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文懷沙:是國學大師,還是妥妥的文氓,又該如何看待他的學問?

如果世真有所謂“江湖學者”,文懷沙先生可能是最雅擅此道的那一個。如果當代有所謂“國學大師”是名不副實的,那文先生抑或也是最浪得虛名的那一位。

談文懷沙:是國學大師,還是妥妥的文氓,又該如何看待他的學問?

文懷沙(?——2018),祖籍湖南

不客氣的講,他的一生,意氣揚揚,幾乎都是招搖撞騙而來。且不論他虛報年齡、姦淫婦女、妻子五任、兜售春藥、貪財好色、攀權附貴那些醜事,即便以學問論,他也是標準的“國學掮客”。我剛上大學那會,震於聲名,曾一氣借閱過這位“國學大師”的所有大作,看完只覺匪夷所思,虛名怎麼可以如此純盜而來,惡感至今猶烈。

當代文化聞人,範曾、餘秋雨及他我批評最多。但前兩位,公平地講,才學還是秀出的,可疵議者在“文人無行”,間或一些浮誇作態。只有文大師,為人為學,由裡及外,都是本朝一大忽悠。正是這樣一個學術神漢,在商業大潮中文化企業的操作下,在文先生及其經紀人的刻意包裝下,竟然造就出了“國學大師文懷沙”的神話;正是這樣一個為眾所周知的斯文敗類,可以安富尊榮公然自吹自擂,“知道嗎,我和丘吉爾是一個級別”,中國學界大概難有比這還更濃重的黑色幽默了。

談文懷沙:是國學大師,還是妥妥的文氓,又該如何看待他的學問?

文氏屢自稱此生最重要的學術成就,就在於提出此“正清和”三字

可以說,這個人在名利場上的亨通榮貴,也顯示了當代中國學術藏汙納垢群魔亂舞,而官民兩造在傳統殘闕毀禁之後,只剩下嗜痂捧臭腳這種惡趣味的怪現狀。


文懷沙的學術貢獻,據他自呈,主要在四個領域:1,楚辭;2,紅學;3,編纂《四部文明》;4,巫師咒語一樣的“正清和” 三字經。

可他所標榜的每一項功績,都無質而野,不倫不類。前兩項,功底不紮實、言浮於義,粗製濫造;而後二者,根本就是騰笑於學界的鬧劇,至今讓人啼笑皆非。 這些東西,與其說是他學問的證明,不如說是他招搖惑眾的證據。很多人震於他一大堆高大上的頭銜,沒有勇氣說出自己的懷疑來。而他也以他的厚臉皮,抵禦著紛然而來的非議,覥顏不以為意。

談文懷沙:是國學大師,還是妥妥的文氓,又該如何看待他的學問?

名記者、現代文學研究名家李輝當年著名的質疑

他所謂的“楚辭名家”身份,不過就是給楚辭作了簡單的白話翻譯工作,而且錯漏百出,早經揭示。隨手舉數例:《離騷》的前部,“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此名句,他的《屈原離騷今繹》,如此翻譯:“我既然具有美善的內在,同時更有超絕凡人的奇才”,“修能”釋為“超絕凡人的奇才”,莫名其妙,也讓其後的“脩名”、“好修”等詞無法得到解釋;比如,“望崦嵫而勿迫”,他譯成,“縱使望見你的老家崦嵫山,也別匆促地沉落!”,“勿迫”一詞的古典詞義很清楚,就是不要迫近,也即不要靠近之意,怎麼會是“別匆促地沉落呢”?諸如此等比比皆是。這本《屈原離騷今繹》是他的“代表作”,也是他倚之名利套現的敲門磚,可不過就是100來頁,經徐志嘯教授批謬,錯訛就達數十處,古往今來,可有這樣的“國學名著”,這樣的“活屈原”?

談文懷沙:是國學大師,還是妥妥的文氓,又該如何看待他的學問?

傳影射文懷沙的電影《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劇照

他處處不忘標榜的“紅學研究”,其實不過就是為幾部有關紅學出版著作做了編輯工作,而他所謂的“紅學創見”,也不過就是在這些書籍的“出版者說明”中指出,要用用唯物主義史觀去研究中國的古典文學,去探索小說名著的《紅樓夢》,認為“要想研究或瞭解這部文學經典名著,和它的作者—曹雪芹,就必須從那個特定時代和那個特定社會關係的聯繫中去著眼了”,僅此而已。如果這樣的貨色都足以在紅學圈大觀園中成家落戶,我不知道曹雪芹老師會不會心痛。

他自詡為“中華文明鉅著工程”,能作證他大師地位的《四部文明》叢書,眾所周知就是個“爛攤子”,是“仕途的押寶”,是空手套白狼的“行騙之資”,一直被“譽”為“中國文化史上最荒誕搞笑的出版事件”,是權、錢、名交易搞出來的垃圾,因為有重量級人物背書,學界只能竊竊私語。後來,因為分贓不均,內訌紛起,知情者也出來爆料,“是由文懷沙從北京弄來一些古書,我們把古書掃描、複印,完全沒有任何的編輯和文筆潤飾的工作”,“正因為所謂的編輯工作沒有任何文化含量,只不過是個體力活,所以編輯部成員,只有我一個是大學生,做一些編譯工作,其餘的六七人,最高學歷不過是高中。如果說文懷沙對這部書的編輯有什麼幫助的話,那就是他從北京弄來許多古書。其實,這些古書也都是從國家圖書館拿來的”。

談文懷沙:是國學大師,還是妥妥的文氓,又該如何看待他的學問?

早先就流傳的關於《四部文明》的內幕報道

文“大師”晚年,除了愛誇美色外,行走坐臥都津津樂道自己所謂的‘正清和’三字經。他在受到李輝揭露後,如此給自己辨白,“自揆平生碌碌,泰半荒度。堪留贈後賢及我不認識之子孫,已公開刊佈者有:‘正清和’三十三字真經及《四部文明》二百卷(約近一億四千萬言)。知我,罪我,有書為證,烏足道?” 可見,這對他而言,“正清和”不啻於“晚年定論”,是可以留名千古的文化創見。可這所謂的“三十三字真經”,全文如下:“孔子尚正氣,老子尚清氣,釋迦尚和氣。東方大道,其在貫通這三氣也。”據他說,每日反覆念此33字真經,可以“讓你的生命裡充滿了和煦的陽光”,最終臻至於長壽之境。

一個塞滿虛飾和濫調的空洞句子,竟有如斯神效?這到底是“國學大師”,還是長春觀門口擺攤騙錢的巫師神漢的同行道友?


文大師的劣跡還有很多,各種學術表演的紕漏也數不勝數,限於篇幅,這裡就不絮叨了。

談文懷沙:是國學大師,還是妥妥的文氓,又該如何看待他的學問?

文氏書法——公平地講,我意文氏絕非一無是處,其書法足以名家

本來,逝者已逝,口下留情,即為積德。但是,就是這樣的醜類和學棍,至今還被眾多與他利益相關的徒子賢孫供奉在“國學大師”之林,實際是在藐視公共學術常識與底線的。記得1963年,肯尼迪在某次演講中曾說過這樣的話,“一個民族顯示它自己,不僅要看它產生了怎樣的人,還要看它尊重和銘記著怎樣的人”。在他看來,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尊重和銘記何人,體現著這個共同體的格調、趣味與智力水平。我們是否該任由那些欺世盜名、撒謊成性者、不學無術者、惡跡斑斑者,坐在俯瞰我們的神壇之上?是可忍孰不能忍?

談文懷沙:是國學大師,還是妥妥的文氓,又該如何看待他的學問?

2013年,所謂的“國學泰斗文懷沙紀念館”在寶雞炎帝陵落基

“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鹹呢?”《聖經》上的這句話,細想,也實在是極沉痛的。所以,我要刻薄地寫下這些文字。

晚,閒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