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碎银子是怎么来的?

色影君


碎银是指比较散碎、大小、重量、形状没有规格,大小多少不一的银块,和铸造成固定形状、重量的银锭相对应。

和电视剧里不同,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是以铜钱作为流通货币,白银和黄金之在小范围内流通,到了明代,白银才正式称为货币,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白银是采用重量来计量,而不是银币形式。以重量计量的后果就是一个银锭是可以任意大小,并且可以分割使用的,于是这就产生了碎银。

当时的银锭通常由银楼、钱庄铸造而成,比较常见的是元宝型,偶尔也会有银条、银块之类,大多在一两以上成整数。少数的锞子不足一两,但是一般也是按钱来取整,这也是一种碎银。

《红楼梦》里第53回贾府过年时准备押岁锞子,220个押岁锞子共153.67两,平均下来每个只有7钱左右,成色不一,样子有梅花形、海棠形等等,这就是一种碎银。

另一种碎银是使用中产生的。

在明清,一两银子通常等于1000枚铜钱,这个其实是很大一笔钱了。像《儒林外史》里提到,万历中期,一户平民日常最低开销大约是50个铜钱,去餐馆吃饭大约只需要一钱五分银子。

所以很多时候,一个银锭通常会超出想购买的东西价值很多,这个时候要么店家用碎银、铜钱找零,要么就是从银锭上剪下所需的分量,这就产生了碎银。古代有一种小型的杆秤叫戥子或戥秤,比较精密,专门用来称量金银等小型贵重物品。店家一般都会备有戥子,用来称量剪下来的碎银分量是否正确。

当然,有的场合也不会这么严谨,比如《红楼梦》里有一回宝玉请大夫给晴雯看病,要一两银子车马费,麝月随手拿了一块碎银,一个婆子说这是5两的银锭剪的一半,起码有2两,现在没剪子,让换一个,麝月没在意,还是给了。

碎银的一个大麻烦是大小、重量太随意,而且因为各家银楼银子的成色还有所不同,虽然有经验的商家大致能看出成色的好坏,但是碎银一多还是很麻烦。所以有些人碎银攒的多了,就会重新去银铺熔铸成银锭。银匠会在熔铸时打上银铺名称、银锭成色等标记,方便使用查验。

比如《卖油郎独占花魁》一书了,秦重看上了王美娘,一夜花柳费需要10两银子,于是将自己攒的碎银到对面的银铺去称了一下,一共有16两,铸了一个10两的大银锭,又铸了一个1两8钱的小锭,其他的都重新收好。


不沉的经远


目前出土的银锭中,最早的开始于汉景帝时期的公元148年,可见从汉代开始就已经开始使用白银铸成的银锭,其后历朝历代都在使用,但并不是广为流通的货币。唐朝以前,银锭基本上是被称为“银饼”、“银铤”,是一种扁扁的形状,宋代以后才真正能称为银锭,元代称为“元宝”,后来在明代开始盛行,一直到清代都在使用“元宝”的称号。

不过明朝时期的银锭并不是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钱币,一锭元宝价值50两,在当时是一笔大数目,明末年间的叶梦珠在《阅世篇》中曾写道:“上海田美者,每亩价值三、四、五两。”可见一锭银子在当时可以购买十几亩田地,那个时候银锭是作为储备金而存在的。

至清朝时期,银锭根据形状以及重量的不同而分为不同的种类,一类为元宝,因形状像马蹄,被称为马蹄银,大约重50两。一类为中锭,大约为10两,饼状的被称为锞子”,锭状的称为“小元宝”。第三类是1至5两的“小锭”,最后一类是“碎银”,重量在1两以下。

清朝实行银两、铜钱并行制度,一两准银子相当于制钱一千文,另外因为各地银两成色以及重量的不同,所以在兑换的时候还需要折算比例。这时候出现了“兑换店”,可以把碎银换成铜钱,也可以把铜钱换成银子。


之前也提到过古代银子是称重来计算价值的,所以在商品交易时,如果你拿出了10两银子,而店家需要找钱的话,一般先用夹剪把银锭一分为二,看看里面有没有灌铅,然后分开称重,如果不足重的话就要补钱。夹剪就是专门用来剪银锭的,那些碎银子就是在流通过程中剪出来的,不过为了达到足够的重量,单靠人的感觉是不太准的,这就需要用到戥子这一度量工具了。戥子是一种专门用来为金银、以及贵重的药品、香料而称重的,制作精细,出现于宋代,由宋人刘承硅发明,因为形状设计巧妙小,便于随身携带。

另外在《红楼梦》中就出现了夹剪以及戥子的使用,“麝月拿起戥子问宝玉哪个是一两的银子,被宝玉笑说又不是做买卖,不用算这些,直接给他一块大的就是”。碎银子的出现主要就是因为在日常交易中,大的银锭因重量大而携带不便,同时用整钱的时候还需要找零,所以慢慢的碎银子就出现,到清中期之后,白银的价格更是上涨,所以银子也就需要剪得更细。


在古代征收赋税时,百姓们大多都是交的碎银,国家收上来的碎银需要重新熔铸成银锭,这一过程就会产生“火耗”,火耗出现于明万历年间,在征税的时候把火耗一起征收上来,这一过程更就导致了负责征税的官员会加收大于实际需要的火耗,给百姓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清朝初期也实行这一政策,但后来康熙开始颁布禁令,不过实际作用并不大,雍正时期实行火耗充公,以及给官员发放养廉银的政策。


篱上青


碎银子都是用剪刀剪的。古代很多饭店、当铺等一般都备有专门的剪刀,一方面是为了给顾客找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剪开银子查看真伪,防止里面包的是铅什么的。银子的质地比较软,很容易剪开的。

事实上古代真正拿着银子去买东西的很少,真正流通的货币一直是铜钱,金子和银子一般都是作为大宗贸易才会用到。一直到了清朝以后,拿银子买东西的情况才多起来。

银子当货币是很不方便的,首先是不好拿,找零就更加不方便了。银子的价值比较高,去买东西的时候基本都得找零,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店小二就会拿出一杆小秤子,称一下银子的重量有多少,比如货款应该是1两银子的,你给了一锭5两的银元宝,那么小儿就会拿出一把特制的剪刀出来,把银子给剪下来一小块,然后再称一下看看够不够,不够就剪一块,剪多了的话就会拿出些更碎小的银子不给你,或者按照当时的银价按照比例换成铜钱找给你。

当时也有假币,除了往铜钱里面混点铁、铅等其他金属的,银锭造假也很常见。有人会在铅块或者其他东西外面包一层银,用来冒充纯银的元宝,如果没经验的就会被骗。所以很多店收到银子的时候,都会当场剪开看看是不是有假。

另外银子的成色也会影响价格,里面杂志太多的话价值就会打折扣。

也有些人会在出门的时候自己把大锭银子给剪成碎银子,一来大锭的拿着不方便,而来太多了怕被抢不安全,所以就直接拿着剪开的碎银子出门买东西的。

不过古代能用上银子的人是少数,大部分的老百姓都是用铜钱的。因为银子的购买力很强,一两银子差不多等于几百个到一千个铜钱不等,普通人家一天的开销几十个铜钱就够了,很多穷苦百姓一辈子都没摸过银子。

市场上的碎银子就是这么一来二去之间流通起来的。



漂浮菌


碎银子是一种货币形式,等同于当代我们使用的零钱,而银锭相当于大额面值的人民币,其使用原理是相同的。不过古代的银锭不可以直接使用,而是做为官方流通,比如缴税、拨款等大宗国家行为的交易。

我们祖先最早交易形式是以物换物,所以不存在货币一说。后来由于社会的发展,交易逐渐频繁,为了方便高效,人们用某种特定的东西充当货币,比如精致的贝壳、色彩艳丽的小石头等。


到了夏末商初,人们学会了冶铜技术,因此开始用青铜铸造形状各异的货币。秦始统一六国后,把货币规范统一,但基本都用铜做材质。当然,清朝咸丰年间也曾用铁铸过钱币,但使用寿命肯定比不了耐腐蚀的铜币。

人类最早使用银子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但是我国银资源相对匮乏,因此把银子做为货币流通的时间比较晚。汉朝时候,官方用铜代金,如果说赏五十斤金,那肯定是铜。之后的朝代都是把方孔铜钱做为主流货币。

明清大航海时代,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西方贸易者用银子交换我国大量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然后运回自己的国家,赚取丰厚的利润。从此中国进入白银时代。


银子是以重量做为计量和使用单位的,因此才会以两来统称,但是古代有专门的秤量碎银子的工具,叫做戥,类似于我们现在使用的天秤,可以精确到钱。

戥的另一个用途就是称中药,古代中医的药方用量都是用“钱”来表述,一钱大至相当于现在的5克。因此古人用银子到店消费的时候,店里都有秤银子的戥,还有切割银子的工具。如果消费者带着大块银子,店家会根据所购商品计价,然后切割下相应分量的银子,这就是碎银子的由来。

当然一些小店是用不着银子的,使用银子都是购买大宗商品,而这类的人都比较阔绰,身份非同常人,所以消费档次也不一样。而影视剧里,满桌甩大锭银子的情况基本上是不存在的。

另外,朝廷指定的钱庄有把碎银子化零为整的权力,碎银子太多不利于存放和计量,这些大钱庄就把碎银子铸成一定分量的大银锭。同时也会铸造一些相对规范的小碎银,但是银子在流通使用的过程中,又会被切割成小块,这样一来碎银子就会周而复始的存在。


由于银子是稀有金属,光泽鲜亮,还具有消毒功能,因此多用来加工成首饰佩带或是餐具使用,另外银子的工业用途也非常广泛。但是我们当代人是体会不到化银子的真实感觉了。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在封建社会我国的货币并不像现在方便,现在我们有不同面值的纸币、硬币,甚至这些也被银行卡、支付宝取代,越来越方便快捷。古代人们用金属作为货币来进行交易,偶尔也会采用银票的方式,但银票大都为大额的交易数目,为方便兑换成银票,银票需要到钱庄,才可以将其兑换成金属货币。

但是金属货币又可分为黄金、银子和铜板等。因为黄金稀有珍贵,所以一般不会用于日常的商业交易,因为古代的黄金没有现在的纯度高,但也已经是比较稀有的高价值金属了。在古代铜板则是价值最低的货币了,相当于现在的5毛钱或1块钱的效力。而银子价值在黄金与铜板之间,为最常见的金属货币,银子有银锭和碎银之分,小编带大家看一下碎银子是怎样制作而成,又怎样发挥的货币效应的。

在古代,一锭银子可以买很多东西的,虽然银子的纯度和价值在变化,但政府统一制作的银锭子,一直以来都可以发挥很大的货币效应,有时吃一顿饭如果给一锭银子,商户和摊贩们如果找补铜钱,给铜板数量就会非常巨大,这样不便于人们携带,所以就衍生出了碎银子。

碎银子是怎么产生的呢?一部分是在制造银锭的时候,把剩下的银子分成很多份,然后将其打造成不规律的形状,工艺非常简单。还有一部分是人们自己把银锭子凿碎,变成碎银为了使用方便。

银子的计算单位是两,所以碎银子一般是五钱到二两之间,这个“两”的计量单位当然和今天的公两有所不同,因为每个朝代的换算机制不同,所以这是一个平均、大概的数字。一般说来,老百姓常用的是碎银和吊钱,碎银的质量比较轻但是不便于保存,价值也会存在误差,并不是每一小块碎银子都有着相同的购买力,所以只能从其大小,以及大致的重量来判断其价值,只有正规的银庄和钱庄才有测量碎银子的称。


优泰文创


秦始皇扫平六国之后,为了使得天下的物品交换方式统一,从而开启了由国家统一制定货币的政策。而作为货币流通的金属主要是金、银、铜。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印刷术的产生,纸币也开始产生,比如说交子和银票之类的。但是,纸币很容易作假,牵扯到一个信誉的问题。因此,数千年的中国封建时代,货币主要还是以金属的金银铜三种形式为主。

物以稀为贵,金子的价值最高,购买能力也是相当恐怖。所以在一般情况下,金子属于权贵们的专属,一般老百姓连见上一面都比较困难。像清朝,金瓜子属于皇帝的专属品。



银子的价值虽然比不上金子,但也是相当不菲,是上流社会流行的硬通货。银子的购买能力也很强大,比说唐代,一两银子可以购买20石米(大概相当于现在的1200公斤),到了明朝时,银子的购买能力有所下降,但是一两银子仍旧能够购买200公斤左右的大米。可见,在封建时代,银子的购买能力还是很夸张的。


对于一般百姓而言,本来收入就有限,一年到头都看不到几两银子(明朝一个知县一年的俸禄才45两银子,这里面还),不可能大量使用银子去进行交易。因此,在民间,真正流通最为广泛的还是铜钱。比如说大家一起去馆子小聚一下,花个几十纹钱就够了。像电视剧里面大侠们随便吃个饭就甩出几两银子,那是骗人的。

当然,对于一些中等人家人言,家里有点银子也是正常的。银子作为一种硬流通货币,其铸造都是由国家控制的,其规模和大小都是统一规定的。但是,鉴于银子的购买能力之强,平常的购买用不到整块整块的银子。这个时候要么把银子换成铜钱,要么把整块的银子剪碎。

所以在购买东西的时候,若是物品和银子之间出现差价,厉害一些的商家单单是看银子的成色和掂量银子的重量,就可以知晓银子的价值,然后按照商品的价值从银块上裁剪合适的体积,剩下的自然是归还给顾客,这也就造成了市面上碎银子的出现。 人们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把银子融化,铸造成需要的大小。

接下来再顺便说一说银子和铜钱的兑换,往往会成为贪官污吏敛财的手段。因为这个兑换比例在官方和民间是不一样的,中间就产生差价。

按照清朝定的官价,一两银子可兑换两千制钱,但是市面上流通的价格却是一两兑换八百制钱。而百姓上交国税需要拿着两千制钱来兑换银子,可在官僚中其实这两千制钱能被他们兑换成二两银子,一两上缴国库,剩下的归为所有。

其实有句话说的没错,国家的衰败和新朝的建立受苦的都是老百姓,不单单是修葺宫殿,就连自己的劳动力在那个年代都要被一而再再而三的压榨,最后真正到达自己手中的财务,其实寥寥无几。


小镇月明


我们曾在电视剧中看到拿出的碎银子真的如它的名字,很碎并且层次不齐。

碎银如何制成?

一种说法是直接将元宝剪碎。

另一种奇葩说法是用嘴咬或者用重物杂碎。

碎银如何流通

一个元宝很容易知道多少价值,然而碎银怎么知道它值多少钱呢,这可是很麻烦的,要用秤称重量,还要看成色。

一般百姓都是用铜钱的,只有达官富豪才会用元宝或者碎银。多用于酒楼、妓院、赌场以及商人做生意的时候流通金额比较大的情况下才使用银子。

所以需要找零的话很麻烦,没有电视剧里面直接把碎银放桌子上就走了这么简单的,更有甚者还要找古时候的估价局做评估相当于现在的质监局。

在古代,碎银子因使用起来比较繁琐只在重要场合使用,或者关键时候应急使用。


尼采讲历史


古代的的货币通常情况下是铜钱,或银两,但是铜钱代表的币值太小,如果要购买价格比较高的东西,或者进出高消费的场所,铜钱就显得价值太小,毕竟一个人不可能随时携带大量的铜钱,如果用银子的话,银锭有时有币值太大,需要大量找零,这也不太方便。所以为了方便大家消费,古代出现了碎银子这一种货币,那么碎银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一、整银剪碎

将一整锭银锭剪碎,或者把银锭敲掉一个角。一般情况下要使用碎银的地方,商家都会备有称银的称,这样就方便计算碎银的价值。但是实际情况下,各种碎银子因为成色不一,代表的价值也不一,所以商家还要依据成色来换算。当然也有些比较厉害的商家,用手掂量掂量就能大概猜出碎银的重量及价值。

二、铸造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在铸造中,使用各种大小不一的铸模,这些铸模就代表着不同数值的份额,将银汁灌入这些铸模中,这样各种不同价值的碎银就被制造出来,这种方式制作出来的碎银,分毫不差,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实际上古代碎银子的使用也是中华名族智慧的一种体现,碎银价值介于铜钱与银锭之间,使人们消费更方便,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烦恼饭桶


碎银 [suì yín]

碎银,是一个汉语词汇,出自《琵琶记·拐儿绐误》,解释为散碎的银子,份量多少不一。

含义:散碎的银子,份量多少不一出处:《琵琶记·拐儿绐误》

古代人使用的钱,一般都是铜钱,银子,和金子,而看电视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银子很多时候都是碎的,那这些碎银都是怎么产生的呢?

第一种说法:很多人会直接将整银子剪碎,或者在整块银子上扣掉一部分。

但是市面上流通的碎银子成色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商家还要换算成色之后来计算,不过如果你遇到一些厉害的商家,有些人差不多凭经验手感就能说出你的碎银子是几斤几两,当然了,一般都是两啦。所以有多厉害你能感受到了吧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在铸造时,就挖一个小坑,将银汁浇在小坑里;这样小块的碎银子就出现了,而且使用也比较方便。

看完这些你是不是难以置信?

银子的价值是非常之高的,像是一两银子就可以换到2000个铜板。

普通人吃一顿饭,最多也就是100个铜板。

所以但凡用碎银子结账的人,一般只会多给不会少。

而且在古代生意的人常年出门在外,天天拖着几千甚至几万个铜板长途跋涉到外地,估计还没到达目的地就已经被累死了。

最重要的是碎银子方便携带,有的人不需要去到很远的地方。

但是又要消费高一点,这就可以携带碎银子。这样又不会像使用铜板这样一下子带几千个,又不用带一整锭重重的元宝,还不知道该放到哪里。

万一那天倒霉遇上小偷或者是打劫的,还不至于损失那么多。

除此之外,碎银子流通到了钱庄为了节约空间和方便储存。

会有专门的人这些碎银子用高温熔化成银水,倒置在模器中等待冷却,就会铸成不同重量。

不同价值的银子,然后重新流通到市面上。

但在普通的老百姓家里,一般都不会有成块的完整的一块元宝。

元宝的价值很高,只有富贵的人家中才会有。

至于一般家庭都是以碎银子居多,但是即使这样在家庭日常的衣食住行里都不会用到散银子,都是以铜板为主。

只有在家里有人娶妻,嫁人,过寿,办丧,置办宴席等一些大事情上才会动用到银子。


有一视觉YYSJ


若穿越到清朝,麻烦的不是语言,而是该如何把大钱换成零钱。

清朝主要以银锭和铜钱作为流通货币,虽然我们习惯把银锭称为“元宝”,但在那时,只有分量最重的银锭才能称作元宝,一般以纹银53两铸成约合现在的1590克,也有小的,称作小元宝。重量约有10两多相当于现在300多克。

元宝属于大钞,你要到街边小馆吃碗粉,或是点几个炒菜。那还得麻烦你跑到街上的“炉房”找零,小店没有轧银子的工具。

那时,每条大街小巷都有一两家炉房,它就如同现在的银行一样,每个人都离不开它。炉房主要的业务,不外乎两种:一、“化整为零”,即把整块的银子轧成大小不同的碎块;二、“集零为整”,即把碎银子铸成一定分量的银锭或元宝,但要收取一定的工钱。

除了这两项业务给炉房带来收益外,另外炉房还在暗中“偷”顾客的钱。他们在帮你“化整为零”时,会用一种专“吃”银子的老虎剪,这种夹剪有十几斤重,剪口有特制的空槽,经它“咬”过,就在“牙缝”里留下好些碎银子;“集零为整”时,炉房“老手”就会设法往里头掺白铜,或往大元宝里加铅蛋,从而换下一些碎银。这些“偷钱”行为,往往就是当着你的面直接操作的!

到了晚清改用银元,炉房也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