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為了什麼?他扔下妻兒,放棄企業、一定要回老家……

究竟為了什麼?他扔下妻兒,放棄企業、一定要回老家……

衛志茹原本在邢臺市區有著4家建築類企業,每年的收益也相當可觀,一對夫妻兩個孩子本來可以很安逸的在城市裡享受生活,但是2018年的春天,他卻偏偏扔下了城裡的企業,揹著妻兒跑回了農村老家,那麼它究竟是為了什麼呢?一開始企業工人不理解,親人不理解,朋友不理解,妻子甚至以為他在外面有了外遇。但是,找到衛志茹的時候,妻子頓時驚呆了:衛志茹守在一大堆像鵝一樣的小動物身邊,這時候他才想起,2017年的丈夫和他說過要回老家養大雁,想想自己好不容易從農村混到了城市,妻子當時就來勁了:衛志茹你要是敢再回去,我就和你離婚!妻子的話其實不是隨便說的,在衛志茹的老家,不但貧困,而且生活條件及其惡劣;在這說道養殖,農村人都知道,家有千萬,帶毛的不算。什麼意思?就說養殖雞鴨鵝這種帶毛的禽類,不能算作真正的財富,因為一場流行病可能就全軍覆沒,所以堅決反對丈夫回老家養殖。但是丈夫卻是鐵了心,竟然揹著自己偷偷回到了老家養起了非洲雁。

究竟為了什麼?他扔下妻兒,放棄企業、一定要回老家……

非洲雁還有多種稱呼,如美洲香鶉,如香醇雁,美州雁,也稱麝香鴨,無聲鴨,紅嘴鴨,遠洋眼,肉鴛鴦等等,是草食水禽,屬鳥綱、雁形目、棲鴨屬。身像鵝身,嘴短而窄呈凸狀,上有一紅色肉瘤。尾巴特長,是鴨的1.5-2倍,多時下垂。爪似鷹爪,非常銳利。羽黑白色或墨綠色,有時身子呈拱形,非常好看。因為耐粗飼,具有野性,非洲雁的肉質豐厚,具有濃郁的野味特徵,前些年一直深受南方人的喜愛,這幾年逐漸被北方人所接受。說起養殖非洲雁,衛志茹說完全就是個意外——

衛志茹 那時我去福建旅遊的時候 當時我那個朋友在福建招待我的時候的一道菜 其中有非洲雁 這個菜我一吃確實挺好 它的味道包括它的肉質印象比較深刻 回來以後我就一直在想這個事情 這個非洲雁看在咱們河北地區能不能養 後來我就諮詢了幾個專家 還有在中國農業大學的教授問了一下 說這個完全可以

既然是好東西,而且在河北省養殖的人很少,這讓一直對農業情有獨鍾的衛志茹決定要回老家廣宗縣核桃園鎮小辛莊村養非洲雁。但是他的這個決定很快就遭到了家人的強烈反對。

妻子:然後去了市裡面又回來做農業 作為一個女人心裡特不理解

侄子:因為我們一開始對養殖都不太懂 家裡也挺反對 家裡老話都說得好 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

但是衛志茹卻覺得養殖非洲雁是一個商機,如果能做好不僅自己可以致富,還能帶動村裡人一起致富,雖然家人朋友的意見很大,衛志茹卻偷偷回到老家流轉土地,從南方引進了非洲雁幼苗,做起了自己的百源家庭農場。

究竟為了什麼?他扔下妻兒,放棄企業、一定要回老家……

衛志茹:非洲雁這個行業我覺得要做好呢主要關鍵有兩點 認定好了就做 再一個在考慮的時候肯一個市場問題 這個市場問題就是咱們做任何事業 與食品有關的 首先要考慮到人的健康問題 既然做生態散養就考慮到人的健康方面 這個在市場上有很大的一個空間 因為越來這個人對健康是比較注重的 注重的同時在飼養的時候

對於自己的決定,衛志茹信心飽滿,在他心裡覺得自己可以經營兩三個企業,而農業對他而言不過是小菜一碟,但是真正做起來之後他卻發現和自己想象的完全不同——

衛志茹:第一批進來了兩萬只 當時我想的比較簡單 想著是很簡單的事情 但是出現了一個情況 出現了一到夜間出現一個扎堆現象 有大批量的死亡 當時我有點也不知道怎麼辦

當時衛志茹從南方引進的種苗,每隻的成本都在10多塊錢,這次雁苗的死亡給衛志茹帶來的直接損失就將近十萬元,這時候原本感覺輕鬆的衛志茹開始緊張起來:原來做家庭農場、做農業並不是他考慮的那麼簡單。

衛志茹:開始想著做農業很簡單 但是做起來確實跟我想的不一樣了 不像我平時管理我的企業一樣 有一兩個環節我控制住就行 現在這個非洲雁涉及到的環節比較多 每一個都需要專人專職 它從銷售飼養的管理這些都不太一樣

究竟為了什麼?他扔下妻兒,放棄企業、一定要回老家……

經過諮詢專家,衛志茹知道了非洲雁死亡的原因主要是水土不服。因此要想養好非洲雁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水土不服,無奈,他再次引進了第二批非洲雁苗。

衛志茹:第二批我進來一些苗以後 有些朋友還有我村裡的一些人 建議我用棚舍養殖 棚舍養殖它生長的速度比較快 出欄率也高 也能效益要好一點 但是我和北京農業大學的教授溝通了以後 他說那個東西不屬於生態養殖 我想既然做 我就想就把肉的品質包括蛋的品質都要做到最好 沒有選擇那個棚舍養殖

生態散養受溫度、環境等各方面的影響較大,而棚室養殖恆溫,通過全價飼料養殖出欄快,成活率高,但是衛志茹卻覺得那樣養殖的非洲雁品質差,違背了當初自己生產安全放心農產品的初衷,所以還是堅決放棄了。

衛志茹:我覺得生態首先是它的一個 就好像人一樣 首先它有一個運動的場所 再一個從它吃的一些東西肯定要不一樣 現在我這兒晚上回棚了少量的給它一些玉米 平時呢就是以我們本地有一些青菜蔬菜 還有一些土豆呀 就是成品以下的次品紅薯 次品土豆 以這個為主 還有一些南瓜 西蘭花 還有甘藍洋白菜 主要以這些青料來飼養

通過逐步擴大放養半徑,非洲雁水土不服的問題解決了,非洲雁的養殖也逐漸步入了正常軌道。經過四個月的養殖,部分非洲雁開始產蛋了,這時候衛志茹又開始擔心了,因為銷售的問題自認而然又擺在了眼前。

衛志茹:我當時在某網站做了一個廣告 是我南方的一個客商 過來他就是買種蛋 當時來的時候心裡面也是比較激動的 因為畢竟從 養殖這麼多 第一次下蛋當時特別擔心 這個蛋賣不出去 後來他要求我長期給他供應 每一枚是4塊錢 那時候心裡頭感覺是特別的舒悅 因為有那個第一次 我感覺心裡面增加了很大的信心

銷售的問題解決了,養殖幾個月的時間終於見到了回頭錢,這不僅給衛志茹增加了信心,也讓妻子和家人們對衛志茹的看法發生了轉變。

侄子:去年的冬天賣了一大批 核算一下成本 感覺還有錢掙

衛志茹:就是保守的說 這一隻母雁產一百枚 但是它這一年吃的料 吃的一些東西吧 大約在70-80之間 所以咱們毛利潤有兩百多 去了我固定員工的開支以外 我這個還是存在一個利潤

衛志茹:像咱們這個非洲雁蛋它第一個特點這個蛋黃是比較大的 蛋清比較清澈而且比較粘稠 它所含的營養成分其中有一個卵磷脂 這一項相當於5個笨雞蛋

非洲雁產蛋,然後銷售雁蛋,看似衛志茹的家庭農場一切都很正常,利潤也相對平穩,然而衛志茹卻覺得這種經營與他設想的還有很大差距。

究竟為了什麼?他扔下妻兒,放棄企業、一定要回老家……

衛志茹:他們都是孵化場從我這裡購買了一些種蛋 當時我想著既然他們能從我這裡購買 我自己要繁育成利潤肯定比我以前的賣蛋是不一樣的

有了這個想法除了看到銷售種蛋與非洲雁苗之間的利潤,衛志茹還考慮到如果自己在本地繁育種苗,當地人養殖自然沒有了水土不服的狀況,自然將來的成活率就能大大提高。隨後在專家的指導下,衛志茹自己的種苗繁育基地建成了。

衛志茹:我賣的小苗是8塊錢一隻 這個給我帶來的創造的效益比賣非洲雁蛋效益還要大

經歷了一年半的養殖,衛志茹家庭農場已經從過去入不敷出實現了扭虧為盈,同時為了實現更好的生態養殖,她還採取了輪養制度衛志茹說,下一步它出了擴大家庭農場的養殖面積,還會進一步延長非洲雁的產業鏈條。說到他家庭農場快速成功的原因,衛志茹認為很簡單。衛志茹:我覺得這個應該很簡單 認定了你就做 本身我開始立項的時候 想做非洲雁的時候 我就認定了 認定了我就堅持不懈的把它做下去 這是我最大的一點 在一個就是說在市場上面只要我們用心做這個生態養殖 搞生態 就是讓這個食品更安全 更生態 讓人們能吃到健康的食品 這個市場不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