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清末到民初為何德國一直援助中國?

陳坐光


這個“援助”應該打個引號。首先必須明確,咱們可是連個螺栓都沒有“白拿”人家德國的,沒占人家半毛錢的便宜。

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什麼“歷史傳統友誼”、“兩國文化歷史的深厚感情”等等,幾乎都是裝樣子的說辭,可不能真信。相距甚遠的中德兩國,在20世紀初的密切往來與合作,那是基於戰略需要和國家利益的需求,基本可以排除所謂的“感情因素”。先從大清國開始說起。德國統一的較晚,在瓜分殖民地的活動中,只趕上了個“末班車”。德意志第二帝國虎口中拔牙般的費了大勁在非洲搞了零星不相連的幾塊殖民地以外,竟然還嚇唬住了大清國,搶佔膠州灣,從1898年開始了在青島了歷時17年的殖民統治。

德國作為後起的殖民國家,力圖將最體面富庶的青島(跟非洲那些比,簡直天堂一般)打造成“模範殖民地”。下了本兒的興修鐵路、規劃市政、改進衛生、開礦設廠、修建現代化港口等等。尤其是在市政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都是與德國本土標準一致的。

到現在,還有不少國人對青島的德式小洋房,皮實耐用的市政基礎設施,尤其是下水系統津津樂道,一到北方雨季就開始絮絮叨叨——“看人家洋人,一百多年前就超越咱們21世紀的水平....”這個思維怎麼那麼像咱們的鄰居印度。阿三哥就對英國爸爸殖民的那段歷史充滿了美好回憶,甚至領導人都多次表示對英國為印度教育、工業現代化的貢獻由衷感謝。這倒是可以理解,畢竟,人家印度到現在還堅持用著150多年前英國殖民時代修建的鐵路設施。

實際上,針對下水系統,青島官方曾專門公佈過調查數據——青島2900公里的下水道中,只有3%為“德國製造”。

有點腦子的人也能想明白,在房地產振興城市經濟的潮流下,現今青島城區的面積,遠遠大於一百多年前,下水道系統的擴建是必然的。

而且,當時德國殖民者的設計思路,即所謂的“水汙分離”,也是隻考慮了自己族群的,只保證了德國人聚集區的乾淨衛生,卻任由汙水排放到中國人居住區.....可不是網傳的那種——自己忙裡忙外十幾年,給青島人民修橋鋪路,建下水道,隨即一戰戰敗,揮一揮衣袖,啥也沒帶走的“聖母白蓮花”。按時間順序,20世紀頭一年的八國聯軍中的德軍,高調的衝在了最前面,聯軍總司令由德國人瓦德西擔任。德軍表現的野蠻兇殘不說,還跟法國聯手,出兵娘子關,意圖進攻山西,追擊慈禧。幸好被劉光才以傷亡超過3000人的代價阻擊,否則老佛爺一大家子都得被瓦德西和他的法國朋友劫持了。


期間,被殺掉的“洋人”中,有位德國男爵。男爵夫人勢力強大,非常不好惹,將這筆帳算在了慈禧的頭上,要以慈禧的腦袋為議和條件,不然就火燒北京城。

結果,一位“風雲人物”賽金花出現了,跟瓦德西拉了拉關係,在東單北大街上建了個克林德碑牌坊,算是把這事兒給“擺平了”,還得了個“護國娘娘”的美稱。可見,無論是大國關係還是普通人的日常雞毛蒜皮,私下“找熟人”的形式融貫東西。

個克林德碑牌坊現在叫做“保衛和平坊”(下圖)。
民國時期也是一些德粉鼓吹的事蹟開始不斷湧現的時代。

比如,希特勒早年流落維也納街頭,被一對華裔夫婦救助,之後發跡了到處找,想報恩,結果沒找到,只好給中國提供了大量援助,支持咱們中國抗戰.....

可以肯定的說,被救助,要報恩的故事是個徹頭徹尾的,一廂情願的杜撰。這明顯是咱們中國古典章回體小說、話本“報恩故事”的套路,《三言二拍》、《聊齋志異》裡面多的是。

比較權威的幾本書,比如希特勒口授,“好戰友”魯道夫·赫斯執筆撰寫《我的奮鬥》;還有引援了大量一手材料,採訪了很多親歷者才成書的《第三帝國的興亡》都沒提及此事,甚至連類似的可以聯想的線索都沒有。

關於希特勒對中國和中國人有強烈好感一說,請參考下面這段話——“假如一個黑人和中國人學會了德語,餘生也說德語,那麼就算是已經德意志化,進而可以獲得選舉權,這種想法是讓人難以想象的。”《我的奮鬥》

下圖,《我的奮鬥》英文版(英文版是德文翻譯的,中文版又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有刪減,還是英文版比較全)

大家是不是感受到了希特勒對中國人和黑蜀黍滿滿的惡意?

1934-1935年間駐德的中國公使劉崇傑,也曾因為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中蔑視中國人而提出抗議,德國政府只是以“再版時會刪除”隨便敷衍了一下,然後,還是原樣……

還有傳聞說,希特勒承擔了1936年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全部費用。

實際,上柏林奧運會中國代表團的費用是由政府財政加上民間募捐組成的,與希特勒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這讓國民政府情何以堪,當時的國民政府還真沒慘到連運動員路費都出不起的地步。另外,也不是張學良資助的,張少帥捐贈的八千大洋是給的上屆——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當時中國剛經歷“九一八事變”和淞滬抗戰(1932年1月28日~3月3日),真的顧不上。

而且,早在納粹上臺前,魏瑪共和國時代,中國國民政府和德國的貿易已經打得火熱。注意,是“貿易”不是“援助”。

中德合作的高峰是1928至1938年間。

究其原因,從歷史上看,作為歐洲陸軍強國的德國,歷來是亞洲國家學習效仿的對象,像日本明治維新時所建立的陸軍幾乎就是照搬的全套普魯士陸軍軍事思想、建設制度和制式操典;

大清國的主要學習對象也是德國,比如李鴻章和俾斯麥深厚的“友誼”等等,都是在軍火交易中形成的。清朝後期所建立的新軍,都帶著深深的德國烙印。

此外,由於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失去了在中國的租界和殖民地。這讓中德合作沒有歷史包袱,較為輕鬆。

還是如我文章開頭所說,那是基於戰略需要和國家利益的需求,基本可以排除感情因素。

此時,德國有求於中國的是稀有戰略金屬——鎢礦砂,它們都是製造鎢合金鋼的關鍵材料,是生產槍炮的必需品。此外還有中國的豬鬃和桐油德國也有大量需求。

對,就是豬鬃,這個絕對是非常重要的戰略物資,大家想想,機械化戰爭時期的作戰平臺和作戰武器,哪一個可以不上漆,直接就開出來用的;此外還有清理大口徑火炮炮管內的火藥殘渣的重要用途。通過合作,中國拿到了德國軍事、工業、科技的“援助”。

其實“援助”這個詞用的不妥,這些技術、軍火都是用高於國際市場價的價格,或者是以貨易貨方式購買的,軍事顧問也是八抬大轎高薪聘請的。咱們可是連個螺栓都沒有“白拿”人家德國的,怎麼就老被一廂情願的描述成“援助”?

而且,據當時史料記載,德國出口中國的工業品,尤其是軍工類,往往是二等品,甚至質檢淘汰掉的“殘次品”,為此,國民政府代表還多次跟德國有關部門進行了交涉。

到了三十年代中期,德國與日本開始勾搭,為了表示對日本“大東亞共榮”計劃的支持,德國開始逐漸疏遠了中國,在日本的壓力下,一度在收到貨款後,拒絕交貨。到了1938年,德國顧問團就已經基本全部撤回德國。蔣介石的軍事顧問——法肯豪森回國後拒絕接受任何工作,在蓋世太保的監視威脅下,還堅持宣傳中國抗戰,直到德國下令預備役軍人全部恢復現役,才重加入了德軍。

法肯豪森才是咱們中國真正的朋友,可惜現在網有們總認為狂熱的種族主義者——希特勒是中國抗日的大恩人........

客觀地看,國軍的德械師規模很有限,而且主力基本在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中損失殆盡.....在漫長的抗戰中,發揮的作用不是特別大,遠不及美國的支援。

總的來講,二戰前後,德國的外交思想是非常務實的:和日本結盟是謀求牽制蘇聯;而援助中國就是為了換取戰爭資源....於是中德成了貿易兼軍事合作伙伴,其他的就別想太多了。

還是如文章開頭所言,國與國之間搞關係,就是利益的交換,國際社會上還真沒出現過,有哪個國家無目的去支援別國。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八國聯軍攻入京師

不妨先來捋一下兩國之間的淵源。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之時,這支聯合軍隊的最高統帥就是德國人瓦德西,當時德國也是侵略清朝的國家之一。不過在此之後,德國基本上就和中國沒有什麼戰爭了,這倒不是說德國轉而同情、支持中國,而是德國的身份變了,成為向清朝出口軍火最多的一個國家,畢竟清朝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時候,重點之一就是武器裝備。

▲阿爾弗雷德·格拉夫·馮·瓦德西舊照

短時間內想要自行製造先進武器是不可能的,因此選擇從國外大量進口,其中大部分都來自德國。到了民國初年,德系裝備更是大受青睞,德國軍火因而一度佔據中國市場的主力地位,曾佔有一半以上的份額。20世紀40年代,德國輸入中國的軍火達到頂峰。國民政府一開始與德國合作得很好,關係非常密切,德國甚至曾計劃幫中國建設80個高配德械師。

▲和約簽署地——凡爾賽宮

為什麼德國願意下這麼大力氣幫助中國發展呢?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首先當然是出於利益因素,這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一戰之後,各國簽訂《凡爾賽和約》,這個條約對德國各方面的發展造成了很大限制,使其整體經濟逐漸落後於其他歐洲國家。至於中國,雖然是戰勝國,卻依然面臨著國家落後、實力欠缺的尷尬境地,想要改變這一現狀,首先就得要有一支非常強大的近代化軍隊。我們缺的恰恰是德國有的,因此德國盯上了這個巨大市場,中國方面出錢,德國方面提供先進的軍事工業和技術,兩方一拍即合,開始了長期合作。

▲一戰時期德軍士兵舊照

另一方面,由於受到《凡爾賽和約》的限制,德國軍事並不能隨心所欲地發展,其軍事技術和大量專業人才長期閒置,無疑是一種極大的浪費。通過對華援助的方式,德國可以將本國軍事人才派遣到中國進行軍事方面的合作,同時象徵性收取一定費用。無論是對中國還是德國而言,這都是合算的買賣。由於往來增多,無論是政府層面還是民間,中德兩方的瞭解日益加深,情感也越發親近,因此也就有了中德兩國關係良好的基礎。

▲二戰時期國軍士兵裝備

不過儘管兩國之間的利益牽絆很深,但是這一切在二戰爆發後就發生了不可逆轉的變化。德國執意要走法西斯侵略之路,作為一貫喜好和平的國家,中國自然是無法接受的,隨著立場轉為對立,合作自然也就不可能繼續。再加上“七七事變”爆發,中日關係迅速惡化,作為日本盟友,德國自然也就和中國的關係越來越遠了,直至二戰結束,兩國之間幾乎再沒有什麼交易往來。

參考文獻:

《清季外交史料》《民國時期外交史料彙編》


趣觀歷史


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的凡爾賽宮加冕為德意志帝國皇帝,標誌著德意志完成統一。威廉一世統一德國以後,在國家大力發展教育,很快使德國稱霸歐洲。在19世紀70年代,德國帶動了歐洲的工業發展,可以說德國成為當時“歐洲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很多先進的科學技術就在德國誕生,因此滿清在1896年派李鴻章訪問了德國。德國在當時高規格的接待了李鴻章,在李鴻章訪問期間他被德國的工業所震驚,忍不住感嘆這才是真正的工業強國。

由於當時的滿清在中日甲午戰爭當中一敗塗地,軍事力量薄弱。李鴻章訪問德國後,就建議清政府效仿德國創建西方新式軍隊。於是李鴻章等人推薦袁世凱向光緒帝上書,創建新軍的計劃得到了光緒帝的同意。袁世凱就組編了一支新式軍隊,德國在當時也派出了顧問團擔當教練,幫助清政府發展新式軍隊。當然,創建軍隊所需要的裝備完全由清政府出錢自己購買的,算不上免費的軍事援助。都是出於利益關係,德國才派出顧問團隊幫助清政府訓練新軍。如果說,德國援助,那麼就不會有“八國聯軍侵華”了。

1898年,光緒帝任用康有為等人實行變法圖強,歷史上稱作“戊戌變法”,由於守舊派的阻擾。變法困難重重,於是光緒帝決定包圍頤和園控制慈禧,除掉兵部尚書榮祿,以此掌握大權。當時光緒沒有軍權,且袁世凱是新軍的總督掌握著新式軍隊。光緒帝希望袁世凱配合除掉榮祿,結果袁世凱向榮祿告密。慈禧發動了“戊戌政變”囚禁了光緒帝,並逮捕變法派人士,“戊戌變法”因此失敗。在“戊戌政變”後,慈禧想罷黜光緒帝,由於各國反對,慈禧不敢付諸行動,但是對洋人恨之入骨。

在1900年,爆發“八國聯軍侵華”事件,都是慈禧一手造成的。由於國內掀起了義和團運動,反教會。慈禧將義和團引入北京,以此抵抗洋人。當時德國公使,去總理衙門談判,希望清政府出兵保護使館,卻被神機營的人當作間諜處死。導火索就是因為德國公使被殺,因此爆發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袁世凱當時已經是山東巡撫新軍之前被調往山東維穩,不在北京。而北京的神機營雖然裝備精良,但依舊不是八國聯軍的對手。迫於各國壓力慈禧最後服軟,與列強簽訂了《辛丑條約》。

1896年,李鴻章訪問德國期間,德國外交大臣馬沙耳曾向李鴻章要求割讓一塊海軍基地,加強雙方的軍事合作,後來被拒絕。德國並沒有放棄膠州灣的租借想法,所以1897年爆發了“膠州灣事件”德國強租膠州灣99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對德宣戰又佔領了膠州灣。要知道德國的勢力範圍在膠東半島,所以德國援助清政府是不存在的,都是出於利益關係。在後來,日俄戰爭後,俄國丟失了東北的地盤,日本逐漸威脅德國在膠東半島的利益,德國又才重視與清政府的關係。此外,威廉一世去世以後,他的兒子威廉二世實行帝國主義政策,與英國、法國、俄國等歐洲列強已經對立。雖然說德國在後期突破各國限制對中國出口武器,但是都是出於利益關係。所以“德國從清末到民初為何德國一直援助中國”屬於謬論,並非如此。只是在二戰沒有爆發前,德國與蔣介石曾有軍事合作,德國曾計劃給中國建設80個徳軍現代化機械師。後來,德日結盟,蔣介石只能轉向與美國合作。所以德國從清末到民初為何德國一直援助中國並不存在。


謀士說


德國什麼時候援助中國了,不管物質還是精神,都沒有啊。

的確,清末民初的中國軍隊大量進口了德國武器,但這是商業行為啊,是用咱們中國老百姓的民脂民膏換回來的,和援助一點不沾邊。

中國對德式武器的喜好,源於三個因素:

一、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德國廠家的成功推銷。與當時英法等老牌列強比較傲嬌不同,剛剛崛起的德國軍火商急於打開海外市場,因此賣給中國的武器價格相對優惠。例如李鴻章在為淮軍選擇步槍時,因為英國馬提尼-亨利步槍太貴,就選擇了性能略遜一籌、但價格便宜得多的德國毛瑟步槍。

本來建設海軍時,中國打算向英國購買鐵甲艦,但英國卻拒絕了,中國只有轉向德國,因為德國不僅肯賣,還肯按照中國要求設計,價錢還便宜得多

在為北洋水師設計軍艦時,德國人也秉承顧客就是上帝的原則,對中國的要求儘量予以滿足,讓以前在英國人那裡受夠了氣的中國人十分滿意。

德國人可以手把手地教中國官兵如何掌握德式武器,也是其他列強做不到的



同時德國軍火商的售後服務也更好,在淮軍購買了克虜伯野戰炮後,克虜伯廠專門派出從德軍退役的職員瑞乃爾常駐淮軍,翻譯多種技術和使用書籍,並作為教習指導淮軍訓練。這位敬業的售後在中國一干就是二十多年,這是其他國家軍火商做不到的。

二、德國是在1871年打敗了老牌列強法國才崛起的,在中國看來,自然認為德國軍隊的操法和武器勝過之前的世界第一陸軍——法國軍隊。學習嘛,自然要向第一學習,所以也就更願意進口德國武器了。

德國擊敗法國,使其成為第一陸軍強國,這個招牌也使得德式武器容易大賣

三、當然就是德國武器本身的質量了。雖然並非樣樣都是世界一流,但因為德國人的工匠精神,德國武器以堅固耐用著稱,對文盲化的中國軍隊來說,當然也比較適合,就像黑叔叔最喜歡不需要保養的AK47一樣。


海軍史研究會員


我很好奇你對“援助”的定義到底是什麼?

德國強佔膠州灣,參加八國聯軍侵華,《辛丑條約》獲得賠款在各國中僅次於沙俄居第二位,辛亥革命在武昌公然炮擊革命軍……這乾的爛事少嗎?

賣了點軍火給你,就叫“援助”你啦?那要這麼說的話,日本“援華”力度不比德國差呀。



民國海軍最新銳的寧海號巡洋艦也購自日本。是不是也要算日本“援華抗日”了?

至於抗戰前的中德軍事貿易,中國需要德國的軍火,德國需要中國的工業原料(比如鎢、銻、錫等),算是雙方各取所需吧。

(下表是中國鎢輸往德國及德國鎢輸入總量、中國鎢輸出總量表。從上到下時間依次是1934年、1935年、1936年、1937年、1938年。單位是噸。)


七班的歷史課代表


大家好,我是痴人,我有不一樣的觀點。

說來你不敢相信。

當初日俄戰爭時,日本與英國是盟友,日本軍費都是英國給的。也就是說日俄戰爭其實是一場代理人戰爭。英國為了打擊俄羅斯的銳氣,平衡歐洲列強的勢力,在東亞扶植日本與俄國對著幹。

這與德國又有什麼關係呢?德國近代崛起之後,發現世界已經被英法劃分完畢。德國為了與英國爭霸,在東亞相中了民國做為他的代理人。如果德國將民國武裝起來,向南可以威脅英法的東南亞殖民地,向東可以威脅日本,甚至美國,一舉多得。德國可以從中混水摸魚,拿到不少好處。當然最重要的是,可以從東面牽制德國的宿敵蘇聯。德國的算盤打的很好。

當時民國的中正式步槍,就是仿製德國的98K,是的,就是吃雞遊戲中常用的那把栓狙。德國軍事專家長期在民國軍隊中擔任顧問。國軍中有著名的德械師。

德國為了扶持民國可謂是不遺餘力。沒辦法,民國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完全中看不中用。國際發生變化之後,德國重新選擇了日本作為盟國。這也是德國的無奈之舉。後面二戰之中,日本對蘇聯完全沒有起到任何牽制作用。德國也悲劇的戰敗了。

中國幸運的成了二戰戰勝國。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只能感嘆世事無常。

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是痴人,喜歡我的回答,請點贊加關注。歡迎大家留言。謝謝!


痴人看世


中德兩國,在20世紀初的密切往來與合作,那是基於戰略需要和國家利益的需求,基本可以排除所謂的“感情因素”


木易良芳202084260


蔣介石和孫中山的面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