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區大門向外挪了十幾公里,想進景區,必須附加四十元的車費,你還會來嗎?

做個專業房產經紀人


我從業旅遊行業8年,足跡遍佈中國大江南北,喜歡旅行,喜歡冒險,關注我給你分享我旅途中的趣事。

一般情況下,我是不會去的,但是如果景區的景色不錯,我可能會還是回會,畢竟景區大門到入口處有十幾公里的路程,走路過去,要浪費太多時間。


現在好多山嶽景區,景區入口和景區的大門都會隔的一段距離,空出這段距離,讓遊客坐景交。不過這樣的景區對於交通規制管理的還不錯,因為到達景區大門,不論你是自駕,還是坐車過來的,都要不能從景區大門開車到景區入口處,這樣最大限度的限制了交通流暢,並且山嶽景區山路崎嶇,也進一步的保障了遊客安全。

比如說安徽的黃山景區就是這樣,從大門到入口就有一段好長的盤山公路,你要不坐景區交通,要不就步行,不過那一段路不給機動車上去,但是自行車可以上去。


大咖旅行君


景區大門向外挪了十幾公里,想進景區,必須附加40元車費,你還會來嗎?前兩天,我回答了一個類似的問題,也是討論景區小交通的,我對這個問題也確實有點看法,在這再說一說。

景區小交通現在已經是很普遍了,一個景區不搞個觀光車好像有點對不起遊客似的,這其中有為了遊客安全考慮設置的景區交通,比如說稻城亞丁,畢竟是幾十公里盤山路,而且盤山路的寬度十分有限,自駕到景區確實有一定的安全隱患,景區交通統一調度指揮,行進的速度,對向來車,會車位置都是研究好的,安全係數要高一些,這樣的景區交通我是比較贊同的,花點錢認可。

除了上述情況,還有一些不要臉的景區,大門建的賊遠,進去不坐車得走一個小時,沒辦法,掏錢買票吧,之前我吐槽過山西壺口瀑布景區,我覺得對它也不算公平,畢竟還有很多這樣做的,今天我就事論事,不點名說了,現在這景區都為了增加評級而擴大景區規模,評級上去了,門票價格自然就上去了,景區的收入就高了,這也是政策導向產生的問題,我對這一點真的是很反感,應該從更深層次來考慮這個問題,景區的硬件是一方面,景區的軟件我覺得更重要,去一會,大家都吐槽,現在信息如此發達,搞得臭名遠揚對你們景區的發展應該是不會有利吧。

其實上不光是景區交通的問題,現在有部分景區攔路收費,我2016年去敦煌魔鬼城,開車路過玉門關和漢長城遺址,攔路就給修了一個道卡,想過去一律得買玉門關門票,不去這景區也得買票,我靠,這不就是攔路搶劫麼,噁心不?

現在國內旅遊市場的問題真的是太多了,導遊辱罵遊客,景區物價離譜,小交通,門票定價,宰客等等,要改進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不要搞到最後大家都去國外玩了才想起來整改。

上就是我的回答

我會不斷分享新鮮的旅遊資訊和我旅途的見聞


愛玩的老朱同學


我走過全國很多景點,確實發現景點都有這種現象,景區電瓶車,已經成為景區除門票以外的第二掙錢方式了。有些景點就像題主說的,原來沒有電瓶車,後來增加了這個項目。

比如安徽黃山,最早自駕車都可以開上去,開到索道處的停車場,後來就不給上了,遊客必須在山下換乘景區大巴,問了一下原因,說是山上停車場太小,停不了那麼多私家車,就乾脆統一改成景區的電瓶車,我倒覺得這不是壞事。

黃山上去的盤山路蜿蜒曲折,遇到大霧,能見度只有幾米,如果是不熟悉地形的外地自駕車司機,還是挺危險的,我以前坐自駕車上去,遇到拐彎會車,都會倒吸一口涼氣,眼睛一直盯著旁邊的懸崖,生怕出事,我是寧願花20塊錢坐當地司機開的大巴車上去,至少放心些。

西安兵馬俑的大門也開得離停車場好遠,還在停車場和大門中間建了一段商業街,為了讓遊客下車可以一路逛到景區,拉動消費,可對於我這樣不愛買東西的遊客,寧願坐5塊錢的電瓶車直接到景區門口,不然走得累死。

還有昆明石林也是這樣,從大門口到真正的石林景區,也得坐電瓶車,雖說電瓶車是自願消費不強迫,可是沒有人不坐,因為景區大門離核心景區太遠了啊。

黃果樹瀑布,從電瓶車上車點開到大瀑布要開十幾分鍾,也都是山路,想走路過去幾乎不可能。

總之,現在國內大多數景點都需要換乘電瓶車,這已成為普遍現象,像上面提到的景點,到了當地又不能不去,因為都是標誌性景點,而且,對於所有的免門票優惠人群,電瓶車都是不優惠的。

景區這麼做有利有弊,好處就是便於統一管理,減少擁堵,保證了遊客安全,弊處就是收費過高,引起遊客不滿,使遊客對景點大減印象分。

建議景點可以降低電瓶車票價,讓優惠人群繼續享受優惠政策,老百姓出門旅遊,就是圖個能省則省,現在發改委在推行景區門票降價政策,有的門票降了一半兒,電瓶車降價也該走一波了!


看小明


以前我也非常反對這種遠離核心景區大門口的昂貴小交通,又貴又不方便。

但這次一個山村景區的出遊遭遇讓我改變了想法,換位思考一下,這樣可以確保各位出遊有序,安全!

上週踏春,該景區裡面場地有限,不好大規模擴建停車場,停車位有限;關鍵是去景區5公里山路上也就2車道比較狹窄 。雖然景區已安排很對人維護秩序,但是週末私家車太多了,好多人亂開亂停,駕車水平不高,人為事故擁堵嚴重,大巴到後來就堵的不動了。全車人下來走了幾公里。晚上出景區時還是擁堵嚴重。

等候聊天時,景區管理人員也頭痛的不得了,小車駕駛員水平參差不齊,隨便一個小的亂停車、擦碰就會導致大面積擁堵,遊客們都會氣急暴躁,再不管理小交通,他們景區就要完了。


relaxyang


對於此類不公平收費的景點,我是不會去的。

本來遊人去玩,懷著愉悅的心情,是為了看當地的美景。

而突然加收額外的不合理收費,這是一種霸王條款,逼著你給錢。

你說是為了整頓景區,統一管理,不破壞景色,但本來要收的門票錢不就包含所有的這些理由嗎?你加收錢還理所當然的表情,真是讓人厭惡。

說到底,這些景點是大自然的,是屬於全體中國人民的,並不是屬於某一個集團和機構的商品,所以隨意亂加收費用,這本身就不合理。並且人為的在遠離景區的地方做個大門收費,是一個違法行為。

如果不能改變這種現象,我寧願不去,全世界那麼多地方,這裡又不是不可替代。

如果景區想增加收入,可以從增加各種服務來實現,這種一刀切的收費不可取,建議取消大門。

1.停車場和按路程付費的觀光遊覽車。

規劃一片地區專門停車,按時間收費,買門票的適當優惠。對於長途而來的自駕遊遊客,也不會在乎這點小錢,體驗還好。而且每隔一段路程設置一個停靠站,按路程收費,像廣州白雲山一樣,遊客的體驗也好。

2.景區內導遊。

很多人都是第一次來的,你可以在景區門口配備一些付費導遊,有群體的和單人的,當然費用不一樣。一來能統一管理遊客,二來可以給遊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3.禁止攜帶食物,景區內販賣食品。

由於在景區內,你可以稍微賣貴一點,而且景區食品貴一直都是中國的特色,雖然會抱怨,但該吃的還是要吃,這樣能給景區帶來最重要的一筆收入。

4.開發遊玩項目。

有很多自然景點,並不需要投入多少的資金,就可以開發遊玩項目了。比如深林的泡溫泉,度假景區,漂流,遊船等,這也是一筆重要的收入項目。

景區開發不能走一次性的,要走持續性發展,要讓遊客來了還想來,且自發地為你宣傳,這個地方的旅遊業才能發展下來。


愛好旅行的紳士


我覺得價錢不是問題,畢竟旅遊不是每個人都能實現的事情,旅遊不是必需品,而是奢侈品,人們達到一定物質需求後,對美好事物的情感追求才是旅遊,我相信我說這些,絕對會有噴子各種嗶嗶嗶,現在很多國家都要求徵收旅遊稅了,如果能在高價裡有高品,包含了旅遊稅的話,大交通便宜,門票高,房價高,這是正常的,市場決定的,消費品便宜實惠的話,社會各類消費才能拉動,買得起的願意花的,看美好風景點,不願意花費的,覺得價高的,看路邊風景,戈壁荒漠哪裡沒有美景,就像住店,不可能每個人能住豪華酒店,景區不是能滿足每個人的需求。見仁見智的問題,為什麼有人說好有人說壞?好風景需要保護,其實價高有時能起到保護環境的左右,才能延續綠水青山,畢竟中國人太多了。


三進野人山


這不就是說的藏區的很多景區,藏區的景區都是這樣安排的,其他地方不清楚是不是如此,而且觀光車的門票,都是百元以上,奇葩的是去的人還很多,即使是春節,下雪,都阻擋不了這些驢友們的熱情,不是會不會去的問題,而是什麼時間去,人更少,更方便的問題?



比較近一點的是,川西這邊甘孜的一些景區,亞丁稻城,海螺溝,木格措,香格里拉這邊的普達措國家公園,巴拉格宗,遠一點兒的到了西藏以後更是如此,包括珠峰大本營,雅魯藏布大峽谷,等等景區,都是如此,買票的時候一般的情況下,會分為門票和觀光車的票,基本上都是景區門口,距離核心景區,都有20分鐘,甚至半小時,更長的會需要坐一個小時的車,才會到達,特別是去亞丁稻城的時候。

坐上觀光車以後,穿越叢山峻嶺,可以讓你觀看到很多的奇觀,真是最後的香格里拉,一路上所見所聞,對於很多普通人來講,都是從未見到過的,大巴車在羊腸小道上行駛,時而擺動來擺動去,再往下觀察一下,就是深淵,對於恐高的人來講,可能連眼睛都不敢睜。

關於景區大門,距離景區很遠,在藏區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做法,其他地方不清楚,藏區的景區,基本上在大山裡,景區門口會距離公路邊或者距離村鎮比較近,而真正的景區,距離景區門口有很大的距離,這樣設計,一方面景區的觀光車可以是一部分很大的收入,另外一方面,景區門口距離公路或者村鎮比較近,更容易吸引遊客,關鍵還有一點,越是這樣的景區,顯得越神秘,本身坐觀光車,一路上有很多的觀光點,這些也都是賣點,在路上的感覺,油然而生,就覺得非常值得,這些都是經過心理專家,專門設計過,去了就讓人滿意。

好了,就說這麼多吧!關於到西藏自駕,還有什麼其他的疑問,可以隨時關注公眾號,藏區自駕遊,回覆關鍵詞,自駕西藏,就會有一系列關於自駕西藏的一些小常識,等你來哦。


川藏自駕遊


原來都在玩兒這套路啊,怪不得呢,前幾天騎車去了趟我們當地著名老景點兒,二三十年前去時是自然景觀,奇峰、涼亭、飛鳥丶海水大自然鬼斧神工讓人慨嘆不已,松樹綠草山坡到達峰頂涼亭舉目四望那叫一個爽,後來改革開放圈起建門收費,雖這多年常從門前過但沒進去,這回心血來潮把自行車停門口想進去,才知道門已改別處了,順指標騎了陣車到另一相鄰景點兒,進去一看原來倆景點兒成一事了,問題是相鄰這個根本啥也算不上,大多是聲光電人為一些標本什麼的,大面積土地修成電控恐龍之類的,進去後全是木棧道連通兩地,自然景觀面目全非,各種售貨亭娛樂設施商業建築,樹木草地山坡都沒了,禿禿一座奇峰石頭風化的隨時有掉下的可能,連棵草都難找…失望致極岀來了,這就是收了這麼多年錢賣了這麼多年票的一個著名自然景區的變遷史


千里馬158747963


很顯然,即便自駕也不可能讓遊客把車開進去,要是走著進去顯然不太現實。

這是明顯的斂錢行為,說疏導交通什麼的根本說不過去。難道距離近一點一兩公里就沒有空間了?分明是“佔山為王”,收“買路錢”嘛。

北京的一個景區白草畔就有點類似,上山需要坐電瓶車開半個小時,一路上山。不過也可以自己爬山,但要走很長的路,倒不是景區故意把大門設在山下,還可以理解。

這種由於地理位置造成的不便,景區加電瓶車,有情可原。像上邊說的,離景區十幾公里,太過份了。景區附近,不可能必須要距離十幾公里以上才有空地。


十幾公里什麼概念,在人煙稍微稠密一點的平原農村地帶,十幾公里長的距離可能有十幾個村子,每隔二里地就是一個自然村,很正常。一個鄉鎮輻射管轄也就幾十公里而已。

你可以想想,你家離縣城有多遠?除了山溝裡的,有超過50公里的嗎?距離縣城有幾個鄉幾個鎮?

像這種明目張膽搶錢的景區,實在沒必要去了。再美的景色,也有點兒讓人心裡隔應。

我是酷妹兒,一個業餘旅行愛好者,本職工作是宣傳物料服務商。如果我的回答您還滿意,請順手點贊!謝謝!

如果有問題建議,請關注:酷妹兒圈,查看其他內容,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酷妹兒圈


作為河南人,還是很關心河南旅遊的。所以,特意看了一下地圖。總得來說,景區開發是存在一定問題的。他們現在的這種開發模式,我們稱之為工業化旅遊開發,就是用工業生產的模式進行旅遊開發。很多景區都是這樣做的,尤其是那些著名的大景區,他們只需要提供統一化的旅遊產品即可,這樣,一是降低產品開發成本,二是便於管理。旅遊者是消費所謂的旅遊快餐。但這樣的景區,旅遊消費其實並不高,只是因為你得消費沒有得到實體的體驗而已。景區門票就是這樣,門票和景區旅遊產品購買之間不是直接的,購買門票只是間接購買了旅遊服務,不是直接的,因此,旅遊體驗是大打折扣的。景區的旅遊交通也是這樣。乘坐這樣的景區車輛,談不上旅遊體驗,甚至趕不上城市公交,城市公交這樣的距離也就2塊錢,你敢收40塊,而且旅遊體驗很惡劣,自然會被詬病。

景區把景區大門外移,是正確的,應該這樣。這樣做解決了很多問題。收取較高的交通費是有理由的,因為這段路的修建成本是很高的,這個成本旅遊者要買單,因此,車票價格會比較高,這其中還有壟斷價格的因素。當然,這樣赤裸裸的收高價車費是不明智的。景區重新進行發展佈局,是為了發展的大格局,但依然沿用小旅遊的發展路子,這之間是存在矛盾的。大旅遊要有大格局,小旅遊要有小格局,不能搞串了。

當然,景區有定價權,旅遊者有選擇權,這樣的景區有很多,你完全可以不去選擇。南太行的很多景區,其自然和文化景觀有很多類似的地方,因為他們的成因是類似的。

這裡順便給景區提幾點建議:

1、觀光旅遊雖然很重要,是旅遊發展的基礎,但靠基礎是走不到旅遊發展的高級階段的,要思考旅遊發展的新模式。從地圖上可以看出,景區的發展還是兩張皮,社區和企業沒有跟進區域的旅遊開發,景區還是原來的旅遊開發者(可能是地方政府)在唱獨角戲。這可不是發展大旅遊的路子。

2、要想辦法讓遊客的腳部慢下來。快進快出的旅遊,雖然旅遊週轉快,但旅遊收入全靠門票,相關旅遊消費很難起來,也就無所謂大旅遊了。

3、既然景區的旅遊服務中心外移到了景區外面,用地條件好了,其實就有很多大文章可以做了。那條河,要搞梯級蓄水,改善環境,規劃沿河的旅遊小鎮,這才是大旅遊的格局,別總是盯著門票。

4、旅遊交通方式不要搞得太單調。曲捲在車裡的感覺真的不好。試著把這條路作為景觀路來打造,把旅遊運輸向著休閒觀光方向轉變,帶動沿線一些資源的開發。十幾裡的路,能沒一點資源?休閒自行車、觀光小火車,觀光電瓶車,這些都可以考慮,既然收費那麼高,就該提供好點的服務,質次價高不是旅遊所需要的。

5、景區內部,山體海拔在1000米以上,具有很好的避暑效果,發展度假旅遊的條件是很好的。琢磨一下可以這麼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