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村民接力,幾代人守護無名烈士墓76年

在濱海縣濱淮鎮樊集村,有一處無名烈士墓園,那裡埋葬著抗日戰爭時期壯烈犧牲的12位烈士。當地村民70多年來接力守護,用實際行動緬懷先烈,傳承革命精神。

清明前夕,村民正自發組織到墓園進行祭掃。大家向烈士獻上花圈,並集體默哀一分鐘。在祭掃現場,村裡的老人向村民們講述烈士們的英雄事蹟。通過這樣的代代相傳,銘記烈士的英雄事蹟。

滨海村民接力,几代人守护无名烈士墓76年

4月3日,村民向記者介紹情況。

現在的墓園是2018年由濱淮鎮人民政府和樊集村村民籌資4萬多元新建的。據村裡老人回憶,原來的烈士墓是1943年建的。那一年,在現今的響水七套鎮戰鬥中犧牲的13名烈士遺體被送到了現在的樊集村境內進行安葬。

安葬的12位烈士中,確認身份的只有徐法道、楊德海兩位。徐法道烈士的遺骨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被他的妻子和通訊員認領並遷回老家。現在的墓園中還安葬著楊德海和其他十位無名烈士。從1943年至今,樊集村的鄉親們已經守護烈士墓76年,他們每年清明節都會來祭掃烈士,為烈士墓填土、修葺,從未間斷。

為保住烈士墓排水渠專門改道

樊集四組71歲村民潘邦禮回憶,這13位烈士在犧牲後,遺體就放在他家屋後的蘿蔔田裡好幾天。“剛開始就是土墳墓,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烈士墳墓日漸灘塌, 我和二組組長劉長付每年負責填墳。”

1995年後,現任村主任邱祥忠在每年的清明節,都組織幹部群眾為13位烈士填墳。2018年秋天,濱淮鎮黨委政府專門為13位烈士墓修建水泥墳墓、栽植松柏、建成一座圍牆陵園。

自1943年起,一輪又一輪的守護,這一堅持就是76年。樊集村黨支部書記樊啟峰稱,2000年,該村開挖排水渠必經13位烈士墓,為了守住這座墓,幹部群眾一致要求排水渠改道。“最後,排水渠繞了一個大彎子,這樣13位烈士墓就永遠留在我們村裡了。”

這個清明

我們一起

致敬先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