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千古名篇《觀滄海》,滄海究竟在哪裡?答案或藏在張良身上!

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率領大軍征伐烏桓,得勝回師途中時寫下千古名篇《觀滄海》。那麼,曹操口中的所觀滄海究竟位於何處呢?歷史上莫衷一是,筆者猜想或為一座島嶼。

“滄海”這個詞,最早在秦朝是以人名出現,叫滄海君。出自於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史記·留侯世家》:(張)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滄)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張良原為韓國(戰國七雄之一)貴族,韓為秦所滅,韓國餘部背井離鄉逃亡,其中一部分取道膠東半島,走海路去了朝鮮半島南端,並自稱韓人和當地土著發生融合。

春秋戰國時,華夏人去朝鮮,通常是按商末周初舊有路線,譬如商紂王的叔叔箕子,就曾率眾東走朝鮮時所走的線路,一部分經遼東走陸路,一部分經膠東走海路。

曹操千古名篇《觀滄海》,滄海究竟在哪裡?答案或藏在張良身上!

不同之處,箕子是遷到朝鮮半島北部,而戰國時韓國人是徒到朝鮮半島嶼南部。因此,戰國末期從膠東半島經海路去朝鮮半島還需在茫茫的黃海上,能有塊能給已在大海漂泊數日且拖家帶口的韓國人提供停靠休整的陸地,即海上小島。而這個小島還需有人居住,能提供食物及淡水。否則,張良的國人及族人是很難到達朝鮮半島的南部。

朝鮮李朝時期哲學家,實學派興盛期的代表人物李瀷(1682—1764)稱:“張良之狙擊,東見滄海君。說者謂滄海,卽穢國,以今江陵當之。”以及朝鮮顯宗年間(1659—1674)實學家李圭景《五洲衍文長箋散稿》:當時,我邦南北分域,以漢水為界。今黃海、平安兩道為三朝鮮之地,漢水以外,始無統率,中國只稱滄海。而韓之避秦者來據,故自號曰韓也。

曹操千古名篇《觀滄海》,滄海究竟在哪裡?答案或藏在張良身上!

綜上所述,“滄海”應符合以下條件:在朝鮮半島上;漢水(今韓半島的漢江)之外;三韓之地馬韓西邊;又不受管轄;便於中國戰國時期韓國人從膠東半島渡黃海到朝鮮半島定居的地方。對照朝韓半島地圖,滿足這些條件可能就是今日濟州島。

將濟州島認定為滄海島,想法不僅大膽,而且一定會引起很多非議。

畢竟濟州島離膠東半島很遠很遠,反正是一眼望不到邊。來看今日濟州島的地理位置,為東經126°08′~126°58′,北緯32°06′~33°00′。在膠東半島上,走海路距韓國最近的地方莫非是瀕臨黃海的最東端,與韓國隔海相望的威海市榮成市石島。石島的地理位置是東經122°20′~122°30′,北緯30°31′~36°35′。濟州島與石島最遠距離624公里,最近374公里。即使再近,對現在常規客輪貨輪的速度而言,也要航行11小時以上。更何況是20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的大翼船,速度可想而知,沒有在海上漂上三天三夜,是到不了濟州島。

然而,2000多年來,中華大地屢經變遷。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只要三十年的時間,本在黃河的東面,因黃河水流改道,就會變為在黃河的西面。更何況是2000多年,如再用“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來形容華夏大地滄桑鉅變就顯得小家子氣,只有“滄海桑田”才可匹配得上。

曹操千古名篇《觀滄海》,滄海究竟在哪裡?答案或藏在張良身上!

滄海桑田,是中國一個常用的成語,最早出自於東晉道教學者葛洪所著志怪小說《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雲;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滄海桑田,本義是大海變成農田,農田變成大海;比喻義是指人世間事物變化極大,或者變化較快。

之所以會出現滄海桑田,是因為人類活動、地殼變動以及海平面變化。因此,滄海桑田是由於地球內部的物質不停的運動,從而促使地殼發生變動,上升下降。地殼上升時,靠近大陸邊緣的海灘完全露出,變為陸地。相反,地殼下降,海灘下沉,變成海洋。一旦發生火山噴發或地震或海嘯,就會形成海底高原、山脈、火山,如露出海面,也會成為陸地或島嶼。總而言之,滄海桑田,是地球上普遍進行著的一種自然過程。

據相關資料介紹,濟州島是120萬年前火山活動而形成的島嶼。因此濟州島的地質是由堆積岩層、玄武岩、火山暗流及因火山活動而形成的火山碎屑岩等構成。據記載,中國六朝時期的南朝(420–589年),渤海灣附近由於地質變動,島嶼發生漂移。滄海(島)就遠離渤海,跑到現在的黃海與東海的東端界限處。滄海具體如何漂移,漂移軌跡及速度如何,實在是無法考證了,成為一段無頭公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