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你受累骗我一辈子

麻烦你受累骗我一辈子

我是当BBC间谍片看的三集迷你剧《威尔森夫人》,没想到看了个狗血骗子剧。

像每天一样,即便时间很赶,威尔森夫人也要从上班的地方,赶回家给丈夫做午餐,丈夫在写小说,告诉妻子已经在收尾马上可以给编辑交货,自己感觉还不错。俩人显然感情甚笃,举手投足中有默契和深情。妻子到家亲亲丈夫,然后收拾餐台,把路上买的花插进花樽,然后摆上简单的午餐。都准备好了,叫丈夫没人答应。感觉不妙冲到书房,见丈夫倒在地板上,死了。

失去亲人的震惊中,威尔森夫人通知两个儿子他们深爱和敬重的父亲的死讯,悲伤地筹备婚礼。晚间一个女人来敲门,问威尔森夫人:你是房东吗?我是威尔森夫人,我来取丈夫的遗骨。

麻烦你受累骗我一辈子

狗血情节就此展开,随后出现三号威尔森夫人,四号威尔森夫人。

女主一点点寻找证据,查实真相,包括找到威尔森在情报机构的上司,也是《杀死伊芙》中那个英俄双面间谍兮兮神秘女上司。女主初始调查的目的,是为了给丈夫洗白。类似娱乐和社会新闻中都常出现的情节,丈夫出轨有了小三小四,家中正主第一反应是不要脸狐狸精惦记我家唐僧肉,然后赶紧前去搭救,相公别怕,我来救你,为你平反,为你洗白,为你添彩!咱联手收拾外敌,回头再料理内政。也不能说这就是女人的奴性和大奶教啥的,这个思路女人大致会舒服点,因为错在别人,不在身边人,至少证明自己对身边人的版权在握。

威尔森夫人的本能反应也是宁愿上门的女人是骗子,也不愿意相信自己爱了一生的男人有如此分裂人生。这样人虽然死了,自己心会安一些,不然这一辈子跟一个骗子卿卿我我过的,人生就是骗子行骗版图的几分之一,实在无法交代。女上司说,别查了,查清楚了你承受不了。的确,威尔森夫人查证的结果,就是最不堪的那个结果。

我一直觉得面对不堪,要查个水落石出丑陋必现的人,是顶强大的勇士。简直就是揭开已经愈合的伤口,查看血肉模糊究竟的勇气。一般人如我,知道遭遇不淑,自我保护的本能就是赶紧止损翻篇,头也不回认栽服输,你们忙你们请继续恕我不招呼了。当然戏里的人不是一般人,不然哪来的威尔森夫人这样的剧看。

麻烦你受累骗我一辈子

果然啊,女主查出来这个绅士风度、腹有诗书的威尔森,其实就是个病态彻骨的骗子,他主动、不拒绝、坚决负责任地娶回家,而且连娶4个,女人们怀孕了他就兴高采烈地迎娶她们,请她们先后生产,每位夫人都深爱着丈夫,长期自己抚养孩子到成人没有怨言。四号威尔森夫人的儿子还很小,说明威尔森行骗一直到临死几年前。威尔森是特工,所以伪造个离婚文件单身证明啥的,小菜一碟手艺一流,所有女人都觉得,自己是唯一那个在家等着自己做大事男人的深情而懂事的女人,用自己辛苦工作和娘家的钱贴补着他的孩子和他的家,用信念用一生在等待。

女上司还告诉女主,威尔森不仅骗婚,在工作上也骗,好大喜功,谎报军情,浮想联翩,在严谨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间谍事业中编故事,弄得英方间谍事业受到重挫。他早就被MI6开除,甚至为此蹲了牢房,出狱后在医院搞卫生。他小说家的本色真不含糊,一切都能给他在女人们面前编圆,任何反常即妖,都被他含糊不能细说的成执行任务的身份掩护,他告诉妻子,他受的所有的委屈,都是为了组织,组织将来可以为他正名。重重骗局之下,唯一真实的是他的确会写小说,而且写得不错,这百假中一真,是他的女人们和儿子们最真实的抓手。也说明就算当骗子,要想当好,你也得有一两样真本事,以局部德才服人,才能长久骗人。

麻烦你受累骗我一辈子

这个故事不是虚构,是根据真实故事拍的,扮演女主的演员是剧中女主这个人物的孙女,这是她爷爷奶奶的故事。威尔森夫人竭力让自己的两个孩子都不知道这一切,让他们对父亲的敬佩和崇拜留在心中,就让他们把母亲为了保全他们生活的假象经历的慌乱与无措的时刻理解成出离悲伤。谁是真正的威尔森夫人也变得不重要了,只要他是自己的孩子的父亲。这是威尔森夫人最后的妥协。

麻烦你受累骗我一辈子

社会新闻板块常常曝光的一男N女的骗子跟威尔森不是一回事。那些职业骗子,目标明确——就是骗钱。威尔森行骗是病态的嗜好,他不为钱,倒是为了补贴几个无底洞一样的家,弄得一生缺钱。作家虚构能力强,善于编故事,估计他信了自己编的一个又一个故事,只有自己确信,别人才可能笃信,才可能一生没有穿帮,甚至死后他的孩子们仍然纷纷崇拜他。有句情话叫“如果你是骗子,请骗我一辈子。”威尔森算是拥有最完美骗子的下场了,他虽然没能骗那些爱他的女人们一辈子,但是骗了她们自己的一辈子,自己意外猝死,那就顾不了那么多了。

我们都见怪不怪出轨、小三、金屋藏娇,八房姨太太鸡飞蛋打或者和平共处的当代婚恋上河图,但真是没法想象一个男人,在这个世界上组建了好几个家庭,在他死亡之前,这几个家庭的其他成员彼此并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如果不是取材真实史实,这样的影视题材,我们都会觉得瞎编乱造,太假吧。

麻烦你受累骗我一辈子

娱乐圈脚踩两只以上船的明星,一定很想拜威尔森先生为师。有威尔森几分之一的手艺,吴秀波哪里会到今天这个电影撤档,电视删除,综艺停播,电视台除名的地步。他起码还有几十年好日子过。感情骗子也是手艺活,手艺精湛的来世报,活儿糙的现世报。

还有个不怎么恰当的联想,就是高晓松讲的徐志摩和林徽因版本。徐志摩在英国对林徽因一见钟情,俩人频繁鸿雁传书。当时徐志摩在伦敦,林徽因在沙士顿,徐志摩用理发店对街的杂货铺当通信地址,每天借着理发去收发林徽因的信,令到原配张幼仪起疑有其他女人存在。

有一段徐志摩因故没有及时回信,林徽因照着地址前来寻爱,结果发现是个杂货铺。林徽因伤心离去。想想看吧,这才两个,诗人才子未婚的窟窿就填不上了。作家威尔森先生一辈子整四个家,都拖儿带女的,家属们到他死后才知道彼此存在,什么技术含量啊,没点间谍底子当大骗子真不行。

后面的私货:

这个剧是在纽村看的,在寂静的初夏的晚上,我窝在小小书房里,看得四肢冰凉,无法想象当你发现你认认真真对待的人生和家庭是一个骗局的时候,整个人的空洞和败坏。

从纽村回到国内,总是有很多事要办,要看医生,要见朋友,要更换破损电器,要处理一地琐事,每天跑来跑去的。很多事情一个环节没落实好,就前功尽弃,又得起灶重来。这还是在所有事情和观察都是实锤的背景之下。

《威尔森夫人》的故事间或浮现在脑袋里,然后无限膜拜,人家基本是一个虚拟世界里起舞,生前百密无一疏,我不是男人都服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