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外交史上最尷尬的烏龍事件

中國是禮儀之邦,外交向來嚴謹。可建國這麼多年,不可能面面俱到,今天就說一說外交史上最尷尬的「雅典事件」

1973年的一天,捷克斯洛伐克駐希臘大使館給中國駐希大使館發去晚宴請帖。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的名字叫「科威克」,翻譯錯把之當成了國家「科威特」,於是乎通告周伯萍大使科威特大使館有請。這是錯誤巧合之一。

然而科威特大使館當天並無活動,路上也沒有工作人員接待。可巧,比鄰的以色列大使館卻在組織活動,中國大使館的車糊里糊塗地就跟著以色列大使館的工作人員的指揮進了以色列大使館。這是錯誤巧合之二。

新中國成立以來,外交史上最尷尬的烏龍事件

就這樣,中國大使拿著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館的請帖,誤認為是科威特大使館的請帖,最終進了以色列大使館。

要知道,當時還是冷戰期間,社會主義陣營和資本主義陣營處於絕對的對立當中,在巴以衝突上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站在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國家一邊,歐美等資本主義國家站在以色列一邊,完全是漢賊不兩立的敵我關係。社會主義陣營的老二哥中國自然也是不承認以色列這個國家的存在的。

周大使剛到雅典就任不久,與雅典的各國大使並不熟悉,下了車以後誤將以色列大使當成了科威特代辦,與之親切握手。以色列大使異常激動,以為中國要給個突然驚喜承認以色列。

當場的記者也趕緊圍上去拍照,問大使「你來到這裡是不是意味著中國承認以色列了?」大使滿臉懵逼,義正言辭地駁斥了記者,然後等以色列大使館得活動結束了以後氣鼓鼓地離開了這裡。

第二天《紐約時報》等國際媒體鋪天蓋地地報道這一事件。周大使不知情,還不慌不忙地到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館參加活動呢,在場的阿拉伯國家大使們早都已經炸了鍋,簡單交談之後大使才意識到自己走錯了使館,闖下了滔天大禍。

新中國成立以來,外交史上最尷尬的烏龍事件

之後在周總理的斡旋之下,這一事件被圓滿解決,獲得了阿拉伯國家的諒解,但周大使和以色列大使握手的尷尬時刻,將永遠被記錄在《紐約時報》的頭版頭條上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