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是怎么开车的?!

“老司机”是怎么开车的?!

有不少朋友留言问,新手开多少年,才能当老司机?这就好像你摄影学多少年,才能成为陈冠希一样,很难讲。它是有一个综合考虑的因素的。

今天说几个给你参考一下,想成为老司机,其实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但想要保住老司机的称号,没有那么容易。

怎么定义老司机,开多少年要以连续驾龄为前提。

首先,开多少年是要以实际的连续驾龄为前提的。这个是因为驾驶经验是需要不断练习,不断积累的。 拿驾照5年和开车真的开了5年,完全是两码子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这个记忆遗忘曲线,第一天记住100%的知识,不复习,一个星期之后,剩下13%。如果每天继续复习,一个星期之后,还能记住86%。

这就好比打篮球的科比,他每天都进行1000次投篮训练,就是为了锻炼肌肉的机械记忆,保证比赛的时候,每一次出手都是标准的,都是OK的。

如果他训练的时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在比赛的时候,出手就不标准了,投篮的时候,有时候想进,他进不了,有时候不想进,进了,反正就是不能手到拈来的那种感觉。

那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的相关规定,也可以印证这一点。申请增驾中型客车、牵引车、大型客车的,是需要取得一定的准驾车型资格3年以上,甚至5年以上,才有资格去申请增驾的。

说人话,就是没有足够的驾龄,比较难的车子是不让你开的。

用事故率来区分老司机和新手。

那么,说完多少年,老司机和新手这两个东西到底怎么区分?

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文《新老驾驶员危险感知差异性研究》,驾龄超过10年的驾驶员,危险感知能力更强。不是开得越久,胆子越大,是感知危险能力越强。

它这个强,强到什么份上?是驾龄4年以内的新司机的2倍以上。

由于危险感知能力更强,老驾驶员往往能识别更多的危险场景。说人话,就是出事故的概率更低了。

所以说,事故率是新老驾驶员之间的比较大的差别,不是谁开得快。

另外,《驾驶人驾龄与交通事故相关性研究》有一些报告说,它会把事故率作为指标,来对司机进行区分。

事故率,就和我们考试的分数差不多的,出一次事故相当于错一道题,60分和90分,是很容易看得出谁好谁坏的,也方便横向对比,对吧。

成为老司机并不需要太久,但并不是越老越厉害,2到3年就能成为老司机

那么,刚才说的两大前提,是驾龄和事故率。接下来,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开几年可以成为老司机,对不对。

我们往往会觉得,开车开得越久,就越不容易出事故。但是根据公安部的研究,2到3年驾龄的驾驶员,事故率才是最低的。

这个我再去看,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它有篇报道,《不同驾驶人交通事故特征分析》。

根据这个报告,1年以下的驾驶员,事故率最高。「哎」,菜嘛,对不对,达到了10.6次每万人。2到3年驾龄的驾驶人,事故率明显下降,有可能是第一年撞过了,胆子更小了。这每1万人,只有3.4次,你看前面10.6,现在3.4了,是所有年龄段里面最低的。

它是这么解释的,2到3年驾龄的驾驶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驾驶经验,同时,还是处于比较谨慎的阶段,所以事故率是最低的。

“老司机”是怎么开车的?!

“老司机”是怎么开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