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的于丹,复旦的陈果,为何名校总是产出鸡汤圣手?

金思雅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名校就是名校,随便出个做鸡汤的大厨,也是世界水平的,你如果不服,就只能去扶墙。

现在舆论把于丹和陈果说的一钱不值,好像她们大逆不道,干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一样,这恰恰是一种幼稚的表现。

本人在大学里渡过了了近10年的光阴,本科和研究生,专业课、通识课听了上万课时,接触的老师中国的外国的,成百上千。尤其是,学校里几乎每天有国内外知名的学者和各领域的名人开设讲座和讲演,而于丹和陈果她们,在类似的非专业领域中,应该是较为出色的演说者。

我没听过她们二位的课,只是零星看了她们的短视频。网上搜了一下,陈果是复旦大学教公共课的,于丹是北师大传媒专业的,严格地说,她们在大学里的教学岗位都不是对学术素养要求特别高的那种。

她们二人在网民中人设的垮塌的确与鸡汤有关,但这却不是鸡汤的错,而是因为她们过于高调。

但另一方面,我又可以负责任地说,她们二人在高校里都是很优秀的教师。读大学,尤其在本科阶段能遇到她们是十分幸运的。

鸡汤的确不如严肃的经典有档次,但鸡汤普适性强,有营养,惠而不费。喝一碗心灵鸡汤,不需要很高的门槛,老少咸宜。尤其像陈果那样,把干巴巴的马哲和毛邓三课程讲得如此生动,有何不可呢?

现在大一和大二的学生,都只是十八九岁的孩子,有陈果这样的过来人,帮助他们排忧解惑,抚慰心灵,有何不妥呢?

网民们现在习惯了用非常严苛的标准来评价公众人物,陈果读错了一个耄耋之年,仿佛犯了滔天大罪。 其实任何人都免不了类似的错误。这一点本人有深刻的体会,我从事了几十年的文字工作,平时依旧免不了各种错误,要随时纠正,所谓活到老,学到老。而陈果和于丹都不是学中文专业的,在口语化的随机表达之中犯点小错,实在是在所难免。

其实,真正能够挑出她们错处的是一群专业工作者,尤其是大学老师。他们看不惯于丹和陈果的高调,对她们的专业能力进行质疑。但客观地说,大多数质疑她们的人,在讲课效果、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方面都不如她们。如今普通网民挞伐她们纯属跟风起哄,很多人可能连大学都没有读过,他们不是在伸张正义,而是在享受名人跌下圣坛的快感。

她们二位并没有造成什么社会危害,也没有误人子弟。放在中国几十万大学老师群体中,她们不仅是合格的,而且是十分优秀的。这一点无需刻意去求证,只要各位读过大学的人拍拍良心,拿她们比较一下自己曾经的大学老师即可。她们的文凭不是假的,她们的教授职称也是按照程序严格审核的,她们的论文也都是货真价实的,肯定不是翟天临那样的水货。

于丹在百家讲坛上,以四书五经专家自居,让人挑出了许多常识性错误,但严格地说并没有什么过分的地方。于丹的专业不是中文,也不是古典文献和中国古代哲学,她的解读是面向大众的,定位于通俗易懂,难免有争议。但比起另外一些火的一塌糊涂的所谓大师,诸如南怀瑾、文怀沙之流,则是强的太多。因为于丹的错都是可以商榷的,再怎么错也没有脱离基本的学术规范和范式。今天的社会里,南怀瑾和文怀沙那样的野鸡学问都能被宽容,我们有什么理由容不下她们呢?

所以,大家不应该过分排斥她们 ,她们并没有大错,在这个社会中还是非常有需要的。


国史馆


鸡汤都在做,看谁手艺好!这两位“圣手”做的鸡汤很有特色,所以就出名了。总结一下,主要是靠以下两个决窍:

1、肢体动作幅度大!扭腰、摊手、摇头、晃脑,走动步伐大、频率快,小小的讲台,简直就容不下她们那颗放飞梦想的心!给听众以视觉效果上的冲击感:这两位厨师的做功架势足啊,估计鸡汤味道差不了!

2、语言表达炫酷!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排比句连篇,情不自禁的神态、豪情万丈的朗颂,让人咋一听,好像颇有点与众不同的意思。给听众以听觉感观上的刺激:这两位厨师好像在不停地往鸡汤里放猛料啊!估计鸡汤分量相当足。

等你真的喝完后,才会发现:鸡汤里什么也没有,不过是几颗浓缩的鸡精调味粉而已。




临时客


这些人生活在祖宗用鲜血打拼得来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珍惜,更没有为中华崛起做半点贡献。每天数典忘祖,鸡蛋里挑骨头,侮辱为中华文明做出贡献的每一位英雄和每一个朝代。说秦汉唐宋元明清,都是垃圾朝代,又说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朱元璋都是暴君。还说韩信诸葛亮关羽文天祥都徒有虚名。还说中国人起源非洲,中国境内的古人都灭亡了,好像当时他们在场看见了。这些人喝了西方的迷魂汤,出口闭口中国不如外国。他们是吃祖宗的饭,砸祖宗的锅。但是这些人欺骗不了已经觉醒的中国人,我们距离世界一流强国还有一步之遥。我们需要继续奋斗。


黄鹤楼2915


陈果的鸡汤没喝过,以前常听百家讲坛,是于丹教授让我对这个节目失去了兴趣。听的内容现在已经记不太清了,只能说说感受。

听易中天教授的评三国之后,很有兴致地买了几本他老人家的书来年,其中就有《我山之石》,受益良多。可听了于丹教授的讲解,我怎么觉得她把什么都把爱呀、体谅宽容呀上面拉扯,往上面拉扯也就算了,毕竟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里波特么,话里话外还透露着那么高贵,好像不那么理解的话,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似的。

不能否认,像于丹教授一样,能在北大这样的学府里授课,一定比我等凡人高了去了,她所讲的内容,自然也不可能像跟研究生那么高深,一定是往我们凡夫俗子能听懂了说,可是,说的太水了,鸡汤里佐料味太重,喝得腻味。

不是道是于丹教授之类低估了我辈大众的理解力,还是校领导高估了她对文化的领悟。


哦里啊答


结婚不结婚是每个人的自由,陈果不结婚是她自己的选择,她心中充满了爱,爱与结婚无关,法律没有规定任何人在什么年龄段必须结婚。读错个把字算不了什么事,中国汉字七万多个,已故的郭沫若先生认识四万多,王力先生认识五万多,春秋时有个大学问家叫老子,这个老,是姓,读音为李,不是读老人的老。司马迁怕人们读错,直接说老子姓李,照顾一下公众,不是司马迁不知道老子姓老,读音为李。太行山中一个古老村落,只有五十多人,称老虎为李父,那就是古汉语读音。周总理家乡人把周总理读为周总垒,外地人听着很奇怪。那是方言中保留了中古音。汉字一字多音的也很多。郭沫若先生的沫,应该读为妹,而不是读泡沫的沫,可大家都读成泡沫的沫了,谁跟你计较过?陈果读错一个字,你就大势讨伐,连不结婚也成了把柄,有这么夸张的吗?


法律公信


如今社会鸡汤文太泛滥了,名校出来的通过优雅的语言,聪颖的大脑,讲出来的语句就是能令人热血澎湃。

心灵鸡汤起源于国外一个教师-杰克.坎菲尔德,后来他写了100个小故事,灵感来于奶奶熬的鸡汤能治病,于是书名取为《心灵鸡汤》。1993年该书狂销八百万册,并连续7年获得美国畅销榜第一名。

鸡汤文让人听起来,触动灵魂,直击痛点,反思过来觉得很有道理,但真正能帮助我们实现什么愿景吗?

虽然现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还有很多低学历和不爱读书学习的人,对于他们来说,这些鸡汤文好像是知识的海洋一般。那些正处在迷茫和创业无果的人,听了也会激动万分。

许多卖课做营销的,也会用鸡汤一样的文案来洗脑般的收学生,赚取培训费,那有多少人变成功了呢?

好音乐,好文章,好语句,可以提神壮气,其实能有多少人领悟透彻,最好的提升,应该是学习更实用的技能和本领,用价值影响周围。


勇哥读书人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作为公众人物成为了社会的热点和焦点,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也是成为人们苛求完美的标杆。但人无完人,哪个都难免有瑕疵,要想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当我们在讨论甚至指责别人的同时,回问自己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

伟人的《双百》方针就是希望我们各抒己见,采百家之长,诚然作为学者有别于普通民众,谨言慎行,严格要求自己乃是做人的底线,相信那些名师大家也希望严于律己,以良好的形象来赢得社会的尊重!

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希望大家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尊重吧!


桃花源记18068669686


也有网友说我不懂哲学,不理解陈果的心灵鸡汤,但我听了几次,还是觉得是对初高中生讲的课,因为初中高中生对社会对人生的价值观和心态没有成熟确实需要心灵鸡汤。大学生呢?都是十八岁以上的成年人了,能读复旦这些名校,也是尖子,心智不成熟也不会考得上。大学生需要补充的是学习科研能力,他们也不是单纯的学生,已经有自己的想发和追求。大学教授应该多引导大学生搞好学术,而不是心灵鸡汤,过度强调心灵鸡汤,只会扰乱他们对理想和学业的追求,本来不复杂的问题都搞复杂了!再说陈果现在30多岁还没结婚大龄剩女,自己的问题都没有解决好,还好意思给学生讲心灵鸡汤。优秀的女人结婚生子家庭事业双丰收,那才有底气给别人讲人生道理。


悠闲的哥


急于出名,还没有深厚的底蕴,只能拿出些吸引人的,表面功夫足的话题去忽悠大学生及知识面不够多的群众。



其实,我们原可不必兴师动众地笔伐口诛,成功是人家的能耐,你有能耐你也做啊?明显吃不到葡萄的心里嘛!



但是,有识的人心里堵啊!这是什么啊?你拿我们的国学做什么啊?你是不是真正的懂啊?你懂了多少啊?是的!你懂得肤浅也不是不可能教学的,但,你可以教小学生啊!也可以教初中,凑合一下也能教高中!你站的是大学的阶梯教室,你处在开放的,公众的讲台上,你要先衡量一下你的体重,你要先掂量一下口舌,不说你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学术水平,至少这时你是国学的代言人。


于丹前辈光荣了,可能还有后来人,这种勇敢的行为值得称赞,但是,把国学的思想引入歧途的责任你负得起吗?陈老师您需要思考?


一笑貫长天


正如“饭饱思淫欲”一个效果,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就开始琢磨一些莫须有的东西,还有一部分人属于假装有文化、假装高深,于是各种“鸡汤”应用而生,说白了也是市场的需要嘛,所以怪不得哪所学校,也怪不得哪位“大师”,上当也好受骗也罢那是你活该,毕竟于丹、陈果们面对的都是成年人群体,谁也没强迫谁去接受那些鸡汤或跟着去宣传那些鸡汤,由此可见,中国人的“土豪”心态只能通过吃亏上当来得到转变,这可能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过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