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還能活多久?

帝子乘風


聯想首先是一個巨型跨國企業,在聯想下有著數以萬計的員工,聯想有著TO G、TO B、TO C多條產品線,PC、手機、服務器、數據服務等業務。作為PC廠商,聯想已經是佔世界市場份額的第一,國內更是近半,市場、投資人、用戶,其實都不想聯想倒下。

如果拿最最最前沿和目前最火最受大家關注的技術創新來看,聯想肯定不是最突出的,但是要看一家企業的能力話,要看的是綜合能力。你不能說華為在手機終端上現在中國第一,他就中國第一了,這也是最早時候華為從固話業務到通信基站等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最後才在手機業務積攢成了第一。之前的手機業巨頭,moto、愛立信、諾基亞,那個不是這樣發展的,只是在個人終端領域他們落下風了而已,等你從源頭看,哪個不是牛逼的很?

未來,在電子消費行業的競爭,實際上是全品類的競爭,跨手機、跨PC也會跨越智能物聯。隨著5G和AI技術的商用化落地靠近,智能終端設備之間的連接,將升級至AI交互式場景互聯,誰能率先實現全域全維度實時智能連接,誰將開始領導這個時代。

這個不只是面向用戶端的發展,更多的是後端設備的能力。手機再厲害,也是要通過後端傳回的數據進行運算處理的。

從目前來看,聯想目前在PC領域擁有絕對領先地位,並在手機行業及智能物聯設備行業加速佈局。重要的是目前在大型超算計算機領域,聯想確實是中國對抗美國的先鋒。(不知道的可以去搜索一下:未名一號)

目前聯想提出的SIoT雲平臺已經搭建完畢,並向生態夥伴開放,內容及服務運營能力持續提升。聯想現在倡導設備層、平臺層及內容層開放合作賦能。

聯想在5G和AI智能方面的技術積累,以及生產、供應鏈、渠道等優勢積累,使得聯想已經具備以全域智能化佈局產品的能力(源自聯想自己的戰略,可以去搜索一下),可以提供包括軟件、硬件、內容及服務平臺整體全域智能化解決方案。從智能PC,智能手機及SIoT場景方案,聯想提出的全域智能化佈局已經開始落地。

所以在未來整合了全場景下的智能化服務,聯想肯定是能夠一直活下去,且活的很好。


客觀看事禮貌說理


一石激起千層浪,好像我們馬上就要看到聯想壽終就寢,黃土壓身了。眾多答主都預測出了時間,還確切的稱最多活不過3年,看得我非常的震驚!

即使聯想算不得中國企業中的巨無霸,但至少也是IT行業舉足輕重的大公司,去年上半年的營收超924億,幾年前它就以中國民營企業身份打進了世界500強的地位。PC產業之後,它也成了全球最大的PC生產商。

突然間因為一件公關品牌危機,就開始討論聯想還能活多久是不是有點滑誇張了,而且還給出具體死亡時間是不是很不靠譜,居然還贏得了很多人點贊。

聯想是可能在當年科技大勢下出現了很多跑偏的現象,但並不能因此而否定它之前所做的努力和付出,還有它在十幾年來打下的基礎。全球第一的PC帝國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倒下,你要說諾基亞都垮了,那是因為手機變樣了。可是如今絕大多數人辦公都離不開聯想,一是耐用,二是價格實惠。

我並沒有拿錢給聯想洗地的意思,只是看到下面的答主為了迎合民眾的怒氣寫的過分誇張,簡單反駁一下。


張知悅




聯想還能活多久?我不敢說,但我可以從我覺得會做的事,就是聯想選擇了高通。咱只好有點骨氣的盼華有所作為了。意思我不會為聯想掛著民族企業,而選擇很難聯想得到的產品了。

插入一則引用:

“下面是聯想對5G標準的幾輪投票:

一、長碼標準方案投票,聯想兩張票投給高通。結果高通勝出。

二、短碼標準方案投票,聯想兩票棄權,造成華為以一票之差輸給了高通,這棄權兩票是華為落敗的致命因素。

三、控制碼投票,聯想倒是投了華為,這次華為是高票勝出,聯想投票尤如錦上添花,意義不大。”

……聯想還能活多久?不好說,但這兩天,看頭條,就是想聯想或相關權威部門,給出個合理解和說明,在吶喊,但成在通向真相的路上,有相關指點。不然,管他能活多久!即刻永不錄用。


藍浩田


這個話題實在太過沉重,因為,聯想承載了太多中國人的夢想,也為很多中國人實現了夢想。然而,如今的聯想,卻要面對國人還能活多久的追問

說實在的,對聯想提出這樣的問題,還是有點過了,或者說對聯想的前途太過悲觀了。我們並不否認,聯想在發展過程中,確實遇到了很大的困難,業績等出現了下降,甚至被移出了恆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聯想已到了無法生存的地步。要知道,聯想從起步到現在,並非沒有遇到過危機,但都挺過來了,相信聯想也能夠度過眼前的難關。

很多人認為,聯想出現今天這樣的結果,與柳傳志沒有聽倪光南的話有關。如果聽從倪光南的意見,對聯想按照英特爾的模式發展,今天的聯想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甚至會成為中國的英特爾。

問題是,在當時的特殊環境下,如果聯想按照倪光南的說法去做,或許就沒有今天的聯想。因為,與倪光南相比,柳傳志的商人意識確實過濃了一點。可是,中國的企業家,有幾個不是首先是商人,然後才是企業家的。又有幾個不是先顧眼前利益,再考慮長遠利益的。凡是把長遠利益放在首位的企業家,則沒有幾個把企業做起來的。也就是說,在中國做企業,如果不適應當時的國情,要想讓企業做成,把企業做大,幾乎不可能。

以袁隆平為例,做出了那麼多貢獻,甚至已經成為美國的外籍院士,但是,在中國,卻成不了院士。相反,如果能夠像柳傳志一樣,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結合起來,先考慮眼前利益,那麼,袁隆平的個人事業就會好得多。這就是現實。

當然,從現在的眼光看問題,如果柳傳志能夠更多地聽從一下倪光南的意見,在技術創新方面有所作為,並與商業緊密結合起來當然會更好,即便不做芯片,企業也不至於遇到明顯的瓶頸。但誰也沒有後眼,做不到,也做不了。如果真的關心聯想,還是祝願聯想能夠度過眼前的難關。

我們也相信,怪怨聯想的,都是希望聯想做得更好的,也是真心關心聯想的,是對聯想期望值過高的原因。


譚浩俊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沉重卻又很真實的問題。聯想,本應該是一個令國人驕傲的企業,卻做出這種行為,真的是讓人大跌眼鏡。說實話,當我看到聯想對此事件發聲時還抱有一絲幻想,當網上鋪天蓋地的“實錘”證據隨之而來時,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件事它是聯想做的。



不知從何時起,聯想這個曾經的科技一哥的戰略方針逐漸向柳傳志靠攏,之後的聯想變得越來越重視銷量,輕視技術。漸漸的,聯想幾乎所有的技術都考進口,就近十年而言,聯想的研發經費佔收入比重從未超過2%。我想聯想之所以被踢出恆生指數,和著有著很大的關聯。

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聯想在事發初期不但不誠懇道歉,而且還想著混淆視聽來矇混過關,甚至強勢發文要追究造謠者的法律責任。聯想多年經營的品牌形象一夜之間崩塌。現在的聯想已經盡失民心,雖然不會倒閉,但是可以預測接下來的幾年聯想要翻身怕是難了。

不知道各位看官們是如何看待聯想投票高通一事的呢?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讓更多人看到您的觀點,謝謝!


科飛貓科技公社


聯想活不幾天,提前給聯想買好炮,聯想一倒馬上點燃慶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44b499570e9734df49f06f346851d55e\

雷猴王p2p


\n

{!-- PGC_VIDEO:{"thumb_fingerprint": 14752497924212667082, "vid": "9641e640a9ee4d80921bb0c4425ce253\

網工地帶


這話聽起來那麼刺耳,怎麼說出來的?聯想與您有什麼冤仇啊?好好說話不行嗎?咒人死,有什麼好處嗎?那可個大集團,裡面的人可多啦,怎麼死嘛?您求不求生?如果您也是求生之人,那麼聯想內的不也都是求生之人嗎?不要講死,想死還不容易嗎?應該大家來多探討如何活,怎麼樣活好。最好是自我介紹活法,這叫佈施活法,功德無量。聯想本來就是個商貿企業,他完全可以不生產什麼的,專業就是賣東西的。擔心他沒東西賣啦?再說了,聯想不也是要轉型的嗎?聯想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企業有時在創新中失利,這是任何企業都難免的,相對於國內大多數商家來,聯想的成就是三十年奮鬥的積累,這生命力是聯想人自我煉就的。現如今,中國情況特殊,中國要雙創,而不是創傷。不要搞以大吃小,以強凌弱,不擇手段,火中取粟,相互傾軋,您死我活。都是同林之鳥,都是內部矛盾。都應用辯證統一方法處理所有有待解決的問題,面對面握手,交談,擁抱,親吻。重建清親近關係。


李198588733


雖然這是一個比較難以回答的問題,但是我們依然可以客觀地講幾點。

首先,聯想有很大的市場份額,我想這應該是聯想最核心的競爭力。

企事業單位所用的電腦,貌似都是聯想的陣地,這個不可小覷,也足見我們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戰略,只要有這一塊市場在,那麼聯想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的。

這一塊市場很敏感,不是隨便誰都可以去搶佔的市場,關於這一點無需多說。

其次,至於聯想的科技元素、產品工藝水準、用戶體驗等硬指標,在PC方面,好像略輸於Dell。

至於與蘋果之間的差異,聯想可能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如果我講錯了,歡迎大家糾正,對於電子產品不是非常熟悉和了解。

最後,我們都知道聯想是民族品牌,由衷地希望看見聯想在PC和智能手機領域能有一個革命性的突破。


歷史作家煮史問道


在中國,聯想集團早已成為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知名電腦品牌。從普通臺式機到PC可移動終端……以及之後的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事業部都曾在社會上引起巨大轟動!

回顧聯想集團三十多年創業成長史。不難發現聯想集團在以柳傳志帶領下,以20萬元資金起家,成長為全球最大的PC電腦生產商之一,不得不說是一個商業奇蹟!這奇蹟的背後是在老一批聯想人的勤勞吃苦、攻堅克難……



在哪個處在「國貨當自強」的時代背景下,聯想集團以技術自立,短短二十幾年的時間便實現“彎道超車”!將老牌PC製造商,如戴爾、惠普、東芝從初期學習到比肩超越!這期間聯想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才有今天的巨大市場佔有量。成為民族的驕傲,國貨的代表!

但也清醒的看到,自從楊元慶接班聯想之後,雖有前幾年的業績“如日中天”、海外市場不斷擴大。但是最近這幾年聯想給我們的印象卻是一副守舊止步,夕陽晚照的印象。

誠然這幾年既有大環境的影響,比如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作為聯想主業的PC市場份額逐步在縮小。聯想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也推出了自己的移動終端智能手機,比如樂Phone以及之後對摩托羅拉的收購。從而在2013、2014年左右,當時業內人士形容中國手機品牌被「中、華、酷、聯」所壟斷!此時的聯想移動終端業務還算得上可以,但是天有不測風雲。等到2015年、2016年之後,中國智能手機重新攤牌。小米作為後期之秀異軍突起,老牌手機制造商步步高,OPPO等也相繼發力,而聯想在這一時期卻錯過了這一歷史機遇,移動手機業務這塊逐步被蠶食,逐漸被市場邊緣化!而同一時期,起步於廣東省深圳市的另一家高科技公司—華為,卻昂首船頭,引領市場!

不說別的,對標華為。不難看出作為同樣技術性科技公司,在市場瞬息萬變的當下。人才,技術的投入是科技型公司永恆的立足之本,反觀這幾年聯想過分強調市場營銷,份額,對技術的投入遠不及華為等其他科技型公司。

結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放在當下依舊不過時!


祝福聯想早日走出困境,實現更大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