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查出患有高血脂的病人应该如何应对自己的病症?

_记忆中窥见


高血脂是指血脂高于正常水平,一般成年人空腹血清总胆固醇>5.72mmol/L或甘油三脂>1.70mmol/L或高密度脂蛋白<0.91mmol/L,考虑为高脂血症。下图就是高血脂造成血管壁脂肪斑块形成:



高血脂症是脂类代谢紊乱的疾病,发现患上了此病首先要正确认识这个病,即要认识到这个病的危害,也不要过分担忧。

高血脂发病原因有哪些呢?可能是先天的代谢相关的基因缺失,也可能是后天饮食、环境、情绪、其他的代谢疾病等影响导致的,它的主要的表现就是难以代谢的脂质在血管内壁进行堆积,所以容易造成动脉的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又会导致很多的心脑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所以高血脂不单单是检查报告上一个异常的数字,而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警告。


当然,也不要过分的紧张,继发性的高血脂还是完全有可能恢复正常的,需要注意哪些呢?

1、首先要从饮食上开始,保持低盐低脂的饮食,尤其是减少肉类内脏的食用,可适当的食用一些鱼肉,食用油也最好换成植物油,平时多吃粗粮以及蔬菜,保证充足的蛋白的摄入。

2、其次要增加锻炼,控制体重。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脂类的代谢,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以有氧运动为宜。对于以及还有心脏病等疾病的患者,尽量不要剧烈运动,可进行一些较舒缓的运动,例如太极。

3、最后,戒烟。因为抽烟会降低脂蛋白脂酶的活性,同时对血管内皮有损伤,会加剧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发现高血脂要摆正心态,从饮食等各方面控制血脂,如果血脂过高的话,还要配合药物的治疗。


影像科医生张浩


医生大白话:关于高血脂,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前一段时间,我和老妈说起以前家里都是吃猪油的事情,老妈告诉我说这种猪油吃多了血管里容易长血栓,因为猪油天冷一点就会变成固体呀,它到了血管里一定也是固体,就把血管给堵上了……老妈说的是一套一套的,我知道这时候的我只要频频点头就行,但还是没忍住:"可是,妈,那猪油夏天30度都是液体啊,在30多度的人体里不是应该也是液体吗?"话一出口,我就知道自己晚上那顿饭里煮熟的大鸡腿要飞了……

其实猪油不叫猪油,脂肪也不是你认为的脂肪。不提倡吃猪油不是因为它身为饱和脂肪酸,它那个爱凝固的个性,而是因为猪油有饱和脂肪酸的同时胆固醇还很高。

脂肪类的化合物包括油、脂肪和类脂。动物和植物性食物中的油脂主要是油和脂肪,一般把常温下是液体的称作油,而把常温下是固体的称作脂肪。脂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脂肪是由甘油和长链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即甘油三酯(TG)。

其实我们身体里储存的脂肪90%以上都是甘油三酯,说到这个大家就想起来体检里那个血脂化验单里的甘油三酯了,好多人都说有高血脂,或者高胆固醇血症,到底啥意思,看不懂。其实胆固醇属于脂肪类,高胆固醇血症也可以叫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到底是指什么?我们的血脂从哪里来?】

其实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和类脂的总称呼。其中中性脂肪是指甘油三酯和胆固醇,而类脂是说磷脂、糖脂、固醇和类固醇。而我们说的高脂血症确切来说叫做高脂蛋白血症,为什么我们的血液里要会有脂蛋白存在呢?

因为我们的人体需要脂肪,脂肪是我们需要的很重要的东西,比如人体要合成激素就必须有胆固醇,新生细胞的细胞膜也需要脂肪,所以我们就必须从食物里获得这些东西,然后它们从我们的嘴巴进去,最后在小肠吸收再通过小肠上的血管以血液的形式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可是这些脂肪本身油性的,没办法在血液这样的“水”里运输,所以这些脂肪都必须和一种蛋白质结合生成脂蛋白,简单来说这个脂蛋白就是个出租车,脂肪要是不上去,就没办法去到它该去的地方,人体想要正常的运转就会出问题。

细细说来,这种脂蛋白的基本结构是这样的:以不同含量的甘油三酯为中心,以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分子包裹在周围。它还有个名字叫做脂蛋白胆固醇,所以脂蛋白等于脂蛋白胆固醇。所以医生们就简单的把高脂血症分为高胆固醇血(TC)症、高甘油三脂(TG)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

【我怎么就高血脂了?血脂的化验单该怎么看?】

很多时候大家一看化验单上的字母就头大了,其实说起来十分简单:

这个化验单里总胆固的数值是5.5,它是下边这三个项目数值的总和,其中HDL-CHOL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OL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HOL是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大部分情况下我们会直接把它们简写成HDL 、LDL 和 VLDL。那个CHOL是英语cholesterol 的简写,翻译为胆固醇。

这些脂蛋白胆固醇是根据密度类的,它们从大到小依次是:CM乳糜微粒, 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LDL低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

这些脂蛋白中主要负责运送血液中的甘油三酯的是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主要负责运送血液中的胆固醇的是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

注意,这其中的乳糜颗粒是我们吃进去的脂肪分解以后,最先在小肠合成的进入血管中最大的脂蛋白颗粒,一般空腹12小时后在血管里消失,所以一般血脂检查都要求早晨空腹,就是为了避免影响检查的结果。前一段时间我们在新闻看到像“牛奶”一样的乳白色的血,其实就是乳糜血。

关于低密度脂蛋白,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它是破坏血管的“坏胆固醇”,而高密度脂蛋白是保护血管的“好胆固醇”,血管只要被破坏了,那些流动的血液就容易被“挂”在血管里边,形成“水垢“,医学名词叫做斑块。血管坏了斑块成了,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什么的就都来了。

所以医生们常说,高血脂的朋友们,要密切关注的的不是甘油三酯而是低密度脂蛋白,其实啊,我们说的高血脂只是一个症状,它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身体出现了问题,不能好好的处理这些“脂肪”,小部分人是因为身体疾病比如糖尿病、甲减等原因,这种叫做继发性血脂异常。大部分人还是因为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平时吃的脂肪太多,消耗掉太少,最后我们的身体超负荷的处理这些脂肪最终给累病了。这种不明原因的血脂异常,叫做原发性血脂异常。

其实我们身体里的脂蛋白主要有两条代谢途径:

一是外源性代谢:从食物里吃进来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他们在小肠合成乳糜微粒,然后慢慢代谢掉。

二是内源性代谢:是指由肝脏合成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变成中间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然后从肝脏或其他器官代谢的过程。

而高密度脂蛋白就比较厉害了,它参与胆固醇的逆向转运途径,在这个途径中,它会把胆固醇从肝脏以外的血管中收集过来都运进肝脏进行统一的代谢和再循环,所以它才有了个保护血管的好名声。

【我的血脂太高了,医生让我吃药怎么办?】

我们最常用的调制药物有两类:

1.他汀类如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它就是在阻止肝脏合成胆固醇,也就是内源性代谢的途径,它不仅能降低血里的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还能加速血浆里低密度脂蛋白的分解,还能升高密度脂蛋白,保护血管。所以这种药是主要适合高胆固醇血症和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也是因此,有的朋友吃了这个调脂药会出现肝脏功能异常,比如转氨酶升高,所以医生会告诉你要定期查个肝功,即使出现明显的转氨酶升高,一般停药后很快就能恢复正常。

2.贝特类如非诺贝特,它主要是在分解降低极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还能升高密度脂蛋白。它主要适合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因为这种药也是作用在肝脏上,所以禁用于肝肾功能不良者和儿童、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3.依折麦布,这是肠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它是直接作用在肠道的,阻止食物中的胆固醇从肠道吸收入血液,可以加速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适应症为高胆固醇血症和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

4.烟酸 它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适合高甘油三酯血症和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混合高脂血症。可以针对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是目前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比较有效的药物。禁用于慢性肝病和严重痛风者,慎用于溃疡病、肝毒性和高尿酸血症。

5.树脂类如考来替哌。适合高胆固醇血症和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

【除了吃药,高血脂的朋友还应该怎么做?】

英国血脂诊所计划(United Kingdom Lipid Clinics Programme)研究纳入2508例受试者,发现仅控制饮食就能让60%的受试者体重平均减少1.8%,还能把他们的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降低5%-7%。对一些饮食习惯比较差的病人,明显的饮食改变能让他们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30%!

1.那么我的胆固醇太高了,我该怎么办?

其实胆固醇升高并不可怕,它只是这些可能增加冠心病和中风发生的风险因素之一,还有很多风险因素,比如:吸烟、高血压、父母、姐妹或兄弟中有男在55岁以下,女在65岁以下有心脏病。如果已经发生过心肌梗死或中风,有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的朋友就可以用他汀类药控制了。这里的胆固醇是指总胆固醇,是那些脂蛋白胆固醇的总和。

我们不通过药物也可以降低胆固醇,但要在医生确定你不需要吃药以后。

我们可以:1.控制体重 2.运动锻炼:研究发现运动可能提升HDL高密度脂蛋白。 3.戒烟 、限盐 4.饮食治疗:不要吃红肉、奶油、油炸食品、乳酪和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的食物,要注意的是很多油炸食品和奶油糕点中的反式脂肪酸对血脂的影响很大。5.可吃适量的鱼、鸡鸭、蛋、牛奶。6.科学研究显示富含纤维的食物,比如水果、蔬菜、豆类和燕麦有利于降低胆固醇,还有坚果,比如核桃和开心果。《2016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白皮书》显示,我们国家的老百姓每天膳食纤维摄入量只有13.3g,而健康膳食要求每天要吃25-30g,在中国90%的人吃的都不够!我们的主食中要粗细搭配增加玉米、荞麦、燕麦等粗粮。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2.如果我的甘油三酯太高了,我该怎么办?

甘油三酯太高的朋友容易得胰腺炎,胰腺炎简单来说就是本来负责分泌消化液来消化食物的胰腺,开始消化起“自己”来了,这是一种非常凶险的消化科疾病,不仅如此高甘油三酯的朋友还更容易出现心肌梗死和中风。同样高甘油三酯也只是一种危险因素,如果有吸烟、高血压、糖尿病、超重、父母、姐妹或兄弟中有男在55岁以下,女在65岁以下患上了心脏病的话,心梗和中风风险就会更高了!

我们不通过药物也可以降低甘油三酯,但要在医生确定你不需要吃药以后。

1.控制体重 2.定期锻炼 3.避免含糖和高碳水化合物的东西:比如果汁汽水糖果,精米面,可以多粗粮和少细粮搭配食用。4.避免食用红肉、黄油、油炸食品、奶酪、油类和含油很高的坚果。5.限制饮酒。我在消化科经常遇到喝酒过量的大胖子,他们进医院大部分都是因为得了胰腺炎,他们大部分都在ICU里待过,甚至有人没能再出来。

高血脂的朋友,请一定记得如果需要吃药,它和饮食一起努力才能更加有效。

我一直再说预防永远要大于治疗,我们总希望用几个星期或者几天的药来解决我们用几十年不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整”出来的病,这就像是拿鸡蛋碰石头,必须要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这样从根源抓起,才能事半功倍,远离医院!

健康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未病先养,一养一生。

部分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内科学》,《生物化学》,《实用医学营养手册》,《2016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白皮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uptodate基于循证医学的临床顾问。

本文花费10小时,预计阅读仅需5分钟,如果您觉得还不错,请记得点赞和转发哦。你们的每一次鼓励都是我行走路上最美的阳光.





科普医生博雅


高血脂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高发于中老年人群。作为典型的生活方式疾病,高血脂的发生与人们日常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息息相关。因此,预防高血脂,需趁早开始。

被查出患有高血脂的病人应该如何应对自己的病症?

高血脂发生时,患者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而很多患者在被告知血脂异常时,会担心其治疗的困难以及其潜在的危害。高血脂发生时,患者应该怎么正确面对?

1、正视自己的病情:虽说高血脂容易反复,需要患者长期坚持用药治疗,但一般患者注意遵医嘱用药,控制稳定,定期复查即可,无需太过担心。尤其是对于单纯血脂升高者,若没有其他危险因素,一般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较低。该类患者若血脂升高并不严重,可首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进行治疗,通常可恢复正常。无论如何,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正视自己的疾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2、积极进行治疗:发现高血脂时,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一般而言,对于血脂轻微升高者,且未有其他危险因素,医生会建议首先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干预无效者或血脂呈进行性升高者,应及时开始药物治疗。而对于伴有其他相关疾病,如高血压、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等,属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应立即开始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降脂药包括他汀类药物、贝特类、烟酸类药物等,患者应遵医嘱选择单用或联合用药。

3、生活方式干预:无论是否用药,改善生活方式都是首要的。具体来说,患者应注意,节制饮食,以低脂、低胆固醇、低热为基本原则,少食动物性食物、油腻食物,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粗粮等;坚持每天运动30min,每周至少5天,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保持健康体重;保证充足睡眠,规律作息;切忌长期高压、紧张工作,保持良好心态等。


盐酸索他洛尔


我现在越来越相信病从口入这句话了,因为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反而人的身体却越来越脆弱了。只要是换季节的时候,或是在气温反常的时候。一些身体比较弱的人立即会染上一些疾病,比如伤风感冒什么的都是常有的事。



而且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三高症状的人也是越来越多。特别是那些吃得好了,运动少了。特别是有车一族,他们是吃完饭上车上完车上床。反正就没有让自己身体得到一点点锻炼的时候。往往这些人摄取的高脂肪的东西排泄不出去,所以高血脂的现象也是大有人在。 当前,高血脂症的患者特别的普遍,它包括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复合性高脂血症。这些病症都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它对我们的肾脏,末梢循环,胰脏,瘙痒症,免疫系统,血液系统疾病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对于高血脂的人来说,药物治疗无明显改善,还得要通过调节饮食结构来改善,尽量不吃或者少吃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骨髓,鱼子,贝类等。
要尽量的鼓励自己经常吃一些蔬菜水果,他们还有大量的植物固醇可以抑制胆固醇吸收,起到抗动脉硬化作用。适量或少量饮酒也能降低胆固醇。另外还要做适当的运动,通过运动,脂肪中的酯酶活性增加,血脂相应降低。另外。还可以多喝一些清热解毒,改善血脂的清茶,让自己远离高血脂的病痛。


伊春美食美客


高血脂是由于脂肪代谢紊乱导致体内血脂水平过高而引发的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血脂的异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很大的关系,降血脂对于预防冠心病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大的意义。

明白了高血脂对健康的影响,我们就需要积极面对,谨遵医嘱,需要每天吃药的话一定要按时按量吃。除了药物外,我们日常的饮食生活习惯对治疗高血脂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主要需要做的就是饮食调理和加强运动。

饮食调理

对于高血脂的饮食调理,就是要做到“两低一高”,即“低热量、低脂肪和高纤维”。每餐主食要粗细搭配,全麦食品、玉米、小米、高梁、燕麦、荞麦、各种豆类都是不错的选择。多吃果蔬,多吃精选优质蛋白,如鱼类、禽类、牛肉等;少吃猪肉;不要吃动物内脏、人造黄油、奶油等等

加强运动

坚持每周 5 天,每天 30 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控制血脂。怎么判断运动强度呢?科学的方法是买个可以测心率的手环,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运动心率的50%-60%(最大心率计算的公式:男性最大心率=220-年龄,女性最大心率=226-年龄)。还有一个粗略估计的小技巧:如果运动过程中可以正常说话,但不能唱歌,那就算是中等强度。如果运动过程中说话要喘气,那就算高强度。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就是每天休息好,不要熬夜。只要做到这些,高血脂就会很快治愈的。


营养师Coco


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有了高血脂的问题,如何应对?今天就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相关知识。

高血脂的思想应对

先不谈生活调理,也先不谈药物控制,先来谈一下如何正确的看待高血脂的问题。

对于血脂高的问题,有这样两种错误的认识,一种是大大咧咧,没啥感觉啊,不用管它!而另一种则正好相反,惊慌失措,这可怎么办?还能吃肉吗?还能吃鸡蛋吗?

这两种想法都是不可取的,发现血脂偏高,一方面不要过分惊慌,不管是偏高情况如何,现在的医疗水平,大多数情况都是可以控制的;另一方面,也要认识高血脂可能带来的健康危害,出现高血脂而没有感觉,并不代表高血脂对健康没有损害,及时有效的控制好血脂,是减少高血脂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有效应对措施。

其实出现血脂异常的问题,首先应该做的,应该是结合血脂升高情况,具体的血脂指标以及其他方面的心血管疾病风险,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家族史,吸烟,慢性肾病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评估心脑血管的疾病发生风险,因此,血脂如果重度升高(如总胆固醇超过7.2,低密度脂蛋白大于4.9),心血管疾病风险肯定较高,但即使是血脂略超出上限,但如果存在其他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综合评估下来,同样可能是高危的情况。

因此,对于高血脂,一方面要理性面对,另一方面也要认识到其对于健康的危害性,综合评估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程度,才能确认是否需要进行服药控制血脂以及血脂控制的目标。

高血脂的生活应对

虽然高血脂的产生,跟猪油吃的太多没有直接关联,但是出现高血脂的问题,说明身体对于摄入脂质的代谢已经出现了问题,因此,生活上的调理改善,是应对控制高血脂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对于单纯轻度血脂升高的朋友,没有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不用服药,单纯的通过生活调理来控制血脂,通常情况下,针对自己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严格的自律,对于轻度的血脂升高情况,都会有较大的改善。

哪些不良习惯会导致血脂代谢异常,出现高血脂的问题呢?

1. 喜食油腻,饮食无度;

2. 高糖饮食,高糖饮食同样可以影响脂质代谢,同时也不利于体重的控制;

3. 肥胖而不控制体重;

4. 不喜运动,没有运动锻炼习惯;

5. 喜欢喝酒,经常大量饮用烈性酒;

6. 吸烟;

7. 作息习惯不良,经常熬夜。

这些方面的坏习惯,都可能会影响人体内脂质的代谢,有轻度高血脂情况的朋友,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针对性的选择2到3项进行改善,一般经过三个月的生活改善后复查血脂,很多时候都会有较大的改善。

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如果发现血脂降下来了,并不代表高血脂被彻底“治愈”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应该继续坚持,而血脂情况也要定期监测。

高血脂的药物应对

对于有高血脂,同时经过综合评估,属于心血管疾病高危或极高危情况的朋友,通常除了要坚持上面探讨的生活方式干预以外,一般情况下,也需要服用药物来控制血脂指标。

控制高血脂,大家最熟悉的药物就是他汀类药物,老一代的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到较新的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匹伐他汀等,都是高血脂患者的常用药物,常规剂量应用,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30~50%左右,是目前临床上控制高血脂、稳定斑块,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首选药物和基础药物。一般情况下,他汀类药物需要长期服用,也要注意其可能引起的转氨酶升高,肌肉疼痛,血糖代谢异常等方面的不良反应,根据情况及时的调整药物剂量或换服其他药物。

除了他汀类药物以外,强氧化剂普罗布考可以降低血脂的同时,预防和延缓动脉硬化;依折麦布可以抑制肠道的脂质吸收;考来烯胺可以阻断肠道内胆汁酸中胆固醇的重吸收;贝特类药物,如吉非贝齐,非诺贝特等,可以更有效的降低甘油三酯;高纯度的鱼油制剂(多烯酸乙酯),也有降低甘油三酯的功效;而一些中药制剂,如血脂康,脂必泰等,也都是可以用与降血脂的药物。请大家根据自身的血脂情况,身体对于药物的耐受性,咨询医生,合理选择应用。


李药师谈健康


血脂是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后期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主要原因是高血糖、高血脂、运动少等。所以针对性的预防包括清淡饮食、适度运动、心情舒畅、起居有节、作息规律、戒烟限酒等等。


郑大一附院介入科史沛


少吃不吃脂肪高食物

过年,酒席,少去不去

贵在毅力坚持

为身体舍友情

多吃粗粮果蔬

过年偷着吃也得吃

给自己开小灶:吃粗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