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廟,復現“滄海文明”傳承600年曆史脈搏


文廟,復現“滄海文明”傳承600年曆史脈搏


滄州市文廟,明初創修,現存大殿三座及東西廊,是滄州僅存的明代樑架斗拱結構古建築,為滄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滄州文廟主體建築至今仍保留著明代建築風格,其建築佈局和建築形式都體現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和精髓,是研究明代建築史和儒學發展史的實物資料,也是地方建築中的精華。滄州文廟從2009年啟動了滄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古建修繕工程,力爭延續這傳承了600年的歷史脈搏。

遠遠望去,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四柱三間七樓牌坊,正中牌匾上刻有“滄海文明”四個大字。


文廟,復現“滄海文明”傳承600年曆史脈搏


走過牌坊後,莊嚴高大的萬仞宮牆前,矗立著一座孔子塑像。這座以唐代吳道子為摹本建造的孔子石像,高4.5米,重達5噸,由世界孔子聯誼會滄州分會捐刻。


文廟,復現“滄海文明”傳承600年曆史脈搏


穿過禮門,就是欞星門,作為文廟最具代表性的且必不可少的建築之一,滄州文廟的欞星門在過去的歲月中已被摧毀,此次復建後的欞星門為牌樓式建築,四柱三門,樓頂綠琉璃瓦,東西兩側八字牆上磚雕梅蘭竹菊圖案。


文廟,復現“滄海文明”傳承600年曆史脈搏


文廟,復現“滄海文明”傳承600年曆史脈搏


欞星門後,漢白玉復建的泮池及狀元橋位於戟門與欞星門之間,在泮池兩側分別是鄉賢祠和名宦祠。


文廟,復現“滄海文明”傳承600年曆史脈搏


滄州鄉賢祠供奉有18位歷朝歷代鄉賢,其中清代名臣紀昀和張之洞赫然在列。走進戟門,裡面陳列了二十四枝戟,還設有一鍾一鼓,現如這些祭器角色功能已從原先的祭器漸漸朝著祈福轉變。


文廟,復現“滄海文明”傳承600年曆史脈搏


過了戟門就進入到了滄州文廟的二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大成殿,大成殿作為文廟的主殿,歇山頂、綠色琉璃、五踩斗栱、面闊五間、進深三間,正中主祀至聖先師孔子及四配,彩色泥身孔子像及四配像莊嚴肅穆。正中配有匾額“萬世師表”,兩側配有“生民未有”、“輿天地參”。


文廟,復現“滄海文明”傳承600年曆史脈搏


孔子大成殿左側是幞城杏壇和群書治要大講堂,群書要治大講堂是仿照舊時儒學佈置的。


文廟,復現“滄海文明”傳承600年曆史脈搏


在大成殿的右側是古代科舉制度展覽,重點介紹了滄州八大文狀元、八大武狀元。並展示了明代唯一現存的殿試卷——山東青州趙秉忠的狀元卷、末代狀元劉春霖的殿試卷以及《明渤海孫氏積善堂題贊手卷》。

除此之外在文廟三院還有明倫堂,屬於硬山頂建築,面闊三間,進深兩間。明倫堂的東西配殿分別為興詩齋、立禮齋,東西廡分別為獻王廳和三元館等供遊客參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