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概述

大同,山西省轄地級市,位於山西省最北端,東經112°34′—114°33′,北緯39°03′—40°44′。北以外長城為界,與內蒙古興和縣、豐鎮市、涼城縣毗鄰,西、南與本省朔州市及忻州市的相連,東與河北省張家口市及保定市相接;屬大陸性半乾旱季風氣候。轄區總面積總面積14176平方公里,轄4區7縣,常住人口344.24萬人(2017年末)

[1]

大同古稱雲中、平城,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是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3]是山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山西省第二大城市,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有“北方鎖鑰”。[4]素有“ 鳳凰城”和“ 中國煤都”之稱。[4][5]

2018年12月21日,大同被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列入“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歷史沿革

山西“大同”概述

大同城牆

山西“大同”概述

大同雲岡石窟

石器時代在大同地區發現和發掘,位於陽高縣古城鎮許家窯村南發現人類化石。許家窯人是北京人的後裔,約在10萬年前西徙時,遇大同湖阻隔,在此定居。與此同時,在大同城西青磁窯、小站、左雲賈家窯、廣靈洗馬莊等地先後發現多處舊石器遺址,計數千件打製石器製品。與此共生的哺乳動物化石。在武州川、御河、桑乾河兩岸,大同高山鎮、雲岡南梁、鎮川西村、鎮川南梁、孤山、尚龍門、劉安窯、大同縣吉家莊、左雲縣舊高山、天鎮縣樓子疃、廣靈縣惠花、大同縣佛堂寺、渾源李峪等地都發現典型的新石器時代細石器和陶片,其中有打製精巧的石錐、石簇、石錛、石斧、石杵等。陶器有灰陶、紅陶和彩陶,紋飾、器形、口形多種,專家認定,遠在10萬年前,已在人類在此勞動繁衍生息。[8]

春秋時期大同地區為北狄所居。北狄係指以狩獵為生的遊牧部落林胡、樓煩。據《戰國策·釋地》載:“今山西岢嵐州以北,故樓煩胡地也;大同、朔州以北。故林胡地。”大同至內蒙古河套一帶,春秋時為林胡活動之地。(唐)堯帝封羲和氏子為北嶽長老,其二子和叔來宅。《山海經》中古大同為古平國。商湯封同姓於此地,代子立國。

[9]

戰國時期初為代國,後併入趙地。據《史記·趙世家》載,子晰告趙簡子曰,主君之子將克二國於北皆子姓也。及簡子卒,毋血立,是為襄子,北登夏屋,使宰人操銅木鬥擊殺代王,遂興兵平代地。[9]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廢分封制,立郡縣,全國設36郡,今大同境內為雁門郡、代郡之地。其時見於記載的城有:平城、代、善無、延陵、平舒、武周塞、新城、班氏、馬邑等。秦始皇派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並徵集民眾築長城,在今左雲高山以東,雲岡以西十里河谷“築城武周塞內,以備胡。[10]

西漢沿襲秦郡縣制,其地仍為雁門郡、代郡之地。雁門郡屬幷州刺史部。沿所善無,共轄14縣:善無、沃陽、繁峙、中陵、陰館、樓煩、武州、汪陶、劇陽、崞、埒、馬邑、疆陰、平城,平城為東部都尉治。代郡屬幽州刺史部,治所桑乾,共轄18縣,在今大同境內者10縣:道人、高柳、班氏、示氏、平舒、延陵、靈丘、且如、平邑、參合。[10]

山西“大同”概述

文瀛湖景區

東漢各州置州牧,後改州牧為刺史。其地為雁門、代郡之地。雁門郡屬幷州刺史部,治陰館,屬縣十四,今大同市境內有四縣:繁峙、武州、崞、平城。代郡屬幽州刺史部,治高柳,屬縣十一,在今大同市境內有六縣:高柳、道人、班氏、示氏、北平邑、平舒。建武中,盧芳之亂,沿邊八部並廢,徙雁門、代郡之民於常山關、居庸關東。建武二十七年(51)復置郡,自善無移雁門郡治陰館,縣仍屬。其代郡治高柳。“建安中省雲中、定襄五郡,立新興郡於太原界,郡為一縣隸之,而別置平城縣於勾注陘南,往屬焉。”漢末天下大亂陘北之地棄為荒徼。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討伐烏桓,平定代地。安集北邊郡縣之民,在今代縣東五里置平城縣,屬冀州新興郡。黃初元年(220)復置幷州,平城屬幷州雁門郡。無論屬冀州新興郡的平城,還是幷州雁門郡的平城,均為同名異地,非今大同。

[10]

三國時,其地為烏桓、鮮卑所據。漢明帝時(58—75)在平城建通光寺,為大同最早的佛寺。[10]

晉大同北部為鮮卑族領地,南部為雁門郡地,其時郡已遷至廣武,屬縣有:廣武、崞、汪陶、平城、俊人、繁峙、原平、馬邑。永嘉四年(310)晉幷州牧劉琨,以拓跋猗盧有救援之功,上書晉懷帝,請封鮮卑拓跋猗盧為代公。建興元年(313)拓跋猗盧定盛樂為北都,修秦漢故平城為南都,平城復還故治,屬代國。[11]

山西“大同”概述

大同

北魏拓跋珪於公元398年自盛樂遷都平城,改號皇帝,改元天興,並置司州、代尹,治代都平城。徙六州二十二郡守宰、豪傑、吏民三千家於代郡。“營宮室,建宗廟,立社稷”,進行一系列大規模的首都建設。次月“詔有司正超過計劃畿,制郊甸”,劃定京畿範圍:“東至代郡,西至善無,南及陰館,北盡參合。西至河(黃河),南至中山隘門塞,北至五原,地方千里。”又設四方四維,置八部帥統兵鎮守。[11]

北齊天保元年(550)東魏被北齊所代,大同為北恆州、北朔州地,屬縣未有大的變化。天保七年(556)改北恆州為恆安鎮(今大同),又名東州城,隸屬恆州太平縣,徙豪傑三千家以實之。翌年廢鎮,仍為北恆州。周齊之間,突厥漸強,為防禦突厥、柔然、契丹,於天保三年(552)自西河總秦戍築長城,東至渤海200餘公里。天保六年(555)發夫180萬人築長城,自幽州夏口,西至恆州450餘公里。天保七年(556)先自西河總秦戍築長城東至海。前後所築東西凡1000餘公里。[12]

公元557年西魏為北周所代替。建德六年(577)滅齊後,州縣並廢,復置恆安鎮,改朔州置北朔州總管府。改太平縣為雲中縣(此大同稱雲中之始)。靈丘屬蔚州,為靈丘郡治。[12]

隋開皇元年(581)重新統一中國後,改諸州為郡,其地為馬邑郡、雁門郡之地。馬邑郡治善陽,轄善陽、神武、雲內、開陽。雁門郡治雁門,轄雁門、繁峙、崞縣、五臺、靈丘。恆安鎮隸屬馬邑郡雲內縣。開皇五年(585)置代州總管府。隋為了防禦突厥侵擾,大業三年(607)“發丁男百餘萬築長城,西距榆林,東至紫河,一旬而罷”。公元615年八月,楊廣巡遊塞北,突厥得悉,率領10萬兵攻入塞內,楊廣被迫退到雁門,在各地軍民增援下,楊廣才解圍而去。第二年突厥又犯,被李淵帶兵擊退。[12]

唐初依隋實行州縣制。武德四年(621)平利武周,復於故恆安鎮置北恆州。武德六年(623)於雁門郡之靈丘別置蔚州。武德七年(624)北恆州廢。貞觀元年(627)發天下為13道,雲、蔚、朔等州屬河東道。雲州治雲中,轄縣雲中。蔚州治興唐,轄興唐,飛狐、靈丘。朔州治善無,轄善陽、馬邑。唐末,以渾源川為名,置渾源州;以雁門山、龍首山南北呼應為名,置應州。貞觀十四年(640)於故云內縣置定襄縣,兼雲州治。龍朔三年(663)置雲中都護府。永淳元年(682)為東突厥默啜所破,州縣俱廢,移百姓於朔州。開元十八年(730)復置縣,改定襄為雲中縣。廢北恆州為東州城,復置雲州。天寶元年(742)改雲州為雲中郡。乾元元年(758)改雲中郡為雲州會昌三年(843)以雲、蔚諸州為大同道,罷屬河東,置都團練使,治雲州。鹹通十年(869)置大同軍節度。中和二年(882)改大同節度為雁門節度。四年(884)雲州復隸河東道。唐至德以後,中原運兵刺史皆管軍戎,大同防禦使由雲州刺史領管,轄雲、蔚、朔三州。唐末雲州地區成為沙陀部和吐谷渾赫連鐸部爭奪的主要地帶。也是李克用父子發跡之地。乾符三年(876)大同軍節度使李國昌子克用為雲中守捉使,殺防禦使,據州以聞。僖宗赦克用,以國昌為大同軍防禦使,不受命。廣明元年(880)李琢攻國昌,國昌兵敗,與克用奔北地。共巢入京師,詔發代北軍,尋赦國昌,使討賦,克用率三萬五千騎而南,收京師功第一,國昌封隴西郡王。國昌卒,克用取雲州。唐末封建割據,雲州陷入長期戰爭中,後李克用子李存勖滅梁,是為唐莊宗。

[12]

五代其地為後唐所佔,區劃未有大的變動。雲中縣,為雲州治,隸屬河東道。李克用與契丹耶律阿保機相會於雲州東城,易袍馬為兄弟,因取“懷想仁人”之義,改名懷仁縣;後唐莊宗同光二年(924)析蔚州興唐縣設置廣陵縣(今廣靈縣)。後唐莊宗同光三年(925)復以雲州為大同軍節度。清泰三年(936)叛將河節度使石敬瑭,拜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借契丹兵滅後唐,稱帝,國號晉。以契丹有助援之功,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雲中判官司吳巒“閉門不受契丹命”,修整器械,晝夜守城,堅持了半年之久,“巒求援晉,晉主召巒南歸”,雲州陷落。至此大同先後被契丹、女真、蒙古統治者統治長達433年,使中原漢族統治從此失去北方屏藩。[13]

山西“大同”概述

華嚴寺(遼代)

後晉天福二年(937),遼進佔雲州。初為大同軍節度,重熙十三年(1044)改雲州為西京,設西京道大同府,重熙十七年(1048)析雲中,置大同縣,為遼之陪都。遼西京道所轄:大同府,治所大同。統2州7縣:弘州、德州、大同縣、雲中、天成、長青、奉義、懷仁、懷安縣。蔚州,治蔚州,統靈仙、定安、飛狐、靈丘、廣陵。應州,治金城,統金城,渾源、河陽。朔州,治善陽,統善陽、武州、寧遠、馬邑、神武。[13]

宋為路、州、縣三級制,全國設15路。宣和五年(1123)預置雲中府路,治雲中府,統雲中及武、應、朔、蔚、奉聖、歸化、儒,媯等8州與雲州合稱“山後九州”。為宋金聯盟攻遼的預置版圖。後金失約,除武、應、朔、蔚諸州於宣和五年(1123)一度歸宋,旋為金人所取外,西京僅在雍熙三年(986)雲州觀察使楊業攻佔雲州3個月外,再未進入宋之版圖。《讀史方輿紀要》指出,“石晉歸其地於契丹,宋不能復有,遂基靖康之釁。女真之亡遼,蒙古之亡金,皆先下大同,燕京不能復固矣。”[14]

遼保大二年(1122)金完顏宗翰攻佔大同府,仍以大同為西京,改西京道為西京路,府治、縣治未變。西京路轄2府、7節鎮、8刺郡、39縣,9鎮。金皇統元年(1141)以西京路隸屬元帥府,舊置兵馬都部署司。天德二年(1150)改置西京路總管府,後更置留守司。置轉運使及中都西京路提刑司。大同府轄大同、雲中、宣寧、懷安、天成、白登、懷仁7縣。省奉義縣為鎮,入大同。保大二年(1122)金攻打西京時“天兵一鼓,都城四陷,殿閣樓觀,俄而灰之”,遼未以來,再罹烽燼,樓閣飛為埃坌,殿堂聚為瓦礫,棟宇所僅存者,十不三四”。金佔大同後,為醫治戰爭創傷,大興土木,修城修寺,規模宏大。經過修整加固的大同城漢池,南門改稱奉天,東門改稱宣仁,西門改稱阜成。對雲岡石窟進行整修,“委煙火司差夫三千人改拔河道”,南移,以防水浸石佛。重建雲岡十寺,“重修靈巖大閣九楹,門樓四所……凡三十楹……又創石垣五百餘步”,此次修寺歷時三年半,重修華嚴寺、大普恩寺。天會十五年(1137)詔建太祖廟於西京。金大定五年(1165)在西京營建宮室,有保安殿、御容殿及西京宮苑。並設閣門使,掌管禮儀祭奠。還設有西京宮苑使。遼金時陪都西京再度興盛於北方,成為中原與北方少數民族交往的中轉站,聯繫各民族的紐帶,大同再度輝煌。

[14]

元初大同仍稱西京。太祖七年(1212)置警巡院。至元二年(1265)省雲中縣入大同。元劃為省、路、府(州)縣四級制,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西京道大同府為大同路,隸屬中書省河東山西道宣慰使司,管轄一領事八州。一領事是錄事司,設在大同。屬縣有大同、白登、宣寧、平地、懷仁五縣。八州為弘、渾源、應、朔、武、豐、東勝、雲內。上都路管轄今大同和河北部分地區。順寧府治所蔚州,領靈仙、飛狐、定安、靈丘,廣靈。元改天城為天城縣,隸屬宣德府。後隸屬興和路。大德四年(1300)在西京黃花嶺立屯田。六年(1302)立萬戶府。[14]

明洪武二年(1369)左副將軍常遇春攻取大同。明行政區劃為省、府、州、縣四級制,洪武七年(1374)改大同路為大同府,隸屬山西行中書省。九年(1376)改為承宣布政使司。大同府治大同縣,轄渾源、應、朔、蔚四州,大同、懷仁、馬邑、山陰、廣靈、靈丘、廣昌七縣。宣寧縣併入大同縣。明軍事上實行衛所制,洪武四年(1371)置大同都衛沼白關城。洪武八年(1375)改為山西行都指揮使司。洪武二十五年(1392)徙治大同。初領衛二十六,管轄範圍:東至北京的居庸關;西起黃河轉彎處的偏關,東西延綿千餘公里,南北亦有數百公里。其範圍之大,實屬九邊之首。後領衛十四,有大同前衛、後衛、左衛、陽和、天成、威遠、平魯、雲川、玉林、鎮魯、高山、宣德、東勝。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公守冀北道,駐大同,嘉靖中移駐朔州。永樂六年(1408)置巡撫都御史。永樂七年(1409)置大同鎮,設鎮守總兵官,為鎮之最高指揮官。成化七年(1471)設巡撫。正德八年(1513)設總制,轄13衛所,823堡寨,307座墩臺。大同分4道,轄9路,駐軍最多時達135778員,戰馬51654匹。時有“大同士馬甲天下”之稱。

[15]

清順治二年(1645)五月,清王派恭順候吳惟華攻大同,姜襄將駐同農民軍將領張天琳等殺死,投降清軍。清大同府治大同縣,初因明治,領州四縣七,隸屬山西布政司,後改為山西省。順治五年(1648)姜襄降而復叛。次年,多爾袞親自督戰圍城達9個多月,城破後,清軍對大同進行了最野蠻的屠城,除殺獻姜襄人頭的楊震威等23員及其家屬外,其他所有官司吏兵民盡行殺戮,並將大同城牆拆去5尺。大同變成一座荒城,大同廢,不立官,府移治陽和衛,名陽和府。大同縣移治懷仁縣西安堡。直到順治九年(1652)府縣才復還故址,從附近移民逐漸復興。順治十三年(1656)裁宣大總督,置山西總督,駐大同。康熙四年(1665)裁總督,併入雁門道。雍正四年(1726)於右玉林衛置朔平府並廢除明代衛所,改天鎮衛為天鎮縣,陽高衛為陽高縣,左雲川衛為左雲縣,右玉林衛為右玉縣,平虜衛為平魯縣。大同府治所大同縣,轄渾源、應州,大同、懷仁、山陰、陽高、天鎮、廣靈、靈丘二州七縣和豐鎮廳。清末大同縣轄580村,城東194村,城南177村,城西91村,城北118村。朔平府治所右玉縣,轄右玉、左雲、平魯、朔州、馬邑。[16]

民國元年(1912)大同廢府留縣,大同縣屬北路觀察使。民國2年(1913)5月置雁門道,治大同,轄雁北13縣、忻縣地區13縣,共26縣。後晉北鎮守使在大同駐紮。民國16年(1927)廢道後,大同為縣,直屬山西省,縣轄5個行政區,9街585村。[17]

抗日戰爭時期,大同地區行政區劃為三種。日偽行政區劃:1937年9月13日上午,日本關東軍侵佔大同城,10月15日成立偽“晉北自治政府”,隸屬偽“蒙疆聯合委員會”,統轄雁北13縣;1939年9月改為偽“晉北政廳”,隸屬偽“蒙古聯合自治政府”;1943年又改為偽“大同省公署”,隸屬偽“蒙古自治邦政府”。大同縣劃為2街、22個聯合村。[17]

國民黨行政區劃:1937年9月至1939年12月為山西省每一個行政區和第二行政區。第一行政區治所五臺,屬縣十攻,在大同地區有靈丘、廣靈、渾源、應縣、山陰、懷仁、大同、陽高、天鎮9縣。第二行政區治所岢嵐,屬縣十三,在大同地區的有朔縣,平魯、左雲、右玉4縣。[17]

共產黨領導下的行政區劃:東雁北:1937年年底屬晉東北十八縣政治主任公署,1938年6月改為晉東北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0年2月成立第二專員公署,屬縣有靈丘、繁峙、廣靈、渾源、應山縣。歸晉察冀北嶽區管轄。西雁北(大同以西):1937年冬屬晉西北根據地,1940年建立晉西北民主政權。1941年8月屬晉西北行政公署,1943年11月,改為晉綏邊區行政公署,歸晉綏邊區管轄。

[17]

山西“大同”概述

大同之夜

1945年8月,大同被國民黨閻錫山政府所統治,恢復事變前原縣建制,仍屬山西省,轄5個區,86個治村。成立衛戍司令部和城防司令部,建立雁北“第二戰區長官司令部大同領導組”,管轄雁北各縣,分第十、十一兩個專署。第十區轄大同、懷仁、陽高、天鎮、渾源、廣靈、靈丘7縣;第十一區轄右玉、山陰、應縣、左雲、平魯、偏關6縣。行政督察員兼保安司令。1947年軍政分家,改為“山西省政府大同行政公署”,大同縣轄4區、30街、70治村。“雁北專員公署”、“雁北城防司令部”駐在大同城內。到1948年雁北13縣政府流亡大同,大同城內集中了國民黨行政組織機關22個、黨務機關7個、特務機關11個。

[17]

共產黨領導下的根據地,改東雁北二專署為第五專署,屬縣有靈丘、繁峙、渾源、應縣、代縣、山陰、大同、陽高、懷仁。1946年5月,第五專署改為冀晉區第一專署,1949年2月,撤銷晉綏邊區,西雁北劃為晉西北區,設置晉西北行政公署雁北分署。[17]

1982年2月16日國務院公佈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大同為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1985年1月國務院批准大同市為全國13個較大的市之一。

1993年7月10日,雁北地區撤銷,地市合併,懷仁、應縣、右玉三縣劃歸朔州市。天鎮、陽高、廣靈、靈丘、渾源、左雲、大同7縣劃歸大同市,實行市管縣。

地理環境

位置

大同市位於山西省最北端,東經112°34′——114°33′,北緯39°03′——40°44′。北以外長城為界,與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興和縣、豐鎮市、涼城縣毗鄰,西、南與本省朔州市的右玉縣、懷仁縣、應縣及忻州市的繁峙縣相連,東與河北省張家口市的懷安縣、陽原縣、蔚縣及保定市的淶源縣、阜平縣接,公路里程距北京約330公里、太原約290公里、呼和浩特約300公里;為首都之屏障、全晉北方之門戶,且扼晉、冀、內蒙之咽喉要道,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20]

大同市全境總面積14176平方千米,市區面積2080平方千米,建成區108平方千米(2010年)。

地貌

大同處於華北地臺的山西臺背斜與陰山隆起的交接部位。北為北口隆地,西南為大同──靜樂凹陷,東南為桑乾河新斷陷。該區域在多期的地殼構造變動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構造形跡,尤其以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山運動的影響最為明顯,新構造運動相當發育、地震活動也較為頻繁。東部為著名的世界地質奇觀大同火山群,與雲南騰衝構成南北兩大火山群。[21]

在地貌構成上,大同的山地面積為278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13.4%;丘陵面積為1177平方公里,佔總面積的56.6%;平川面積為626平方公里,僅佔總面積的30%。其中,山地、丘陵主要集中於西、北及東北部地區,而平川區位於東南部。這就構成了大同市西北高、東南低,地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的主要特徵。[21]

大同地理環境處於南下陰山、東來燕山、北上呂梁山、太行山北方四大山脈的交叉通道,是大雁為首的中部鳥類南遷通道。西北部山脈屬陰山山脈和呂梁山脈,主要有白登山、雙山、二朗山、雲門山、採涼山等;東南部山脈屬太行山脈,主要有恆山、太白山、六稜山等。全市一般海拔在1000~1500米之間,最高處為陽高縣境內六稜山黃羊尖(海拔2420米),最低處為靈丘縣境內花塔村冉河出口處(海拔558米)。桑乾河自西南向東北橫貫全市,形成了周圍高、中間低、兩山夾一川的槽型盆地。除桑乾河外,境內主要河流還有屬海河水系的御河、南洋河、壺流河、唐河和屬黃河水系的蒼頭河。

[22]

氣候

山西“大同”概述

大同新復建的城牆

大同地處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受季風影響,四季鮮明。

春季氣溫回升很快,平均氣溫6.5~9.1℃,總是乍暖還寒,多大風,降雨較少,平均降水量僅為56.1mm,佔年降水量的14.6%。

夏季氣候溫和,平均氣溫在19~21.8℃之間,雨水集中,平均降水量為246.9mm,佔全年降水量的64.3%。

秋季來臨後氣溫逐漸下降,平均氣溫在5.8~8.4℃之間,平均降水量為72.96mm,佔全年降水量的19%。

冬季較春夏秋三季漫長,長達四個多月,盛行西北風,日短天寒。平均氣溫在-12.8~-6.3℃之間,最冷月為1月份,平均氣溫是-11.3℃。平均降水量為8.06mm,佔全年降水量的2.1%。

大同市氣候幹寒多風,溫差較大,年均氣溫6.4℃,一月零下11.8℃。最低溫度零下29.2℃,七月平均氣溫21.9℃,年降水量400至500毫米,初霜期為九月下旬,無霜期125天左右。[21]

水文

大同境內主要河流有御河、十里河、口泉河、淤泥河。雨季河水暴漲,平時水量極少,但仍然給北京供水,較大水庫有冊田水庫、趙家窯水庫、石家寨水庫(文瀛湖)。城區和礦區水源相對充足,山區部分鄉村飲水困難。

4

自然資源

水資源

大同市的水資源總量為1.42億平方米,人均水資源量僅為111立方米,為全國人均佔有量的9%左右,水資源十分貧乏。用水狀況為:工業與生活用水佔80%,農業用水佔20%。雖然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已達67.5%,但年缺水量仍為2000多萬立方米。

[23][24]

礦產資源

  • 煤炭

大同市境內含煤面積632平方公里,累計探明儲量376億噸。大同市坐落在大同煤田的東北部,其煤炭資源屬於地質概念的“大同煤田”的一部分。大同市含煤地層為侏羅紀大同組,石炭系太原組、山西組。侏羅紀大同組含煤面積全市達540平方公里,保有儲量58.7億噸,累計探明儲量65.5億噸,現代大規模開採的主要是這一部分。石炭系煤累計探明儲量為117億噸。該煤種灰分較高,質量遠不如侏羅紀系煤,屬氣煤類。[24]

  • 石墨

石墨埋藏於前古生代的集寧群地層中,屬沉積變質型,山西省唯此,分佈在大同市區北部的宏賜堡、六畝地兩處。它們屬於同一成礦帶,總探明儲量石墨礦石5162.3萬噸,內含石墨224.7萬噸。其中,宏賜堡表內保有儲量石墨礦石3913.3萬噸,內含石墨163萬噸,平均含碳量3%-4%,高則超過10%。六畝地表內保有儲量石墨礦石1248.4萬噸,內含石墨61.7萬噸,平均含碳量4.9%。它們均為富礦型。

[24]

  • 岩石
山西“大同”概述

大同新復建的城牆

水泥石灰岩主要產於上寒武系的海相地層中,總儲量為21517.6萬噸,主要分佈於七峰山礦區與狼兒溝礦區,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已大規模開採。熔劑石灰岩儲存於中、上寒武統地層中,屬層狀海相沉積礦床,累計探明儲量7019.2萬噸,分佈於口泉西部地區。熔劑白雲岩主要產於下奧陶統地層中,層位穩定,規模大,質量好,多為二級品,埋藏淺,地質條件簡單,極利於露天開採,累計探明儲量5353萬噸。高嶺巖儲存於石炭二迭紀的煤系地層之中,與煤共生。大同市的高嶺巖儲量大、層位穩定、雜質少,是陶瓷生產的優質添加原料。現代,勘探程度很低,只作為煤礦的伴生礦來開採。玄武岩產於晚第三系地層之中,探明儲量為17424.35萬立方米,其中孤山區有644.3萬立方米,寺兒梁區有16780萬立方米。

[23][24]

植物資源

  • 森林

截至2012年,大同市共有森林42萬畝,主要集中在東北部的採涼山區、恆山山區、雲岡國家森林公園及東南太行山北部邊緣,其它地區也有零散分佈,均為人工森林,但大同市仍是一個少林地區。[23]

  • 草地

截至2012年,大同市牧坡草地的面積共有480331畝,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15.3%,約為耕地面積的一半。其中,面積在300畝以上的大片牧坡草地約269875畝,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8.6%;面積在300畝以下的零星小塊草地共有210456畝,佔全市土地總面積的6.7%。大片草地主要分佈在山區及部分河灘處,是發展畜牧業生產的重要基地。[23]

  • 植被

大同市屬於乾草原的植被類型,大量的禾本科、豆科草類是發展畜牧業的優質牧草,麻黃、甘草等野生藥材植物具有很大的經濟價值。山區還生長著許多可供觀賞的野生花卉植物,如石竹、山丹、飛燕草、野菊、紫菀、唐松草、黃刺玫等。大量分佈著的胡頹子科野生灌木棗沙棘,不僅是沙荒造林的先鋒灌木,而且在其桔黃色小珍珠似的果實中含有250種天然化合物。[23]

動物資源

截至2012年,大同市陸棲脊椎動物約有一百多種,其中鳥類約70種,獸類約24種。數量較多、經濟價值較大的有黃鼬、草兔等;數量較少、經濟價值較大的有石貂、狼、狐狸、狗獾等;數量較多但個體經濟價值不大的有石雞、野鴿、麻雀和各種野鼠;具有開發利用前途而尚未被重視的動物有鼢鼠及多種雞禽、鳥類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