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尽早地发现胃癌?

用户4474646264


早期胃癌治疗效果好,5年生存率超过90%。所以,需要尽早地发现胃癌。但是早期胃癌没有明显的不适,想要尽早发现胃癌,还是需要以体检为主,根据大量的临床数据,人在40岁以后,如果符合以下情况的任意一条,那就是胃癌的高危人群:①胃癌高发地区的人群;②感染了幽门螺杆菌;③曾经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等胃的癌前疾病;④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⑤存在胃癌的其他风险因素(例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对于上述的胃癌高危患者,需要从40岁开始,定期接受胃镜的检查,明确有没有胃的病变,有没有胃癌。

如果不是胃癌的高危患者,需不需要接受胃镜的筛查呢?我的答案是需要,如果你出现了消化不良,大便发黑,长期的胃痛,胃胀,反酸,烧心,贫血,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不明原因的口臭,恶心,呕吐等不舒服的症状,应该去医院检查一下。

很多人都认为胃镜检查很痛苦,不愿意做胃镜,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可以耐受的,胃镜检查没有大家想象的难受,如果你无法忍受,可以做一个无痛的胃镜检查,这样就没有一点痛苦了。除了胃镜检查,还有胶囊胃镜,吞一个小胶囊,就可以检查整个胃还有小肠,没有痛苦。但是,胶囊胃镜价格较高,如果发现了问题,还需要做普通的胃镜检查,才能确诊。

总而言之,胃镜是发现早期胃癌最主要的手段,其他的检查都存在较大的误差。


普外科曾医生


目前在我国,大到七八十岁的老年人,小到十几岁的年轻人,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恶性肿瘤的知识。这主要是因为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确实比较高,身边的朋友或者亲戚,可能正受此困扰。 回到问题中来,既然大家都害怕癌症,而且癌症早期发现和治疗,预后会比较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早发现肿瘤呢?今天咱们来说一说胃癌。 我们应该重视平时我们的身体。


首先应该说,胃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当存在消化道不适,如腹胀,胃痛,恶心等症状时,尤其是出现体重明显下降时,请及时就医,虽然这些症状没有太大的特异性。

尤其有以下病史的患者: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朋友;既往患有胃溃疡、手术后残胃、恶性贫血等疾病的朋友;有胃癌家族史的朋友;长期摄入摄入腌制饮食及吸烟的朋友。 出现这些不适时,我们可以考虑化验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胃镜等检查,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当存在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时,张大夫建议您进行根除治疗。


因此,胃癌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是体检以及出现消化道症状时及时就医,尤其对于胃癌高发人群,是非常有必要的。


张之瀛大夫


胃癌有呈“穷癌”,胃癌是消化系统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而且病发率还是比较高的,虽然现在医疗科技发达,胃癌能治愈,但是预后还是不太理想,胃癌最主要的元凶就是幽门螺杆菌。



胃癌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发生在胃粘膜上皮的恶性肿瘤,主要好发于50岁左右的人群,胃癌不仅能够造成消化系统的破坏,而且晚期癌细胞发生转移,也会影响到临近组织器官的恶变。

胃癌主要的发病原因有→

1、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是寄存与人体胃粘膜的一种细菌,能够促进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而导致胃癌,幽门螺旋杆菌也会导致胃粘膜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导致畸变致癌。

2、遗传,癌症的遗传率是很高的。

3、饮食习惯及环境因素,长期饮酒吸烟,进食辛辣刺激食物,进食一些腌制品、熏烤食物、发霉食物等都会导致胃癌。

4、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肠上皮的化生或不典型增生)、胃息肉、残胃等病变也是导致胃癌的一个因素。

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到了中晚期会出现恶心呕吐、上腹部隐痛不适、饱胀痛、食欲不振、乏力纳差、消瘦、呕血黑便、贫血等症状。也会随癌细胞的转移,甚至会出现全身症状。



胃癌的检查主要有X线钡餐检查、纤维胃镜检查、B超、CT、癌胚抗原的测定等检查来确定胃癌,因此胃癌要通过出现的症状以及相应的检查来发现及确诊。

关注小克,为大家普及更多健康知识,谢谢!


小克大夫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每10万人中约有16人死于胃癌,而且目前我国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仍不足10%,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已经是中晚期,而中晚期胃癌,确诊后能存活5年的患者,仅为总患病人数的7%-34%。



早期胃癌有何症状?

癌症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其早期症状不明显。胃癌同样如此,早期胃癌多无症状,部分患者可有消化不良症状,这种不典型表现,通常不会引起人们重视。只有到了进展期胃癌,才会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症状,可有上腹痛、餐后加重、纳差、厌食、乏力及体重减轻等,而此时多为中晚期。

尽早发现胃癌,关乎患者生死

胃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彻底切除为主。而手术治疗的机会以及手术治疗的效果,都取决于发现的是否及时。尽早发现胃癌,关乎患者生死。



而目前,胃镜检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最佳手段。对有中上腹痛、消化不良、呕血或黑便的人群,应及时行胃镜检查。而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或异型增生者、良性溃疡经正规治疗2个月无效者,胃切除术后10年以上者,应根据具体病情,定期行胃镜检查。

对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胃镜检查也要作为常规查体内容,如果没有胃癌家族史,也无特殊不适,胃镜检查频率可适当放宽,如每3-5年做一次胃镜。

另外,做C13呼气试验,查幽门螺杆菌,也是必要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胃癌的高危因素!


张医生在线---让老百姓也能看懂的医学科普---欢迎关注、评论!


张医生在线


尽早发现胃癌,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当然是心理重视,心里有这根弦。这事实上是废话,但还是要先说一下,因为这是一个基本前提,你心里不重视这个问题,那么以下说的几点也就不会去做,或者不会坚持做。

其次,对于胃癌高危人群,应主动进行胃癌筛查。哪些人是胃癌高危人群?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意一条者,建议作为胃癌筛查对象人群:①胃癌高发地区人群;②Hp感染者;③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的癌前疾病;④胃癌患者一级亲属;⑤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最后,对于身体的异常症状表现,要及时就诊,不要拖延。比如,上腹部轻度不适感,上腹部饱胀不适、钝痛、隐痛,有时表现为进食后加重。食欲减退或食欲不振、厌食、嗳气、返酸。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黑便,呕血等等。尽管有症状,不一定是癌,但你得重视。有的人会说,有症状就表示晚期了,这个倒不一定,也可能是早期,当然晚期的可能性不小,所以才要主动筛查。但重视症状表现还是很有必要,如果有症状表现,你都还不去看,那就会拖得更晚。所谓早期发现,就是尽最大可能做到。


肿瘤专科医生


如果想尽早发现胃癌,就要注意癌前状态,就要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慢性萎缩性胃炎。这个一般胃镜都可以看得到,这种病主要是由螺旋杆菌感染以后到导致,出现慢性萎缩性胃炎就要及时治疗。

第二,胃息肉。胃息肉分增生性息肉和腺囊性息肉。腺囊性息肉的恶变率更高。

第三,残胃,也就是说做过手术后的胃。

第四,胃溃疡。

第五,胃巨壁皱症。

第六,恶性贫血。

有以上病变的人得癌症的几率会增高很多,所以检查的频率最好高点。

普通人如果有胃不舒服,只有最好的医院到医院检查。年纪上40岁以后,最好定期做检查。


勤快的小医生谋事在人



尽早的发现胃癌当然是做好癌症的筛查,也就是说提前发现胃癌的一些危险信号、癌前病变。

可能一说癌前病变,很多人就感觉很恐慌。癌前病变,指的是一些可能会诱发癌症的危险因素,但它并不是必然会诱发癌症,这一点一定要弄清楚。

不管是预防治疗胃癌还是为了一些胃的其他疾病,作胃镜检查是一个通用的金标准,也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有普通胃镜和无痛胃镜两种。

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等等都可以通过胃镜筛查得到一个明确的一个诊断。

哪些人需要做胃镜筛查?那需要看一些报警的症状,比如说年龄超过45岁,便潜血经常是阳性,胃疼持续不能缓解,或者有基础胃病没有得到系统的治疗和规范的管理,都要定期做胃镜检查。

那些有不良饮食习惯的,比如经常吃烧烤,火锅,熏酱或者是辛辣食物的人,也要提高对胃镜检查的重视。

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其实本质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是很多人对普通胃镜检查会觉得有恐惧感,另外可能有些人会恶心呕吐,所以会不适应。

那么这样的人,就应该建议做无痛的胃镜好一点,另外胃镜检查需要做心电图检查,血压高的人要跟医生做好交代,可以提前吃一些舌下含服的药物,另外要平复心情,避免检查时血压突然升高等等。这些是不利于检查的效果的,也会可能出现一些想不到的意外。

更多健康科普问答关注我们吧,辽沈名医每日更新!


辽沈名医


胃癌作为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疾病,随着人们不良的饮食习惯的养成。癌症患者的数目已经逐渐增加,我们不仅需要着眼于疾病的治疗,术后恢复,更要重视疾病的预防,这就要我们知道怎么样才能尽早的发现胃癌?

我们临床工作中发现疾病可以通过症状,辅助检查,体格检查来对于疾病进行诊断。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方式。

胃癌早期的表现有可能类似于胃炎的症状,譬如进食后尾部产生胃部疼痛。或者平时时不时的胃部发生一定的疼痛症状,进食后食物倒流,或者有类似于血便的发生,老年患者癌症发生后可能体重会减轻。

然后胃癌的话,我们需要明白的是胃镜检查活检是诊断的金标准,我们遇到有类似癌症的症状时尽快去医院行内镜检查进行疾病鉴别,排除癌症。

小科普:胃癌已经是一个大家比较熟知的疾病,对于尽早的发现我们需要做出的是症状和辅助检查相结合。但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的优化其实对于预防疾病更为重要。



企鹅郭医生


其实说白了,要想发现早期胃癌就是做胃镜检查。目前没有什么其它的方法。比如CT、彩超、MRI磁共振 等都都无法发现早期胃癌,只有做胃镜才能发现早期胃癌。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90%早期胃癌都没有症状,有的只是非特异性的胃炎的临床表现,比如打嗝、嗳气、消化不良等表现,这些症状普通胃炎也都有。

其实身体其它器官的早期癌症也几乎都没有症状的,因为身体各个器官都有很强大潜能,都是能屈能伸的,女娲在造人的时候已经给我们人类留了很长的退路了。比如我们有两个肾、两个肺、两片肝脏,胃也非常有弹性,就是切除一个省,切除一个肺、切除半个胃、切除半个肝剩下的一半器官依然可以正常的执行新陈代谢,让我们正常的活着。所以大部分早期的癌症都没有任何症状。比如一个肺长肺结节,很多人都没有症状,一个肾脏或者肝脏上面如果长了一个小肿瘤结节大部分人也没有症状。对应的,在胃里面一部分的胃粘膜细胞出现基因突变长出癌细胞很多人也是没有特异性症状的。只有到了中晚期侵犯到神经、肿瘤出现溃疡、破溃了才会出现疼痛、难受的表现。

那各个器官早期肿瘤怎么发现?只有通过全面的体检来发现。

所以目前临床上都建议大家即使没什么难受40岁以后每1-2年都全面体检一下,以前有科普过,全面体检不仅仅就是抽血体检,还有有临床上辅助仪器检查的体检。比如彩超、CT、磁共振等等。

回到题主提问的问题:如何尽早地发现胃癌?

胃是比较特别多器官,在我们肚子里面,我们人都眼睛看不到,因为胃平常是皱缩的,表面有很多皱褶隆起,所以 CT、磁共振、彩超都看不清楚,特别是多在皱褶里面的早期胃癌CT、磁共振根本就看不到。但自从胃镜的发明,使得人类可能非常清洗直观的看到胃肠道内部的情况。胃镜说看到的其实就是人得眼睛说看到的。因为就是通过镜子反射出来投送到电脑屏幕上。所以胃镜下去胃粘膜有没有溃疡、糜烂、肿瘤都看的比较清楚明白。

下图就是胃镜下看到清晰的胃粘膜(中间的黑洞是胃和小肠连接的地方),有没有问题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比彩超、磁共振、CT 清晰的多。

但并不是说做 CT、磁共振、彩超没什么用,这些检查对观察实质性的器官还是很有帮助的,彩超看肝脏、胆囊、肾脏、女性的乳腺、子宫、卵巢等还是很有用的,CT检查 看双肺、大脑看的比较清楚。磁共振看血管、神经比较有优势等等。所以具体要让医生评估一下具体要做哪些体检。

大概就是这样子,欢迎关注并留言讨论。


消化内科叶医生


定期做胃镜和幽门螺旋杆菌检查比较可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