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读博士科研之路上的只言片语

在这个时代,好像做什么都是为了功利,为了晋升、为了薪资、为了学历读博的人太多,乃至于能够潜心真正去做科研、去探讨学术的人愈来愈少……

那么你呢?你为何想读博,想做科研,想成为一个疯狂的学者?

如果你还不清楚,还在徘徊,不妨看看大家都是怎么想的,也许这里的某一只虫子,就有你的影子!

中国在读博士科研之路上的只言片语

1、@lj_2012

国内在读博士一枚。很多时候,很多事情,想说又说不清,不想说心里面有一直在想。见得多了,想得多了。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下,到底为什么读博士?到底怎么读博士才算成功?也许,我们很多人压根没有考虑这个问题,只是随波逐流,看别人发了SCI,拿了国奖,我也就要努力发SCI,争取去拿那个国奖。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你写这个SCI的过程中,是否想过你的这篇文章是真正的有用么?还是只是觉得还可以,写出来去碰巧也许可以中。那么,好,你的这种碰巧,足足浪费了你2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更进一步,你的研究为了发影响因子高的文章,那么那就去做理论了,去扣数学公式,推导那些数学公式,但是,你的专业是机械工程,你毕业的时候,将会被授予机械工程博士。那些,复杂的推导过程,真的有意义么?

当然,这里只是针对机械的博士讲的。你的研究也许在理论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我想也有很多其实只是卖弄数学和编程技巧罢了。还有,你的研究解决了什么样子的工程实际?是不是可以拿着你的研究做很好地解决现有的工程问题,因为,你的论文中往往会说,你的研究方法比现有的方法要好,要么效率提高,要么精度提高,你的方法可以解决很多实际工程问题。

那么问题又来了,每年毕业那么多的博士,有多少博士研究转化成了科技生产力呢?不敢说是零,但是,也没几个吧。当然,我也是很多棋盘中众多棋子中,再普通不过的一枚而已,我也是深陷入这样的漩涡中。但是,至少,有时还是会思考一些问题吧。

中国在读博士科研之路上的只言片语

2、@QIANG

突然想起曾经的一个段子,有人问爱因斯坦:“你的相对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呢?”爱因斯坦回答:“科学有如一座山峰,它的存在就是让人去攀登的。”

今天的硕士博士中,那些为了论文而发论文的人不过是科学殿堂门口的一群玩杂耍的小丑,那些为了人类真理而不断努力的人,为了阐述自己对未知世界的一点感悟,为了向世人分享自己偶然感知的一点真理而发论文的人,那些为了科学耗费一生却一无所获的人,历史终究会记住你们,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千千万万的不计得失的人的努力,我们的科学与社会才得以进步,我们才发现在那无尽的未知面前我们固然渺小,但人类作为一个群体却可以无限的前进。那些令人尊敬的人们,你们如夜空那微弱的繁星,虽不灿烂,却是永恒!

3、@一蓑烟雨058

既然论文没有意义为啥教育部还要设立国家既然科学基金鼓励发文章呢?你为啥读博士,说简单点就是为了生存,为了解决你的温饱,加上继续有更大的发展,为了找到份好工作,我一个本科同学是在企业做研发的,要是没有文章,他们解决企业工程研发的时候是没有思路的,更别说去解决了,虽然有很多论文比较水,但是大部分还是能够提供思路,让那些进行工程研发人员提供了一种思路。

中国在读博士科研之路上的只言片语

4、@满神1990

儒家思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这些是一步一步来的,一个书生最高追求是平天下,但是能力不足时也要从修身开始做起。现代的科研工作者的最高理想当然也是造福人类,但是能力不足的时候,当然也应该从模仿和写文章做起啊!

如果每一份工作都要时时刻刻想着我是不是能造福人类,那完全是个空想主义者,“ 人有多大屁股,就穿多大裤衩”,一个在读博士,就先别谈造福人类了。我们做的工作,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那当然最好,要是暂时只有理论价值,我觉得也是一种进步,不必悲哀。

5、@黑暗游侠

现在大家做科研都是太功利了,如果不是喜欢,怎样都会抱怨,所谓应用不强是怕以后不好找工作。太功利不如直接去工作。自己选择的就不要后悔,坚持走下去,否则尽早放弃,不然一直抱怨,白白浪费青春。

中国在读博士科研之路上的只言片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