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元剿匪时,为什么宁愿背负杀俘虏的骂名,也要将5000土匪全部剿灭?

进而读史


1928年2月宋哲元任陕西省主席、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同年3月任国民党陕西省党部指导员,负责剿灭陕西境内的土匪兵痞。由于陕西地理环境封闭,因此境内土匪横行,不少军阀也是土匪,当时陕西的匪情是军匪不分,十分混乱不堪。宋哲元在剿灭凤翔巨匪党玉琨时,布置了三万大军,历时半年之久,死伤五千余人方攻下凤翔城;此战中党玉琨死于乱军之中,部下两千余人战死,被俘五千余人。为了威慑陕西其它地方的军匪尽快投降,宋哲元下令连夜杀掉四千五百名俘虏,五百名俘虏放生。不久其它军匪听闻宋哲元来剿匪,纷纷不战而降,宋哲元仅用一年时间就将陕西境内的军匪全部剿灭了。

正所谓义不掌财,慈不带兵,宋哲元用杀降的方式震慑了陕西其它地方的军匪,减少了战争带来的损伤,及早给陕西百姓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手段虽然有些酷烈,但也是不得已而用之。凤翔党拐子(党玉琨)是陕西最大的一支军匪,党拐子原本是一名国军将领,效命于前陕西司令郭坚,郭坚死后军队没人管了,不少人就脱了军装变成了土匪。党拐子收拢散兵游勇七八千人,盘踞在凤翔城做起了土皇帝,他无恶不做民怨极大;他的匪军战斗力强,可谓无坚不摧,附近的土匪都投靠了他,势力十分大。宋哲元率三万大军围攻党拐子,半年无未能攻破凤翔城,自己却伤亡五六千士兵,这让宋哲元十分生气;其它地方的土匪见国军不过如此,因此更加嚣张,公然四处攻掠。

党拐子在凤翔城中积聚了足够大军吃三年的粮食,他们据险而守,顽抗到底。宋哲元的军队久攻不下党拐子,他就亲自绕着凤翔城观摩了大半天,然后下令让人在地面上进行攻击的同时,在地下偷偷挖隧道,然后潜进城去内外夹击。此举凑效了,国民革命军攻入城中,毙敌两千余人,俘虏军匪五千之众。当晚宋哲元下令将五千俘虏枪杀4500名,放500名俘虏去给其它军匪报信;宋哲元的杀降政策把其它地方的军匪吓住了,他们纷纷投降宋哲元,以免战败后性命不保。宋哲元不顾个人名声杀降以招降,快速平定了陕西匪乱,可谓以暴制暴的典型,属于大智大勇的行为;但是这种行为不值得表扬,也不当批评。

西北军消亡后,宋哲元率部投靠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开始的抗日生涯。1931年宋哲元部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辖第三十七师(师长冯治安)、第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全军二万二千人。1933年3月宋哲元率部进行长城抗战,在喜峰口与日寇浴血奋战,歼敌五千有余,此战打出了中国军人的血性,二十九军大刀队名扬天下。宋哲元在战后写了两副对联: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有进无退,死而后已。这两副对联被多家报纸制版刊载,成为传诵全国的壮语,对全国人民起了激励作用。1938年12月25日宋哲元病逝于成都,国民政府追升其为一级上将,遗体安葬于绵阳富乐山;冯玉祥将军亲自在宋哲元的神道碑上写了"宋上将明轩之墓"。


大秦铁鹰剑士


宋哲元“剿匪”,后来,他被任命为察哈尔省主席后率领29军移防察哈尔时,竟然因害怕被别人当作土匪而不得不夜间行军。

这也算是宋哲元人生中一个有趣的轮回。

宋哲元曾是冯玉祥手下“五虎上将”之一,后来因为冯玉祥被蒋给打趴了,宋也因此被张学良收编了,给了个29军的番号,显赫一时的宋虎将也不得不吃起了冷饭。

不过,张学良在觉得宋的冷饭已经吃得差不多的时候,又发了善心,突然举荐他去察哈尔当省主席,打了一棒后,又给一颗红枣,张学良这一招用的倒也不错。

此后,宋哲元以察哈尔为依托,一步步扩充自己的实力,喜峰口一役倒也让他打出了威名,尔后又将手伸到了平津,即便蒋介石心中不爽,也不得不捏着鼻子任命他为平津卫戍司令。

后来,他在平津一溃千里,终也落了个病殁绵阳的结局。

宋哲元能洗掉屈辱,从一个战败的“破落户”发展成为掌控平津要地的国军将领,手底下足见真章,确有几分本事。

话说回来,他在冯玉祥手下时,凭着自己的真本事攀到“五虎上将”的位置,又被冯玉祥委为陕督,继续为冯氏清剿所谓的“匪”。

对于陕境的“匪”,实际上已经没人说的清了,或者说,只要不服从冯氏的,是军阀,也是匪,统统得剿!

所谓的宋哲元“杀俘5000”一事,发生在1928年8月,发生在凤翔,他的对手是军阀党玉坤。

这个党玉坤生于1887年,曾经遭到过陆建章的通缉,辗转之下便投了郭坚。党玉坤在郭坚手下倒也打了不少战,从1915年跟着郭坚在白水竖起护国军的旗号开始,便屡立战功,深受郭坚的重用。

郭坚是陕军中著名的靖国将领,不过,在1921年时因为不服冯玉祥而被冯设计杀害。

郭坚一死,盘踞在凤翔的党玉坤更是如同脱了缰的野马,谁也不服,只管待在凤翔当自己的土皇帝。

党玉坤从1917年开始便已经奉命率领所部驻扎在岐山、凤翔一带,郭坚的死等于让他继承了这块地盘,到宋哲元“剿匪”的时候已经长达11年之久,可以想象得到他在凤翔的势力有多根深蒂固。

他是一个军阀,更是一个那个时代里被人臭骂的坏军阀,他将凤翔视为自己的地盘,为了享受军阀生活,他在这块地盘上对百姓极尽剥削之能事,弄得百姓苦不堪言,也盗了不少墓,从这一点看,说党玉坤是“匪”确实也不为过。

宋哲元被任命为陕西省主席后,一则为了维护冯玉祥的统治,二则为了自己能够更好地治理陕西,所以对陕西境内不听话的军阀或者匪展开了清剿。

当东路军匪被打趴下,宋哲元迅速地挥舞着拳头,一拳打向了龟缩在凤翔的党玉坤。

但是,凤翔自古便是西北重镇,所以防御工事修得极为完善,党玉坤又在此经营多年,宋哲元想要迅速拿下凤翔绝不是一件容易事。

宋哲元曾经对拿下凤翔也很自信,可是当他以3万之师围攻凤翔,付出了四五千伤亡,历经了半年之久后,他终于意识到了——党玉坤不好打,凤翔不好拿。

最后,他终于忍不住向冯玉祥求援了,让冯氏将远在山东、河南一带的张维玺调到陕西,让张维玺来打凤翔。

张维玺没有像宋哲元一样强攻,因为他知道,如果强攻有用的话,宋哲元早拿下凤翔了,又何必等他来?所以,他想了一招,既然城高墙厚,不好从正面强攻,便从底下智取——他让人挖了一条直通城墙底下的地道,然后埋下炸药,“轰”地一声,再高再厚的城墙也得塌!

城墙一塌,张维玺趁势率军攻入凤翔城中。

党玉坤在郭坚手下时虽然也算得上是一个猛将,可是,他毕竟终究只是一个小小的军阀,人数少,武器装备也远不如冯军精良,这会儿没了城墙作为依托,他哪还是对手?

没过多久,党玉坤已经被打得落花流水,急忙忙夺路逃跑,谁料竟在逃跑时被流弹打中,一命呜呼了。

经此一役,党玉坤所部2000余人被毙,近5000残部被俘。

对于这近5000人的俘虏,究竟应该如何处理,宋哲元也伤了一番脑筋,但是思来想去,他最终决定——杀了!

这5000人不是5000头猪,即便放在古代,杀俘也是一件让人骂的事,到了近代,更是没人敢这么做,顶多也只是遣散或者收编,可是,宋哲元为什么偏偏宁愿背上残暴杀俘的骂名,也要连夜杀了这近5000俘虏呢?

于右任在陕西发起“靖国之役”,后来失败逃离陕西,陕军瞬间没了主心骨,四分五散,被瓜分殆尽,冯玉祥也趁机收编了一部分。可是,后来冯玉祥挂起了青天白日旗后,被他收编的部分陕军也趁势竖起了反冯的旗帜,为了清剿这部分叛军,宋哲元废了不少功夫。

更何况,他们明面上是军,可实际上却是匪,劣性难除,即便是收编了也没什么用,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仍然会反。

所以,在俘虏了5000党玉坤残部后,出于为了不重蹈覆辙的考虑,宋哲元决心杀俘。

此外,当时陕西境内的土匪尚未剿清,宋哲元为了震慑剩下的土匪,也是他决心杀俘的一个原因。

只有让他们恐惧,他们才可能会有所收敛。

当然,宋哲元之所以杀俘,恐怕或多或少也有为了泄私愤的原因,毕竟他强攻凤翔数月不下,折了他“虎将”的威名和颜面。

宋哲元在谈笑间杀俘5000,让陕西匪界战战兢兢,为他治理陕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百姓带来了一个更为稳定的生活环境,可谓是有所为。


吾与吾国


关于宋哲元在凤翔究竟杀没杀到五千人,纵横是持怀疑态度的,在民国时期能够俘虏五千人,绝非易事,但是杀的人数应该是不少。这里就不去质疑了,本文专门来探讨一下宋哲元在陕西为何要大开杀戒。

自古以来就有杀降不详的说法,白起号称战神因为坑杀赵兵,一直被人诟病,近代以来,最出名的杀降应该就是李鸿章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时候,在苏州进行杀降,这个情节还被人加在电影《投名状》中进行演绎。

宋哲元为何不惧怕留下骂名也要把这些俘虏全部杀了?

宋哲元是冯玉祥手下五虎上将,能力是杠杠的,这一点从后来宋哲元主政平津也能看出来,其手下的二十九军更是在长城抗战和卢沟桥事变中打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然而,谁又知道,宋哲元部在冯玉祥中原大战失败后,差点被人遗忘,没有军饷差了成了叫花子军,好歹后来张学良没有忘了他,让他到察哈尔驻防,当时二十九军接防的时候,白天不敢行军,原因就是士兵穿得破破烂烂的,宋哲元害怕老百姓以为是土匪。

可见,宋哲元对土匪是有多忌讳。

要知道宋哲元这一辈子,除了抗战外,最值得人夸赞的一件事就是剿匪,1928年冯玉祥国民军参加二次北伐后,任命宋哲元为陕西省主席,主要负责剿灭陕西境内的土匪。

你说当时全国都在北伐,唯独这个陕西在剿匪,说起来,当时陕西匪情实在是太严重了,已经到了土匪和军阀已经分不清了,很多军阀跟土匪已经无法区分了,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展现,比如《关中匪事》讲的就是民国陕西时候的情况。

陕西在之前一直处于镇嵩军首领刘镇华的管辖,镇嵩军本身就是豫西土匪起家,随后借着反清起义被收编,但是其管理模式跟土匪没有什么区别。

正因为如此,在镇嵩军治理下的陕西,形势极为糟糕,最终加剧了土匪的发展。

民国时期,各省军阀发展都有特色,以四川来说,多年军阀混战,是为国中之国之战;而陕西也是封闭的地理环境,却因为险峻的地理环境发展成很多小股势力的军阀,他们把自己的地盘进行封锁,造成陕西境内割据的情况,镇嵩军攻打西安的时候,只有陕人杨虎城据守孤城,其他各路军阀无动于衷。

冯玉祥出兵解了西安之围,自然法理上也占领了陕西,但是真正想要统一陕西,还是要把陕西境内头头脑脑的“匪军”给解决掉。

宋哲元接到命令后,展开对陕西境内“匪军”的扫荡,在打党玉琨的凤翔城之前,就已经攻打了大大小小的20多场仗,然而这些匪军却依靠城池,负隅顽抗,坚守到底。

使得宋哲元的剿匪进度很缓慢,尤其是在攻打凤翔时,更是艰苦卓绝,党玉琨原本参加过陕西靖国军,后来盘踞在凤翔长达十二年之久,俨然就成了凤翔的土皇帝。

宋哲元为了打下凤翔,调集了三万多军队,围了半年最终还是靠土工才打入城内,党玉琨乱战中被击毙,其部队在被打死打伤两千人后,剩五千多人被俘虏。

在俘虏这些人后,宋哲元决定把这五千多人全部杀了,很大一定程度上的而原因就是宋哲元部在攻打凤翔时,围困半年,死伤也有五六千人,因此对这些守军有一定怨恨;另一方面这些土著军阀,掌管地方,为非作歹,党玉琨在凤翔当土皇帝这些年是坏事做绝,尤其是其盗墓行为,更是为人所不齿。

实际上,这些行为主要都是党玉琨造成的,或者高层军官,跟士兵是没多大关系的,宋哲元此举无疑是要杀鸡儆猴,当时冯玉祥的处境很艰难,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宋哲元这样慢慢攻打陕西匪军。

在宋哲元将凤翔的匪军全部看了之后,陕西境内的其他军阀都胆战心惊,乖乖投靠了西北军。

当然,有种说法是,别人私下放了很多人,宋哲元此举很可能是虚张声势。

总之,宋哲元这个人不简单。


史论纵横


“1928年9月5日,攻城军(宋哲元)按部署先绕城墙实行大圈包围,再分途逐街捕杀败兵,先后共杀1600多人,党玉琨死于乱军中。”

这段话摘自《凤翔县志·军事篇》,尽管没有指明宋哲元屠杀降卒的史实,却大致告诉后人宋哲元剿灭党玉琨部的经过:围城、突破、捕杀、清缴。唯独缺失了最让人关注的一步:凤翔大屠杀。

查阅了其他资料之后,发现关于这场大屠杀的详细,也是众说纷纭。

即便是屠杀的时间地点、以及死了多少人,都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有人说杀了300多人,有人说杀了1600多人,有人说杀了5000多人。甚至连屠杀的方式都有不一样,有说活埋的,有说机枪扫射的…

甚至有人煞有其事的说,在屠杀过程中,忽然窜出一个姓张的老头子,抱着行刑人的大腿,请求放过一个要被处决的“土匪”。原来,这个将死之土匪,乃是这个张老头的儿子,他是被党玉琨抓壮丁充数的。宋哲元闻此,当即放了这个小“土匪”。

诸如此类说法,无一定论。

宋哲元是谁?党玉琨又是谁?二人有何间隙,会有如此冲突呢?

说起宋哲元,很多人可能会感到陌生,他是冯玉祥的五虎上将之一。在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在喜峰口率部抵抗日军侵略,多次击退日军进攻,取得了“喜峰口大捷”。1940年因病去世,死后被授予抗日英雄、一级上将等荣誉称号。

党玉琨的人生,则与宋哲元截然相反。

他在年轻的时候,便在家乡富平县当一名地痞。后来投靠陕西靖国军郭坚,成了一名有组织的土匪。郭坚被冯玉祥设计杀死之后,党玉琨便带着一帮官兵,四散逃亡,成了关中一带的惯匪。1926年,他投靠了冯玉祥,成了西北军的一支。

都在冯玉祥手底下混饭吃,宋哲元和党玉琨也算是“同事”关系了。

然而,1928年5月,党玉琨却联合其他靖国军旧部,突然背叛,并率军围了冯玉祥所在的西安城!此时的宋哲元,则是远在洛阳,闻之此消息之后,大怒,当即率领30000人(人数存疑)杀了过来。

党玉琨这帮家伙,本就是一帮土匪出身。在接受了冯玉祥的改编之后,明面上成了正规军,身上的匪气却丝毫不减。受制于冯玉祥的武力威胁,他们不敢造次,一旦有机会,他们定会反咬一口。

当初党玉琨投诚的时候,宋哲元就多次劝阻冯玉祥,要他提防这个人。彼时,冯玉祥虽有疑虑,可是党玉琨7000人(人数存疑)的官兵,十足是个诱惑!最终,贪念战胜了理智,冯玉祥还是收编了他们。

宋哲元当时就放出狠话:“竟然收编这种东西,我看他们早晚得出事!”一语成谶,宋哲元的一句狠话,竟然真的应验了。

作为冯玉祥座下五虎上将之一,宋哲元的军事素养可不是吹的。

在得知党玉琨背叛之后,一刻不耽误地西来。在解了西安之围以后,立马合兵追击党玉琨叛军。

由此,才有了文章开头的那段引用。也就是宋哲元围攻凤翔城,清缴党玉琨部。

民国时期的军阀,除了极少数有信仰的正规军,大多数都是为了混口饭吃。有人出军饷倒还好,不然就只能自己想办法“自筹军饷”。手段嘛,老百姓的羊毛是薅不尽的…

如此,大多数军阀在老百姓眼里,就是十足的土匪!党玉琨就是这群军阀里,比较典型的“匪兵”之一。

宋哲元剿灭党玉琨,一方面是因为他叛变,另一方面则是“杀鸡儆猴”。

在北伐战争之前的民国战争史里,军阀之间的混战跟过家家似的,很少有动刀兵的。即便有,很快也会有其他人进来“调和”。所谓的攻城战之类的硬仗,很少。因为他们都知道,兵之多寡是很宝贵的“政治”筹码。

围攻凤翔城之战发生在1928年,彼时,北伐战争刚刚结束。刚刚从北伐战场退下来的宋哲元,刚刚经历了革命的洗礼,对于党玉琨之流的旧式军阀(土匪),更是深恶痛绝。

党玉琨不偏不倚,挑这个时候背叛,可谓是撞在枪口上了。

宋哲元集中精兵打击党玉琨,无疑是在给其他旧军阀敲响警钟:你们谁要是再敢作乱,老子一样会宰了你们的!

然而,士兵有没有做过“恶”,全看“将”是如何带的。宋哲元剿灭党玉琨的目的,是在震慑其他人,完全没有必要屠杀他手底下的士兵。

事实上,在诸多记载里的凤翔大屠杀所在地纸坊村,却并无掩埋坑被发现的消息。难道是记者的报道出错了吗?不得而知,因为所有的消息来源,都是“传说”,具体是听谁说的,没人弄的清楚。

中国有句古话,叫“尽信书而不如无书”,对待历史,尤要严谨。宋哲元可能有杀俘之举,真要团灭他们,都是同胞他下得去手吗?当然了,真要是恶贯满盈的土匪,除恶务尽以防死灰复燃,也是很有必要的。


祗树


民国时期社会混乱,陕西境内土匪横行,他们各占山头杀人越货无恶不作,老百姓整天生活在恐惧之中,称呼这些土匪为“关中刀客”,冯玉祥五虎上将之一的宋哲元,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奉命前往剿匪。


宋哲元出生于山东一个贫困家庭,从小就喜欢武术,曾参照民间武术书籍,早晚舞棍弄棒。1907年宋哲元考入北洋陆军武备学堂,毕业后一直在冯玉祥的部队任职,刚开始只是一个小哨长,逐步成长并成为冯玉祥西北军的五虎将之一,深受冯玉祥赏识。

1928年,冯玉祥任命宋哲元为陕西省主席兼剿匪总司令,负责陕甘边境及陕西境内的剿匪任务!宋哲元到陕西后就展开了剿匪行动,有些土匪守上十天半个月支持不住即行突围溃逃,有的土匪势力比较大的守个一两个月,等大势已去的时候才缴械投降,宋哲元在攻打凤翔党玉琨时,遇到了顽抗。


党玉琨也叫党拐子,是个破坏周秦文化的千古罪人,曾经是靖国军郭坚的部下,郭坚死后,大部分手下被党玉琨编收,党拐子带着这些人盘踞在凤翔长达十几年,强取豪夺,杀人越货横行一方,搞的老百姓几无宁日,当地老百姓无不恨之入骨!凤翔是关中的一个重镇,城墙又高又厚,异常坚固。党玉琨在凤翔经营了十几年,城内的囤粮充足,武器弹药也很充足,宋哲元久攻不下,只得请冯玉祥派张维玺前来支援,因为原先爬城硬攻牺牲太大,二人就决计以挖掘坑道从地下进攻,将城墙轰倒后,攻城部队迅速攻城,这种战术成功的攻陷凤翔,将困扰凤翔十余年的土匪连窝端了,党玉琨在乱军之中被击毙,他的部众还有5千余人被生擒。


面对这么多俘虏,换作别人可能就是教育教育一下,要么收编要么放走,然而宋哲元却是宁负骂名也要将这些人全部剿灭,其中有两个原因:

  1. 这些人在党拐子的带领下,平时就是无恶不作横行一方,所犯下的罪行足以论死,而且这种人纯粹就是兵油子,如果收编只会降低军队的整体素质,如果放走,这些人很可能又跑到别的山头继续为害一方!
  2. 当时陕西匪患严重,张维玺在打下同州时,当时宋就要求张将俘虏全杀死,张维玺不忍心,将俘虏放走,这次攻打凤翔遭遇党玉琨的顽抗,让宋哲元损失了不少人马,所以决定将党拐子的这些俘虏全部杀死,以震慑陕西余下的土匪。
宋哲元不顾道义将5千多俘虏全部杀死,确实在当时也收到了奇效,陕西境内余下的土匪个个心惊胆战,自动前来投降,陕西的土匪问题终于被彻底解决!

对于宋哲元的评价,历史上也颇为复杂,世人也是褒贬不一!


挚滗画畫紅尘


宋哲元是一位极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山东乐陵人。毕业于北洋陆军随营武备学堂。中华民国著名军事将领。

他早年投入冯玉祥西北军,历任哨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1922年参加直奉战争,立战功被升为第二十五混成旅旅长,与张之江、李鸣钟、鹿钟麟、刘郁芬一起并称为西北军“五虎将”。1930年,蒋、冯、阎中原战争爆发,冯玉祥的国民军被蒋系击败,宋哲元部被张学良收编,成为东北军。1931年,宋哲元部被整编成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1933年2月22日,宋哲元率29军将士在喜峰口、罗文峪长城要隘与来犯日军展开血战。29军的大刀队在此战中杀出了威风,经激烈鏖战,歼敌6000余,获得了喜峰口大捷,震动全国。《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就是以喜峰口血战为背景创作的抗战歌曲,一时风靡全中国。1935年他被授予陆军二级上将,并任平津卫戍司令、河北省主席等职。1938年春,宋哲元改任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1940年患病去世。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一级上将。

1928年前后,陕西匪患炽烈,这些被称作“关中刀客”的悍匪烧杀抢掠,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民愤极大,冯玉祥遂派麾下“五虎将”之一的宋哲元率部到陕西剿匪。

宋哲元率军进剿,很快肃清了陕西境内的各大小匪帮,刀客们要么接受招安,要么被剿灭,要么回家务农,唯独盘踞凤翔的大股惯匪党玉琨部拒不缴械投降,仍然负隅顽抗。

党玉琨绰号“党拐子”,此人横行凤翔一带10余年,官军屡剿不灭,势焰反而愈发嚣张,在当地称王称霸,俨然土皇帝一个。据说党玉琨痴迷《三国演义》,不知读过多少遍,自诩为诸葛亮。但现实中他却啸聚山林(后攻入凤翔府),杀人越货,欺压百姓,罪大恶极。凤翔百姓对他又恨又怕,却敢怒不敢言。

从前不论谁来主政陕西,党玉琨全不买账,一概拒听号令。历任陕西军政长官派兵进剿,也一次次被其挫败,无功而返,因此对他也无可奈何。可这次不同。因为他遇到的对手是虎将宋哲元。

党玉琨


为了一举攻下凤翔,彻底肃清匪患,宋哲元请求冯玉祥将西北军最精锐的13军调来助战。1928年年初,宋哲元指挥3万人马围攻凤翔。他采用挖掘地道从地下突入城中的战法, 再里应外合,不到一个小时就将党玉琨苦心经营多年的凤翔府攻破。

混战中,恶贯满盈的巨匪党拐子被乱枪击毙,结束了其罪恶的一生。其匪帮有2000余众被打死,5000余人被俘虏。

如何处置这5000多被俘的顽匪呢?宋哲元感到有些棘手。这些家伙大都是为非作歹的惯匪,如果一念之仁将其释放,难以保证他们从此会弃恶从善,再也不重操旧业,重新作恶。经过反复思考,再三权衡利弊,为杀一儆百,他决定把这5000俘虏全部杀掉。

自古曰“杀降不仁”,亦“不祥” ,对于这种说法,宋哲元当然不会一无所知。那他为何敢冒被千夫所指的风险,将这些已经缴械投降的土匪统统杀光呢?

宋哲元考虑到,陕西各地匪患为害剧烈,这次西北军大张旗鼓的剿匪,虽然诛灭了党拐子匪帮,但在陕、甘各地仍有相当数量的土匪化整为零,在困兽犹斗或垂死挣扎。将这5000土匪俘虏全部处死,可以震慑其他仍旧心存幻想的大小土匪,逼他们或前来归顺,或主动解散团伙,回家做个良民。

1928年7月,宋哲元下令将5000被俘土匪统统处决。据记载,行刑时,宋哲元亲自监斩。他坐在刑场旁一座破庙的门口,一面喝茶,一面和部下谈笑风生。谈笑间,5000匪俘灰飞烟灭。

宋哲元这样做孰对孰错,一直有争议。5000匪俘被诛的消息传开后,在这种简单粗暴的戾狠手段威胁下,盘踞各地企图负隅顽抗的残余土匪们无不胆战心惊,纷纷放下武器,下山投降。不久,祸害已久的陕西匪患居然渐渐销声匿迹,曾经遍地皆匪、兵燹不断的陕西关中平原与陕甘交界处,竟然在宋哲元“乱世用重典”的血腥杀戮震慑下,又恢复了很久不见的安宁静谧之和谐局面。

【插图源自网络】【写作辛苦 严禁搬运】


铁马冰河wu




在冯玉祥的西北军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手下的统兵大将基本上都不是陕西人。本文的主人公宋哲元也不例外,他是地地道道的山东硬汉子。

1928年宋哲元被任命为国民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兼陕西省政府主席。身为一方最高长官,自然以维护社会治安为重任。但当时的陕西经过连年战乱,各路军阀你方战罢我登场。没有一路军阀能够在陕西长治久安,但却为陕西各地留下了不少割据一方的匪军。说他们是匪军,就是因为他们表面上是政府的军队,实际上是土匪。


早在1927年初,盘居同州的麻振武部被西北军的方振武第5军围攻两个月都没有能拿下,韩复榘的第八军是西北军中非常骁勇善战的,俺同样在刘汝明第二军的配合下,依然付出了2000多人伤亡的代价,耗费了两个月的两个月的时间没有拿下。7月张维玺的第十三军被调上去从正面进攻,依然在一个月的期限内没有拿下。最后通过掘地道的方式,才攻入城中。

从1917年到1928年,党玉琨一直盘踞在凤翔府,成为当地的土皇帝。他在这一带,经营多年,城中的粮草可供城内的军民三年之需,城内的武器弹药也非常充足。之前同州的3000俘虏有不少都投奔了凤翔,这为接下来的凤翔攻坚战制造了很大麻烦。



1928年初,宋哲元亲自指挥凤翔攻坚战。党玉琨是一个大烟鬼,他的部队跟土匪没有任何区别,在当地民怨沸腾。宋哲元决定为民除害,指挥自己的3万人马攻打了半年之久,伤亡4000多人,依然没有任何成效。

1928年7月,二次北伐基本宣告结束。宋哲元要求把参加同州攻坚战的张维玺第十三军调回来参与进攻,因为之前他们有成功的攻坚案例。因为宋哲元当时兼任省政府主席的职务,就坐镇西安进行总调度,前线由张维玺全面指挥。

张维玺决定故伎重施,重新采用坑道作业的方式,向城内掘进。最终花费了半个月的时间,成功的把地道挖到了城墙下,并买下了4000公斤的炸药。8月24日,宋哲元亲自从西安赶过来坐镇指挥。


第2天上午10:00,伴随着轰隆一声的巨响,凤翔的城墙像地震了一样,也像一个喝醉酒的汉子摇摇晃晃,最终倒成了一滩烂泥。同时西北军的1000多门炮把15万发炮弹像天女散花一样投进了城内,随后500挺机枪把50万发的机关枪战倾泻在凤翔城头。

城内的军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强大的攻势,人都看傻了。6万多名国民军山呼海啸的像潮水一般涌进城内,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全部的战斗。党玉琨在战斗中被击毙,他的部下被消灭2000多,其余5000人被俘。

宋哲元要求把5000多人全部消灭,以平复将士们的怨气,毕竟攻城伤亡太大了。早在同州攻坚战时,宋哲元就要求把当时的3000俘虏消灭掉,却被善良的张伟玺给放掉了,给凤翔攻坚战制造了很大麻烦。



这一次宋哲元绝不允许重蹈覆辙,他慷慨陈词说:只要这一次我们把所有俘虏处决掉,其他地方的土匪自然会望风而逃,投向我们。整个西安西部目前都控制在土匪手中,按照过去的模式一路杀过去,恐怕要付出几万人的伤亡,利用3、4年才能完成。他表示宁可背上骂名,也要把这些祸害铲除干净。

8月28日上午,宋哲元把近5000名俘虏分成10组交给各部队进行管理。在凤翔县城关帝庙附近有一口深达几十丈的大枯井,先由刽子手把俘虏的人头砍进井中,再一脚把尸体踢进去。在这个地方处决了500人,让其他部队在这里旁观学习。


在当天晚上,其他3000多名俘虏都被在其他地方分别处死。只有第13军的第17师师长赵凤林认为这样太惨无人道,就出去了100多名老弱残兵,放走了3000青壮年劳力。

没多久,这场骇人听闻的大杀戮就传遍了陕甘地区,盘踞在龙州宝鸡眉县等地的残余土匪纷纷由自己的首领前来向宋哲元投降。就在这一年年底,祸害陕西关中几十年的土匪,基本上全部被肃清。



其实这种手段在历史上早就被采用过了,白起坑杀赵国40万大军,项羽活埋秦军20万,这些在史记中都有记载。确实给之后的对手起到了非常大的震慑作用,尤其是秦赵长平之战让赵国彻底变成了一个弱国,为秦国统一天下,扫平了道路。

明朝的大师级人物王阳明在剿匪时也采用过类似的手段,但杀戮的规模没有这么大。清朝的曾国藩手段就更加毒辣,他对所有被抓的人都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掉,对太平军的俘虏更是手下不留情,因此也博得了一个曾剃头的名声。


宋哲元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在历史上的土匪和士兵基本上都是职业性的,他们习惯了这种好吃懒做的生活,只要他们没有死,把他们放回去,他们会继续当土匪和士兵,不过是换一个地方继续去祸害老百姓。

“用霹雳手段,显菩萨心肠”这句禅语的意思就是除恶就是扬善,如果不能把丑恶势力除掉,就只能让他们继续危害地方,甚至制造更大的麻烦。寺院的和尚更是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在抗倭战争和抗日战争中也曾经下山作战,为消灭倭寇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新知传习阁


越是混乱的时代越是容易诞生土匪,虽说外敌当前,但做土匪的可不会介意这个,对他们来说只要是朝廷不让自己活了,他们就要拿着砍刀上山建造地盘,时不时地下山去劫掠百姓。

正经的官员是不太怕这群土匪的,他们也是很势力的。土匪一般对过往的官员手下留情,而对普通百姓却痛下杀手,这样可以减少朝廷对他们的痛恨,从而使自己躲开朝廷的屠刀,做官的没啥事,但百姓可就惨了。



民国时期的剿匪,大多是将土匪收编,但是宋哲文却不同,他在剿匪的时候,直接下令处决了逮捕到的5000土匪。

当初冯玉祥占据了大半西北地区,他也是一个大军阀,算是北洋军阀里面势力比较雄厚的一个了,因为直奉两系混战的缘故,他的地盘里很是动荡,匪患不断,这样的形势下受尽了苦头的反而是那些百姓,百姓既要接受军阀的欺压,又要遭受到土匪的骚扰。


为了清理自己地盘上的匪患,冯玉祥决定派出大军清剿土匪,而被派出的正是宋哲元,他是冯玉祥最信任的人之一,在军阀混战中立下过不少功劳,这次派他来可以看出来,冯玉祥的确是下定了剿匪的心思。

宋哲元这次来剿匪可不像其他军阀一样,到达一个地方再临时征调当地士兵,因为是在自己的地盘上,冯玉祥也直接让他带着军队过去了,虽说这次匪患比较严重,土匪数目众多,但是面对着手持现代化武器的军队,这群土匪武器上的劣势立马就出来了。


毕竟这些土匪只有部分人才有资格拿枪,大部分还是背着大砍刀,但是军阀部队就不一样了,他们可是人手一把枪,虽说枪的质量不算好,但肯定要远远的超过土匪的大砍刀的,没有任何意外,土匪的防御很轻易的就被击溃了。

这群土匪倒也识相,眼看着打不过了,立马就开始了本色出演,哭诉着自己过的如何艰苦,表示自己也是不得已才上山当土匪的,并且愿意接受军队的收编。

如果是其他人或许就收编了这群土匪了,但是宋哲元不同,他来这前就听说了这群土匪犯下的恶行,那不是简单的被收编就可以洗刷掉的,如果让这群土匪进入自己的军队,虽说自己的势力会扩大,但是军队的质量却会下降。

如果军队里都是这种随意欺压百姓,只会喝酒打牌的闲人,军队也就废了。当然他不收编这群土匪不代表其他人不,他担心这些土匪被其他的军阀收编去,到时候再继续祸害百姓,于是直接将这群土匪全部杀掉了。
为什么民国时期军阀之间战力差距都会那么大?正是因为军队里有很多收编而来的土匪,许多军阀可以不介意土匪的暴力行径,将他们收编,但是宋哲元却万万不可能接受这样的事情。这件事情过后,当地的百姓纷纷歌颂宋哲元,可见这群土匪的确为恶已久,深受百姓的厌恶。


魏青衣


宋哲元出身比较贫寒,这样的环境使他度过了童年和少年,由此养成了倔强暴烈的性格。进入冯玉祥部西北军后从哨长做起,因为作战勇猛而逐步得到提升。

至1926年北伐战争前夕,宋哲元已经位列西北军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兼陕西省政府主席。由于此时的陕西大大小小的地方军阀、土匪势力林立,这对冯玉祥率部南下配合北伐军作战极为不利,巩固后方的重任便落在了宋哲元的身上。

宋哲元深谙以暴制暴、乱世用重典的道理,于是在他率部攻克陕西重镇惯匪党玉琨盘踞的凤翔后,做出了一个震惊全国的举动:将5000名俘虏全部砍头,并且亲自担任监斩官。在行刑时,宋哲元端坐刑场一边,面无表情的看着这个大规模的屠杀场面。

毫无疑问,宋哲元的这一血腥手段确实起到了震慑作用。这场骇人听闻的大屠杀血迹未干,陕西境内大大小小的土匪势力便纷纷前来归顺,跪倒在他跟前请求开恩。

就这样,匪患猖獗多年的陕西出现了难得的太平。


大将军威武K


这是由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决定的。宋哲元所活埋的这5000名土匪, 都是做恶多端的惯匪。他们不同于当时的各路军阀武装,做事不计后果,没有任何的革命阶级性质。 得势的时候就称霸一方,祸害百姓。失势的时候就投降官府,反复无常。宋哲元也曾经考虑过招降他们,但是在经过一番试探之后,确定了这些人根本就不是真心想投降参加革命,只是想打着参加革命的幌子,保全性命和势力。 为了防患于未然,宋哲元不得不将这些人全部活埋。 虽然这种方式有些不人道,但是为当地老百姓除了一大祸害,也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