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巧”如果会用,写诗也就不难下笔了

俗话说,窍门满地跑,看你找不找。这句也适用于写诗。看看这几“巧”,如果会用,写诗也就不难下笔了。

这几“巧”如果会用,写诗也就不难下笔了

巧用问答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蜀相》

巧用比喻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巧用讽喻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巧用借代

住近湓江地低湿,终岁不闻丝竹声。

——白居易《琵琶行》

巧用双关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刘禹锡《竹枝词》

巧用夸张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白居易《琵琶行》

这几“巧”如果会用,写诗也就不难下笔了

巧用拟人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巧用对比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二首》

巧用白描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巧用典故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文天祥《金陵驿》

巧用象征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贺铸《踏莎行》

巧用反复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巧用互文

互文,也叫互辞,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互文的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巧用曲笔

邯郸驿里逢冬天,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这几“巧”如果会用,写诗也就不难下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