乱之中,船政局的魏瀚,找来一条鱼雷艇驶出闽江,向已经登上军舰的英国领事打听消息。

孤拔发现一艘中国鱼雷艇向自己驶来,以为福建水师已经开战,立刻把第一信号旗升至旗舰桅顶,45,46号两艘鱼雷艇立刻出击,各法国军舰也纷纷开炮,此时,是下午一点五十六分,比预计开战时间早了4分钟。

扬武舰实习军官,留美学生容尚谦率先发现法舰桅杆降旗,立刻报告管带张成,张成还错误地认为法舰上有军官去世,正议论之间,法国军舰的炮弹已至,另一位留美军官杨兆楠立刻命令后主炮开火,集中窝尔达号舰桥,打死法国舰员5人,张成急令起锚开船,但此时法国46号鱼雷艇已经驶来,发射了鱼雷,正中扬武号,但此时扬武号也击中了46号鱼雷艇的锅炉,扬武舰上多名留美学生邝咏钟,薛有福,黄继良等英勇牺牲。

此时,福星号也被,管带陈英大呼“今日之事,有进无退”然而被窝尔达号舰载鱼雷艇发射的鱼雷击中,福星号沉没。

此时,停泊在马祖的法国装甲巡洋舰,排水量达到4127吨的凯旋号也加入战斗。舰小炮少的振威号在被凯旋号击中后,管带许寿山命令全力向德思丹号冲去,试图与法舰同归于尽。许寿山,是船政学堂第一期毕业学员,为人豪爽,善书法吟诗,有儒将之风,在中立国军舰观战的外国武官记述说“这位管带的英雄气概令人称赞,当他那被打的千疮百孔的军舰最后下沉时,他依旧拉开引绳,发射了最后一炮,这枚复仇的炮弹嘶嘶而鸣,集中了敌舰,重创了舰长和两名士兵,实为世界海军史罕见”

此时,飞云号也被法舰所发巨型榴弹集中,管带高腾云双腿被炸断,与舰同沉,英勇牺牲。

福胜,建胜两船抵抗时间最长,沉没于2点32分。

40分钟后,除了艺新,伏波两船负伤逃脱外,其他都被击沉,共牺牲海陆军将士700多人,而在法军方面,死亡6人,伤27人,一舰未损。三天后,清廷终于降旨,对法国宣战。


晴天有时下猪


这是一场一开始就一边倒的战斗!福建水师根本没有取胜的可能!

记得在早年的历史教科书上,对1884年发生在福建马尾军港内的这场海战,教科书上解释为法国舰队不宣而战,说实话这实在是冤枉了还具备一定绅士风度的法国舰队,因为在这场海战中,他们早就事先通报了宣战意图,只是来自清朝高层内部的混乱,没有将这一紧急军情及时通报给军港内的福建水师,以至于这场本该有所准备的海战变成了一场猝不及防的偷袭战,11艘清朝军舰对决9艘法国军舰,最终却被对手打了一个11比0。



本来就准备不足,而在军舰质量上,福建水师的质量更是不敢恭维,作为洋务运动最早开启的水师,福建水师的创立时间虽然要早于其他海军舰队,但在清朝还没有大力投身海军建设的年代,福建水师也只是外强中干的样子货,除了吨位增大、设备由风帆改成了蒸汽,其他方面并无明显变化,跟法国舰队更不处于一个重量级。



马尾军港内的法国舰队虽然大部分不是铁甲舰,只是铁皮木壳军舰,但却已经具备了现代化作战的火力,主炮基本更换成了后膛发射,并配备了当时刚刚问世不久的机关炮和鱼雷,还有杆雷艇鱼雷艇作掩护,而对面的福建水师,配备的仍然是老式的前膛炮,机关炮鱼雷更是闻所未闻,绝大部分军舰甚至连铁皮都没有包裹,木制的船体,面对有着连续猛烈火力的法国舰队,根本没有招架之功,更没有还手之力!

最终的结果就是,双方刚一开战法国舰队的第一轮齐射,直接让福建水师两艘军舰成为零件状态,杆雷艇和鱼雷艇的攻击瞬间又让旗舰扬武号和福星号连续沉沒,机关炮的速射攻击在军港这样的狭小空间里也同样大显神威,将甲板上拼死反击的大清炮手杀戮殆尽,仅仅30分钟的时间,一度是清朝海军主力的福建水师,就在现代化的法国海军舰队面前瞬间化为灰烬。

11艘军舰沉没700余官兵阵亡,如此惨重伤亡所创造的杀伤仅仅是击毙5名法军,纵然福建水师进行了殊死搏杀,却仍然无法扭转这场一边倒的对决!


辽宁资深球迷


当时先后进入马尾港的法国军舰有9艘,总吨位约1.5万吨,装备火炮77门。其中巡洋舰“窝尔达”、炮舰“益士弼”、“野猫”、“蝮蛇”和两艘鱼雷艇停泊在罗星塔以西,与“扬武”、“伏波”、“福星”、“艺新”、“建胜”、“福胜”、“琛航”、“永保”8舰对峙;罗星塔以东,“杜居土路因”、“费勒斯”、“德斯丹”3艘巡洋舰与“飞云”、“济安”、“振威”3舰相拒。另外,巡洋舰“梭尼”和“甫诺馒”在金牌、瑁头一带江面上警戒,以防清军堵塞航道。 中国军舰虽有11艘,但总吨位仅9800余吨,装备火炮50余门。且中国舰队的军舰大都采用直式蒸汽机,机器在水线之上,又无护甲,极易被破坏,装备的火炮又基本都是旧式前膛炮,既没有装甲,威力、射速又都不如法国军舰装备的后膛炮。法舰之中许多是铁质或木质铁甲,火炮中有不少射速达每分钟60发的哈奇开斯机关炮。



但除了上述11艘军舰以外,清军还有闽安平海水师营的8艘船、10艘炮船(每船可载旧式滑膛炮七、八门)、2艘大帆船(载兵120~150人)、7艘捍雷小烟船(即装有鱼雷发射机的汽艇,一说装撑杆水雷)、一批划艇(装有撑杆水雷)、一些火攻船(装载火药和煤油).20余艘渔船(装载水勇), 所以,尽管法舰的质量明显优于中国军舰,似中国军舰毕竟势众,而且还有岸炮的支援。特别是在罗星塔以西,清舰力量占优。假如能够抢先动手,各舰一拥而上进行围攻,胜负还很难讲。但被绑住手脚后,中国军舰就只有挨打的份儿了。 开战不久,罗星塔以西的“扬武”号最先遭到了法军战舰的攻击,舰身接连有两处中弹。舰上的留美学生杨兆楠操作后主炮还击,酋’发即命中“窝尔达”的舰桥。这一炮的效果非常明显,不但击毙了来自上海的引水员汤姆斯和5个水兵,而且击伤了孤拔的右臂、左膝及胸部。 由于船身被炮弹击中,“扬武”号来不及起锚,士兵直接拿铁锤将它砸断,战舰迅速启动。



但法46号艇已冲了过来,它射出的鱼雷击中了“扬武”右舷舯部。与此同时,“扬武”的上层建筑也中炮起火,舱内进水数尺,舰身倾斜,勉强驶向岸边搁浅。在这危急时刻,管带张成却弃舰乘舢板逃走。“扬武”舰官兵虽顽强抵抗,但军舰受伤过重开始下沉,在沉没的最后一刻,一名水兵爬上主桅顶挂出龙旗,表示“舰虽亡,旗还在”,最后“扬武”舰和舰上的官兵一起殉国。“扬武”官兵147人,自副管驾梁梓芳以下有107人牺牲。 在“扬武”沉没前,也对法46号艇给予了回击,同时,中国陆军岸炮也加人了轰击,结果,46号艇的锅炉被击中,艇长都庄及水手多人受伤。很快,46号艇完全丧失了战斗力,逃向下游。 眼看着“扬武”被击沉,群情激愤的“福星”号拍马赶到,正好与45号艇遭遇,双方展开了混战。45号艇在慌乱之下驾驶失准,其上的木柄和铁叉竟勾连在了“福星”的后艄上虽开足马力而不能脱身。“福星”水兵见状大喜,个个欲灭之而后快。



由于舰上缺少近战所需的机关炮,水兵们便抄起步枪和手掷的榴弹,劈头盖脑地打向45号艇。艇长拉都的眼睛被子弹击伤,一名水手的胳臂亦被打折。挨了一顿猛揍之后,45号艇终于奋力挣脱,然后开足马力,拖着伤躯逃向了下游。 此时,“窝尔达”放弃攻击“伏波”、“艺新”两舰,下令回撤,攻击“福星”。而“福星”舰管带陈英指挥官兵击退45号艇后,急令起锚,掉转船头攻击敌舰。陈英不顾“弹火雨集,血肉横飞,犹屹立指挥,传令击敌”。他的随从劝他暂避敌锋,他怒目叱道:“尔欲走我耶?”于是号令全舰官兵,“男儿食禄,宜以死报,今日之事,有进无退。我船锐进为倡导,当有继者安知不可望胜?”官兵齐声响应,“诺声雷动”。 然后,面对法军的围攻,陈英又对部下说“此吾报国时矣!吾船与炮俱小,非深入不及敌船”,说完后即下令冲向敌舰。 “福星”一马当先,直冲敌阵,左右开炮击敌。但因炮小未能击中敌军要害,炮火纷飞中,在望台督战的陈英却不幸中炮身亡,年仅28岁。三副王涟继之开炮奋击,亦中弹倒下。“福星”舰“死伤枕藉,仍力战不退”,以至“英美观战者均称叹不置”。



之后,法舰又施放鱼雷,击中“福星”暗舱。接着,舰上火药仓又中弹起火,“福星”号这才爆炸下沉,官兵纷纷跳水。全舰官兵95人,自陈英以下牺牲者69人,仅幸存20余人。 跟随“福星”之后冲向敌舰的足“福胜”、“建胜”两艘蚊炮船,之所以被称为蚊炮船,是l钓为这两舰马力小,仪在舰首装备有一尊不能转动的前膛阿姆斯特朗16吨大炮,火力很弱。 蚊炮船本为防守海岸线而设计,对冲锋陷阵实在是力不从心,所以,他们无法靠近援救“福星”,只能远距离射击。 即便如此,两舰兵士还是在督带吕翰,管带林森林、叶琛的指挥下英勇奋战。“建胜”开炮击中孤拔旗舰,轻伤其舰艏。敌舰以重炮还击,“建胜”多处中炮,管带林森林阵亡,由督带吕翰继续指挥作战。吕翰字赓堂,广东鹤山人,船政驾驶班第一心毕业生。吕翰生性沉毅果决,为人勤勉。战前,他送家眷回乡,写下遗书:“翰受幽恩,见危授命,决不苟免!”立志与敌决一死战。 开战后,吕翰短衣仗剑,督率“福胜”、“建胜”两舰迎击敌舰,激战中额头中流弹,稍事包扎又继续指挥。恶战中,吕翰中炮牺牲,年仅32岁。后“建胜”亦被击沉,舰上官兵48人,44人牺牲。 吕翰牺牲后,管带叶琛指挥的“福胜”舰开战后尾部中炮起火,但仍坚持不退。叶琛战斗中面部受重伤,忍痛督炮连击敌舰,最后饮弹身亡,“福胜”舰亦被击沉,47名官兵中有25人牺牲。 罗星塔上游方向的另外两艘炮舰“伏波”和“艺新”,在敌舰发出第一排炮火时就被击伤起火,遂向上游福州方向撤退。法军旗舰“窝尔达”号迫击,“岂新”转舵发炮,敌舰退去。“伏波”、“艺新”两舰退出战斗,驶至林浦搁浅。 两艘运输船“永保”、“琛航”泊于船厂铁水坪前。尚未起锚,已遭法舰猛轰,连中10余炮,起火燃烧。两舰都反各装160毫米炮1门、120毫米炮2门,所以火力十分微弱。原本准备各载300士兵开足马力撞击敌舰,进行接舷战,“以短兵杀贼”,遗憾的是,它们没有得到施行这一古老战术的机会,均含恨沉没在船厂附近。“永保”官兵67人,有6人牺牲。“琛航”管驾杨永年重伤,67位官兵中牺牲30人,负伤25人。 在罗星塔以东,福建水师的3艘炮舰“飞云”、“济安”、“振威”也和法军的1艘铁甲舰和3艘巡洋舰展开了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 “飞云”、“济安”、“振威”在法舰第一轮炮击中均已带伤。而最弱的“振威”在3舰之中表现得最为英勇。管带许寿山见敌舰开火,急令砍断锚链应战,迅速反击,并冒着炮火登上望台指挥。锚链方断,法舰的第二轮炮弹已向“振威”倾泻了下来,更兼机关炮弹如雨下, “振威”身负重伤,轮叶被击毁。但它仍奋力向“德斯丹”冲去,大有同归于尽之势。而“德斯丹”旁边的“费勒斯”连忙以侧舷炮掩护,击中其锅炉,引发爆炸,“振威”缓缓下沉。 在最后的关头,许寿山仍然泰然自若。战舰行将沉没之时,他从容地拉开火炮的引绳,射出仇恨的炮弹:据观战的外国记者描述:“这位管驾具有独特的英雄气概.其高贵的抗战自在人的意料中,他留着一尊实弹炮等待最后一击。当他被打得百孔千疮的船身最后倾斜下沉时,他乃拉开引绳……”



这最后一炮重创了敌舰舰长和两名水兵。“振威”88名官兵自许寿山以下牺牲55人。 而与“振威”同泊的“飞云”、“济安”两舰,还没有来得及起锚就中炮起火,很快沉没。“飞云”全舰104名官兵,自管带高腾云以下有46人殉国。“济安”管驾林国祥负伤,全舰官兵104人,自管炮梁琛以下牺牲70人。 停泊在港内的中国旧式水师的帆船和炮船更不是法舰的对手,“但见敌燃一炮,我沉一船”,很快被全部打沉。自发组织起来的火攻船也多数被毁。对福建水师舰船大施屠戮之后,法舰又炮击岸上炮台。而清军陆勇和炮勇亦“伏沟狙击,抵死不退”,伤亡不在少数。 江上激战持续了30分钟,到下午2时25分,马江海战结束。, 下午4时55分,孤拔令法舰在炮台火力圈之外抛锚,而法国人的炮击一直持续到晚8时许方才停歇。 恶战之后的马江,江面上充斥着沉舰的桅杆、飘浮的船板、残缺的尸体,更被染上了一层凄惨的血红。江水滔滔,奏着一曲悲怆的挽歌。清政府第一支近代海军,就这样在马江灰飞烟灭。



如果要追究马尾海战的失误,那么关键问题就在于不该让法国舰队进人港内。其实马尾港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闽江口外,满是岛屿礁沙,譬如五虎岛、大小龟屿等,两岸都是山岭夹峙,地形相当险峻,而从闽江口至马尾港,水道极为狭窄,最窄处仅300米,如果法国舰队没有熟悉的引水员引航.则很难在此航行。


李三万的三万里


正如法国海军名将孤拔将军说的那句话。清朝的将领当中。不论哪个将军都不敢率先挑起事端。而刘铭传是一个例外。当年刘铭传保卫台湾期间。镇守基隆炮台和沪尾炮台。他当时下的一道命令就是。当早晨炮台上看见第一缕阳光的时候。 就率先开炮。等到法军反应过来的时候他们早跑啦。等到法军陆战队上岸。之后。淮军和湘军利用有利地形开始还击。每天周而复始,让法军非常头痛。而当时的法军也拿他没办法。马尾海战福建水师战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清政府的决策问题。当时慈禧太后已经决定把。冯子材镇守镇南关。刘铭传镇守台湾。但是在主战或者主和决策问题僵持不下。从各种情报方面获得的信息显示。法军早已做好开战的准备。而且刘铭传在离开,浙江前曾经发电报给南洋水师的指挥官兼闽浙总督曾国荃将军。要他密切注意煤炭的出口数量。做好随时开战的准备。因为刘铭传从各方面汇总过来的情报上面显示。法军在各个港口加紧购买煤炭和各种补给。


怀兴


很多人都觉得,福建水师在马尾海战中的全军覆没是因为遭遇突袭而造成的。实际上,即便是福州水师全部出动,也根本不是法国东方舰队的对手。双方在武器技术水平上,就不在一个等级内。这才是孤拔能带着舰队横行东南沿海的原因。

由于海军在进入19世纪后半段的铁甲舰时代后,技术进步飞快,很多舰船在出现10年后就面临彻底彻底落伍的危险。甚至也会出现旧思路设计的船才下水,就已经被新思维的改良船型给淘汰。

孤拔率领的法国舰队,代表着当时欧洲海军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这其中就包括了装甲巡洋舰这个新的概念。这是海军完全步入铁甲舰时代的标志,也是巡洋舰防护力升级的代表。由于大部分国家的战列舰不可能长期在海外执行巡逻等次要任务,所以就通过建造小一号的装甲巡洋舰,来充当海外舰队的旗舰和主力。当时清政府正在筹划的北洋舰队,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然而北洋舰队的大部分船只都没有能赶上中法战争。

再看福建水师这边,他们实际上很不幸的站在了之前一个时代的海军技术特点上。大部分船虽然有装备铁甲防护,但船体本身是木壳制造的。这就让军舰的防护水平要差了一大截。同时,船上的火炮也更为陈旧,根本无法在火力上威胁大部分法国军舰,尤其是堪称“小号战列舰”的装甲巡洋舰。

最后,但是清军在马尾附近并非没有备战。只是虽然有了洋务运动的积累,大清在技术上始终是一个追赶者,无法获得最新的武器技术。他们不仅本能的选择了据守策略,甚至还将很多地方部队堆积到福州一带。在马尾海战的尾声,法国军舰一度杀入了河口位置。清军在当地布置了许多旧式的绿营水师战船。这些在中世纪都不显得性能优良的战船,被法国像练习打靶一样,逐个击沉。平均摧毁1艘绿营战船,只需要1发炮弹。

在当时的清军水师中,北洋舰队根本还没有成军,福建水师和南洋水师则技术非常落后。孤拔在后来的战争中,一直希望能够击沉南洋水师的几艘木壳巡洋舰。后者则一直在各个港口间来回躲藏,才免于被摧毁的噩运。


所以,这种巨大的技术落差注定了马尾海战的结局。哪怕清军敢于出港硬来,结局也不会比历史上的战果更加好看。后人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总是片面的忽略技术原因而将计谋和所谓的胆识放在主要位置。这无疑也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刻舟求剑之举。


米南德王问道


有关近代海军、中法海战的问题问海研会就对了,陈悦来解答。

1884年8月23日,法国海军东京支队一部向中国船政轮船部队主力发动突然袭击,战事仅仅进过20分钟左右,船政轮船就几乎全军覆没,其中主要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法国军舰先发制人,船政轮船没有还手的机会;

二、法国军舰的杆雷艇和多管机关炮,对船政轮船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接下来就这两个方面详细论述。

一、法国军舰先发制人,船政轮船没有还手的机会

1884年7月,为了逼迫清政府回到外交谈判桌上,并在观音桥事件的谈判中让步,法国海军东京支队军舰开始进入通商口岸福州,具体就是停泊于罗星塔附近、距离船政很近的马江江面。目睹法舰来势汹汹,帮办福建海防事务张佩纶与船政大臣何如璋以及船政所辖的舰队——轮船的主要军官会商,采取了在江面上与法舰相抗衡对峙的战略。

(马江之战爆发前双方舰船对峙态势图。制图:顾伟欣)

(马江之战前,美国海军情报军官拍摄的现场照片。照片中,近景是法国巡洋舰“杜居土路因”,在这艘军舰舰尾后方内侧,可以看到远处停泊着另一艘军舰,那就是与该舰抗衡的船政军舰。由这张照片,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当时交战距离之近)

至8月23日马江之战爆发时为止,马江江面上出现了一幕中、法军舰相邻而泊,互相提防、对峙的形势。由于马江江面不宽,深水航道更窄,在这种水域不可能进行舰队编队机动作战的海战,其战斗形式必定是舰与舰之间的各自为战对抗。在当时双方军舰相距十分近的情况下,决定胜负的因素非常简单,那就是谁先开火。哪一方先开火,就可以用在近距离上几乎百发百中的射击,首先对敌方造成摧毁性打击,使敌没有还手的能力。

1884年8月23日的战事正是如此,法国军舰先开火后,几乎就是在第一轮射击中就将船政军舰打得七零八落,决定了胜负。而船政军舰根本没有获得还击的机会。

二、法国军舰的杆雷艇和多管机关炮,对船政轮船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中法马江之战时,双方参战军舰的规模、设计都十分接近,而法军之所以得以取胜,除了占据先机外,还仰赖了两件秘密武器,即杆雷艇和多管机关炮。

(法国美术作品,马江之战打响时,2艘浅灰色的法国杆雷艇首先重创了船政轮船的主力舰“扬武”“伏波”)

杆雷艇是鱼雷艇的前身,小艇上装有雷杆,发动攻击时快速接近敌方军舰,将雷杆伸出戳向敌舰,而后引爆雷杆头上的杆雷,达到重创敌舰的目标。中法马江之战时,法国海军东京支队司令官孤拔正是杆雷兵器的提倡者,因而战斗一开始,孤拔即安排两艘法军杆雷艇发动突袭,将马江江面上船政舰队规模最大的两艘军舰“扬武”“伏波”击伤,起到了斩将夺旗的效果。

(法国军舰相对于船政军舰的高空火力压制示意。制图:司昂)

(美术作品:法国水兵使用哈乞开司5管机关炮居高临下扫射)

(船政轮船旗舰“扬武”操演火炮时的景象,可以想见,在这种状态下一旦遭到敌方来自高处的密集炮火打击,甲板上将会陷入何等的困境)

在发动杆雷艇袭击的同时,法国部分参战军舰还有另一种极为可怕的武备,即5根炮管的哈乞开司机关炮,是一种高射速的武器,类似于现代的多管机关枪。当时法国部分军舰在桅杆的桅盘上安装了这种机关炮,因为两方军舰相距很近,机关炮就可以居高临下扫射敌方甲板。而船政的军舰,几乎全部是露天炮甲板布局,即所有的主要火炮都安装在露天的主甲板上,也由此,当船政军舰在露天甲板上集结舰员、准备反击时,法国军舰从高空而下的密集弹雨扫射,造成了中方灾难性的人员损伤,大量炮手伤亡,炮位上无法安然操作,这更使得局势进一步恶化。

作为后话,马江之战中军事技术层面发生的这两处血的教训,被当时建设中的北洋水师牢记。此后,北洋水师从西方订造的军舰,无一例外地被要求安装大量多管机关炮,而鱼雷艇部队,更是被北洋大臣李鸿章视作是极为重要的建设对象。


海研会


原因应该有三个 1.清政府狂妄自大,闭关锁国,导致的武器装备落后,福建水师的军舰大多都是用木头做的,即易燃又不扛炸,防护能力很弱,肯定就不能有效反击 2.清政府的战意很弱,从中法战争刚开始,清政府就有妥协求和的意思,不强势,导致士兵也没有足够的士气,也失去了先发制人的机会。 3.清政府派的指挥者根本不具备军事指挥的能力,法国军舰都进入港口了,还是命令士兵不先开火,压根就不能根据战场情况及时处置,最后就只能是被动挨打,被打的屁股尿流 用的来说,还是落后,思想意识淡薄不强势造成的


农民小虎子


福建水师战败的原因是,一,被偷袭,二,战舰没有后炮,三,没有快速传递情报,四,闽江口沿线炮台未有效炮击敌舰,五,没有战备值班巡视舰,当敌人充分了解闽江水情后是在落潮时间偷袭马江。因为战舰停靠码头都是舰首朝上游方向停靠的,(这是江河特性)当我舰被偷袭时战舰处在休息状态再加上舰尾没有舰炮无法反击,再起航战舰还要调头(船不比汽车调头方便)因此损失惨重满江尸体。法舰能够顺利驶向马江应该有汉奸带路不然无法到马江,因闽江口水情特别,在后来日本侵华时期日本战舰也想进入但没人引航未能进入福州。


啤酒花589





1884.7.15日,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舰队闯入福建闽江口,提出要入福建水师基地马尾军港停泊。福建船政大臣何如璋会办大臣张佩纶害怕拒绝生衅,影响和谈,竟同意了这一无理要求,并给予"最友好的接待",希望借此缓和局势。但法舰驶进马尾军港以后,日夜监视港内福建水师,不许其移动,声言动则开炮。广大官兵愤恨法舰侍强相逼,多次要求起锚整训。李鸿章以"战期未至"为借口,严谕福建水师不准备战,甚至下令"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继续听任各舰在江心抛锚。

1884.8.22日,法舰发动突然袭击,福建水师猝不及防,仓促应战,有的兵舰还未来得及起锚就被击沉,或起火焚烧。经过大约半小时战斗,福建水师最后全军覆灭,官兵伤亡达700余人。马尾造船厂也被炮击,一艘正要完工的快船被破坏。



当时清政府的军政、外交大权实际掌握在李鸿章手里。他虽然曾提出"自强"口号办洋务,但一遇到外国侵略,从来没有讲过主战言论。为了保存淮系军阀集团的实力,一味求和,是"和而不战"的典型。在马尾海战打响前,李大讲"不可轻言战事";在战争打响后,他不想如何取胜,却一心求和,完全执行了一条投降主义的路线。李鸿章真的是"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为此,当年左宗棠说了一句非常经典的话,"十个法国将军,也没有一个李鸿章坏事"。由此看来,此话并非虚言。


夕颜129783522


主要原因应该有三个

1.清政府狂妄自大,闭关锁国,导致的武器装备落后,福建水师的军舰大多都是用木头做的,即易燃又不扛炸,防护能力很弱,肯定就不能有效反击

2.清政府的战意很弱,从中法战争刚开始,清政府就有妥协求和的意思,不强势,导致士兵也没有足够的士气,也失去了先发制人的机会。

3.清政府派的指挥者根本不具备军事指挥的能力,法国军舰都进入港口了,还是命令士兵不先开火,压根就不能根据战场情况及时处置,最后就只能是被动挨打,被打的屁股尿流

用的来说,还是落后,思想意识淡薄不强势造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