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26岁,一无所有的男博士?

阴霾冬天


看到这个问题,首先祝贺这位仁兄,博士之路不容易!再次,就这个问题,不知道是家长提问的,还是博士自己提问的,如果是家长提问的那是处于一种爱,不必担心;如果是博士自己提问的,那要建议你认真的喝杯茶,认真思考一下人生。

我借助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人,讲一段他的发展史,仅供参考!

我身边有这么一个同事,他是我的死党,所以对他也比较了解;他的经历应该可以为这个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他04年大学毕业,论成绩一般,所以那个时候最好的公司都向他关起大门,没有去到最好的公司,只能在民营企业中找寻自己的位置,从基层开始,做过仓管、干过秘书、做过人力。但他从未觉得比别人矮了半截,因为他知晓自己的目标。

08年重新回炉回到学校,因为他知道这4年下来工作上有太多的知识和专业缺失,成为阻碍自己发展的一个瓶颈。硕士期间以最优异成绩毕业,因为他希望今后有更大的事业平台,他做到了。

但是,2010后,然而面对房地产的多轮调控,他告诉我他累了,他想换一条路,此路风险巨大,习惯改变巨大,那就是做一名教师!今后的时间里,他成为学院最受欢迎的老师,然而他有和我说“传道受益解惑”并未能成功弥补自己内心对学生的空虚和彷徨。他由说他传授的知识没有思想?

带着这个深奥的问题,他在2016年又再次回炉,此时他已经30++,面对周围人的眼光都觉得陌生,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他用孤独和单调找寻自信。然而,我知道对于他来说路依旧漫长,不变的是他一直以来的定位和目标的清晰!

在回答上述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告诉我,他将以最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并且三年内完成博士学习生涯,对此我并不感到惊奇!他还告诉我,现在的他是0,他要重新选择1,0~1是他接下来面临的决策,没钱、没车、没爱人,但他有一颗坚定的心!



创视角


十年前我博士毕业,和楼主差不多,我比楼主惨的是当时在香港一无所有不说,还人生地不熟吃喝都不习惯,那时候没有微信手机等信息技术也不发达,打个电话都是国际漫游,天天熬实验室,半封闭状态,我形容那时候自己的状态是惨无天日。

2009年回上海,带了80多公斤学术论文,springlink和爱斯唯尔网上下的,靠着这些东西,我白手起家,2010年开始建实验室,当时学校基本没有提供场地,又没有研究生,而我又是离开导师单打独斗,2011年才是最惨的,工作一年多,欠了人家好几万的加工费、材料费。

快十年了,现在我看来应该是好起来了,或许也是我自以为是。

一无所有不是你的错,是正常的经历,寒窗苦读的是12年中学教育,11年大学教育,但是最大的还是影响着你将来的习惯和人生走向。

博士研究生只是现在,前天我和研三的一个女生聊,在机械领域她发了两篇SCI,我和交大同济港大台北科大的一些教授私交也不错,可以申请考核制博士,让她想清楚两件事:读博,或者直接落户上海开始工作(她已经接到了两个律所的offer,打分75基本可以落户,老家是河南某贫困县),但是我最希望的还是她能找个对象,让她和她对象一起承担你所说的不明朗的未来,但我不好直接开口。

(供女生参考)有学习机会就要抓住,对于是女生,读博要付出的代价比男生大,我带的第一个女博士35了,虽然已是副教授,美国博后,但尚未成家,始终是我心病。女生可以先恋爱,读博期间成家条件过得去也可以生孩子,我同事就是这样,和我一起毕业参加工作,我为她介绍对象,她说她孩子2岁了。

楼主是男生,就轻松好多了,专心做好自己的科研,塑造好自己的性格,博士只是学历,将来的发展还得看你的个性,再说,一个优秀的女孩子不是看重你的现在,她们更希望和你创造未来,这种成就感不是金钱可以比拟的。

除了北上广深,博士在其他城市的待遇,特别是我了解的无锡、常州、嘉兴、南通,大部分会配房(*年后产权归你)或者有30万左右的安家费(如果你学校、专业合适,不太挑的话,我来替你联系,有几个师兄是这几个市某高校的院长,经常让我介绍人去他学校),如果你的成果优秀,待遇和发展空间不可同日而语。

假想一下,你如果毕业后进入常州大学,第三年,你评上副教授,那时你是33岁,有房有车(感觉自己突然俗了),性格不错,能力也强,父母也尚未老去,你带着父母老婆孩子,太湖泛舟,波光粼粼,谈笑有鸿儒,你会感谢现在的你所付出的努力。

(下图来自常州大学主页)


研机有理


我23岁硕士毕业,不过没读博士。

假如我去读博士的话,差不多也毕业两三年了。

那这样的话,恐怕也很多人说的“一无所有”,没车没房。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人家有可能会有充裕的“人力资本”。

年薪50万,用不了两三年就超过绝大多数人了,从一无所有到百万富翁,不过是两年的时间,这有什么。

即便不说这些年薪50万的博士,大多数博士年薪也有个15-20万吧。

如果应聘高校老师,各种福利、保险,算下来,肯定不能说是“一无所有”的。

比如,我当年宿舍的舍友,后来川大读博士,再后来又去上海交大博士后,现在已经是某高校副教授了。

的确,在他26岁的时候,的确是一无所有,但是,用不了多少年,他就已经超过了百分之七八十的人。

现在又有重点院校向他抛出橄榄枝了,住房补贴、无息贷款、解决配偶工作,一周上课几节课,搞搞研究、做做项目,happy得狠。


所以,26岁的男博士,只要足够优秀,即便暂时“一无所有”,没房没车,但过不了多少年,他就可以赶上甚至超过大多数人。


人生嘛,是长跑而不是短跑,不争一时高下。


冯起升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26岁的男博士,一无所有,这是很正常的,他的“一无所有”是个表象,其实,他是最富有的,等到他29—30博士毕业,他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有知识,有学位,他的学位己攀登到了高峰,他是了不起的人才。

我儿子30岁博士毕业,到医院工作时连处方权都没有,要从“医生证书”考起。而我儿子的大学同学,那时都工作了六七年了,多数都有家,有儿子,有车,有房,我儿子是一无所有。

现在,我儿子已工作六年了,上个月,听他说可能要升副主任医师了。而据我所知,大学毕业就参加工作的,要取得副高职称,一般要到50来岁,而要升到正高,就更晚更难了,有的人到快退休才弄个副高,直到退休都升不了正高是常态。

再看远点,10年以后呢,20后以后呢,那时,博士毕业的与大学毕业的就不能同日而语啦!



陀叔拍案


博士毕业压力大是必然的,同时也要看你选择什么地方去就业!

我今年30岁,刚刚博士毕业。博士时间过得不好不坏,兜里基本不会超过500块钱,只是精神状态不太好,经常掉头发(学校博士待遇一般,导师也不太给力)。科研压力确实大,同时又想早点毕业去工作,因为自己还一无所有。

还好,终究是毕业了。博士期间基本无暇谈恋爱,快毕业的时候同学给介绍了个女朋友,幸好我还不是那种死书呆子,顺利的谈了下来,速度领了证(讲实话,真怕自己找不到老婆,因为自己家条件真心一般)。

因为老婆在长沙上班,所以最终决定在长沙安家。博士毕业能干嘛呢?高校是首选,毕竟高校没那么复杂,而且还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事业到位公务员就算了,自己酒量和说话都没那么到位。公司之类的,基本不在考虑之列,长沙的公司开工资基本不会超过10000。

说实话,长沙的高校竞争真心激烈,我亲眼目睹复旦大学博士去湖南第一师范大学面试被秒拒,海龟留学生一大把,其他重点高校更不用说了...没毕业之前我就开始到处找工作,各种联系。还好,自己比较幸运,加上自己的科研成果还可以,算是踏入了高校的门槛吧,但是没有任何安家费。地方院校还是好一点,有安家费,竞争也相对小些。

短暂的欣慰之后,便又是透不过气的压力。现在长沙的房价基本在10000+左右,一套房子下来不下100万,首付至少30+。自己一分钱都没有,父母一辈子务农,完全没有基础,老婆也才上班不久。自己一连两个月天天失眠,失眠毕竟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到处借钱。到现在才凑了首付的一半,毕竟这个社会有人情淡薄的故事。

因此,我总结以下几条:

(1)博士是富二代该做的事情,条件一般的需要谨慎考虑,因为读博是即耗青春又耗身体,出去并不能直接起飞!

(2)读博一定要跟对导师,这是最重要的,导师的资源可能代表你以后就业的好坏。

(3)没有彻底想好搞科研的话,一定要思考再三,读不读博,如若不然,过程会十分痛苦,只会害了自己。

最后,还是鼓励一下自己,加油!毕竟你还有家要养,压力大是没办法的!



DS二当家


26岁能够博士毕业,已经是一件很厉害的事了。现在周围的博士毕业时,基本都是二十八九岁的,很少有26岁博士毕业的。

你要知道现在博士毕业有多困难。

然后,对你所说的一无所有,不是特别的认同。博士,这样的一个头衔,一个学位,一个学历就已经秒杀很多人了,根本就不是一无所有。你所说的一无所有,只是物质上的没有车,没有房,没有存款。

即使博士毕业的时候,没有这些物质上的财务,但只要博士一参加工作,就会有更多的所得。一般博士毕业安家费有20万,基本后房子首付了。购房补贴10万,够买车了。工资是按国家标准给的,但学校每月都会有1000到3000的补贴,一年基本又是两三万。并且,所说的这些,还不包括科研奖励。

因此,不要只看到眼前的,博士毕业,什么都没有。只要一参加工作,该有的都会有的。


科研界的小学生


我刚毕业的时候也觉得自己一无所有很焦虑,经过几年的打拼目前能买得起房,养得起车。男朋友也是博士,33岁自己创业,小有所成。

其实成功并没有那么难。能学到博士至少专业能力是有的,进入社会后潜心学习一下人情世故,情商和智商相匹配就无敌了。长沙虽然平均工资并不高,但是专业人才的待遇还是很好的,年薪30万甚至更高的大有人在。

关键在于你要能够认清自己的价值,知道自己的长处,并修补自己的短板。

再奉劝一句,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迷茫就放弃自己的专业,一旦选择改行适应期、上升期至少两年,自己要做好心理准备。

其实很多人以为博士就只是读书,实际上博士期间有大量的研究和实习的机会,这是你积攒人脉的好时机。我相信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用心积累,量变能产生质变。虽然有点鸡汤,但是自己是这么一步步过来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048小猫


读博士的话,这个年龄一无所有是正常的,很多硕士26都还一无所有呢。我的老师很多30,或者30多才读的博士,不过他们很多都是已经工作多年,为了职业发展的需要。

读书时期可能一无所有,但不过是在给自己的未来存款罢了,存的越多,将来取的也越多,但是取的不一定就是钱,也可能是人的心境,人的胸怀,人的眼界。如果你还在用以后挣多少钱去衡量读博值不值的话,那么你一定不要读博士。学术的路也并不好走,真心爱做学术的人,才比较适合读博士。现在很多大学老师,都是博士生,他们读了几十年书,拿得工资也不是很高,但是乐得安定,同时可以在学术道路上大有所为。

所以说真正领悟读书真谛的人,是不会在乎26岁还一无所有这种话题,因为财富在心中。


点滴说事


首先,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前提就是不对的,谁说在校读书的时候就不能赚钱甚至创业甚至来个第一桶金了?

从我个人和身边人的经历来看吧,会导致你一无所有的绝不是因为你一直在读书,而是因为你不肯努力,不肯动脑子,只是按部就班的想拿个学位。我读大学的时候,做做家教,基本也能把生活费和学费挣了。可是当时班上就有同学在新东方当老师,一次上几百人的大课,一年的时间不仅生活费学费有了,还买了辆车。所以谁说读到博士还没车的,人家本科就有了?

等我去美国读博士的时候,虽然也拿了奖学金,不过钱确实不多,也就够生活,买车可以,买房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不过当时我自己买车的时候发现一个商机:好多中国学生到了美国之后不懂车,不知道买什么车也不知道去哪买车。。。所以当时我就做了一个专门帮中国的留学生买车,帮当地的美国人卖车的平台,等我博士毕业的时候,3年多的时间也赚了十几万美金,在我们当地也能买个房了吧。。。当然我身边还有比我做得更好的同学,也是在读博士期间,做了一个专门帮助国内想要申请美国名校的学生来美国访问,同时联系他想要申请的名校的学长帮忙介绍学校专业的平台,几年时间赚了几十万美金的。。。

当然,更厉害的是有两个在美国读博的中国人,利用暑假的时间专门请国内的SAT明星老师来美国给在美国的学生辅导SAT考试,据说流水已经做到每年百万美金的规模了。。。

所以,错的不是多读书,而是读书的时候读死书,光读书了。。。


包大人包坤,美国留学生活工作多年,为你解答美国那些事。。。


包大人玩科学


中国人喜欢读书,但是需要想清楚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读书?而到了博士这个阶段,很多人都是随大流、求虚名,——反正最高学历听起来酷酷的,花个四五年读一个吧!

但是,你想过没有?当你选择了读博,你是在为自己选择一条学术路线,这条路线非常非常非常狭窄。除去高校、科研院所以外,能选择的也就是有限机构和企业的研发部门。在这个社会,需要用到博士知识、学识、技能的职位和工作少之又少。那么,你当初想清楚为什么读博了吗?


【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对读书的追求近乎痴狂】


问一个大多数人无法理解、觉得书呆子虚伪假大空的问题:

你有学术理想吗?你愿意付出生命来探索世界的真理吗?

如果不愿意,显然学术这条路压根就不适合你,选择读博更是个错误。如果你连想都没想过这个问题,我只能说你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


博士学位是人类社会最高的学位,这意味着当你在某一个领域博士毕业的时候,你已经是这个领域里某个课题的资深学者了。按照正常的培养要求,你现在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

(1) 该领域很强的知识背景和储备;

(2) 该领域各类话题讨论的深度解析能力;

(3) 该领域很强的学术态度和批判能力;

(4) 该领域知识和理论继续创造的学术能力。

按道理,当你博士毕业的时候,你是具备在你所在的领域跟世界上任何人叫板的底气和能力。然而, 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按道理,因为现实情况还是跟理想有差距的,无法排除很多学校和博士毕业生并不具备应该有的素质。但是再不济,一个合格的博士毕业生也应该在毕业之后能够独立承担、进行、并合格完成该学科的学术科学研究的课题和项目(也就是上面所覆盖的素质都要具备)。


那么,从学术的角度来说,完成博士学位并获得全世界和社会的认可,是一项极高的荣誉。能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在全世界总人口比例上还是屈指可数的。那么,博士学位本身所代表的能力、素质、智力、成长、挫折、进步、努力、荣誉等等的一切对于一个个体来说其实已经是很大的财富,——尽管它并不能够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我读博期间一位毕业的师姐给我讲她的故事震撼到我:

她博士论文通过审查等待毕业的那段时间她非常紧张,生怕出了意外生病被车撞什么的。她觉得明明已经完成了生命很重要的一步,不希望在正式颁发博士学位之前挂了、使得生命变成巨大的缺陷和遗憾。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读博本身对人生来讲已经具备不可衡量的价值,而博士学位又代表着世界和社会对个人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最高的认可。你应该感到很光荣啊!


【至今无法忘记博士毕业典礼压轴出场时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那是对一个人学生生涯最大的肯定】


再进一步说,博士学位本身代表着:从思想上,一个个体从简单适应社会的人类进步成长为能够认识、总结、改造这个世界的高级个体。人类的进步需要两大类人群,——一大类不断学习总结知识理论,另一大类在前一类的基础上引领创新带领人类向前迈步。而博士所代表的是第一大类的过程,博士之后的路应该是另一类的过程。


换句话说,从博士学习开始向前,前方就没有道路,需要你披荆斩棘,开拓疆土。这其中因为要探索未知事物,因此必然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失败的几率也非常高。比如英国有个华人博士生题目是论证为什么英国永远不会脱欧,搞了几年,你猜现在怎么样?在他毕业之前英国脱欧了!所以换题目重做。之前的时间都白费。而即便你能够一帆风顺、智商超群、运气极佳,你穷尽毕生能够为人类社会和这个世界贡献的在宇宙长河中也微乎其微。但走上学术这条路,就是要做好这种觉悟。



总的来说,学术是一条孤独、漫长、不保证成果的一条艰辛的路。能坚持下去,必须要有一定的学术理想。回到前面的问题,你有学术理想吗?你愿意付出生命来探索世界的真理吗?你愿意把人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这样一个枯燥辛苦的事业上吗?很多时候做学术都是不近人间烟火、都得不到一般人的理解。这条路,是功利的反义词。而要真正得到成长成为一个学术工作者,时间和精力是最最需要消耗也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学术道路是与金钱绝缘的,跟所有正常人的生活都是矛盾体。我认识的一位有名的教授在招收学生时明确说过:穷人家孩子别来读博。你读了,以后没有致富的希望。我的硕士导师在面试我的一个要读博的同学时问她是不是单身,单身的话也不建议读博,因为你的大部分时间都要贡献给科研事业。


【二十一世纪除爱因斯坦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没有之一)杨振宁先生,在他背后有成千上万默默无闻的物理学科研工作者在推动着物理学的发展】


所以,废话这么多想说明的第一点,博士毕业怎么可以说自己是一事无成?

第二点,请不要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博士的价值,如果你的思维方式是这样的,这条路不适合你。

第三点,硕士以前的教育是帮你在社会上立足,博士的教育是你想为世界做贡献的自主选择。想要车房,干嘛费力不讨好来读博呢?卖猪肉收破烂的钱途都要更好。

第四点,如果你肯坚持学术理想,我祝福你,也希望你对这个世界的发展能贡献自己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